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02 17:21:45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課外閱讀計劃書,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外閱讀;立體化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集聲、影、文、圖為一體的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進入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它可以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習活動在生動、形象、直觀的環境中進行,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習效率。將多媒體信息技術和網絡手段巧妙地融入小學課外閱讀的指導中,不僅能在某種程度上減輕教師前期的準備工作,同時也可以較好地調動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同時使閱讀課的容量無限增加,閱讀的層面更深入,獲取的信息更加“立體化”,主要表現在:
一、信息技術讓課外閱讀的內容“立體化”
(一)提供背景資料,增加閱讀主題的“厚度”。
在指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指導學生根據閱讀主題進行分類查詢,如故事簡介、作者介紹、寫作背景、人物分析、書籍評價等方面,將某一閱讀對象還原到具體的自然或社會情境中,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有助于學生深入而準確地理解閱讀對象。借助網絡的信息功能,搜尋到豐富的原始資料擴充課文所不及之處,自然加深了閱讀內容的厚度。
(二)開展相關閱讀,改變閱讀的“高度”。
利用網絡功能,與學生們一起上網搜索課本中介紹的作家的簡介,了解他們的寫作風格,認識他們的其他作品,進行相關的閱讀。
(三)圍繞閱讀主題,拓展閱讀的“寬度”。
語文是綜合性很強的人文學科,閱讀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平時的教學中,除了向學生推薦優秀的課外讀物外,還應常常鼓勵學生在網上閱讀,增加閱讀量。特別是圍繞閱讀主題,進行主題閱讀,如:感恩專題、環保專題等。讓閱讀不能只局限于課本介紹的幾個作家以及他們的作品。利用信息技術,開展主題系列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加知識的容量和密度,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信息技術讓課外閱讀的形式“立體化”
(一)從文本閱讀轉向超文本的閱讀。
從單純的閱讀文字轉向閱讀多媒體電子讀物,增加了文本的形象性,使閱讀效果達到事半功倍。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具有傳統教學手段的不可替代性,它能使“靜態”變成“動態”,使“抽象”變為“直觀”,使看不見的、摸不著的變為有“聲”、有“色”、有“形”。課堂中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和信息技術手段,能優化課堂教學環節,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
(二)通過聽覺感受,感悟了語言文字的魅力。
課外閱讀中有很多篇目都是名家名作,枯燥無味的文字常常令小學生望而卻步,我們便利用小學生喜歡卡通片和動畫的特點,下載根據文章內容制作的生動有趣的課件,讓文字動起來,活起來,然后再進行閱讀指導,看課件,聽錄音,讓學生體味語言文字的美,從直觀的多媒體課件中,感悟到了語言文字的魅力。
(三)增加視覺感知,吸引閱讀注意力。
多種形式多媒體教學的合理使用,是教師完成傳遞知識、培養情感及反饋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運用多媒體形式的展示,能夠使孩子更直觀地獲取對他們有益的知識,比起教師空口說白話的方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信息技術讓課外閱讀的交流“立體化”
(一)豐富閱讀成果的展現形式。
傳統的語文閱讀教育方式,是讓學生完成相關的讀書筆記來起到監督學生閱讀的作用。然而,這種傳統的抄抄寫寫的方式對現代的學生來說,已經變成一種應付教師的作業,并無起到其應該有的效果??墒?,對于科技發達的現代,這樣傳統的方式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的。因此,我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入學生的閱讀反饋中,我讓學生們利用多媒體資源制作自己的閱讀成果,學生對這樣的方式都比較感興趣。在做了相應的指導后,學生都能從書籍介紹、人物分析、片段賞析、閱讀感受、自我評價等方面制作閱讀小報,電子小板、PPT展示等。通過學生們的閱讀成果展示,不難發現學生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幫助下,能夠更加全面地獲取跟書籍有關的知識,對閱讀的興趣也大大地提高,在閱讀后也能夠積極主動地制作閱讀成果,反饋自己的閱讀體驗。
(二)分享閱讀資源,學會共享。
建立QQ群或閱讀主題網站,通過設置師生共享的文件夾,將每位學生搜尋的資料,分門別類地陳列于其中,大家可以方便地共享資源,交流信息,互動互學。指導學生合理有效地使用網絡資源來輔助閱讀。
(三)交流閱讀心得,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網絡“在線交流”為每位學生提供了發言的均等機會,同時為同學間提供了一個交流觀點看法的信息平臺。特別是平時在課堂上羞于發言的同學,在網絡的空間里也“大膽表白”,說出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觀點。只言片語的“留言”真正體現真情實感,比起長篇大論的讀后感更真實、更貼切。網絡的交流還不受時空的限制開展交流、辯論,讓思想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將多媒體信息和網絡手段融入課外閱讀之中,讓信息技術成為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交流的良好橋梁,讓學生通過網絡這個平臺獲取更多的知識,找尋到最寬闊的外延。但在利用網絡進行課外閱讀時要防止泛化,要恰當地把握使用的“度”:一是不能輕文本、重網絡,一定不要丟了“語文味”;二是要指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防止學生沉溺網絡。也只能這樣,才能稱得上“閱讀”,也才能叫“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張友斌.信息技術在課外閱讀中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0年12期.
