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9 15:26:0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環境污染及其防治,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固體廢棄物;農業;環境污染;防治
中圖分類號:B82文獻標識碼: A
一、農村固體廢棄物的主要構成
1、生活廢棄物
生活廢棄物主要就是說日常生活中所產生固體的廢棄物和垃圾等。其中主要包括其煤渣、廚房的廢棄物、廢紙、廢金屬、廢玻璃和各種塑料包裝等。
2、產業廢棄物
由于鄉鎮企業的數量不斷的增加,產生了大量的企業廢棄物。產業廢棄物主要包括工業、農林業、畜牧業和醫療衛生等各個產業在生產和經營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由于這些廢棄物通常具有一定的毒性,會產生大量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氣體。當前,只有較少的發地區對于此類物質加以處理,在這之中部分還沒有得到有效地安置以及處理,鄉鎮企業的產業廢棄物幾乎占據了產業固體廢棄物的絕大多數。
3、危險固體廢棄物
危險固體廢棄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辨別標準和鑒定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危險固體廢棄物在鄉村通常都存在于化學原料和化學制造業、采掘業、黑色金屬鍛煉以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鍛煉及其壓延加工業、造紙及成品制造業等企業,同時還有一些則是醫院臨床廢物、多氯聯苯類廢物、生活垃圾飛灰、含汞鎘電池、費礦物油、含汞廢日光燈管和一部分農民讓在使用的國家已經禁止使用的農藥和鼠藥等劇毒物品。這些危險廢棄物沒有取得任何有效的處理。
二、固體廢棄物的危害
1、侵占土地
固體廢物的堆積,占用大量土地,不但污染環境,還浪費土地資源。據估計每堆積1×104t廢物,占地約需666.7km2。國內僅工業廢渣和尾礦就堆積占地3996×105km2。全國各大城市市區幾乎被環狀的垃圾堆群所包圍。
2、污染土壤
廢物堆放,其中的有害組分很容易經過風化、雨雪淋溶、地表徑流的浸蝕,產生高溫有毒液體滲入土壤,殺害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壞微生物與周圍環境構成的生態系統,導致草木不生。
3、污染水體
固體廢物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污染水體。固體廢物直接傾入江河湖泊,既減少水域面積,又大面積污染水域;固體廢物隨地面徑流進入江河湖泊,使水域成為污水溝,水域中魚類大量死亡;固體廢物中的有害物質在降水的淋溶、滲透作用下進入土壤,污染地下水;粉狀固體廢物隨風飄入地面水,造成地面水污染。
4、污染大氣
固體廢物一般通過如下途徑污染大氣:以細粒狀存在的廢渣和垃圾,在大風吹動下會隨風飄逸;一些有機固體廢物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被微生物分解,能釋放出有害氣體;固體廢物在處理(如焚燒)時散發的毒氣和臭味等,都能污染大氣。典型的例子是煤矸石的自燃,曾在各地煤礦多次發生,散發出大量的SO2、CO2、NH3等氣體,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
5、危害人體健康
固體廢物中的病原體和有毒物質,經大氣、水體、生物為媒介傳播和擴散,危害人體健康。許多傳染病,如鼠疫等都同固體廢物處置不當有關。危險廢物具有一些傷害性特別強的特性,如易燃、易爆、強烈的腐蝕性或劇烈的毒性,可能對人類造成嚴重的傷害。危險廢物對人類的短期危害可能是通過攝入、吸入、接觸等而引起毒害,也可能是燃燒、爆炸等惡性事故引起傷害;對人類的長期危害包括重復接觸導致的長期中毒、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化學品中如某些重金屬(Cd和As)、有機化合物(C7H8、CCl4)是致病物質,Hg是致突變物質,可能使腦、脊髓、神經或腎臟受到傷害。
6、危害生物
固體廢物的有害物質會改變土質成分和土壤結構,有毒廢物還能殺傷土壤里的微生物和動物,破壞土壤生態平衡,影響農作物生長。某些有毒物質,特別是重金屬和農藥,會在土壤中累積并遷移到農作物中去。
三、我國農村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現狀
1、環境保護的立法不健全
隨著我國在環保方面的立方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可是對于這些法律來說只是針對于大型城市的環境問題而制定的。目前,在我國的農村的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方面的問題在環境污染環境防止方面相互比較明顯不足。
2、農村環境管理機構和管理機制欠缺
