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8 10:11:58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手術室患者的心理護理,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0)-05-0060-01
心理護理是整個護理學科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患者康復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外科手術患者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有其特殊性,這就要求護士區分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護措施,幫助患者度過手術這一關鍵時刻,爭取早日康復。我們通過對312例擇期手術患者的心理分析,進行了心理護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現談幾點體會。
1 手術患者的心理特點
1.1 緊張焦慮患者的求生欲望強烈,把生的希望寄托在醫護人員身上,所求“神刀一把,妙手回春”。一進手術室就表現出非常緊張,迫切需要知道誰為自己做手術,以及怎樣做手術。最擔心的是會不會讓實習生在自己身上“練刀”,手術能否成功,擔心麻醉及手術意外,會不會有并發癥、后遺癥。疼痛能否忍受……有的患者在麻醉前四處張望,他心目中的某主作、某醫生有沒有來,能否按時手術,麻醉后自己是否清醒。有些患者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擔心沒有給醫生送“紅包”或送了遭拒絕后,醫師能否盡心為自己手術。
1.2 恐懼不安 對手術室的環境及看到手術的器械,心理恐懼不安,對周圍的響動過于敏感,有的甚至測血壓、皮膚消毒都感到畏懼和躲避。有些清醒患者要求醫師給予藥物讓其入睡,以掩飾自己恐懼焦慮情緒。
1.3 悲觀、絕望 因手術喪失勞動力或導致形象變化對生活失去信心。有些患者擔心手術效果,情緒十分低沉,甚至產生自殺念頭。
1.4 疼痛 主要受心理的影響,注意力過分集中,緊張、意志脆弱,測試麻醉平面時不講實話,不痛也說痛,以求麻醉師多上麻藥。
1.5 變態心理 表現為缺失感和易怒、多疑、性格孤僻等。發生原因是與患者素質密切相關,但也不應排除環境因素的作用。
2 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
2.1 認真進行術前教育 手術室護士要以親切的語言介紹術前準備,以專業知識簡明扼要地講明所患病的特點,手術程序等,穩定患者的情緒,使之以良好的心態迎接手術,配合手術。如:一位腦垂體腫瘤的男性患者進手術室時面色蒼白,雙眼緊閉,渾身哆嗦,原來他本人對手術一直悲觀失望,在“無路可走”和家人勸說下才同意手術,通過談心我們了解到他始終覺得顱內是手術的禁地,成功率很低,即使成功術后疼痛難忍或造成嚴重后遺癥。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給他講當前手術技術的發展,對他手術的關注和重視,以及幾例類似患者的手術成功情況,終于提高了他的認識,并安心地接受了手術。
1 手術前患者的心理分析
大多數患者對手術有緊張、恐懼、不安、抑郁、消極、悲觀等不良的心理,無論手術何等重要,也不論手術大小,對患者都是較強的緊張刺激。處于這種精神極度緊張狀態下施行手術是非常不利的,它會影響患者的食欲、睡眠和休息,使健康狀況下降,對手術的耐受力下降。患者意識到了這種緊張刺激,就會通過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有的臨上手術臺時還可出現四肢發涼、發抖、意識域狹窄等,還有一些患者對手術環境和器械等異常敏感,甚至出現病理心理活動。
2 手術前患者的心理護理
給患者創造安靜、清潔、舒適的環境使其有一個健康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對手術的環境和氣氛極為敏感,所以,手術室內一定要整齊清潔、床單無血跡、手術器械要掩蓋。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視手術室醫護人員的舉止言談,這就要求醫護人員的談話聲音應輕柔和諧,態度親切和藹。做好家屬思想工作,消除顧慮手術患者帶著焦慮、不安與期望進入手術室后,其家屬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術上,此刻護士應耐心向家屬做好解釋工作,講明手術的必要性及危險性,使家屬理解并耐心等待。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精心護理時,不可忽視家屬的作用。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同時,也要對家屬給予關心和幫助,努力做好患者家屬的思想工作,使家屬克服悲觀失望情緒,與醫護人員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讓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對疾病的治療。
3 手術前日訪視患者
術前訪視患者有助于護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變化情況,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訪視患者時要注意交流技巧,要像對待親人一樣關心、安慰他們,主動與患者談心,通過細心的觀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顧慮,耐心聽取患者的意見和要求,尤其要對手術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證,決不應向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險性,還要依據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語言交代術中必須承受的痛苦、手術中的有利條件等,使患者深感醫護人員對其病情十分了解,對手術是極為負責的。介紹手術室內一般情況和手術準備情況術前一日手術室護士首先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境、醫療設備、麻醉醫生和護理人員的技術力量、以往此類手術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術周密的準備情況,闡明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夠正確對待疾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態、穩定的情緒來更好地配合次日手術。
