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8 08:51:06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教師的禮儀修養,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禮儀是一種文化,禮儀文化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它構成了一個人的形象的重要側面,是其外在形象與內在氣質及素質的綜合表現。課堂猶如演出的舞臺,教師是這個舞臺上的主要角色,教師的整體形象集語言、形體表演、手勢造型于一體,必須以其非凡的吸引力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才能對學生知識吸收、情操陶冶和思想教育起到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教師的禮儀修養水平高低,是決定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強教師禮儀修養十分必要,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時刻注意加強自身的禮儀修養,有關部門特別是師范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門都應該把教師禮儀修養教育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只有如此,才能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一、加強教師禮儀修養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歷史的腳步已進入21世紀,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再是領土、資源、人數的競爭,而轉變為綜合國力的競爭,而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培養人才的關鍵在教育,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因此,當今世界各個國家都對教育工作、對教師培養十分重視。早在1999年6月,在德國科隆舉行的西方八國集團高峰會議上,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八個國家的首腦討論了21世紀的教育政策,發表了《科隆――終身學習的目的與希望》的主題報告,報告強調指出:“教師在推進現代化和提高現代化水準方面,是最重要的資源。教師的采用、訓練、配置及其素質能力實質性提升,是任何教育制度取得成功極其重要的因素?!?/p>
二、教師禮儀修養的現狀及其原因
當前在素質教育、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勢下,多數教師很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對教師禮儀修養的重要性也開始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由于某些主客觀原因的影響,在一些教師當中,仍然經常發生損害教師職業形象、背離教師職業道德的不文明表現,如穿奇裝異服、染彩色頭發,涂指甲油,濃裝艷抹或珠光寶氣;隨意對學生說粗話、臟話,甚至侮辱學生人格;隨意體罰學生,導致學生身心受到嚴重傷害,等等。有的教師由于不良的言談舉止導致與學生、與同事關系緊張,也在學生家長中造成惡劣影響。據調查,在我國師范院校各專業開設教師禮儀課是近幾年的事情。目前,魯東大學師范類本科生開設的主要是面向中小學教師的禮儀,包括校內禮儀和校外禮儀:教師的儀表、儀容、儀態禮儀(服飾、飾物、發型、化妝、舉止等);教師課堂教學禮儀;參加學?;顒拥亩Y儀;與學生、同事、家長交往的禮儀;人際 交往禮儀;通訊禮儀等。
三、如何加強教師的禮儀修養
加強教師的禮儀修養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口頭上喊幾句口號就能解決,需要思想上的高度重視,還要有必要的設施和 手段做保證,更需要有一個和諧的氛圍,具體來講,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3.1 思想上高度重視,提高有關部門和教師自身的思想認識。教師禮儀課的教學應從塑造教師個人形象入手,聯系教師切身利益,使每一個正在從事以及將要從事教師職業的人真正懂得,教師禮儀修養不僅是教師自尊自律的基本要求,影響教師本身的事業發展以及自我實現,而且關系到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學校應該定期開設禮儀修養課,安排所有教職工參加,保證必要的教學課時。同時,教學手段可以多種多樣,如通過錄象設備錄下教師講課的語言及舉止等,自我糾正不足;在平時學校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和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內容;通過請專家作報告或看錄象等形式,經常地、反復地向在職教師灌輸有關教師禮儀方面的知識,使禮儀意識自覺貫徹到教師的日常行動中去。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工師職業技術學?!?30054)
【摘要】學生行為的形成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環境的影響,老師是學生人生中重要的伙伴,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學習態度有深遠的決定性意義。作為學校的政教管理者,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大力加強對于學校教師隊伍的禮儀修養建設可以造成既定的教育效果,在社會上形成很高的影響力。
