發布時間:2023-10-07 17:33:48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課外閱讀賞析,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一、激發閱讀興趣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我著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一)發揮故事的魅力讓學生主動去閱讀
一般來說,小學生喜歡讀的書內容多是緊張離奇、曲折有趣、圖文并茂,篇幅短小的作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我在閱讀課上,常給學生誦讀一些故事性強的文章,讓他們邊聽邊想,感受美麗的故事情節,引起他們強烈的看書欲望,從而激發閱讀興趣。并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如在向學生講《狼和小羊》的故事,在最后講到“狼就向小羊去”時,我就嘎然而止,學生迫切想知道結果。而我卻讓他們先猜猜結局。之后,我便不失時機地出示《伊索寓言》一書告訴他們,想知道結果就借讀這本書,里面還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學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激起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要求借書。這樣讓聽者在享受故事情節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的誘惑,主動去進行閱讀,這效果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二)拓展教材的魅力讓學生樂意去讀
在平時的課內閱讀教學中,我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如:講授《草船借箭》這課時,我有意識的講述了一下《三國演義》的故事梗概,并在課堂上講了《三顧茅廬》和《空城計》這兩個故事,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完《美猴王》后,向他們推薦《西游記》。下課后,學生紛紛要求借書閱讀。此時此刻,孩子們的心靈已隨書一道貌岸然打開,相信他們在課外,定會開開心心地去讀整本名著,讓書香充盈自己的家、自己的班級、自己的學校。
二、推薦閱讀書目
課外閱讀范圍很廣,形式多樣,內容不同,這些書籍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小學生年齡小,由于受自身年齡特點、知識結構和學習能力的影響,他們獨立的分析鑒賞能力還比較差,對自己的課外讀物很難全面地去考慮選擇。因此,我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的過程中,很注重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防止閱讀過程中的“誤食”、“偏食”。如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去推薦引讀。小學生最喜歡讀內容是緊張離奇,曲折有趣的,體裁是童話、寓言、故事(民間故事、戰斗故事、歷史故事),小說(科幻小說、歷史小說)的通過俗易懂、圖文并茂,篇幅短小的作品。因此要根據小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從滿足其喜讀欲入手,向學生推薦引讀。也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推薦選讀。由課文的內容學習去引導學生選讀與課文內容學習相關的書籍,不僅可以鞏固課堂學習內容,而且更容易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探究欲望。
三、教給閱讀方法
“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皮薩略夫也說過:“世界上有許多好書,但這些書是為那些會讀書的人準備的。”小學生課外閱讀個體性強,隨意性大,受控因素少。因此,無論從提高讀書效率,還是從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特點來看,都應該重視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課外閱讀效益。
(一)學會泛讀和精讀