在我國的環境管理體系主要就是建立在城市重點污染防治上,對其農村污染和特點不重視,目前我國的農村環境管理的制度主要有:環境立法不足,環境的管理機制還不健全,對于環境的保護職責和污染的性質不匹配等現象,基本上還沒有形成環境監測和統計的工作等。企業在創造經濟利益的同時繼續進行排污,嚴重的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總的來說,無論是對于農村生活垃圾的管理還是對于鄉鎮企業對于農村造成的固體防治污染,以及農村及其他固體廢物方面的管理,政府在管理機構和專業人員配置的時候都是很欠缺的。
3、農業生產廢棄物
農業生產是農村的重要垃圾來源,隨著現代農業在農村的推廣,一些不容易自行分解的化學制品在農業生產中廣為普及,例如農藥化肥、農用薄膜以及廢舊殘損農用器械給農村帶來了嚴重的污染。據統計,農用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是世界首位,農村農用薄膜使用量和覆蓋面積已居世界首位。這些被廢棄的農業生產品,給農村的水源和土質都帶了嚴重的后果。
4、 鄉鎮企業工業廢棄物
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鄉鎮企業的繁榮在給農村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給農村的環境帶來了威脅。小規模的經營模式、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以及相對較為低下的工藝方式,導致了大量的環境污染。企業產生的氣體、固體廢棄物由于缺乏管理,被隨意放置,給當地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危機。
四、農村固體廢棄物污染物的防治對策
1、加強管理
一方面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總體要求,把農村垃圾處理納入城鄉工作的總體規劃,擺上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工作日程,研究探索農村垃圾處理辦法,使這項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道路。另一方面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政策和法規,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執法監督力度,從法律制度上保護農村環境不受污染。
2、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充分利用現有的宣傳、教育設施,運用廣播、電視及報紙等農民能經常接觸到的大眾媒體,大力宣傳農村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3、根據農村實際創新工作方法
堅持垃圾處置產業化發展方向,吸引鼓勵社會資金投入農村垃圾開發市場,加大農村環保監督處罰力度。切實加強對農村環境污染源的查處,解決城市垃圾下鄉問題,探索農村垃圾處置方法,對有利用價值的垃圾要做到物盡其用,如秸稈、糞便和其他可產生沼氣等能源的垃圾進行加工利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鼓勵民間投資介入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行。
4、要加強農村鄉鎮企業環境管理
農村鄉鎮企業是村民致富的源泉,也是農村固體廢物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要控制和防止這一污染,這就要求必須要建立一套整體的鄉鎮企業的環境管理措施,進行統一的規劃和治理,屬于該淘汰的企業就必須要淘汰,屬于保留的企業就應該要加快其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生產,降低其耗能,減少污染的排放。
5、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
采納恰當的措施與加工技術對固體廢棄物進行處理使之得到綜合使用,關于處理固體廢棄物排放所發生的環境問題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對城市生活垃圾可采納先將鐵、玻璃和塑料從中分揀出來并別離加以收回使用,再對剩下部分做高溫堆肥處理使之轉化為有機肥料等,都是固體拋棄物綜合利用的例子。
結束語
農村固體廢棄物處理問題既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也是一個紛繁巨大的系統工程,既涉及技術問題,又涉及政策管理問題。關鍵是要轉變傳統的觀念、建立新的調控管理手段和農村垃圾處理產業發展模式,實現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
參考文獻
[1]張旭吟,王瑞梅,吳天真.農戶固體廢棄物隨意排放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J].農村經濟,2014,10:95-99.