關鍵詞 教師管理;禮儀修養;教師威信
學生愛上一門課程,正是因為愛上了教這門課程的老師。作為管理者,尤其要注意在學校管理過程中,不要只是專注于對于學生禮儀修養的紀律性規定,更要注重對于教師禮儀修養的指導性規范。作為人民教師,一定要做到不僅“學高”,而且要“身正”。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只有教師以身作則,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體驗教育下,才能從根本上規范自己的言行,愛上學習,從而脫離了“治標不治本”的管理策略上的錯誤。
學生行為的形成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環境的影響,老師是學生人生中重要的伙伴,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學習態度有深遠的決定性意義。作為學校的政教管理者,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大力加強對于學校教師隊伍的禮儀修養建設可以造成既定的教育效果,在社會上形成很高的影響力。教師適當的形象設計,優雅的舉止,瀟灑的風度,是影響教育活動和教育效果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意義表現在:
第一,對形成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重要作用。很多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強,他們第一次接觸教師時,會特別注意教師的儀表裝束,言談舉止,從而在心理上為教師定位,為自己與教師的關系劃上距離,是可親可信還是反感討厭?這就是第一印象。當然,在以后的接觸中,教師的德才學識會讓學生逐步了解,但教師良好的內在素養與外在形象的有機結合,會給學生留下美好深刻的第一印象,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大有益處。調查表明,很多學生偏愛某一學科、喜歡某一老師,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第一堂課的影響。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師就必須有良好的禮儀修養,一舉一動,讓學生感到可親可敬。
第二,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威信。教師威信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形成不僅與教師的知識、能力等密切相關,也同時受教師外在形象的影響。舉止文雅、穿著樸素、儀態端莊、作風正派的教師形象,有助于在學生中建立起威信,甚至成為學生爭相模仿和崇拜的偶像;反之,不注意個人儀表風度,衣衫不整、蓬頭垢面、濃妝艷抹、行為不檢等形象欠佳的教師,往往會成為學生背后議論的對象,從而使教師威信的樹立大打折扣,會影響學生對該學科的印象。
第三,有利于樹立學生的形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自身形象能直接影響學生形象的塑造。教師在施教的同時,學生通過對教師形象的觀察和模仿,形成對自己形象的定位。在年齡越小的學生意識中,教師越是值得尊敬和學習的人,這就是家長常說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話”的原因。即使到了高年級,學生視野開闊了,與教師的關系也變的復雜了,但教師仍然是學生生活世界中的重要人物,教師形象仍然是許多學生模仿的榜樣,從而繼續對學生的形象設計起著不容忽視的引導規范作用。
第四,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教育效果的好壞。目前教師完成職業任務的主要途徑仍然是言傳身教。如果教師不僅口說而且能真正身體力行,必然能留給學生良好的師者形象,獲得學生的尊重。這樣,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便于教師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實效。
那么,如何加強教師的禮儀修養。如何加強教師的禮儀修養。加強教師的禮儀修養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口頭上喊幾句口號就能解決,需要思想上的高度重視,還要有必要的設施和手段做保證,更需要有一個和諧的氛圍,具體來講,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視,提高有關部門和教師自身的思想認識。教師禮儀課的教學應從塑造教師個人形象入手,聯系教師切身利益,使每一個正在從事以及將要從事教師職業的人真正懂得,教師禮儀修養不僅是教師自尊自律的基本要求,影響教師本身的事業發展以及自我實現,而且關系到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這樣,學習者會在思想認識上高度重視,把學習禮儀變為一種經常的自覺的行為,內化成一種習慣,并滲透到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最終成為自然流露,體現出一種良好的個人修養和風范。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禮儀素質無疑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一個人無論從事什么專業、做什么工作,無一例外地要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和形象。