2.何明達.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年01期
3.付裕. 淺析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途徑[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年12期
4.郭顯煒.擴大學生閱讀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J].新課程學習(綜合) .2010年08期.
5.樂鋒莊. 豐富課外閱讀,提高語文素養[J].教師.2010年16期.
關鍵詞:課外閱讀 高效 快樂 書香文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1-0197-01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局限于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庇袑<已芯孔C明:一個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4-5倍的時候,才會形成語文能力。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倍受關注,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因此,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有效課外閱讀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如何培養課外閱讀習慣,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營造班級書香文化呢?
1 激發興趣,讓學生喜愛閱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聆聽智者的聲音,明確課外閱讀的好處
同學們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在摘抄本――“采蜜集”里,在閱讀課上老師組織大家進行評說、欣賞,男女同學比賽著說出讀書的好處 。
寫作明星羅安迪一馬當先,說道: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备嬖V我們,凡是作文寫得好的同學,都是喜歡課外閱讀的,因為我們可以從課外書中學到一些好詞佳句、寫作方法,還可以積累一些寫作素材。
閱讀小明星溫馨語不甘示弱,孟德斯鳩的“我從未知道過有什么苦惱是不能為一小時的讀書所排遣的?!备嬖V我們讀書可以增加自己受挫折的能力,減少心理上因無知而造成的恐懼感。因為閱讀能學習他人成功、失敗的經驗,做事的方法,幽默的態度,待人處事的方式,久而久之自然能充實個人的內涵。
小博士韓詠謀自豪地說道,夸美紐斯“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备嬖V我們多讀書可以可以刺激大腦神經的發展,使你的大腦不會退化,增強思考能力,醫治愚蠢,提高智商。
智多星黃英霞幸福地說道笛卡兒的“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告訴我們讀書可以結識許多良師益友,可以學習很多做人道理,加強和幫助人際溝通的學習!
同學們在賞析中明白了許多讀書的好處,最后老師語重心長地總結到,正如孟德斯鳩所說“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閱讀是一種樂趣,在純享受的同時,可以豐富和補充知識,了解時事,增廣見聞 。最重要地是,有了別人偷不走,搶不掉的知識武裝大腦,我們就是一個最有力量,最幸福無邊的人!
2 “授之以漁”,讓學生學會閱讀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交給學生圈點勾畫法、摘抄評價法,教會學生高效地閱讀,事半功倍,從而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2.1圈點勾畫法
“不動筆墨不讀書”,指導學生閱讀時,教會他們用相對固定的符號圈點文章:描寫精彩或論述得好用波浪線;表示作者觀點看法用直線;打算摘錄的內容波浪線下面兩頭直線;表示要著重理解的字詞,用.....;表示有疑問或暫時不理解之處的,打?;表示需要認真思考的,打!;表示應熟記和背誦的,打**;表示需要疏通的生字詞,就把生字詞圈起來。閱讀時學生恰當使用閱讀符號,在書上圈點批注,可以把要掌握的內容,簡要而形象地反映出來,從而有利于邊讀邊思考,這樣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也便于掌握文章主要內容。
2.2摘抄評價法
指導學生閱讀時,筆者常常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有關的好詞、壕洹⒚藍文酥寥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
讓學生明白, 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的“采蜜集”中,并加以背誦,就能為以后的作文準備豐富的語言積累。
3 創造條件,讓學生快樂閱讀
開學初,老師和班上最愛閱讀的幾個孩子,到學校圖書館去借閱圖書,放在班級圖書角,為了豐富學生書源,筆者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特別是下午上課前的30分鐘,是我們學校規定的午讀時間。舒緩愉快的輕音樂響起,每個同學都腳步輕輕地走向圖書角,輕輕地回到自己的座位,靜靜地閱讀。你看,他們時而圈點勾畫,時而摘抄,時而微笑。沉浸在書海里的孩子們,姿勢那么優雅,成了班級最亮麗的風景線!