關鍵詞:室內環境污染防治
中圖分類號: D922 文獻標識碼: A
談到空氣污染,我們總會聯想起高聳的煙囪,灰黃的煙霧,誠然,工業生產中的空氣污染對我們的生活質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當我們關注于工業污染的危害與治理的同時,卻不能忽視生活中與我們更為息息相關的室內空氣污染。
一、室內環境污染種類及來源
l、室內環境污染種類
室內環境污染一般分為化學性污染源、物理性污染源、生物性污染源。化學性污染源是指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產生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的化學物質,一般分為揮發性有機物和無機化合物兩類。揮發性有機物包括苯類、醛類及各種揮發性有機物;無機化合物包括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氡氧化物等。物理性污染源是指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物理影響,主要包括放射性、氛氣、噪聲振動、電磁等污染。生物性污染源是指由于生物代謝所產生的生物、化學代謝物污染。
2、室內環境污染來源
(1)甲醛:又稱蟻醛,無色氣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氣味,易溶于水,30-40%的水溶液是福爾馬林溶液,具有防腐作用。室內甲醛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家具、粘合劑、合成織物等,一般室內甲醛是由人造板、合成的地毯地板、壁布壁紙、合成皮革等合成過程中的樹脂膠產生,其對人體具有刺激性、致敏性、制突變性等危害。(2)苯及苯系物:苯系物包括甲苯,乙苯、二甲苯等物質,是無色、芳香、易燃、揮發性液體,一般作溶劑使用。室內苯及苯系物圭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家具、勃合劑中的溶劑部分,比如溶劑型涂料、膠、油漆等。苯及苯系物具有中毒性、致癌性、致畸性等危害。(3)氨:是無色、有強烈刺激氣味的可燃堿性氣體,易溶于水,具有還原性。來源于水泥、合成板材、裝飾材料等,具有刺激性、腐蝕性、中毒性。
裝修工人為了保證冬天低溫情況下,正常工作,在水泥里加入了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凍劑,里面含有大量氨類物質,隨著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被還原成氨氣從墻體中緩慢釋放出來。
室內裝飾材料中的添加劑和增白劑。
與其他污染氣體不盡相同,生活異味,廁所臭氣也是氨氣的重要來源,也往往是我們忽視的地方。
(4)、氡:氡由放射性元素鐳衰變而生成,也是一種放射性氣體。近年來對氡的關注主要來自于媒體對石材放射性的報道,人體吸入氡,衰變產生的氨子體呈微粒狀。會吸入呼吸系統堆積在肺部,沉淀到一定程度后,這些微粒會損壞肺泡,進而導致肺癌。但并不是說生活在這種情況下的人都會致癌,一般從受到氡的照射到肺癌發病之間可能要經過幾年時間。(5)揮發性物質:TVOC是沸點小于260℃的有機物,具有強揮發性,毒性、氣味刺激性等特性,部分物質如多環芳烴、抓乙烯等已被列為致癌物。主要來源于嫩燒石油產品、吸煙、裝修材料、生活用品等。具有刺激性、過敏性、致癌性。(6)放射線:主要是指天然石材中鐳、牡等衰變產生的放射物和氧氣,來源于天然石材、室外空氣、土壤等。具有致癌性、致突變性、輻射損傷性。 (7)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種強烈刺激氣味的氣體溶于水,具有腐蝕性。室內二氧化硫來源于室外空氣、嫩燒、吸煙等。具有刺激性、腐蝕性、促進癌變等危害。(8)微生物;室內微生物包括細菌、放線菌、真菌等數百萬種,來源于家具、寵物等,具有致病性、過敏性等危害。(9)噪聲:是指人類主觀不需要的聲音。來源予交通、工業、建筑、音響、廣播、生活等,具有損傷性,對人體的生理、心理有直接影響。
二、室內環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從上面的一一綜述不難看出,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想根治深入千家萬戶的室內空氣污染又談何容易。這里只是探討一些減緩問題的途徑。
1、加強立法,讓執法部門有法可依
加強相關立法工作,特別是對建筑商和工程承包商的立法工作,因為室內污染物本身并不是產生污染的直接原因,真正的元兇是建筑物不合理的運行和維護、錯誤的設汁和結構以及錯誤的裝修。要嚴格執行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以及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限量標準及國家環保總局、衛生部頒布的建筑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這些標準涉及到人造板、內墻涂料、混凝土外加劑和建筑材料等放射性物質,并對氨、甲醛、苯、氡、揮發性有機物5大主要的“室內殺手”進行嚴格控制,在材料選擇、施工和驗收等環節進行嚴格把關。
2、避免或減少室內污染源
