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05 10:22:32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老年人保健養生方法,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中老年人中醫養生的方法
1、調節飲食。人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五臟六腑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衰弱現象,如果有時不注意就會出現傷害脾胃的情況。所以中老年人的飲食盡量要以軟易消化為主,平時的時候也可以多煮一些滋補的中藥粥。
2、生活起居。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涼,在秋季的時候溫差特別的大,老年人應該要注意保暖。因為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后身體的抵抗力和適應能力就特別的差,因此就很容易感冒,這樣就會患上一些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炎、心衰等疾病出現,所以在換季的時候要注意防寒保暖。
3、調養精神。經過許多的研究表明,不良的心理刺激就會讓人的機體免疫力功能下降,也會引起一些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紊亂的現象,從而就會有疾病發生。因此,老年人應該要注意精神保健,每天應該要盡量的多出去運動與人交流。這樣不僅能夠愉悅心情,還能夠強身健體。
以上的這些內容就是針對中老年人中醫養生的詳細介紹,同時大家也知道應該要注意這些問題。中老年人的健康是每個子女都十分關心的事情,所以平時的時候應該要盡量的多關心一下中老年人的健康。
中年人養生有助于長壽的方法
1、“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增壽兩年
曾有研究顯示,和住在只有一堵墻可看的病房里的病人相比,住在可以欣賞窗外美景的病房里,康復效率會大大提高,出院也更早。美景同樣也能幫助人們改善情緒、消除抑郁、變得樂觀。如果你的窗外的確難稱“美景”,就用自己喜歡的圖片和照片裝點一下房間吧。
2、雜務纏身 折壽一年
無論是財富太多需要打理,還是陷入巨額債務被人追債,繁雜的事務都會讓大多數人感覺焦慮抑郁,這樣的后果自然就是心率加快、血壓上升,同時產生的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和皮質醇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3、喂養寵物 增壽1年
養寵物的人看病的次數要比常人少得多,而且也不容易受到抑郁癥的侵擾。養個寵物陪在身邊,人的心率和血壓都會有所降低。美國一項高血壓研究顯示,性別不同的股票經紀人接受壓力測試時,養寵物者的心率和血壓明顯比其他測試者穩定。
4、高質量的性生活 增壽4年
經常能享受性(至少一周兩次)的男性早亡的機會要比常人少一半,特別是心臟病帶來的死亡。較高的頻率也可減少前列腺癌的風險。而因伴侶、陽痿未能享受性的女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會更高。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
1.老年人常用的養生保健知識
2.秋冬季中老年人養生保健知識
3.老人養生保健怎么進行
4.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知識
5.老年人保健養生小常識
6.老年人有什么養生保健知識
《養老奉親書》是宋代陳直根據多年的研究體會及唐以來對老年保健的研究成果著作而成。該書對老年人保養、飲食調治、用藥宜忌及老人護理等問題均有論及,提出了老年人的“七養論”,還繼承發揚了《內經》以來的四時順養思想,提出四季養老論:“當春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當夏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氣。”“當秋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當冬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咸而增苦,以養心氣。”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老年養生學的內容。元代泰寧總管鄒鉉之高祖、叔祖等人,用此書之法備極榮養,“皆年過九十”,鄒鉉本人依之調理,亦壽至稀年(《壽親養老新書》)。于是鄒鉉在1307年將《養老奉親書》加以整理,續增第二、三、四卷,更名為《壽親養老新書》。該書在中醫養生學史上也是一本有名的老年保健養生專著,其“征引方約(注:當為藥)類多奇秘,于高年頤養之法,不無小補。因為人子,所宜究心也”。(《四庫全書提要》)元刊、明刊等版本中刊行者皆署以“居家必用本”,并且還傳至朝鮮和日本等國,可見影響之深。