第二,教師禮儀教育要有必要的課時、必要的輔助設施,教學形式和方法也應靈活多樣。學校應該定期開設禮儀修養課,安排所有教職工參加,保證必要的教學課時。同時,教學手段可以多種多樣,如通過錄象設備錄下教師講課的語言及舉止等,自我糾正不足;在平時學校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和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內容;通過請專家作報告或看錄象等形式,經常地、反復地向在職教師灌輸有關教師禮儀方面的知識,使禮儀意識自覺貫徹到教師的日常行動中去。
第三,營造良好的禮儀環境和氛圍。在文明禮儀方面,學校每個教職員工都應當為人師表。然而,實際情況是,有的教職員工不修邊幅,蓬頭垢面,出口成“臟”,好著奇裝異服,影響了學校的整體形象和教育效果。因此,學校教職員工的基本形象和言行要求應以適當的制度和紀律的形式加以規范,以為學生樹立榜樣。同時,對學生的在校形象和言行也應有必要的文明規范,以凈化校園風氣。作為育人環境的學校應配備完善的硬件設施(如垃圾箱和痰盂等),以達到環境育人的要求和效果。禮儀環境建設要充滿人文色彩和綠色理念,使校園自然環境清潔優美,人文環境令人自律,各種文明規范隨處可見??稍趶d堂、樓梯等入口處置放一面大鏡子,讓師生隨時注意整理自己的儀表。總之,要讓禮儀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讓師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得到美的熏陶和滋養。
第四,培養高素質的禮儀教師隊伍。名師出高徒,教師的素質是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教師禮儀教育也是如此。禮儀教育涉及到心理、形象、語言、體態、人際交往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和技能,要求禮儀教師具備厚實的專業功底,廣博的知識面,熟知各種禮儀規范操作及科學的訓練方式。禮儀教師形象好,審美能力強,語言表述風趣,富有人格魅力,這樣的教師一出現在學生面前,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說服力。所以,作為禮儀教師,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在課堂內外營造一種文明的氛圍,以自己的一舉一動來實際詮釋良好禮儀規范的教育價值和無窮魅力。
綜上所述,研究教師加強禮儀修養的途徑和方法,有利于教師自身素質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在職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有利于學校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符合時展要求的新教師。
參考文獻
[1] 張松德.《論教師的教學風格》,《中國成人教育》2006,12
關鍵詞:禮儀修養;人才培養;德育
G451.1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極大的提升,但精神生活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以自我為中心、拜金主義、道德冷漠的社會風氣嚴重影響了禮儀之風的傳承,人們的整體禮儀素養出現滑坡,急需提升。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的搖籃,應努力為提升社會整體禮儀素養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高職教師應積極響應、以身作則、謹言慎行,為學生在學習和禮儀方面做好榜樣。
一、教師禮儀修養綜述
1.教師禮儀修養
禮儀是人類在社會交往中為人們所遵守和認同的行為準則和規范,是在風俗習慣、歷史傳承、時代特點、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以建立和諧有序的人際關系為目的而形成的。禮儀是每一個人為人處世、接人待物的準則和規范,對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儀表打扮等各個方面的都有著明確的規定和約束,是一個人文化素養、道德品質、思想觀念的外在表現。
因此,教師禮儀就是教師在生活和教育教學過程中文人處事、待人接物的行為規范。教師的禮儀修養包括言行舉止、外表修飾、師德師心等,做到“行為師,言為范”。例如,教師在各種公開場合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做到自然、得體、大方;教師要穿戴符合教師身份的服飾,剪得體的發型,不能濃妝艷抹,穿奇裝異服;教師在與人交流時,要注意禮儀禮節,做到文雅、溫和、謙虛、有禮貌。
2.教師禮儀修養的特征
教師禮儀修養有明顯的強制性,藝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每一位教師都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其具體特征就是教師禮儀的四大關注點,即師德、師表、師資和師心。
師德。教師應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熱愛黨,要有健康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要愛護學生、遵紀守法,要有奉獻精神,樂于助人。
師表。為人師表,就要要行得正,教師就是學生的楷模和榜樣,既然是榜樣,就要有值得學生學習的地方,因此教師要做到行為美、語言美、儀表美、心靈美,決不能誤人子弟,做反面教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為人師表”,使學生信服。
師資。俗話說“術業有專攻”,教師就應有一技之長,這是一個人成為教師的根本。特別是高職教師,高職院校培養的就是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因此高職教師一定要深入熟悉掌握自己的專業技能,做到業精于勤,用自己精湛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凸顯自己的人格魅力。