泛讀,就是對所讀的書不是逐字逐句的讀下去,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精讀,就是對某些重點文章或精彩片段集中精力,精細地閱讀。泛讀是量的積累,同時是精讀的基礎,精讀是培養閱讀能力,學習典范語言,增強語言修養,提高思想能力和認識水平的最基本的手段。在閱讀指導的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精讀與泛讀,對短小精悍的文章,對文章精彩片段的描寫,要求學生精讀,熟練成誦,對篇幅較長的文章,對故事性較強的文章進行泛讀。使讀有重點,通過泛讀擴大知識面,通過精讀汲取精華。
(二)學會讀記結合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課外閱讀中接受信息是繁多的,是豐富多彩的,要指導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有選擇的進行摘抄記載,有重點地進行批注,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定會受到很好的效果。在學生的實際閱讀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做讀書卡或寫讀書筆記等形式,對讀到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名言警句摘抄下來,以豐富閱讀積累,為以后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素材。
四、培養閱讀習慣
關鍵字信息化時代;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500(2013)01-0268-01
1語文課外閱讀欣賞活動的理念及目標
隨著社會數字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知識的傳遞量急劇增加。面對瞬息萬變的信息世界,閱讀主體在進行閱讀時,應有明確的閱讀目的、相應的具體要求,使之貫穿于整個閱讀過程,從而更多、更好地分類別、分層級獲取信息,積累知識,培養能力。美國教育家布魯姆認為,人的學習能力是分層級的,可測量的,較高一個層級的能力,涵蓋著它以下的一個或幾個層級的能力。對于課外延伸閱讀和理解的不同目的和要求,由淺入深,大致可分為:
1.1第一層級:復述性理解,主要著眼于讀物的表層信息、把握讀物提提供的內容。例如:對于低年級學生可采取表演所閱讀的材料,或者將閱讀的材料用圖畫表達出來等形式來培養其第一層級的閱讀能力。
1.2第二層級:解釋性理解,要求把讀物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認識。例如:對于中年級學生可采取問答方式或者制作一些簡單學件(如幻燈片)來介紹或推薦自己所閱讀的材料,從而培養其第二層級的閱讀能力。
1.3第三層級:評價性理解,即對所讀材料內容作出自己的判斷。例如:對于中年級及高年級學生可利用課堂以及網絡交流閱讀材料時,對自己所閱讀的材料本身,以及同學推薦的閱讀材料進行評價來培養其第三層級的閱讀能力。
1.4第四層級:創造性理解,要求超越材料本身,產生另一種見解或思想,產生對正探索的問題的答案或解決某一問題的新途徑。例如:讓高年級學生寫讀后感,或者對閱讀材料進行改寫、續寫,而這些學生作品也可放入學件,或貼在網絡BBS論壇讓其他學生來當“小老師”對其進行評價,通過這些手段來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培養其第四層級的閱讀能力。
在課外延伸閱讀中,必須明確閱讀目的,提出相應要求,才能循序漸進,真正實現閱讀效率的提高、閱讀能力的培養。
2語文課外閱讀欣賞材料的選擇
閱讀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形式多樣、難易適中、富有趣味的閱讀材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級性,從而自覺地對材料進行多角度、多層級的研讀、體味和欣賞,得到知識的滋養、藝術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千萬不要超越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去選擇大人心目中的好書好文章,從而使學生失去了對閱讀欣賞的樂趣。在課外延伸閱讀過程中,作為閱讀主導者的教師應幫助學生做好選材工作,根據現代學生的心理特點,盡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選擇構思新穎、視角獨特,既富有新鮮知識、又能怡神悅志的材料,并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材料。材料的來源應該是多途徑的,除了讀各種形式的書籍,還可以“讀”現代高科技產品,例如直接在網上進行在線閱讀電子文本,讓學生在語文課外閱讀的天地里自由馳騁。
2.1低年級課外閱讀欣賞材料的選擇。低年級識字量為1800個左右,所以應該由教師指定閱讀材料,以簡單的兒歌、小故事、寓言、童話、淺顯的古詩詞為主,書中可配有拼音。例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選》、《唐詩三百首》、《看圖讀古詩》等。