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避免或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物產生的設計和維
護方案,是最理想的室內空氣污染控制方法。使用原木木材、軟木膠合板和裝飾板,而不用刨花板、硬木膠合板、中強度纖維板等,可減少室內甲醛散發量。采取集中供熱,電取暖和做飯,配備性能可靠的通風系統,可避免燃燒煙氣進入室內空氣環境。盡量不要在室內吸煙,減少被動吸煙。正確選址或使用透氣性差的建筑材料,可避免或減少氡進入室內。正確選擇涂料及家具,例如,用水基漆替代油基漆,可以避免或減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進人室內。
對于已經存在的室內空氣污染源,應采用撤出室內、封閉或隔離等措施,防止散發的污染物進入室內環境。對于新的刨花板和硬木膠合板之類散發大量甲醛的木制品,可在其表面覆蓋甲醛吸收劑。
3、淘汰落后裝修材料,開發推廣綠色裝修材料
國家已經頒布涉及人造板、內墻涂料、木器涂料、膠粘劑、地毯、壁紙,木家具、地板革混凝土外加劑和有放射性的建筑裝飾材料的10項國家強制性標準。這些標準規定了上述裝修材料中氨、甲醛、揮發性有機物、苯、甲苯和二甲苯、游離甲苯二異氰酸脂、氯乙烯單體、可溶性鉛、鉻、鎘、汞、砷等有毒有害元素的限量指標。要極力淘汰不符合上述規定的落后的裝修材料。綠色裝飾材料就是指:安全、無害、低毒、低能耗,技術先進、工藝清潔;配制或生產過程中不使用甲醛、鹵化物溶劑或芳香類碳氫化合物,不含汞及其化合物,不使用含鉛、鉻、鎘及其化合物的顏料和添加劑。要加大各種綠色裝飾材料的開發力度,推廣水性涂料、天然織物墻紙等已研制出的綠色裝修材料。
4、注意室內的通風換氣,適量綠化
住房裝修時要注意改善室內環境換氣條件,尤其要改善廚房、衛生間的通風換氣條件以
降低室內煙氣污染;注意凈化室內空氣,治理室內污染必要時也可選用空氣凈化器,以去除空氣中的懸浮顆粒,如灰塵、花粉等,殺滅吸附其上的病毒和細菌;同時還可吸附分解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如香煙煙霧、氨等,提高室內空氣清潔度;減少空調的使用,適當開窗引進新鮮空氣,提高室內空氣的質量。此外,適當地養植綠色植物,綠色植物不僅可以凈化污染物,還可以改善室內景觀。有資料表明,蘆薈、虎尾蘭、吊蘭、常春藤等都是凈化室內空氣效果較佳的植物,。它們對房間里的甲醛、硫化氫、三氯、乙烯、苯等有害氣體有著很強的吸收消滅能力。
5、積極開展室內環境監測
【關鍵詞】農村環境污染;問題;防治對策;農村環境質量
前言
農村環境常常被人們稱作是城市生態系統的支撐點,但是卻也是城市污染物的接受點。21世紀以來,我國大力改善城市環境,重點放在污染大的廠區的遷移以及城市內部的綠化面積的擴大,卻將污染轉移到了農村,特別是在城鎮化程度比較高的發達地區的周邊農村,這一問題更加突出。在諸多問題中,烈性農藥的使用以及化學農藥的濫用;工業上的廢水,廢氣,廢渣未經處理后隨意排放;難降解的塑料的使用以及塑料用品的增加;人畜糞便等生活污水的混雜和排放等問題最為突出。
1.農村環境問題的主要分類
1.1 農業生產技術的現代化造成的污染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在農業生產技術上的投入比重逐年增長,由于我國土地資源的開發已經接近極限,因此絕大部分地區都采取對農耕地施用化學肥料來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使用農藥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嚴重的白色污染還來自于塑料地棚的廣泛使用,在大氣中、河面、植被、土地上隨處可見,削弱了農村降解消化的承受能力。由于農藥等化學品的濫用,只有少部分被土壤吸收,大部分則隨著雨水的沖刷和溫度的改變逐漸分散在大氣,地下水源和土壤和農產品中,影響著人類的安全,不斷累積之后,極易造成土壤砂化,農產品質量下降,水源凈化能力減弱,水體富營養程度加大,以及對牲畜的生存造成了很大威脅。
1.2 重污染,排放高的企業由城市向農村遷移
由于綠色城鎮的生態建設目標以及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重污染,排放高的企業逐漸由人口密集的城市向人口稀疏,勞動力價格低的農村遷移。這些企業大多數是進行技術含量較低,且不具備全面的三廢處理系統的粗放型“高污染,高能耗”生產,由于管理和監查體系不夠完善以及三廢處理的成本較高,使得農村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都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加重了農村環境的負擔。工業生產產生了大量的三廢污染,未經及時有效處理直接排放,成為比較嚴重的污染源頭。非公有制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一些個體小磚窯作坊在我國農村地區隨處可見,其產生的煙霧和粉塵嚴重影響了周圍居民的健康。伴隨著農村自然資源的不斷耗損和工業排放的加劇,農村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需要人們的關注。
1.3 家禽集中養殖帶來的污染問題
在家禽集中養殖過程中,家禽的糞便以及有機飼料的亂排,污染了水質;且家畜飼養時的不及時清理,發生分解后產生的刺激性氣體污染了周邊大氣,還可能引發雨水PH的下降,近而造成一系列的連鎖問題;由于大多數農村的飼養條件較為惡劣,人工飼養更容易引發人畜傳染病,對人類健康產生了一定的威脅;由于一系列的危害,容易造成家禽集中養殖地周邊的居民產生反感情緒和不斷投訴等民事糾紛問題。