4 手術中患者的心理護理
在術中,巡回護士始終陪伴手術患者,應用熟練的專業技術和知識配合手術,嚴格觀察手術患者的一般情況及液路是否通暢,還應注意意識清楚患者的情緒變化,如心情過度緊張時應及時安慰、及早發現問題,果斷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使手術順利完成。器械護士必須眼疾手快地配合手術,還應盡量減少、減輕手術器械的碰擊聲,避免給患者帶來不良刺激。
5 術后隨訪
術后隨訪有助于護士對手術中的護理效果和積累護理經驗。當患者知道手術室的護士仍然關心她們的術后情況時,就會感到很愉快,這種愉快的情緒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6 小 結
【摘要】現代醫學證明影響健康與疾病的因素,除了生物因素、社會因素外,還有心理因素,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從整體護理的觀點出發,掌握每位病人的心理狀態、情緒變化、性格特殊以及社會背景等因素在疾病的治療與康復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心理護理來提高療效。護士只有掌握每位病人的心理特點,才能針對性采取相應措施做好心理護理,使病人達到最佳心理狀態,(1)接受手術和護理,為術后護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心理分析 心理護理
一 患者的心理分析
通過多年的臨床觀察,手術前有90%以上的患者精神過度緊張、恐懼。主要是患者對手術缺乏正確的認識、害怕手術中的疼痛和一些意想不到的手術意外、過度恐懼、心理壓力過大、無法忍受,采取自我解嘲的方式,常在推進手術室途中就痛哭流涕。二 手術室心理護理1 手術前的心理護理
1.1 為患者創造安靜、清潔、舒適的手術環境,使患者心情愉快,消除患者緊張的情緒。(2)
1.2 認真做好術前訪視工作,耐心說明手術的方法、麻醉方式、手術中和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等,告知病人術前應如何禁食水、用藥和手術的。指導術中配合要點和注意事項,使患者對麻醉和手術有初步的認識,同時囑病人好好的休息有利于手術,消除病人的緊張情緒,使其配合好麻醉。
1.3 說明皮膚準備、術前留置導尿管的必要性。
1.4 對于接受破壞性手術的病人如截肢、乳腺癌根治術等,我們要講清手術的必要性及不做手術的危害,告知病人要勇于面對現實,戰勝病魔,使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手術中的心理護理
2.1 當手術室護士去病房接患者時,態度一定要和葛,動作一定要輕柔,病人進了手術室,由于環境的變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緊張,使患者逐漸適應這里的環境,準確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動,實施個體心理護理,使其積極配合手術,使手術順利進行。
2.2 談些比較輕松愉快的話題,分散其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談話時態度要和葛可親,必要時做些手勢和動作, 同時也要做個好聽眾,認真聽病人的談話,不要隨意發言,當病人過度激動哭泣時應給予安慰,也可誘導繼續談些別的話題。在手術中醫護人員要用心工作不要閑談,不要談易使病人誤解的話,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語言在心理護理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地配合手術。3手術后的心理護理
當手術室護士護送患者回病室時,對清醒的患者應告知手術進展很順利,一切正常。送回病房后要向患者及家屬交待好術后注意事項。掌握麻醉期和手術時病人的心理狀態,同時要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還要做好保護性醫療,需要和家屬交待的都要避開患者,以防引起情緒波動,影響切口愈合。此外,要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屬的配合,通過家屬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共同搞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可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三 小結
手術室護士對手術患者的術前、術中、術后的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搞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掌握患者主要的心理特征,可使每位手術病人都能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接受手術治療,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做好手術,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有利于患者術后的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潘紹山,孫方敏,黃始振.現代護理管理.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349