2.2中年級課外閱讀欣賞材料的選擇。中年級識字量為2500個左右,所以應該由教師推薦閱讀材料為主,學生自選閱讀材料為輔相結合,以作文、微型小說、短小的散文、優秀的古詩詞為主,鼓勵看短篇及中篇小說。例如:《微型小說選》、《吃耳朵的妖精》、《西游記》、《十萬個為什么》等。
2.3高年級課外閱讀欣賞材料的選擇。高年級識字量為3000個左右,所以應該以學生自選閱讀材料為主,教師推薦閱讀材料為輔,以優秀的詩文、短篇小說、中篇小說、優秀的散文為主,鼓勵看長篇名著。例如:《春江花月夜》、《水滸傳》、《三國演義》、《季節飄帶》、《錦繡心情》、《羊脂球》、《簡愛》等。學生可以在閱讀過后,通過在課堂上以及在BBS網絡平臺上進行評價、交流和推薦,教師也可參與其中,使學生不斷增強對閱讀的興趣,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3語文課外閱讀欣賞活動的開展及評價
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欣賞的能力應該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所以該活動的開展應該做到長期、長效,并利用合理的評價對學生起到激勵的作用,只有做到“厚積”才能實現“薄發”。
3.1低年級學生可將課外閱讀先放在課堂上欣賞和交流,并漸漸引導其在課堂外的網絡上擴大范圍進行欣賞和交流,慢慢培養其閱讀和欣賞的能力,擴大其閱讀和交流的視野。例如:在課堂上,老師每次可抽取兩到三名學生向同學朗讀自己推薦的好句子、好段落,要求說明推薦句段的出處,做到朗讀時口齒清晰,可加入自己的表演,再談談為什么推薦這句段,表達自己對句段的感受,再讓班上同學談談對這句話的感受,注意在低年級中隨機抽取的學生應先抽語文能力強的學生,有了好的開頭,才有了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在網絡上,教師可以制作學件,讓學生在教師提供交流平臺及電子表格中對其他同學進行評價和評分。
3.2中年級學生可將課外閱讀欣賞放在課堂上欣賞和交流的同時,在課堂外的網絡上進行大范圍的欣賞和交流,激發其課外閱讀欣賞興趣,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請一到兩名學生向同學推薦好段落、好文章,要求說明推薦段落、文章的出處,朗讀時做到感情豐富,可加入自己的肢體表演,再談談推薦的理由。在網絡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BBS論壇上對閱讀材料的評價或者對學生的閱讀評價進行發帖或者參加互動討論。
班級:___________
1、人有兩件寶
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做不好。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用手和腦。
(一)這是一首兒歌,一共有(
)句話。
(二)填空:
(1)人有兩件寶是指(
)?和(
)?。做工靠(
)?,思考靠(
)?。
(2)做事情要用(
)?又用(
)?。這樣才能(
)?。
2、
夏天
初夏,石榴花開了。遠看,那紅色的花朵像一簇簇火焰。近看,一朵朵石榴花像一個個小喇叭。淡黃色的花蕊在風中搖動,就像一群仙女在翩翩起舞。
1、這段話共有(
)句。
2、用
“_____”劃出第2、3句。
3、石榴花在(
)?開放。它的花蕊是(
)?的,
花朵是(
)?的。
4、我喜歡石榴花是因為(
)?。
5、石榴花很多,從(
)、(
)等詞可以看出。
3、斧子
老爺爺微笑著說:“孩子,你很誠實。我要把這兩把斧子也送給你吧!”孩子說:“老爺爺,不是我的東西,我不要。”說完,拿著自己的斧子走了。
(1)老爺爺說了(
)句話,孩子說了(
)話。
(2)老爺爺送給孩子兩把斧子,他有沒有要?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學了本文后,我們也要做個(
)的孩子。
4、金魚
魚池中的金魚各種各樣,有圓頭的,有大眼的,也有尾巴像花朵的。顏色也不少,有金色、黑色、白色,也有白色和金色相間的,很好看。
它們非常活潑,常在水里游,有時互相追逐,有時一起游戲,加上色彩美麗,真令人喜愛。
1、短文有(
)段話。
2、文中的金魚有(
)種顏色。
3、金魚的形狀有(
)的,有(
)的,也有(
)的。
5、浪花
我坐在沙灘上玩耍。浪花看見了,邁著輕輕的步子走來,悄悄地瘙癢了我的小腳丫。笑得我眼淚都流出來了,他才嘩嘩地笑著跑回家。
一會兒,浪花又唱著笑著跑來了。這次它給我捧來了雪白的貝殼,青青的小蝦。
嘩嘩嘩,浪花跑去又跑來,像一群淘氣的娃娃。
1、短文有(
)段,請標出來。
2、填空。
(
)的步子
(
)的貝殼
(
)的小蝦
3、嘩嘩嘩,浪花跑去又跑來,像(
)。
6
、兩只羊
一天,一只白羊從南面上了獨木橋,一只黑羊從北面上了獨木橋。他們同時來到橋當中,白羊說:“你退回去,讓我先過橋!”黑羊說:“你退回去,讓我先過橋!”