4 積極評價,讓學生堅持閱讀
開學初,老師和全班同學商定榮獲“閱讀小明星”的條件:(1)熱愛閱讀,午讀時間專心致志。(2)每天在家里看書30分鐘以上(有家長簽字)。(3)喜歡到書店看書,每月不少于四次。
一、時間安排
1、每天必須保障完成”
每天保障做一小時的語文寒假作業;
每天保障一小時的無負擔課外閱讀;
每天保障一小時的數學寒假作業,
每天保障一小時的戶外活動。
每天保障一次書法作業。
每天保障寫一句話。
2、計劃與非計劃
如無特殊情況,每天必須完成以上計劃;
每天的計劃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可靈活自由安排;如果因外出等安排,可臨時不予執行;
可偶爾睡懶覺,但不要影響當日計劃的實施。
二、學習計劃
1、不參加語文、數學的培優,不請家教,相關課程自己獨立完成。
2、語文課程計劃
春節前完成完成寒假作業,春節后檢查、改正,查漏補缺;
把自己的藏書系統再讀一遍,假期可自己買一至三本自己喜歡的任何書籍。
3、學習態度及注意事項
自己注意計算細心化的糾正。書寫工整,拼音規范
三、活動安排
1、春節可隨父母到親戚家串門一到兩次,可找同學玩一到兩次.
2、每兩天至少幫家里做一件家務事(10分鐘以上),洗衣服、擇菜
3、每周玩電腦2小時左右
4、其他: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安排。
附:另一份寒假學習具體計劃。
每天日程安排:
8:00~8:30起床(刷牙洗臉吃飯)
9:00~10:30學習書法
10:30~11:00看動畫片
11:30~12:00讀書
11:30~12:30玩
12:30~13:00午餐
13:00~14:00午休
14:00~15:00寒假作業
15:00~16:00戶外活動
16:00~16:30到家休息喝水
16:30~17:30課外閱讀
17:30~18:30玩
為了營造積極、健康、文明的書香校園,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班級根據學校要求,開展了讀書活動。讓學生體驗到:讀書豐富自我!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喜歡讀書,和書成為好朋友,讓書成為學生的終身伴侶。
2、通過閱讀,使學生增長知識,拓展視野,提高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讓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三、讀書口號:“讀書豐富自我!”
四、準備階段
1.做好宣傳發動工作,使學生認識到開展讀書活動的意義,明確讀書活動的目標、任務。
2、制定讀書計劃書:結合學生實際,推薦一些書目,在家長幫助下制定讀書成長規劃和讀書目標。
必讀書目:《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年級同步閱讀》
選讀書目:《十萬個為什么》、《100個榜樣故事》
3.倡議學生帶書回校交換閱讀,建設班級特色圖書角推選好班級圖書管理員,在班中營造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學生自己從家里帶書(每人不少于二本),適當進行指導,帶哪些方面的書,如童話、故事書、科幻等等。
4、大手拉小手,共享讀書樂:
在家:父母與孩子一起看書、同看一本書,家長和孩子一起聊聊書的內容,嘗試讓孩子復述書的內容,與孩子談談各自的看法?;丶冶WC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每個學生每學期要讀2本書以上,并精讀其中2篇文章。
在校:老師指導閱讀,介紹一些讀書方法。每周背兩首兒童詩,每天中午花十分鐘熟讀,周二、周四背誦。遵循走進教室就看書的要求,規定每天中午12點半到1點鐘為看書時間。
每天上午課前十分鐘,舉辦“大手拉小手,共享讀書樂”,以“我會講——”“我最喜歡——”活動介紹書及里面的內容,向同學們介紹看過的新書、好書,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5、每個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填寫好課外閱讀量儲蓄卡等。
6、根據讀書情況進行相關評比、表揚及獎勵??梢悦總€星期召開與閱讀主題相關的班級讀書交流活動以及展評活動,如講故事、識字小博士評比等等。
五、活動階段
(一)宣傳發動,制定計劃
1、讓每位學生制定個人的讀書計劃,使他們充分合理地利用課余時間來讀書。如:安排中午的時間,晚上完成家庭作業后的時間,周六、周日的休息時間。每天閱讀不得少于半小時,并做好閱讀記錄(每天檢查)。
2、做好宣傳工作,提倡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引導孩子按本身的興趣選擇合適的讀物,拓展學生閱讀范圍。
(二)實施行動
1、讓學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閑散時間進行閱讀,保證學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二十分鐘的閱讀時間(允許學生自帶課外書)。學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三十分鐘閱讀時間,雙休日、節假日,更要做到讀書、休息兩不誤,使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樂趣。
2、開展交流活動,讓學生選取一段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大家一起分享。還可以把自己認為精彩的書介紹給大家。開展好書大家看活動,建立班級圖書角,學生之間和班級間學生互相交換看書等。比較優秀的作文、讀書筆記在班內閱讀。
3、老師做好導讀工作,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倡個性閱讀,教給學生讀書做記號,讀書做筆記的批注讀書法。要求學生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摘錄下來,做好每天的摘錄和評價。
4、運用教材進行拓展閱讀從教材擴展延伸,培養學生遷移閱讀的能力。為了提高應考能力,在用好課本的同時,安排一些相類似的讀物。既可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又將課外知識和課堂知識融會貫通,讓學生感受到課外閱讀對自己的幫助。
5、利用黑板報、古詩背誦活動等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
6、開展家庭讀書活動。提倡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讓家長引導孩子選擇合適的讀物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共議一本書,進,再由家長每周將課外閱讀情況做簡單簽署。
(三)總結評比
為了營造積極、健康、文明的書香校園,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班級根據學校要求,開展了讀書活動。讓學生體驗到:讀書豐富自我!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喜歡讀書,和書成為好朋友,讓書成為學生的終身伴侶。
2、通過閱讀,使學生增長知識,拓展視野,提高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讓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三、讀書口號:“讀書豐富自我!”