到明代出現了另一本老年保健養生專著――《遵生八箋》。該書在學術上與《養老奉親書》有淵源關系。原題為屠隆緯真人著,書中內容也多引用道教養生之說,看來恐為道教傳人所作。書中有“清修妙論箋”、“四時調攝箋”、“起居安樂箋”、“延年卻病箋”等篇章,對四時順養、飲食調治、起居合宜、藥物補養等問題的探討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所以此書自萬歷十九年(公元1591年)刊行后,頗受歡迎,到解放前已刊行過五次。這幾部書的流行速度之快和傳播范圍之廣在中醫養生史上是不多見的,這與宋以后,老年養生保健的方興未艾是有密切關系的。
明嘉靖年間,新安徐春甫撰《老老余編》兩卷。該書也是一本老年學專著。老年人的頤養是該書討論的主要問題。卷首要求人們“洞燭攝養之方以副人子之孝心”,這種把養生與“忠孝”聯系在一起的觀點,無疑對明清時代老年保健研究的開展與深入起了推動作用。該書上卷重點選錄《千金要方》、《壽親養老新書》養生諸說及《格致余論》養老、茹淡,《醫學入門》保養等內容,對老年人的頤養頗有裨益。
明代御醫龔廷賢對老年養生也有不少貢獻,在《壽世保元》中不僅輯人了許多前人的養生理論和方法,而且搜集了大量延年益壽的秘方,并將其精妙者編成口訣,廣為流傳。更為重要的是他寫了《衰老論》,對衰老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使這一時期的老年養生保健學不僅在方法上豐富多采,而且在理論上也獨具特色。明代另一位名醫龔居中撰的《五福萬壽丹書》和《紅爐點雪》亦有獨到之處,認為老年人安養、延齡應從居處、調攝、保形、節欲、按摩、功藥等六個方面人手,并詳細地記錄十幾種引導方法,有動有靜,有柔有剛,很適合老年人練用。此外,明代的《洪梗輯刊》、《壽養從書》,清代的《壽養秘訣》、《養真集》等書,也大都討論了老年人的養生與長壽問題。清乾隆年間,著名養生學家曹延棟撰《老老恒言》五卷。卷一為安寢、晨興、盥洗、飲食、食物、散步、晝眠、夜坐;卷二為燕居、省心、見客、出門、防疾、慎藥、消遣、引導;卷三為書室、書幾、坐榻、杖、衣、帽、帶、襪、鞋、雜器;卷四為臥房、床、帳、枕、席、被、褥、便器;卷五為粥譜,主張從節飲食、調精神、慎起居、輔導引等方面養生。
醫療保健旅游已成為繼觀光、休閑度假、體驗旅游后的一個全新領域。隨著全國老齡化步伐加快、國民經濟水平提高以及醫療保健技術不斷改善,旅游作為一種休閑生活方式備受老年人推崇。一流的生態人文資源、獨特的黎醫苗藥保健技術,使海南在國際老齡客源市場具有一定知名度。適時發展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緊跟“積極老齡化”步伐,積極迎合國際旅游島建設。
一、醫療保健旅游含義
目前,國內外對醫療保健旅游還沒有統一定義。世界旅游組織將其定義為,以醫療護理、疾病與健康、康復與休養等為主題的旅游服務。醫療保健旅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醫療保健旅游指人們因居住地的醫療服務昂貴或不完善,到異地找尋相宜的醫療保健服務,并與休閑旅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旅游產業。廣義的醫療保健旅游則包含醫療旅游和保健旅游兩大部分。
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對于體質較好的老年人,可在進行觀光旅游的同時,安排或增加登高、垂釣、溫泉浴、森林浴等活動方式,通過旅游達到運動健身的效果;二是對老年人的病情進行科學分析后,由醫務人員、導游、和相關服務人員共同帶領,邊游山玩水、邊運用和傳授保健知識和方法(包括配合使用中醫保健理論和藥膳),對老年游客進行科學的醫療保健治療,這是一種既達到旅游目的,又達到醫療保健治療的專項特殊旅游服務項目。
二、海南醫療保健自然旅游資源分類
生態環境是老年旅游者選擇醫療保健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參考因素。海南獨特的醫療保健資源受世界各地老年人群的親睞。根據海南醫療保健自然資源具有的不同保健原理及其所適宜的老年人群,對其進行歸納分類,見表1。
表1 海南醫療保健自然資源分類表
三、海南發展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優勢
1.優越的資源稟賦使海南成為開展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的理想之地
海南屬于熱帶海洋性氣候,長冬無夏,是國內老年人出游的首選之地。海島四面環海,森林覆蓋率高達61.5%,被譽為“天然大氧吧”。島內溫泉遍布,水中富含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對老年退行性疾病有顯著療效。完善的旅游接待設施、便利的交通為老年人外出旅游減輕心理負擔。海南海制定出一系列對于旅游服務人員素質的管理規定,相關行業服務人員素質顯著提高。穩固的旅游硬件及軟件設施為海南開展醫療保健旅游提供保障。
2.強有力的政策為海南發展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保駕護航