1.4 農村生產中產生的秸稈問題難以處理
在農耕過程中,農作物的秸稈沒有很好的處理方法,成為又一重要的污染源。將秸稈移除,土地的養分會流失且單位面積的收率將下降;將其棄于河里,則又易造成水源的污染;采取焚燒的方式,則產生大量的煙霧,難以散去,污染空氣;采用沼氣循環裝置,成本過高,可行性較低且適用范圍窄。
1.5 農村公共設施不夠完善,政府和居民環境意識淡薄
我國的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沒有廣泛普及,很多地區都還很落后,農村環境問題長期處于無人負責,無人治理的狀況,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分工不夠明確,這些都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解決帶來了困難。相比于城市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農村居民的環境意識淡薄,政府往往一味注重經濟效益的增長,而忽略對當地生態的長遠影響。環境保護的先進理念在這些地區難以宣揚,并且很多針對城市污染而采取的解決方法和經驗措施對農村環境問題都不適用。并且對于農村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遠遠跟不上實際上的需求,每年用于農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資金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已經治理出成效的地區發生了二次污染,以致惡性循環。
2.農村環境問題的主要解決措施
2.1 國家和政府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在國家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的指標中,可以建議將農村污染物排放量包含到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中,進一步督促政府加大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力度和投入,明確各部門對于農村環保工作的分工,抓好農村環境問題的監督和治理工作,增強環境監管體制的約束力和公信力,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2 加大農村環保建設的資金投入,提高居民的參與意識
在農村環境問題的解決中,資金這一環尤其重要,污染的預防和治理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同時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參與意識都非常重要,所以需要政府的工作人員經常對農村居民進行環境安全問題的重要性以及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科學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讓人們深刻意識到破壞環境的危害性,樹立保護環境,創建和諧新農村的思想意識。
2.3 引進先進技術,大力發展污染小,產出高的生態型農業
引進國內外農村環境治理示范點的先進經驗和技術手段,不斷試驗新的方法,對癥下藥,找出適合本地區環境污染預防和治理的最佳手段,不盲目模仿。與此同時,努力發展科技下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變污染重,產出低的原始粗放的農耕手段,代之以生態型農業種植的方法,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秸稈,家禽糞便,塑料地棚等廢棄物合理進行回收利用或處理成對環境無危害或危害較小的物質。定期對土壤,水源和大氣進行監測,及時發現污染問題并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2.4 優化農村產業結構
盡量選用小劑量的優質肥料,并且選擇效益好,無公害的農產品。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在投入種植之前,對農產品的生長過程進行統一的規劃,對污染物進行集中處理。淘汰落后的農業裝備,最大限度的提高農作物的產出率,降低物質消耗、資源消耗和水資源的消耗,不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搞好農業科學技術示范點的建設,組織農村居民開展農業攻關,大力推廣農業適用技術以及機械化肥,努力減少濫用化肥帶來的環境污染。
2.5 進行農村環境污染治理體系的建設工作
對污染重的企業進行集中整治和處理,關停一些不合格的項目。禁止三廢的任意排放,盡力提高用肥和水分的利用率。努力建立健全農村環境污染治理體系,建立布局合理和產業結構合理的鄉鎮企業。通過科學管理和有效經營來提高農村防治污染的能力,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徐元元,沈敏東,余杏生,陸華兵,徐康.談新農村綠化需注意的問題[J].現代農業科技, 2008(5):60.