它們誰也不肯讓誰,就打了起來,不一會兒,只聽到河里“撲通!撲通!”的響聲,它們都掉到河里去了。
1、短文一共有(
)段。第一段有(
)句話。
2、拼讀下列音節,并在文中圈出這些詞語:
(1)
dú
mù
qiáo
(2)tóng
shí
(3)běi
miàn
(4)xiǎng
shēng
3、填空:
(1)(
)?和(
)?在獨木橋的(
)?相遇了。它們都要對方(
)?,讓(
)?先走。
(2)兩只羊誰也(
)?,就打了起來,結果都(
)?。
(3)在文中找出一對反義詞,把它寫在括號里:(
)——(
)
6、放煙花
大年三十晚上,我和爸爸放煙花。啊,多漂亮的煙花!有的像一頂小雨傘,有的像一朵紅色的太陽花,有的像天上那閃閃的星星。
1、這段話有(
)句。
2、第
3句寫出了煙花的(
)。
3、也觀察過煙花綻開的樣子吧!請再寫幾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畫
畫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陽臺上畫畫。
我先用綠色的水彩筆在紙上畫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綠碧綠的,樹木長得非常茂密。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畫上湛藍的天空。天空中還飄蕩著一朵朵潔白的云。接著,我在森林里畫了幾只小鳥,黃黃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
最后,我給圖畫取了個名字:《小鳥的家》。
1、短文一共有(
)
個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話。
2、我在白紙上畫了(
)
、(
)、(
)和(
)。
3、用“————”畫出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
4、照樣子寫詞語:
碧綠碧綠?(
)
(
)
(
)
8、葫蘆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色的葉子,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啊!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1)
這段有_____句話。
(2)
表示數量的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顏色的詞有______、_______。
(3)
用“~~~~”畫出短文中的感嘆句。
9、
喜鵲的新發現
喜鵲在半空中飛著,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見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蟲在低空中飛,便喳喳地叫道:“看來世界上要算我飛得最高了。”
哪知,頭上傳來鴿子咕咕的歌聲,喜鵲吃了一驚!難道上面還有飛鳥?往上一看,一群鴿子在頭上盤旋它伸長脖子向上喊道:“鴿兄,看樣子天上數你飛得最高了吧?”
“不,不,我飛得不算高,上面還有大雁呢!”鴿子對喜鵲說。喜鵲翹首一望,真的,雁群排著“人”字形,整整齊齊地飛向遠方。
“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啊!”喜鵲感慨地說。
1.
短文有______個自然段。
2.
照樣子寫詞語。
整整齊齊
(
)
(
)
3.
喜鵲先看到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蟲,它想:??(
)?.
后來喜鵲看到大雁,它想????:(
)???.
10、
小明病了
小明病了,直叫肚子疼。媽媽帶他去醫院看病。
醫生問小明吃了臟東西沒有,小明搖搖頭。醫生看了看他的手,發現他的手很臟,指甲也很長,說:“用臟手拿東西吃會生病的。”
小明記住醫生的話,做到經常洗手、剪指甲,成了一個講衛生的孩子。
1.
短文有_____段,第一段有_____句話,講小明__________,媽媽帶他去_________,第二節講小明生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明是好孩子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春姑娘
太陽公公交給蝴蝶一封信,并告訴蝴蝶:“一定要把信親手交給春姑娘!”蝴蝶點點頭。蝴蝶飛呀飛,臉上掛滿了汗珠。
她聽說春姑娘就躲在花叢中,可是那么多的花兒,哪一個才是春姑娘呢?她敲開了一個又一個花兒的小門。
玫瑰姐姐說:“蝴蝶妹妹,歇一會兒吧。”蝴蝶搖搖頭。蒲公英姑姑說:“孩子,喝一口水吧。”蝴蝶擺擺手。
后來,所有的花兒都知道了這個消息,大家一起商量好,要幫蝴蝶找春姑娘。他們張開小嘴一起喊:“春姑娘,你在哪里呀——”
1.
短文共有_______自然段。
2.
春姑娘在哪里,蝴蝶找到了嗎?
3.