醫療保健旅游已成為國際旅游島建設中的一項新型產業。海南省衛生廳在《關于加快海南醫療保健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出海南醫療保健旅游產業未來發展目標:到2015年醫療保健旅游產業初具規模;2020年力爭將海南建設成為聞名中外的醫療保健旅游目的地的。2013亞洲博鰲論壇中,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我國首個醫療旅游先行區——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予以9大政策扶持。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我國現今僅此一家。這一系列政策和舉措的推出,為海南發展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提供了鼓勵與支持。
3.“積極老齡化”趨勢推動海南開展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的步伐
世界衛生組織(WHO)于1999年提出“積極老齡化”口號,倡導老年人保持健康參與社會活動、提高生活水平,積極地應對老齡化。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60歲以上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龐大的“銀發消費”市場是旅游業所不能忽視的。老年人除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外,也愈加重視余暇時間的社會實踐活動,“夕陽人群”催生了醫療保健旅游這一“朝陽產業”。“積極老齡化”為海南發展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業提供了新的契機,又推動國際旅游島的建設步伐。
四、海南醫療保健旅游發展現狀
1.老年旅游群體對海南醫療保健旅游的需求現狀
在調查中,當問到“海南發展醫療保健旅游需做好哪些工作”,36%老年人認為提高醫療保健技術水平,21%的人認為完善異地醫保報銷問題,18%的人認為加大開發黎醫苗藥的醫療保健價值,認為提供多種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路線選擇的占16%,9%的老年人有其他的想法。
海南現有醫療保健水平和旅游項目還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需做好的工作還有很多。當問及“希望在旅游中增添哪些項目”,17%的老年人選擇增添食膳調理,44%的老年人選擇增設中醫醫療保健服務,20%的老年人選擇增添醫療體育項目,19%的老年人選擇山水觀光。海南的旅游業對老年旅游市場開發深度不夠,目前尚停留在觀光游、休閑游等,醫療保健旅游的推出豐富海南旅游體系。
2.海南老年醫療保健旅游項目建設現狀
三亞市中醫院從2002年開始發展“旅游+中醫醫療保健”項目,現正在建設三亞市中醫國際療養院——“旅游+中醫保健康復”的花園式療養院。2009年總醫院落戶海南三亞,為海南旅游的發展提供最先進的服務、最高端的設備、最規范的管理,并且形成醫療、康復、保健“三位一體”的功能布局,提升海南的醫療保健水平。
但海南有關中醫醫療保健專業人才以及熟練掌握國際語言的醫務人員十分缺乏;醫療人才流動機制不健全;省內醫療機構缺乏國際認證;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相關法律法規保障還未完善;醫療機構與旅游機構還有待進一步整合。在全球醫療保健旅游市場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應積極努力解決目前海南發展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所面臨的困境,逐步完善海南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的各項保障。
5海南發展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的建議
1.利用資源優勢,以醫療保健促進旅游,寓旅游于醫療保健
海南優質的生態人文醫療保健資源,為打造老年人醫療保健特色旅游創立條件。結合不同資源,對不同體質的老年群體設計醫療保健旅游方案。如依托熱帶森林資源,針對有心臟病、失眠的老年群體開展天然森林氧吧療養游;依托溫泉資源,針對有皮膚病、關節炎等疾病的老年群體開展溫泉保健療養旅游產品;依托高水平醫療保健康復中心,針對老年人常出現的慢性疾病開展如氣功瑜伽、食療藥膳、針灸等。使老年人在治療、康體、保健、養生的同時,賞心悅目的領略海南島的陽光沙灘、椰風海韻及人文景觀。
2.完善醫療保健旅游信息化服務,多角度推廣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
海南醫療保健旅游起步晚,僅三亞的中醫醫療保健療養在俄羅斯和部分國家有一定知名度。通過網絡信息完善海南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是十分有效的。如借鑒新加坡醫療旅游推廣平臺的發展經驗,建立海南國際旅游島醫療保健旅游官方門戶,設立不同語言版本,加大醫療保健旅游宣傳;構建海南國際旅游島老年醫療保健旅游信息化網絡體系,加快實現老年醫療保健服務信息管理智能化、公共管理網絡化、安全保障一體化;向來島游客展示中國傳統醫療保健技術與海南特色旅游資源結合的魅力,擴大海南的醫療保健旅游在國際的影響。
3.建立相關輔助機構,促進醫療、保健和旅游的有機結合