師心?!耙蝗諡閹熃K身為父”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學生熱愛老師,老師更要愛護學生。教師應在生活和學習中為學生排憂解難,見證學生的成長歷程,不辜負作為一個教師的良心和國家的期望。
二、教師良好的禮儀素養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1.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傳道受業的過程首先是學生對教師品格、言行的認知,然后才是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播過程,而教師的禮儀素養正是連接著兩個過程的橋梁。通過我們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觀察了解,發現高職生具有與本科生或??粕灰粯拥暮闷嫘暮颓笾?,由于高職生的文化課成績比較差一些,他們在與老師接觸的過程中,往往更注意一些學習之外的東西,例如教師的言談舉止、儀表妝容、穿衣打扮等,并根據這些東西來推測老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給老師定位的同時劃定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決定將與老師保持什么擁墓叵怠U饈保禮儀素養良好的教師很容易贏得學生們的好感,作風正派、舉止儒雅、穿著得體大方的形象會深深的印到學生們的腦海中,利于教師在學生中間樹立威信,拉近距離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遵守禮儀規范,可以使學生覺得老師更親切,感到自己得到了老師的尊重和理解,感覺老師始終和自己站在一起,利于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人格平等的師生關系。在這種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平等師生關系下,學生會樂于向老師打開心扉,與老師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說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并聽取老師的建議和教誨,接受老師的幫助,進而轉變為自己成長的內在意志和信念。這有利于老師教學工作的展開并取得預期的效果。
2.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與學術型高校生相比,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較低,基礎薄弱,且存在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欠缺,進入高職院校后如不能及時扭轉這樣的現狀,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不良影響。而高職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監督者,其品味習慣和言談舉止會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產生直接或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教師對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間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教師的榜樣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習習慣的形成。班杜拉認為人類的許多行為都是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其結果而習得的,這一觀點也正好印證了教師的榜樣作用確實是會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二是直接影響,即教師直接向學生指出應形成什么樣的學習習慣,即具體的學習習慣。在學校教育中,教師作為榜樣被學生所模仿,并以潛移默化地方式發生作用。學生通過觀察學習或模仿,可以抽象出榜樣的行為特征,形成規則,并通過對這些規則的重新組織,形成全新的行為。教師對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影響,首先考慮教師對學習習慣作用的認識,教師對學習習慣作用的認一識如何,直接制約著學生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其次教師所提出的要求、監督和評價對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快慢產生影響。最后教師自身的形象作用。
3.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高職學生畢業后既面臨著就業,這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動機,因此學習興趣比較高漲。但教師的禮儀素養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在調查研究中發現,高職學生有時也會因為不喜歡一個老師,發展到對老師教的這門課程失去興趣,造成這種情況的道理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教師的師德狀況、人格水平也是其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學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教師的人格修為同樣不可忽略。因此,擁有良好禮儀素養的教師更容易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學生會更愿意聽這樣的老師講課,相應的學習效果自然會更好。