請把下面的詞語組成一句通順的話。
大家
找
幫助
要
蝴蝶
春天
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請你填上合適的詞。
一(
)水
一(
)信
一(
)嘴
一(
)門
一(
)黃葉
一(
)傘
12、
給樹治病
一棵老樹生了病,有些葉子黃了。
一個醫生飛來,落在樹上。他用嘴這里敲敲,那里敲敲,找到了生蟲子的地方,就啄一個洞。他伸進長舌頭,把蟲子一個一個地鉤出來吃。吃完蟲子,張開翅膀飛走了。
老樹的病讓醫生治好了,慢慢地長出新葉子來。
這個醫生就是啄木鳥。
1.
本文有幾個_____自然段。
2.
填上動詞。
(
)舌頭
(
)走了
(
)蟲子
(
)葉子
13.
柳樹
春天到了,柳樹枝條上爆出了嫩芽,隨風飄蕩。
小芳和小軍一起到公園里去玩。小軍看到柳條很美麗,就隨手折了一根,玩了起來。這時,小芳看見了急忙說:“公園里的花木是園丁伯伯辛辛苦苦栽培出來的,是給大家欣賞的。我們要愛護它,不能損害它。”小軍聽了很慚愧地說:“以后我再也不亂摘花木了。”
1、這篇短文有?(
)
個自然段。
2、本文寫發生在(
)和(
)之間的事情。
3、(
)折柳枝,(
)幫助他。(
)慚愧地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海馬爸爸
海馬爸爸和海馬媽媽要生孩子了。
海馬爸爸腹壁有寬大的育兒袋,海馬媽媽把幼卵產在海馬爸爸的育兒袋里,幼卵在爸爸的育兒袋里發育,慢慢地長成了小海馬。
小海馬長大以后,離開爸爸的育兒袋,在五彩繽紛的海底快樂地游玩著。
1、短文共有?(
)
自然段。
第(
)段寫海馬爸爸媽媽怎樣生孩子。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育兒袋(
)地長大(
)的營養
(
)地游玩(
)的海底(
關鍵詞:語文;課外閱讀;策略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作為語文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外閱讀,它的重要地位日益突顯。只有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才能幫助學生積累盡可能多的語言材料和語感經驗,才能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寶庫”,從而不斷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化積淀。
那么如何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并提高閱讀的質量呢?
一、激發學生自主意識,幫助學生挖掘課外閱讀資源
把握閱讀方向,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好書。當前,不少中小學生追求獵奇,沉醉于小說和漫畫的故事情節里,課外閱讀更是以娛樂、消遣類和休閑類讀物為主。因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確立合理的課外閱讀取向,提高他們的閱讀質量,不能讓“輕閱讀”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主流,更不能讓一些腐蝕學生思想的低級趣味的劣質書影響學生。中學生并沒有那么多好書,也不明確哪些書適合自己。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向學生推薦一些好書,如一些名著、與教學課文相關的文章、課程標準推薦的一些圖書等。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潛能,設計活潑新穎的閱讀活動
初中學生年齡偏小,喜歡活動和游戲。因此,我除了開設閱讀指導課外,還圍繞課外閱讀開展了許多喜聞樂見的活動,從而強化了課外閱讀。
1.設計手抄報
讓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的時候,將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摘抄下來,設計成一張整潔、美觀、有創意的手抄報,展覽給同學們看。
2.寫讀書筆記
引導學生把書本上精彩的字、詞、句、段、篇以閱讀賞析、書簽、讀書卡片等多種形式記錄下來,豐富寫作素材。
3.開展讀書交流會
每周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會,每次抽出一兩個學生到講臺前,交流讀完推薦書目后的感受,講講近期所看的書,說說自己的閱讀收獲等。
三、培養興趣,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沒有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再好的“指導”方法也沒有效果。因此,培養課外閱讀習慣應當從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開始。
1.教師學識熏陶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如果博覽群書,旁征博引,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會熏陶學生,激發他們的課外閱讀的欲望與興趣。
2.教師情感感染
“親其師,信其道”,心理學研究和教學實踐表明,中小學學生往往在他們所喜愛教師所教的學科上花費精力較多且成效教好。所以,如果語文教師能夠在學習、生活上多給學生些關心,學生對教師的親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轉換到語文學習中來。愛上了語文,還怕他課外不去讀書嗎?