海南發展醫療保健旅游除需要醫療保健機構與旅游機構積極配合外,還需要其他相關組織的推動、規范、管理和監督。可借鑒臺灣在省旅游委下設立專門扶持機構,監管機構,并成立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協會,制定行業管理規范,協助政府推出相關的產業扶持;同時增進醫療保健旅游行業之間相互了解和信息交流;通過醫療改革使海南與更多的地區實行異地醫療報銷制度;出臺保障老年人旅游權益的相關舉措,多方位全面促進海南發展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業,并保持該行業的積極、健康發展。
4.加強醫療體育在醫療保健旅游中的推廣,全面提升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
醫療體育是一種醫療性質的體育活動,包括醫療體操、醫療運動和適應性體育活動等,是老年慢性疾病有效的、經濟的康復途徑。老年人通過參加醫療體育活動,可增強體力,改善心、肺等器官的功能。根據來瓊的老年旅游者體質情況,向其傳授中華養生保健氣功,并合理安排鍛煉時間、活動內容、運動強度以及準備活動與整理活動,對其進行醫務監督,加強老年人慢性疾病的防治、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全面提升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的發展。
5.充分挖掘黎族醫療保健文化,打造海南老年醫療保健旅游特色品牌
海南被譽為“天然大藥庫”,藥用資源約占全國藥材總數的40%,有享譽中外的四大南藥(檳榔、益智、砂仁、巴戟),還盛藏著50多種動物、海產藥材(黎藥最為著名),這些藥材都是天然的藥物、副作用小,具有較高的醫療保健功效。同時黎族獨特的保健食品(如三色飯、檳榔酒等)和醫療保健方法,在治療肝炎、風濕類疾病、婦科疾病、腫瘤等方面具有顯著療效。因此,加大對黎族養生保健文化內容的篩選、改造和包裝, 并將黎族養生保健文化納入建設國際旅游島建設中,打造海南民族特色的老年人醫療保健旅游。
參考文獻:
[1]陳安奎.醫療保健與旅游[[J].旅游學刊,1989,(2):(57-60).
[2]張維艷,徐淑梅.我國醫療保健旅游發展探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學報.2009,(3):(134135)
[3]王海鷗.醫療旅游: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應開發的一個新領域[J].今日海南.2010,(9):(36-37)
[4]丁志良.掘金國際醫療旅游[N].海南日報.2013,(6)
[5]羅麗娟.關于海南醫療旅游業發展戰略定位的思考——基于SWOT分析[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81—85)
[6]李甜,曾群洲.淺談老年人保健旅游的開發[J].科技經濟市場,2006,(10):(207)
[7]邱靈.加快推進醫療旅游業發展——以海南國際旅游島為例[J].中國經貿導刊.2012,(36):(49-50)
[8]張相安,高峰.論老年體育旅游及其特點[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6):(1192-11194)
[9]羅藝文.海南發展醫療旅游的策略研究[]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13,(26):(133-138)
基金項目: 2013年海南師范大學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
孫苗苗(1989-),女,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運動保健與康復。
[關鍵詞] 健康養老;老年人;藥膳保健;課程設置;職業工種
[中圖分類號] R71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6)20-209-04
Exploration of development of elder medicine accommodation healthcare in health care industry
FANG Wenqing GUO Shengting
Fujian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Fuzhou 350002,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aging society in our country,the health care industry was developing rapidly,and elder medicine accommodation healthcare in health care industry became social demand.