教師無小事,教育無小節。要成為優秀的高職教師,不僅要具備健康的身心和與時俱進的教育能力,還應有為人師表的內在素質和收人最終的外在形象及高尚的品德修養。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高職教育人才,高職教師應積極地提升自身的禮儀素養,努力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尊重。
參考文獻
[1]畢國珍,教師禮儀淺談田.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3)
[2]王昔,以德立身以儀立行―淺論高職教師職業禮儀田.文教資料,2010(1。).
臨床實習是護生將理論融入臨床護理實踐當中的重要途徑,是護生實現角色轉變,順利步入社會及工作崗位的關鍵過渡期,也是護理教育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而作為這一環節的實施者,帶教老師的能力素質直接關系到護生的培養。因此建立一支思想素質過硬、業務技術精湛、理論底蘊厚實的臨床護理帶教隊伍,加強臨床護理帶教培養,怎么樣做好臨床對醫護護理帶教工作,已經成為臨床護理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就醫院對臨床護理帶教老師的培養談幾點看法。
1 注重護理帶教老師的選拔
醫院可以通過自薦、科室推薦、護生反饋、護理部考核等方式來選拔,每個病區至少應該選拔培養一名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在選拔時應該嚴把學歷關(大專以上)、經驗關(從事臨床工作時間六年以上)、職稱關(取得護師或主管護師以上)等硬條件,把護理操作是否嫻熟靈活、管理幫帶是否得力等工作表現作為參考,挑選出一批理論功底厚實、工作經驗豐富、專業技術過硬、護生管理得力、責任心強綜合素質過硬的護理帶教老師隊伍。
2 注重護理帶教老師的培養
2.1 注重業務能力的培養 醫院可以通過建立學習資料室、定期組織護理前沿知識講座、制定護理趣味知識手冊等方法來拓寬帶教老師獲取新知識的渠道。醫院還應積極創造條件,設立創新技術進步獎等方法,鼓勵帶教老師多研究多操作高精尖儀器、多用計算機等現代護理工具,完成臨床護理工作和教學課件,使帶教老師自身業務水平不斷完善和全面發展。另外醫院內帶教交流合作也是必要的手段之一。通過組織全院帶教老師經行帶教經驗交流,邀請授課水平較高、教學經驗豐富的護士長或帶教老師作學術講座介紹經驗方法,將帶教體會和大家分享從而來提高帶教老師的帶教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由于臨床帶教老師大都來自醫院一線專業人員,由于缺乏教育學和心理學等教學知識,常常出現事與愿違的情況,不能很好的勝任教學工作,因此,加強與院外學校專業教師交流合作,整合教學資源是非常必要的。
2.2 注重敬業精神的培養:要培養出專業技術扎實、工作作風嚴謹的護生,帶教老師帶教工作必須高度負責。首先,要培養帶教老師做表率的意識。護生在實習階段通過觀察臨床帶教老師的工作態度、行為修養等來樹立正確的護理價值觀,這是護生形成對護理職業人事的關鍵時期[1]。帶教老師要帶技術,更要帶思想、帶作風、帶紀律。其次,培養帶教老師嚴格管理嚴格要求的意識。醫院可以通過案例分析、實例教學等方法,讓帶教老師形成嚴格帶教的教學作風。再次,注重帶教老師工作積極性的培養。醫院科通過大力宣傳表彰獎勵在臨床教學中有突出表現的帶教老師來肯定她們的工作和帶教能力,從而提高她們主動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積極性。
2.3 注重法律意識的培養:如今社會,人們對醫療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法律意識不斷增強,醫療糾紛不斷發生,提高帶教中的安全行為是帶教老師必須重視的問題,而醫院更應該關注帶教老師的相關法律知識和職業風險意識的培養問題。醫院可以經常組織帶教老師和相關醫護人員進行相關法律知識和職業風險意識的學習,自覺地把相關法律知識和護理制度結合起來,具有職業風險意識,嚴格遵守各項法規和操作規程,以身作則,以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慎獨精神進行臨床帶教。
3 做好實踐中跟蹤幫帶工作
醫院管理層組成專項督察幫帶組,建立健全日常督察幫帶考評制度是十分必要的。這樣既可以防止幫帶指導工作政出多門或無人問津現象的發生,又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對科室帶教老師進行個別帶教、事例帶教,使得帶教老師開展工作有人監督,失誤有人提醒,疑惑有處詢問,困難有人解決,真正成為能獨擋一面的優秀帶教老師。
護理帶教工作是神圣而又偉大的,它是保證臨床實習帶教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醫院應該建立完善的培養體系,采取有效的幫帶工作,培養出一支優秀的護理帶教團隊,為促進護理事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明代學者洪應明的語錄體著作《菜根譚》,是一部討論和研究修身、處世、待人、接物、行事的格言合集,其中也包含著豐富的管理心理學思想,從個性人品與個人修養以及交友待人、和諧處事的人際關系處理方法的視角來研究《菜根譚》,對于現代管理具有重要的心理啟示和現實意義。
明代學者洪應明的語錄體著作《菜根譚》,在論述個人修為、處世之道等方面有精辟獨到的見解,被譽為“心靈的藥石”?!恫烁T》中蘊含的人性修養的思想,崇尚自然和諧的人際關系狀態,強調個人在誠實守信、謙虛寬容的氛圍中為了團體的目標而共同奮斗,對科學量化的現代管理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 “出世與入世”:人性修養思想