3.巧用學生心理需求激勵
中學生具有強烈的獲取成功、渴望交往、抒發獨特體驗、要求被認可的心理需求。合理迎合需求,對加強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大有益處。對課外閱讀數量多、質量高的學生予以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不僅能滿足他們心理需求,還能使他們在語文課外閱讀和活動中獲得巨大的樂趣,從而極大地鼓舞他們閱讀的熱情。
一、自主探究閱讀概述
(一) 自主探究閱讀的含義
自主探究閱讀來源于自主探究學習,是對語文閱讀教學和學習方法的改變,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一個符合他們“最近發展區”的情境,烘托一個研究式學習的氣氛。學生在這種氣氛中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自己解決閱讀問題、研究閱讀材料的意義,進行閱讀知識和能力的建構。
(二)自主探究閱讀的實施條件
要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實現自主探究閱讀學習,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教師的教學思想與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思想相匹配,即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相信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能力;第二,學生對自主探究學習的模式有一定的了解,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動性,保證學習效果的達成。
(三)自主探究閱讀的重要意義
通過對自主探究閱讀的了解,我們不難看出,如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自主探究閱讀,就能夠改變教師對課堂完全掌控的狀況,閱讀學習的方向也將因此有所調整;另外,由于學生長期進行積極主動的閱讀,將會促進他們閱讀習慣的養成,從而改善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態度。可以說,自主探究閱讀的方式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初中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實施方法
(一) 精研教材,整合教學內容
目前初中閱讀教學中的教學內容結構和教學目標設定多與“解答閱讀題目”有關,久而久之會使教師和學生形成“解題慣性”而忽視閱讀本身的樂趣,因此,教師應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相匹配。我將朱自清的《春》一文的閱讀賞析部分教學內容進行整合,針對“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找出很多類似的閱讀材料,包括現代文的、文言文的,中國的、外國的。將這些閱讀材料連同《春》一同出示給學生,請學生尋找這些材料中的共同點,對相同的修辭手法進行賞析,通過這種多材料、多角度、組合式的教學內容的展示,擴展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自主性發揮的空間,使他們能夠感受到閱讀本身的樂趣,為了閱讀而閱讀。
(二)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現自主探究學習,就必須為學生創設一個探究型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深入到閱讀的內容之中,我在教學中采用學案教學的方法,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實現對閱讀材料的“探究”。具體實踐如下:將《春》選段賞析和品評資料發給學生,不對學生的閱讀進行任何引導,使學生通過閱讀賞析和評論,對這篇文章獨立進行思考;在學生閱讀完學案材料之后,將學生以5人為單位分組,給每組拋出這樣幾個問題,作為探究的主要路線:“你怎樣看待朱自清”、“你認為《春》寫得好不好,好在哪里”、“用200字寫出你的閱讀感受”,并明確小組學習的目標:將優秀的賞析在班級黑板報上進行展示。學生們立刻投入到熱烈的討論之中,為了達成學習目標各抒己見,實際上,學生們通過自主探究產生的閱讀感受和觀點,遠比教參上給出的要多得多,可見,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使自主探究閱讀行之有效。
(三)重視學生自主性的培養
自主探究閱讀的實施需以學生閱讀的自主性為基礎。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我把每周的一節閱讀課固定作為“課外閱讀課”,閱讀的內容由學生自主選擇,甚至連講解也不是由教師來進行,而是請三到五名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和賞析評論。這樣安排課堂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師生和學生之間的閱讀愛好,了解并鼓勵學生進行有營養的課外閱讀。堅持兩個月后,學生能夠從閱讀賞析中體會到精品文章的妙處,沒營養的讀物出現的少了,還有不少學生將“一個月讀一本書”列入語文學習計劃中,良好自主閱讀習慣就此養成。
三、自主探究閱讀教學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