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ging society,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elder medicine accommodation healthcare in all levels in medical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all levels of community care institutions,and all kinds of health management,and to set the elderly health dietary module in the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talents for social service diet.It was recommended to set the mentor production division and medicated diet occup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ed with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Key words] Health care for the elderly;Elderly people;Medicine accommodation healthcare;Job type
膳學[1]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中醫藥學理論指導下,將藥物和食物相配伍,根據藥食同源,養醫同理的原則寓醫藥于食。早在《黃帝內經》[2]《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食療本草》等經典醫書中就有關于藥膳的記載。現代社會我們充分運用藥膳食療幫助老人健脾補腎,益氣養血,達到陰陽平衡,延年益壽的目的。
1 社會老齡化現狀
我國從1999年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這幾年老齡化發展更為迅速,呈現基數大、增長快,高齡化的特點。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針對社會老齡化到來及存在的問題,國家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中提出大力發展醫療服務,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全面發展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等。隨著國家對養老行業的日益重視,健康養老產業將是未來中國的朝陽產業,藥膳保健是健康養老的一種重要途徑。
2 發展老年人藥膳保健的思考
2.1 老年人群體體質特點
現代研究[3]表明老年人體質特點主要表現為虛、濕、瘀、郁。虛是老年體質的共性,是體質變化規律的自然體現,表現在臟腑經絡功能減退、氣血津液減少,機體內環境穩定性降低,抗病力弱等方面。老人痰濕體質形成,多由于老年期正氣不足,臟腑功能減退,中年以后脾胃漸衰,運化機能減弱、氣化功能偏衰,水液代謝失調體內痰濕開始逐漸蓄積,而后天失于調攝,也導致這一病理性體質的形成。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飲食結構中動物蛋白和脂肪的比例顯著增加,維生素和纖維素相對減少,而動物蛋白和脂肪皆屬于肥甘厚膩之品,大量攝食肥甘厚膩,則易聚濕生痰,形成痰濕體質。老年人精神氣血漸次日衰,營衛氣血運行滯澀緩慢,容易出現血瘀證,加之老年人由于體弱多病或者離退休綜合征等原因容易出現消極情緒、情感低落、抑郁。
針對老年人的這些體質特點中醫認為培木、固元、調和氣血,是老年人保健的原則。
2.2 發展適合老年人養生保健的藥膳
用藥膳的方法來補虛抗衰老[4-5],強身益壽歷代醫家都極為重視。針對老年人的體質特征,推廣適合老年人養生保健功能的藥膳,主推滋補類藥膳。老年補益藥膳[6]可細分為補陰、補陽、補氣、補血、氣血雙補的藥膳,此外滋陰潤燥類、祛濕化痰類,行氣化瘀類、健脾益腎、益智健腦類藥膳也是老年人經常選用的藥膳。老人藥膳藥材方面要注意選擇性味和平、易于消化,不宜過于偏寒、偏熱、首選平補之劑。
推廣適合老年人的藥膳形態[7]。老年人藥膳要易于消化吸收,烹制上應做成軟食、糕點、飲料等,如粥食類。老年人由于脾胃的功能下降,粥類藥膳容易吸收是老年人的首選。可以以稻米、糯米、小麥面粉等為基本原料,加入一定量的藥性平和的藥物,加工而成,如芡實蓮子山藥粥,芡實黑米粥、黃精核桃粥等。老年人由于牙齒功能退化,一些松軟的低糖糕點特別適合他們。如葛粉糕、山楂茯苓糕、蓮子桂花糕[8]。菜肴類藥膳的制作由于老年人多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要以蒸、煮、炒的制作方式為主,避免炸、烤、燒,如玉竹炒苦瓜、生地蒸鱸魚、山藥蒸排骨等。
3 老年藥膳的推廣
3.1 發展專業醫療機構的藥膳服務更具有專業的指導性
藥膳保健是基于中醫藥理論基礎上的人體食療保健的研究,在各大中醫院或中醫保健院或綜合性醫院的中醫保健科,開展藥膳的保健研究更有專業指導性,如福建省福州市中醫院成功開展了藥膳研發工作,以院內的老中醫的學術專長為核心,藥劑科、營養科的相關人員組成藥膳保健服務團隊,開發出補氣安神的靈芝飲品、胃炎藥膳饅頭、八珍藥膳等[9-10]為老人健康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福州市還有十幾所綜合性醫院,如福建省立醫院、福建協和醫院、福建省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均有設置健康體檢中心。應將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健康體檢有機結合,以健康體檢中心為平臺,開展老年群體的體質辨析,建立健康管理檔案,根據不同體質推薦不同的藥膳食療方案,并跟蹤記錄藥膳食療效果。