修養心性,是儒、道、佛三家共同的理論主張和核心思想,人只有將 自我的心性品德修養好,才可以從容地待人處世?!恫烁T》將“出世”與“人世”的人生問題放人一個人性修養的辯證法框架之中?!恫烁T ·概論篇》認為:“出世之道,即在涉世 中,不必絕人 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盡心內不必絕欲以灰心?!?1]儒家人世,倡導進取拼搏的人生態度 ;道家出世,則要求超然淡泊的人生心境。在為人處世和工作交往中,人們首先要具有道家對人類內心的散淡規定,榮辱去留,不刻意于心計較于懷,才有勇氣和智慧人世。儒家也提出,正心、誠意、修身乃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內圣”是“外王”的根本條件。
1.虛靜淡泊的名利觀念
淡泊名利,是《菜根譚》關于修養身心的關鍵思想 ,“人生 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笞”[2]。在如今令人躁動不安的商業現實面前,在因后天的種種欲望使心靈被擾亂的時候,淡泊明志,不為外物所累,不慕虛榮,才能身心自由。人性應該是虛靜淡泊的,因為人有著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向往,而過重的名利思想會給人帶來無窮的煩惱?!恫烁T ·閑適篇》中說:“趨炎雖暖,暖后更覺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養志于清修,而炎涼不涉;棲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 自得為更多也。”[3]淡泊名利就是對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于名利的沉浮與得失中,保持自己素樸的生存方式和平寧的生活習慣。
而淡泊名利的操守,只有歷經磨練,才能到達心境平和、寧靜虛空。《菜根譚 ·應酬篇》說:“淡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不然操持未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4]來到手中的欣欣然接受;從手中溜走的,怡怡然放手。淡泊名利,是一個人完滿的內心修養,是一個人高遠的精神境界,是一種甘于奉獻的靈魂陳述。
2.寬厚真誠的仁愛心靈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們除了必需的知識和技能之外,還需要人的道德品性的全面支持。對于人類社會來說,個體之間的倫理關系無疑是一種相互配合的公共關系。成功的人生,必須付出你的寬厚和真誠,同樣需要獲得別人的真誠和愛心?!恫烁T ·概論篇》說道:“仁人心地寬舒,便福厚而慶長,事事成個寬舒氣象;鄙夫念頭迫促,便祿薄而澤短,事事成個迫促規模?!盵5]身懷仁心的人,心胸寬廣舒暢,所以福澤廣聚,事事呈現寬舒平和的氣象,而心胸狹窄、斤斤計較的人,福澤薄淺,事事難成氣象。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內容,是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仁愛講究奉獻、扶危濟困。在經營管理中寬厚真誠,才能互贏互利。仁愛既是古老的倫理價值,又具有現代的管理價值。經營者、管理者只有心存仁愛之心,才能回饋社會。
3.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自強不息、堅韌不拔 、奮斗不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冬F代漢語詞典》中對“自強不息”的解釋是 :“自己努力向上,永遠不懈怠。”自強不息,是民族精神的精華所在,是民族存在和不斷強盛的精神動力。自,是 獨立的自我;強,是 向上、積極、強健 ;不息 ,是在時間上持續不止、堅持到底。《菜根譚 ·應酬篇》說:“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縱弛;處明庭檢飾者 ,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個念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盵6]自強不息者需要自己看得起 自己,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工作才能,珍惜生命和時間,在事業的道路上不屈不撓 ,頑強拼搏,不怕挫折,永不停步?!恫烁T ·評議篇》說道:“毀人者不美,而受人毀者,遭一番訕謗,便加一番修省,可以釋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 ,而受人欺者,遇到一番橫逆,便長一番器宇 ,可以轉禍而為福?!盵7]遭人訕謗 、受人欺凌而不氣餒,自強不息,則可以為自己增加一份閱歷。
4.持之以恒的堅韌意志
“橫逆困窮,是鍛煉豪杰的一副爐錘。能受其鍛煉者,則身心交益;不受其鍛煉者,則身心交損?!蹦軌蛉棠秃蛻饎佟皺M逆困窮”,渡過難關,就是堅韌 ,從而身心受益。
堅韌不拔的性格,代表了一種積極、自信的人生態度 ,擁有這種 人生態度的人面對挫折不退縮,擁有戰勝任何挫折的力量。《菜根譚 ·概論篇》說 :“磨礪 當如百煉之金,急就者非邃養;施為宜似千鈞之弩 ,輕發者無宏功?!盵9]堅韌,不僅有著不屈不撓的剛性的對抗面,更有能屈能伸的柔韌的承受面。堅韌意志如百煉之金在磨礪之中獲取,堅韌、恒心和毅力是生命的真諦 、事業成功的關鍵。
二 、“權宜與自省”:人際關系思想
生產關系主導、制約著人們之間的各種社會關系,包括人際心理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舒心工作 、安心生活的必要條件,反過來促進生產的發展和繁榮。人際關系,指人與人在相互社會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認知、情感等心理關系。和諧的人際關系,既是個體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事業 良性發展的必要保障。