關鍵詞:畜禽養殖業;畜禽糞便;有機污染物;病源微生物;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 generated by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in China is growing,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pollution pollution load is large, complex composition of pollutants, the degree of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seriously, pollution control is difficult, and the use of renewable showing. In this paper, the generation of China's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pollution problems as well as livestock and poultry waste environmental harm caused b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iscussion, further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control livestock manure pollution problem for China's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pollution prevention reference.Keywords: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animal manure; organic pollutants;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B82-0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畜禽類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帶動了養殖業的飛速發展。據統計,我國畜禽養殖規模和產值每年以大于8%的速度遞增,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業成為我國畜牧業發展的方向。養殖規模的增加和集約化養殖方式的發展,導致養殖廢物大量集中產生和排放,據2003年《中國農業年鑒》公布的主要畜禽飼養量和前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現環保部)2000年公布的產污系數測算,2003年全國畜禽糞便年產生量超過24億噸,約為同期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的2-4倍,而2000年進行的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情況調查顯示,河南、湖南、江西等地區甚至超過了4倍。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污染物,污染的負荷很大。據監測,養殖場廢水的COD超標50~60倍,BOD超標70~80倍,SS超標12~20倍,COD已遠遠超過工業和生活污水的COD總和,成為我國繼工業污染之后的又一大污染源,其危害甚至已經超過了工業污染,在農村地區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成為中國農村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1]。
我國畜禽養殖業產生的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畜禽養殖業污染呈現出污染負荷大、污染物成分復雜、對環境的危害程度嚴重、污染的治理難度大和可再生利用等特點,畜禽養殖業污染問題導致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畜禽養殖業自身的發展所面臨的環境壓力與日俱增。
二、畜禽養殖廢棄物的污染及危害
畜禽養殖業產生的畜禽糞便中主要的污染物質包括懸浮物、有機質、沉積物、微生物、N、P、K及其它成分。這些畜禽養殖場排放的污水、糞渣及惡臭氣體等對水體、大氣、土壤、人體健康及生態系統造成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2.1 對水體環境的污染
畜禽糞便除含有養分外,還含有BOD、COD、SS、N、P及大腸桿菌群等污染物指標,這些大多是對水體產生影響的污染物。這些畜禽養殖糞便如果任意排放,會經雨水沖刷、地表徑流等途徑進入河流和湖泊等表面水體,還會逐漸滲入地下水系統,污染地下水,對水環境質量構成嚴重的威脅。當排放的糞便污染物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會改變水體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生物組成,使水質變壞,影響水體的使用,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研究表明,畜禽糞便污染物排放量已經成為許多重要水源地嚴重污染和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2]。