[關鍵詞]眼科手術; 護士; 擇期手術; 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0)-10-118-01
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心理護理日漸顯示出他的重要性。[1]心理護理是在護理過程中,通過人際交往,以行為來影響或改變病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促進其康復的方法。當一個健康人轉變為病人,由于角色的轉變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病理心理活動。有些病人雖然沒有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心理活動,但是其非語言行為已經表達了出來。護理過程中護士在掌握了每位患者的情緒變化,性格及心理特點等因素,使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達到最佳心理狀態,對于患者順利進行手術治療及術后康復起著重要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科2009年1月至8月選擇我科擇期手術病人150例。其中男72例,女78例,年齡12-88歲平均50歲。行雙眼手術者68例,單眼手術者82例。患者均能描述心理狀態,均采用表面浸潤麻醉。
1.2 方法采用術前到病房與病人交流,術中進一步溝通,術后指導及隨訪。
2 護理方法
2.1患者術前心理分析恐懼、焦慮和抑郁是患者普遍存在心理狀態,一般與下列因素有關。
2.1.1對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其對自身所患疾病的認識程度不同,決定其接受手術的態度。擇期手術患者由于醫生提前通知其做好手術準備,并告知術中可能出現的一系列意外情況,按程序要求患者同意手術、諒解意外并簽字。此程序給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
2.1.2 缺乏與手術相關的解剖及生理知識患者對手術、局部麻醉的相關知識不了解,害怕疼痛而緊張焦慮。
2.1.3
對醫療技術及醫護人員責任心的擔憂 患者對手術的期望值較高,害怕不是自己所選擇的醫生主刀及對醫生技術水平的懷疑而擔憂。
2.1.4親友及病友的情緒對患者的影響親友的緊張,擔憂及病房術后病人的感受都會影響到患者的情緒。有時還對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導致患者血壓或血糖上升而延誤手術。
3 護理措施的實施
3.1術前護理保持病房環境安靜、整潔、舒適。術前一日手術室護士到病房看望病人。向病人介紹自己,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詢問患者是否有過敏史,手術史。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囑其注意控制病情,遵醫囑按時服藥,夜睡眠好。用通俗明確的語言向患者說明手術的必要性,耐心說明手術方法,麻醉方式。介紹手術醫生。并說明眼科手術是精細手術,醫生需要在顯微鏡下完成,需要患者配合以使手術順利進行。醫護人員術中會用心電監護儀持續觀察生命體征,請患者放心。做好家屬工作,取得家屬的理解。通過交流使患者對手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增強了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從而消除緊張、恐懼心理,達到心理健康。
3.2術中的心理護理 患者獨自進入手術室與家屬暫時分開,完全處于陌生的環境,因而會感覺孤單、緊張。手術室護士應使用親切的語言指導患者更換鞋帽、必要時攙扶患者進入手術間。巡回護士應始終陪伴在患者周圍,與患者做進一步的溝通。給患者點表麻藥,指導患者向上、下、左、右正中看,告知患者術中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配合。詢問患者是否適應室溫,必要時給患者保暖。告訴患者手術巾鋪好后雙手不可再拿到頭面部,如有不適及時告知醫生,尤其是感覺咽喉發癢要咳嗽時一定要提前打招呼。在手術間給患者親人般的關懷,有利于緊張情緒的消除,使手術順利進行。
3.3 術后護理及隨訪術后攙扶患者起身,囑咐避免起床過猛、過于低頭,協助患者穿好鞋將其安全護送到病房。囑咐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咳嗽,保持大便通暢避免過度用力。定期隨訪,評估手術的護理效果,有利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4體會實踐證明,良好的心理護理對于手術的成敗具有重要意義。給予患者親人般的關懷能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關心,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和滿足感,使患者放松緊張、恐懼的情緒,對手術的順利進行做好準備。術后經常觀察病情,有些病人對手術的期望值過高,應鼓勵病人耐心大等待,減少不良刺激。[2]通過一系列心理護理,可建立醫患之間良好的合作與信賴關系,同時也促使手術室護士不斷提高醫德修養和個人素質,強化自身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切實體現“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參考文獻
手術治療是婦科疾病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對婦科腫瘤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手術既是治療的過程也是創傷的過程。手術患者普遍存在緊張、恐懼、焦慮的心理隨著手術日益臨近心理負擔也逐漸加重患者常害怕疼痛擔心術中意外術后并發癥等。有些患者入手術室后更為緊張出現血壓持續升高導致暫停手術。心理因素與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愈合有極其密切的聯系根據患者的心理在圍手術期實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對手術的順利進行疾病的恢復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現將11年1~1月對66例婦科手術患者心理護理總結如下。