在管理學中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良好的溝通,能有效地提高團隊的工作質量 ,美化團隊的工作環境。管理者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信息溝通,能使彼此的心靈靠近,增強相互的心理相容性,提高團隊整體的情感密度。這種關系不僅會暢通工作協作的渠道,而且會強化員工對組織理想目標的理解、認同和承諾。而《菜根譚》對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論述有自己的見解。
1.審時度勢的處世態度
審時度勢,《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了解時勢的特點,估計情況的變化”?!皶r”,指社會發展大背景下的各種時機;“勢”,指事物發展和變化的趨勢;“審”和“度”就是對時勢進行分析和研究?!恫烁T ·概論篇》說:“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僨事失機者,必執拗之人?!睓C智靈活,隨機應變而且主動應變,善于改革創新 ,才能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以和為貴的行事規范
《菜根譚》提出了具體的處世謀略:第一,處世要不即不離,方圓得體,渾厚溫和,以柔克剛;第二處人要寬嚴得宜;第三,事上要敬謹,待下要寬仁第四,處事要做到身在局中,心在局外。“以和為貴”與“協調管理”的中庸性格,是直接關系到自我的生命歸宿與社會生存的極其重要的命題。有德行的人善于與人和睦相處,善于協調人際關系“一念慈祥,可以醞釀兩間和氣;寸心潔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11]?!昂汀敝傅氖菂f調、和諧統一的行事規范,使組織內部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增強了對外競爭的實力?!叭酥烫?,要曲為彌縫。如暴而揚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頑的,要善為化誨,如忿而嫉之,是以頑濟頑?!盵12]仁愛與方圓交融在一起的中庸之理,使內部上下團結一致。這種包容性很強的處事原則,形成一種人人都可以塑造的韌性十足的性格。這種性格,寬容與博大相融,“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丑,要包容得”[13]。以和為貴,是創建和諧社會的思想根基。當然,無原則的姑息寬容 、縱容丑惡明哲保身 ,就會失去寬厚的本意。
3.寬以待人的交往意識
人們交往貴在與人為善、寬容為懷。《菜根譚·概論篇》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已的根基?!?14]《菜根譚》提出“寬則得眾”的思想。寬廣的胸懷,寬容的氣度,寬松的交際環境,大度豁達,容難容之事,別人就會敬重你的人品,傾慕你的人格魅力,“己之不可縱,當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不可拂,當用順之之法以調之,其道只在一 ‘恕’字”[15]。嚴于律 己,寬以待人,嚴格約束 自己的欲望,對別人卻“恕”,就是寬容和忍讓 。
寬容是一種深藏愛心的體諒境界和文明胸懷,寬容是一種生命的洞見、智慧的力量。《菜根譚 · 概論篇》說:“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绷⑸砀咭徊?,處世退一步,寬以待人,在人與人交往中和睦的相容,“爭先的,徑路窄,退后一步自寬平一步;濃艷的,滋味短,清淡一分 自悠長一分”(17]。寬以待人是為人的準則、工作交往的信條,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需要。
4.單純樸實的為人原則
在物欲橫流的社會,單純樸實因為其淳樸而真實的內在品質,會讓人產生可信度,因此,樸實是一種美德,代表了誠實可靠的人生品質?!恫烁T · 概論篇》中說:“做人無一點真懇的念頭,便成個花子,事事皆虛;涉世無一段圓活的機趣,便是個木人 ,處處有礙?!盵18]做人如果缺乏真誠純樸、坦坦蕩蕩、光明磊落的思想,就是虛妄的人,難以成事。做人,就要誠摯無私,任勞任怨,成熟穩重,不隨波逐流,不嘩眾取寵,不學奸佞小人欺世盜名。《菜根譚 ·評議篇》說:“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猶懷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則開詐善之門。使人而不好名,則絕為善之路。”(19]人的一生所需不多,與其爭名奪利,不如單單純純的生活 ,氣定神閑。
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 ·布爾迪厄認為,一個社會場域,是各種正在運動的力量和隱而未發的力量的公共存在空間,而管理場域行為主體的力量,構成了互相依附又相互牽扯的社會關系?!恫烁T》的文化思想,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土壤,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儒、道、佛三教“出世”與“人世”的思想融合?!俺鍪馈钡膬热輥碜杂诘馈⑨寖山痰乃枷?,主張人生如夢、世事如煙,需要淡泊的心境;“人世”則站立在儒家的思想立場,鼓勵積極進取,努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恫烁T》從“以人為本”、“中庸之道”、“無為而無不為”等思想角度對人性修養和人際關系進行了精妙的闡述,為創建和諧的社會結構,為現代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