3.2 發展各級社區養老機構、健康管理機構的老年藥膳服務
本課題組的老師們在福建上古健康管理公司、福州軍門社區、福州洋頭口社區開展老年藥膳服務調研,調查群體年齡為50~90歲之間的老年人共415名。調查方式參考有關文獻[11-13]采用隨機調查問卷,自行設計調查問卷表,內容包括藥膳保健知識現狀、藥膳保健需求、藥膳類型選擇等,調查情況如下。見表1。
調查表明老年人對藥膳保健很有需求,特別對菜肴類和粥品糕點類的藥膳接受度很高。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老年人對藥膳保健知識獲取的途徑大多為網絡媒體,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在各級社區、養老院推廣保健藥膳,憑借比較完善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務系統,研究基于中醫體質辨識的藥膳信息化,根據老人個體年齡、性別、體質、地域等不同,通過計算機采集相應數據,分析這些數據并推薦不同的藥膳食療方案[14]。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藥膳養生技術包括藥膳藥材的功效介紹、藥膳制作的技術及藥膳養生知識等養生內容的社會共享,提升藥膳保健知識推廣的深度和廣度。
4 專業藥膳人才的培養
藥膳行業覆蓋面廣,人員結構復雜,現在仍未形成可持續性發展的機制。藥膳跨學科的特點要求從業人員必須既具有深厚的中t藥學專門知識,熟悉藥膳配方理論又有烹飪專業的技藝,保證藥膳服務準確到位。目前藥膳學作為中醫學科一個比較重要的分支,基礎研究仍較為薄弱,相關的研究停留在藥膳食品組成的介紹,藥膳加工制作過程的講解,對其蘊含的中醫理論知識、組方配伍規律、藥物性能等內容缺乏思考歸納,這樣很難滿足藥膳學科的全面系統發展,藥膳學至今未形成獨立學科面向社會招生培養,作者調查了福建省內的中醫藥及食品類高職高專院校設置藥膳相關課程的具體情況。見表2。
調查結果為醫藥類高職高專學校藥膳營養學理論教學一般僅作為選修課,而不是專業必修課,食品烹飪類專業的學生教學重點為烹飪技巧,缺乏系統的中醫藥基礎理論的學習。因此藥膳營養學必須脫離中醫藥或烹飪學單一學科的束縛,加強系統性研究,進一步促進學科的分化與獨立發展,為社會培養專門從事藥膳研究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本課題的老師在福州老年大學開展藥膳培訓服務,根據老年人特點設置不同模塊的藥膳課程,受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為高職院校專業藥膳人才的培養提供很好的思路。見表3。
5 相關職能部門設置藥膳指導師與制作師工種
據調查目前尚無國家職能部門認定的與藥膳直接相關的正式職業工種。建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應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盡快設置藥膳制作師、藥膳指導師等新的職業工種,規范行業準入制度,提高行業準入標準,借鑒醫藥經營企業的從業人員的資格準入,自國家人事部、國家醫藥管理局頒布了《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及《藥品經營企業藥品經營管理規范》以來,醫藥從業人員的素質大大提高,保障了老百姓的日常用藥安全[15]。因此有關職能部門應考慮設置藥膳指導師與制作師工種,并進行藥膳從業人員的資格準入管理,以及藥膳從事機構規范化、標準化管理。
5.1 制定藥膳指導師或藥膳制作師持證上崗制度
有關職能部門應考慮在醫院營養科、康復保健科、中醫治未病科及社區保健衛生服務中心和各類健康管理公司等機構設置藥膳指導師或藥膳制作師,并進行持證上崗,從而大力促進藥膳師的職業化發展。
5.2 制定職業藥膳師的職業準入條件
5.2.1 從學歷、專業和從業年限等方面規范提升入職標準 借鑒《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中規定藥學(中藥學)專業大專生畢業5年、本科生畢業3年才可以報考執業藥師,藥膳師也可以考慮在準入條件中設置專業要求為大學專科(或大學專科以上)中藥專業或者中醫專業或者健康管理專業,從業年限一年以上。
5.2.2 制定職業藥膳師的資格考試科目 依據藥膳學跨學科的特點,設置考試科目可以包括中藥學、中醫基礎理論、營養學、藥膳學、烹飪學。并依據藥膳師技能結構比重設置各科目的考試分值比例。
5.2.3 制定職業藥膳師的繼續教育制度 可借鑒執業藥師執業注冊的繼續教育制度,制定職業藥膳師的繼續教育制度,規定每年或每兩年進行專業的繼續教育,不斷學習藥膳研究的前沿知識包括藥膳制作的工藝改進、藥膳新品種的研發等內容。
總的來說,在健康養老產業中發展老年藥膳養生是新興產業,有著自身獨特的產業特征和文化底蘊。加快發展老年藥膳養生對提升我國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1] 彭銘泉.中華藥膳綱目[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266-297.