患者術前心理分析及護理
許多婦科手術的患者如:卵巢切除術、子宮全切術等患者會擔心手術可能會使自己喪失某些器官和功能影響自身形象提前進入更年期過早衰老夫妻關系緊張等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和恐懼。針對這些情況巡回護士術前1天到病房查看患者病歷掌握患者一般情況詳細地詢問病史詢問病史時要回避其他病員要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運用醫學知識耐心講解婦科疾病的相關知識使患者消除顧慮。如卵巢切除的患者會出現停經、潮熱、盜汗、陰道分泌物減少等癥狀告訴患者可在醫師指導下接受雌激素系統治療以緩解癥狀。子宮切除術后不再有月經但不會影響性生活。
手術患者擔心術中疼痛時得不到及時止痛麻醉效果欠佳產生無助感。護士要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了解患者的顧慮要告訴患者手術室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服務。當患者感覺到疼痛時決不開刀。術中也會密切觀察病情及時準確地給藥不會讓患者感到痛苦和無助醫護人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
需要手術的患者渴望有技術高明的醫生給自己做手術擔心術中會不會有意外發生渴望得到精神安慰和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手術中的一切情況。護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手術名稱和過程手術室的環境儀器設備麻醉醫生和護理人員的技術力量耐心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像對待親人一樣關心、安慰她們使患者相信在醫院現有條件下她將得到最好的治療和照顧。同時要做好家屬的心理指導工作從而共同為患者解除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達到最佳狀態接受手術治療。
在與患者交流時護士要儀表端莊態度和藹視線角度合適回答問題恰當。良好的第一印象可增進彼此的信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患者感到可信、可親對患者心理起到較好的調節作用。
手術中的心理護理
為患者營造溫馨的手術氛圍。手術間干凈整潔物品擺放有序器械護士在患者入手術室前對器械進行遮蓋以免引起患者視覺緊張。巡回護士態度和藹語音輕柔走路輕盈、操作熟練。在術間不談論與手術無關的內容和易使患者誤解的話題。
護士要熱情接待患者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的手術對手術部位應先遮蓋盡量不要過多的暴露患者。主動和藹地介紹手術前的準備工作手術過程如何進行配合等讓患者感覺到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有過術前的交談和溝通作為基礎護患之間有了信任。巡回護士和患者像朋友一樣談些輕松愉快的話題以分散其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同時也要做個好聽眾傾聽患者的談話當患者由于疾病而傷心時要安慰、鼓勵患者對生活充滿信心。也可誘導談論些別的話題。護士術中不要討論患者的病情和隱私也不要閑談、說笑。讓患者感覺到被重視和被尊重。
巡回護士術中密切觀察病情發現患者仍然高度緊張時應守護在患者身邊及時給予安慰體貼并告知麻醉師是否給予適量的鎮靜藥物。
器械護士手術配合時要迅速準確盡量減少手術器械的碰擊聲避免給患者帶來不良刺激做到說話輕、操作輕。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的紐帶和橋梁準確的表達情感使語言在心理護理中起到應有作用。研究資料表明術前接受過指導并有充分心理準備表現鎮靜的手術患者更能耐受麻醉的誘導而且較少出現術后惡心嘔吐及其他并發癥。
手術后心理護理
手術結束后對清醒的患者護士要告知手術成功的好消息患者會得到安慰心情也會舒暢消除了手術后的思想顧慮同時要向患者及家屬交代術中情況術后的注意事項。
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要做好保護性醫療需要和家屬交代的事情要避開患者以免引起情緒波動影響切口愈合。同時做好家屬思想工作取得家屬的配合通過家屬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導。
術后隨訪
術后隨訪有助于護士評估手術中的護理效果和積累護理經驗更讓患者感覺到被重視手術室護士仍然關心她們。當護士再次來到病房時患者感到很親切、很溫暖。護士詢問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和指導如:術后要做深呼吸、咳嗽、翻身、收縮和放松四肢肌肉運動等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可促進腸功能恢復增進食欲預防墜積性肺炎等并發癥。使患者感覺到手術并不可怕整個手術過程都有護理人員精心的呵護和關愛對促進術后康復起到了重要作用。
討論
對婦科手術患者注重心理健康指導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緊張、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能夠穩定患者情緒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增加患者對醫院的信任感和親切感。手術室護士通過對患者術前、術中、術后的身心護理使患者對護士產生強烈的依賴感從而建立了相互信賴的良好護患關系不僅能促進患者的身心健康也能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結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