四、準備階段
1.做好宣傳發動工作,使學生認識到開展讀書活動的意義,明確讀書活動的目標、任務。
2、制定讀書計劃書:結合學生實際,推薦一些書目,在家長幫助下制定讀書成長規劃和讀書目標。
必讀書目:《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年級同步閱讀》
選讀書目:《十萬個為什么》、《100個榜樣故事》
3.倡議學生帶書回校交換閱讀,建設班級特色圖書角推選好班級圖書管理員,在班中營造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學生自己從家里帶書(每人不少于二本),適當進行指導,帶哪些方面的書,如童話、故事書、科幻等等。
4、大手拉小手,共享讀書樂:
在家:父母與孩子一起看書、同看一本書,家長和孩子一起聊聊書的內容,嘗試讓孩子復述書的內容,與孩子談談各自的看法?;丶冶WC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每個學生每學期要讀2本書以上,并精讀其中2篇文章。
在校:老師指導閱讀,介紹一些讀書方法。每周背兩首兒童詩,每天中午花十分鐘熟讀,周二、周四背誦。遵循走進教室就看書的要求,規定每天中午12點半到1點鐘為看書時間。
每天上午課前十分鐘,舉辦“大手拉小手,共享讀書樂”,以“我會講——”“我最喜歡——”活動介紹書及里面的內容,向同學們介紹看過的新書、好書,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5、每個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填寫好課外閱讀量儲蓄卡等。
6、根據讀書情況進行相關評比、表揚及獎勵。可以每個星期召開與閱讀主題相關的班級讀書交流活動以及展評活動,如講故事、識字小博士評比等等。
五、活動階段
(一)宣傳發動,制定計劃
1、讓每位學生制定個人的讀書計劃,使他們充分合理地利用課余時間來讀書。如:安排中午的時間,晚上完成家庭作業后的時間,周六、周日的休息時間。每天閱讀不得少于半小時,并做好閱讀記錄(每天檢查)。
2、做好宣傳工作,提倡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引導孩子按本身的興趣選擇合適的讀物,拓展學生閱讀范圍。
(二)實施行動
1、讓學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閑散時間進行閱讀,保證學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二十分鐘的閱讀時間(允許學生自帶課外書)。學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三十分鐘閱讀時間,雙休日、節假日,更要做到讀書、休息兩不誤,使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樂趣。
2、開展交流活動,讓學生選取一段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大家一起分享。還可以把自己認為精彩的書介紹給大家。開展好書大家看活動,建立班級圖書角,學生之間和班級間學生互相交換看書等。比較優秀的作文、讀書筆記在班內閱讀。
3、老師做好導讀工作,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倡個性閱讀,教給學生讀書做記號,讀書做筆記的批注讀書法。要求學生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摘錄下來,做好每天的摘錄和評價。
4、運用教材進行拓展閱讀從教材擴展延伸,培養學生遷移閱讀的能力。為了提高應考能力,在用好課本的同時,安排一些相類似的讀物。既可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又將課外知識和課堂知識融會貫通,讓學生感受到課外閱讀對自己的幫助。
5、利用黑板報、古詩背誦活動等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
6、開展家庭讀書活動。提倡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讓家長引導孩子選擇合適的讀物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共議一本書,進,再由家長每周將課外閱讀情況做簡單簽署。
(三)總結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