畜禽糞便中的N、P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元素。研究發現,隨著糞肥的施用,區域內地下水中的硝態氮的污染物會增加。水體中過量的N、P元素存在會促進藻類等的大量繁殖與其他生物爭奪陽光、空間和氧氣,從而威脅其他生物如魚類、貝類的生存,危害水產養殖業。
畜禽糞便中的有機質含量通常比市政污水濃度高50~250倍,有機質進入水體后分解,使水體變色、發黑、加速水體底泥的積累有機質分解的養分可能引起大量的藻類和雜草瘋長;有機質的氧化大量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引起部分水生生物死亡。
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據報道,畜禽污水中,平均1mL中含有33萬個大腸桿菌和69萬個蛔蟲卵和100多個毛首線蟲卵。這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會增加水體中的病原種類,菌種和菌量,會引發疫情,給人、畜帶來危害。畜禽糞便中的激素對水體也存在潛在的危害。據Ritter等的調查報道,在美國切薩皮克海灣流域的幾條河流中,檢測出了與畜禽糞肥歸田有關的增長性荷爾蒙丸激素和雌激素[3]。
據有關資料報道,北京市曾對 1175輛汽車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接受測試的車輛僅有52輛全部達到相關標準,占已測總數的6.18%,有93.82%的車內環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情況,在車內環境檢測的各種有害物質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 分別超出標準值6.56倍、14.45倍、80.2倍、17.34倍、3.14倍、6.8倍和17倍。
汽車內環境污染問題已成為繼汽車尾氣排放污染后的又一危害公眾健康安全的突出問題,汽車內環境污染對駕乘者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的確到了非關注不可的地步。
一、汽車內環境污染來源、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汽車內環境污染來源。目前車內環境污染主要來自汽車自身、外部侵入二個方面:
(1)汽車自身。汽車內飾材料(塑料、橡膠、織物、油漆涂料等)中所含的有害物質在汽車使用過程中釋放到車內,造成車內環境污染,特別是長時間在陽光照射下的車內,由于高溫加速了有害物質的揮發,車內有害氣體濃度會急劇增多,污染更重。
汽車發動機工作時產生的一氧化碳、汽油氣味,汽車空調長期使用未清潔護理后風道內積累的污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車內,也會造成車內環境污染。
(2)外部侵入。汽車尾氣、灰塵等由于開窗或密封不嚴進入車內造成的污染;司乘人員在使用過程中造成的污染,如吸煙、霉菌等;帶入車內的各種附加物品造成的污染,如香水、凈化劑、除臭劑、清潔劑、靠墊、坐墊、小飾品等。
2.主要化學污染物及其危害。甲醛。一種無色易溶,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致癌和致畸形物質。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壞死,吸入高濃度甲醛后,會出現呼吸道的嚴重刺激和水腫、眼刺痛、頭痛,嚴重者發生支氣管哮喘。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月經紊亂、染色體異常、妊娠綜合癥、導致兒童得白血病、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等,高濃度的甲醛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都有毒害甚至導致死亡。
苯、甲苯、二甲苯。工業上統稱為“三苯”,均為無色透明液體,有特殊氣味,有毒,對皮膚、粘膜、眼及上呼吸道等有刺激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以苯的毒性最大,國際衛生組織確定苯為強致癌物質。經常接觸苯,皮膚會變干燥、皸裂、脫屑,甚至出現濕疹、皮炎,長期吸入會破壞人體的循環系統和造血機能,引起神經衰弱綜合征、再生障礙性貧血以至發生白血病。女性對苯的吸入反應格外敏感,會導致女性月經異常,妊娠期婦女長期吸入苯會導致胎兒發育畸形和流產。甲苯、二甲苯具有和苯相似的性質,只是毒性小于苯。
丙酮。為無色透明,有特殊氣味的液體。主要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麻醉作用,高濃度接觸對個別人可能出現肝、腎和胰腺的損害。對眼有較強刺激作用,皮膚接觸會導致干燥、紅腫和皸裂,吸入過量的丙酮輕則引起頭痛、頭暈、嗜睡、惡心、嘔吐,重則導致人動作不協調、精神混淆、虛脫、昏迷和死亡。
