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8 08:51:06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讀心術與心理學的區別,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 心理學;問卷調查;在校大學生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tatus Quo of Cognition on Psychology in Henan College Students. Li Kangle, Li Jianping, Wei Yongxia, et al.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Xinxiang 453003,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status quo of cognition on psychology in college students, to privide reference for popularizating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and to privide making decision for the developing of psychology. Methods Random sampling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self-administering and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Result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many of them are very much interested in psychology, and long for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however, quite a few of them have some misunderstanding about psychology, and even 20% of them hold strong prejudice against psychology. Conclusion Although psych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fast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the influence of it on society is far from enough. It is a pressing issue to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of psychology knowledge.
【Key words】 Psychology; Questionnaire; College students
1 引 言
心理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單從字面上很難去了解其內在的實質。尤其在中國,傳統上的觀念和片面的宣傳導致許多人對心理學的認識存在著某些偏差,正如張侃教授所說:目前人們對心理學的誤解或是不理解已成為心理學發展的障礙[1]。人們對心理學的認識和認同程度是心理學發展現狀的重要組成部分, 反映著心理學的社會影響力,決定著心理學的發展速度。無論是要學好心理學,還是要做好心理學的研究, 都必須認清人們對心理學的認識現狀進而了解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 指導我們的工作,確定自己在心理學上的努力方向和應對現狀的決策, 也為心理學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近幾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各種心理問題也不斷出現。心理學對社會發展的應用價值越來越明顯,但在越來越多的人需要心理學知識的同時,有多少人能正確地認識心理學,多少人還存在著偏見,存在著什么樣的偏見呢?對于這些我們必須調查清楚,因為它影響著心理學各項工作的進行,也關系著心理學的發展前途,只有清楚了這些情況,我們才能有針對性,有計劃地加強心理學知識宣傳,才能使心理學更好地聯系社會,服務社會,為人們所接受。因此我們新鄉醫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04級學生就“在校大學生對心理學的認識”這個問題組成調研小組開展了有關的調查。對河南在校大學生進行了調查和分析,也能從一個方面反映出該現實狀況。本文將初步調查情況公之于眾,以得到心理學界前輩、專家、學者及學友們的指教。
2 對象和方法
2.1 研究對象 從鄭州大學、新鄉醫學院、河南師范大學、河南財經學院等9所大學隨機抽取的在校大學生共1400名, 其中有130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
2.2 研究方法 自編調查問卷[2,3],進行評估性問卷調查,對非心理學專業和心理學專業的學生略作比較,主要調查分析非心理學專業學生對心理學的認知狀況。
2.2.1 問卷設計及內容 先利用開放性問卷40份,在新鄉醫學院在校學生中搜集對心理學的各種看法和疑問,再把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概括分類,編制成調查問卷。問卷包括三大部分40個題目,第一部分(14個題目)為是非選擇題;第二部分(14個題目)采用5點測量法,把每種看法分為很同意,較同意,不了解,較不同意,很不同意5個水平;第三部分(12個題目)為不定項選擇題, 里面都包含一個供被調查者主觀發揮的項,以彌補所制問卷客觀題的局限。在本問卷中包含了對心理學學科性質的認識及態度,對心理學現狀的了解和對前途的推斷和預測,對心理學知識的了解及對心理健康的認識等各類內容。
2.2.2 描述性統計 共發放問卷1400份,收回有效問卷1303份,有效回收率93.1%,其中非心理學專業有1275份,男生610人,女生665人,大一學生264人,大二學生738人,大三學生248人,大四學生25人;心理學專業的有128份,男生40人,女生88人,大一學生38人,大二54人,大三36人。
2.2.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3 結 果
3.1 對非心理學專業和心理學專業的調查結果獨立進行統計,并作適當比較(問卷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結果分別見表1,表2。