[2] 曹玉舉,郭永昌.《黃帝內經》藥膳理論和應用探討[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2012,18(11):1185-1190.
[3] 秦彥,梅曉云.老年人體質特點與老年病關系研究概述[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2):131-134.
[4] 施洪飛,項平.補益類藥膳食療方配方規律與烹飪特點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7,22(4):215-218.
[5] 劉冬菊.正確應用養生益壽的中藥[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9):528-529.
[6] 黃志信.藥膳對亞健康狀態之應用研究[D].山東:山東中醫藥大學,2012:31-41.
[7] 王靖博.藥膳食療劑型淺議[J].國醫論壇,2014,29(1):65-66.
[8] 文穎娟,鄧中甲.中藥葛根功效探微[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29(1):172-174.
[9] 黃秋云,徐君,潘鴻貞.老年公寓中推廣應用的藥膳研究[J].醫藥前沿,2012,2(13):111-112.
[10] 潘鴻貞,黃秋云.養生保健藥膳應用思路與實踐探討[J].中醫藥通報,2012,11(3):57-58.
[11] 李自民.福州市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需求調查與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39-45.
[12] 黃俗常.福建地區藥膳的發展[J].中國醫藥科學,2014,4(21):163-176.
[13] 范文昌,葛虹.廣東藥膳調查統計與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6):2-4.
健康長壽是人們的共同愿望,尤其老年人,更希望達成。可想要健康長壽需要哪些條件?阮士怡說:“人的壽命和先天稟賦、自然環境、居住條件、醫療衛生條件、營養狀況、個人保健、經濟狀況、社會制度及精神因素等多種因素有關,我很看重營養因素。”他認為,養生決不能到了中老年階段才開始注意,老年人五臟六腑俱已退化,此時養生為時已晚。
他主張養生要自孕胎開始。從胎兒3個月至2歲,母親就應合理安排營養和飲食,保證嬰兒大腦的發育完全,提高智商。他說:“兒童期的健康是基礎,和日后長壽關系重大。”
阮士怡對如何保證兒童期的健康自有心得。他認為兒童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較低,很容易遭細菌和病毒的侵襲,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發燒等病時有發生。這些病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可能引發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哮喘、心肌炎、腎炎、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等疾病,嚴重影響人的壽命。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這是阮士怡一直強調的理念,他說人的機體若正氣充足,病邪就不能侵襲。所以應多讓兒童去戶外活動,鍛煉身體,增強自身的“正氣”。并且兒童更要注意合理的膳食,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不少于1.5克/千克體重,多種營養要素要搭配合理,才能滿足身體熱量的需要,有條件的話可以咨詢營養師訂制食譜。
青少年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是《黃帝內經》中講的話,也是阮士怡一直遵從的養生方法。
阮士怡對自己的生活習慣非常嚴格。青年時期他就盡量保證晚上10點睡早上7點起,按照自己編的健身操,在早晚各練習10分鐘。他建議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堅持早晚活動身體,但活動不需要太劇烈。
他認為青年期的養生方法要注重“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理念。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尤其是年輕人喜歡吃可口的食品,“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喝飲料、吃零食,喜歡吃偏辛辣刺激性的食品,這些我年輕時候都不喜歡吃,而且我一直保持煙、酒、茶都不沾,飲食清淡。”阮士怡在飲食方面主張“藥補不如食補”。他認為大米、白面越是精細,營養成分就越低。“我吃的主食基本是混合面,五谷雜糧反而能保證營養成分的吸收。”他提醒對于泡菜、醬菜、烤、熏的食品要注意,因為它們都含有一定的致癌物質。
老年人調情緒常運動
阮士怡從事中西醫結合內科及抗衰老研究已有70年,他發現動脈硬化是很多疾病的致病源,也是人體退化的關鍵。動脈硬化導致推動血液的功能減弱,對各個組織的供養不足,全身各組織器官退化,記憶力減退。因此,解決了動脈硬化問題,內科疾病就解決了一半,人自然會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