一氧化碳。為無色、無臭、無味、有毒的氣體,故易忽略而致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因為一氧化碳進入人體之后會和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進而排斥血紅蛋白與氧氣的結合,從而導致人體出現缺氧,這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吸入少量者,會出現頭痛、頭暈、昏睡、耳鳴、心悸、惡心、嘔吐、虛脫、腹痛、全身無力等癥狀;中度者除上述癥狀外,還有面色潮紅、嘴唇櫻紅、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煩躁、意識模糊、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散大、頻繁抽搐等,深度中毒者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即使經搶救存活者也有嚴重的合并癥及后遺癥。
二氧化硫。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氣體。對眼和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濃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腫、肺水腫、聲帶水腫甚至痙攣導致窒息。長期低濃度接觸,會導致頭痛、頭昏、乏力等全身癥狀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嗅覺及味覺減退等。
氮氧化物。包括多種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等。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均極不穩定,遇光、濕或熱變成二氧化氮及一氧化氮,故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并以二氧化氮為主,因此環境學中的氮氧化物一般就是對這二者的總稱。一氧化氮為無色氣體,二氧化氮為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氮氧化物會刺激肺部,降低人體抵抗力。對兒童來說,氮氧化物可能會造成肺部發育受損。
二、防范措施
1.制定相關標準。我國目前由于還沒有專門針對汽車出臺的車內空氣污染物質量檢測標準(目前所有相關檢測均是參照《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等為標準進行),不僅無法遏止污染超標車出廠進入市場,而且當糾紛出現時,致使職能部門和司法機關無法可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同時從長遠來看,也不利于約束企業的生產行為,將造成汽車品質良莠不齊,對汽車市場的健康有續發展十分不利。
盡快出臺并實施相關法規、標準,將對解決我國車內環境污染問題,提高汽車制造技術水平,保護消費者的健康發揮更加積極和重要作用。
2.生產者。汽車制造企業作為產品生產者,理應把加強環境保護、創建清潔無害化工廠、實現環保生產一致性、為市場提供環境良好汽車作為第一社會責任,以向消費者提供健康產品為義務,在生產過程中應盡可能不用或少用含有毒物質的零配件,對出廠車輛嚴格檢測各項污染物指標,努力降低污染物濃度,保證出廠的新車車內空氣質量達到相關的標準水平,從根本上消除汽車本身造成的空氣污染。而汽車制造企業本身也可因此增加產品的新賣點,實現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3.使用者。(1)拆除包裝物。新車使用前應拆除所有包裝物,以利有害物質散發。有些使用者怕座椅弄臟,使用很長時間也不拆除塑料膜包裝,這樣會造成車內有害物質長期緩釋,使人慢性中毒。
(2)開窗通風。與室內空氣污染治理一樣,空氣交換是降低污染物濃度的最有效的方法。購買新車后,盡可能地保持車內外空氣的交換,以便盡早讓車內的有害氣體揮發釋放干凈。嚴禁在車內吸煙,盡可能保持車內空氣新鮮,不能在封閉車窗、車門的狀態下長時間行車,更不能在封閉的車內睡眠或長時間休息。
(3)適用裝飾。如要車內裝飾,建議遵循適用、簡潔原則,避免引入新的污染源,防止把含有有害物質的地膠、地墊、座套墊裝飾到車內;新購買的車內座套等紡織品,先用清水浸泡、漂洗以后再使用。慎用香水、車內空氣清新劑等。
(4)合理使用空調。在駕駛新車的半年內,盡量少用或不用空調。如開啟空調和暖風時,應使用車內外空氣交流模式,盡量避免長時間使用車內自循環模式。在遇到堵車嚴重的地段,或尾隨尾氣排放可能超標車輛行駛時,應當把空調、暖風開關暫時調到車內自循環模式。開窗行駛的車輛應暫時關閉車窗,待道路空氣改善后,再恢復車內外的空氣流通。駕駛者應養成根據車外空氣狀況適時關閉和開啟內外通風模式的習慣。加強對空調系統上的風道、蒸發器等裝置的清潔護理,定期清理空調濾網。
(5)采用有效措施凈化車內空氣。通常可使用車內空氣凈化器、負離子發生器、光觸媒技術、放置活性碳、木碳等易吸附性物質,達到凈化環境和空氣的功效,消除車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