3.1.1 對非心理學專業學生的調查情況 有87.1%的人對心理學感興趣,且他們中有將近90%的人都讀過心理學方面的書或文章,了解了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比如:心理測驗,心理治療,抑郁癥等,但是有29.3%的人卻認為心理學只能當作副科,選修課或興趣愛好等,不適合作專業來學。此外還有將近20%的人對心理學存在很大的偏見,甚至有10%的人認為心理學是一門偽科學根本沒什么用,30.2%的人對心理治療沒信心。在對待心理健康的問題上,有78.6%的人認識到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等重要,且有68.9%的人認為心理因素會影響身體健康。盡管如此,47.6%的人如果發現自己有心理問題,會對去看心理醫生感到不好意思,44.7%的人在有煩心的事時,很少找別人訴說;在對心理學現狀和前途的分析上有54.7%的大學生抱有樂觀的態度,認為前景良好,目前心理學人才非常緊缺;然而人們對心理學的認識還有不少誤區:一是認為心理學就是精神病學(23.6%)或就是心理咨詢,心理治療(54.1%);二是認為學心理學或搞心理學的人都是不正常的(24.8%)。在校大學生心理學知識的獲得主要途徑是書籍(76.5%),而通過社會宣傳獲得的人比率較低(26.5%)這與64.3%的人認為心理學在中國的宣傳力度不夠,大部分人缺乏對其正確的認識相一致。
3.1.2 對心理學專業學生的調查情況 由于他們都已開設了心理學課程,對心理學的認識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對中國的心理學畢業生的就業,和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前途并不比非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表現的樂觀――因為兩個群體對表1(13)“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前途是非常渺茫的”和(5)“目前,心理學畢業生在中國就業非常艱難”題做答情況作對比比率差異的顯著性檢驗Z值分別為0.94和0.40遠小于1.96,說明心理學專業和非心理學專業在這個問題的認識上并無差異。而非常贊同“心理學只能當作副科,不適合當作專業來學”觀點的人比非心理學專業的還要高,經檢驗Z值為2.53大于1.96,說明該差異是顯著性的。不論是心理學專業還是非心理學專業對心理學都有夸大的現象,認為心理學工作者能透視人的心理,學好了心理學就好像掌握了讀心術,抱有該觀點的人中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所占的比率比非心理學專業學生還要高。
3.2 非心理學專業年級之間比較 通過方差分析,得知年級之間對各個題目的認識并無差異,P>0.05,即年級之間對心理學的認識和所具有的心理學知識并無太大的差異。
4 討 論
調查結果顯示對心理學感興趣這是大部分(87.1%)河南高校大學生的共性,他們渴望接觸心理學,了解心理學知識.心理學作為一門交叉的學科,它在中國真正的發展不過是20年來的事,目前心理學的發展水平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這些都充分顯示了心理學的廣闊發展前景,這與54.7%的河南在校大學生認為的心理學前景良好,目前心理學人才相當緊缺相一致.而之所以有50%的心理學專業學生和48.3%的非心理學學生對中國心理學畢業生的就業表現的并不樂觀,可能主要是因為雖然我國社會上心理學應用有一定的繁榮,但由于這個繁榮才剛剛開始,各方面還都不正規,也帶來了一定的混亂,這就使人產生了迷惘和擔憂,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更是這樣。
心理學是一個覆蓋面很廣的學科,也正是由于它的寬泛性,使人們對它的認識存在很多的局限,很多人不能看清心理學的全貌,而往往根據自己平時接觸到的東西去推測心理學.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目前心理學在中國高校的應用主要是心理咨詢和心理測量,很多人便認為心理學就是心理咨詢,就是心理測量;另外還存在一些情況,就是大學生對心理測量有一種新鮮感,很多人不懂心理測量的原理和缺乏正確的指導,導致一些不科學的測量問卷有流行的態勢,這必將導致人們對心理學的誤解;此外大學生對心理學的認識偏差,我們認為還有幾條原因:一是傳統思想的影響,二是目前中國心理學工作者比例非常小對心理學的應用、宣傳和普及不夠,加上很多的非科學的東西往往冠以心理學的名號,嚴重誤導了人們對心理學的認識。
在對心理健康的認識上,能夠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有心理問題會對去看心理醫生感到不好意思,甚至很少找別人訴說,這是將近一半的大學生(47.2%)的共同心理,這也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心理學工作者要不斷總結經驗,轉換思路,尋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到日常生活中去,通過日常的生活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
5 結論與建議
第一,加強心理學的科普宣傳工作是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要任務[4],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活動,向大學生們講述心理學的內容和原理,幫助他們區別非心理學的甚至是非科學的東西。
第二,加強應用心理學人才的培養和素質提高,擴大心理學工作者規模,在此過程中要完善心理學方向和職業管理體制,實行科學的嚴格的資格認證制度[5],為心理學畢業生指定合適的崗位,便于就業。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除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測量外,要不斷地開展新方式,擴展心理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范圍,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比如開展專家講座,開展各種心理疏導和訓練活動,這也是一些人所提出的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化的觀點。
6 參考文獻
[1,4]張侃.我國心理學的現狀與發展對策.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1(2):81-85
[2]朱玲玲.淺談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分析.上海統計,1997,10
[3]向麗紅.淺談高等農科院校開設心理學課的必要性.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8(5):50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