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7 10:22:08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水利水電工程安全導則,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除險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F40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我國的很多水利水電工程都建設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期,由于當時的技術條件和社會環境的局限性,影響了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導致了工程在設計和建設方面都并不完善。特別是經過長年累月的使用之后,一些水庫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病害,這些病險水庫已經成為防洪體系當中最薄弱的環節,存在著非常大的安全隱患。為了保障水庫的安全運行,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除險是非常必要的,它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安全和效益。下面本文就水利水電工程的除險進行分析。
水利水電工程技術病害主要特征
水利水電病害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水利水電工程的病害具有突發性的特點。一些災害性氣候(暴雨、洪水、冰雹)、地震等自然災害,都會導致一些地區發生滑坡和泥石流。這些自然災害對于水利水電工程設施的危害性非常大,并且是突發性,難以防范的。因此,自然災害是導致水利水電工程發生重大危險的第一大殺手。第二,水利水電工程的病害破壞性特點:自然災害除了有突發性的特點之外,還會具有非常嚴重的破壞性,自然災害的發生往往會導致環境的嚴重破壞,導致水利水電工程發生重大的險情。此外,發生自然災害,不僅對周邊的環境造成破壞,還會導致水利水電工程現場的施工條件非常惡劣。第三,水利水電工程的險情具有不確定性。水利水電工程損害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然災害的發生。由于自然災害發生的時間和位置都難以進行預測,因此具有不確定性。另外,在自然災害發生之后,后續的災害依然會隨時發生,這些的都是難以確定的。因此,水利水電工程的不確定性非常多。
水利水電工程的緊急處理技術
關于水利水電工程的緊急處理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下面本文進行簡單分析:
2.1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性分析
安全性評價是工程除險的一個主要環節,關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性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安全性的評價范圍,包括對水利水電工程本身的安全性評價;對于工程設置周圍環境進行安全性評價;對水利水電工程的除險作業進行評價。第二,合理地規劃安全性評價。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能評價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技術難題,因此,相關的部門一定要合理地規劃相關的方案。例如堰塞湖水利工程的除險工作過程當中,相關的部門就很好的規劃了安全評價方案,出臺了《堰塞湖工程除險技術導則》,對除險工作進行了規范。這樣給以后堰塞湖水利水電工程除險工作具有好的借鑒。此外,技術規范的出臺,能夠加強工作人員的技術研究工作并盡快找到解決的辦法。第三,搶險工作人員要盡快掌握險情信息。在險情發生之后,搶險工作人員要快速地掌握相關的信息,以便及時的進行除險工作。在一些緊急的情況之下,要采取先進的技術來進行檢查,其中包括:遙感技術、探測工程設施的專用設備、險情信息數據傳遞的技術等等,以確保水利水電工程險情的檢查和傳播。
2.2水利水電工程除險的方案確定
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檢查之后,對其設置搶修的處置方案也是整個搶修工作中的重點之一。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除險工作,設計處理方案能夠有利于科學的確定,并及時地進行除險工作。關于水利水電工程除險的方案確定的主要內容有:第一,要注意確定緊急除險措施和除險技術的可行性,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除險工作。第二,要考慮搶險作業的現場條件,確定現場搶險工作所需要的設備,如物料設備、搶險空間、電力供應等。第三,要確定緊急除險措施的技術要求,必須要結合工程施工或者搶險的經驗,對技術進行細化工作。另外,針對一些有危險性的搶險工作(如爆破),應該考慮其后果是否會影響到工程設施的受損情況,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的相關情況做明確的要求。
2.2水利水電工程的技術預案
水利水電工程的應急預案是有多重組織進行指揮,因此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搶險工作的時候,相關人員一定要加強對水利水電工程除險進行方案上的研究,確定搶險的技術設施,并在工程搶險、工程的立項、工程的設計等各個環節實施相關的規定。在審查時,一定要注意對工程險情的論證和把關,要充分考慮到自然災害對工程安全的影響。在進行工程搶險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進一步查明自然災害對工程的安全影響,收集相關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工作。
水利水電搶險施工技術的研究
3.1一般的研究方法
關于水利水電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不同工程類型進行研究工作。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研究工作的主要研究對象有好幾種類型,其中江河堤防、土石壩、洪壩、泄洪系統可以歸為一類;中小型的水利水電設施由于其抗災能力相對較低,也可以歸為一類;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可以歸為第三類進行研究。這樣系統的分類,能夠有助于研究人員進行比較全面系統的研究。第二,對施工專業進行分類研究。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專業可以分為好幾種類型。如:開挖、鉆爆、混凝土作業、機電設備除險工作等。按照這些分類,工作人員可以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搶險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通過如此專業的分類研究,對于搶險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第三,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技術路線進行研究。對于同一個類型的工程搶險施工專業技術,收集相關的資料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分析工程除險施工的適應性,加強和設備相關機構的通力合作,研究出有效的水利水電工程搶險路線。
3.2水利水電工程搶險的重點內容
關于水利水電工程搶險的重點內容主要包括一下幾點:
要對工程的險情進行快速的勘察工作。快速的勘察工作是進行搶險
作業的第一個基本步驟,起主要內容包括:工作人對工程的設計、施工等相關資料的收集;對工程受損嚴重的地方進行資料的收集;調查水利水電工程安全造成威脅的原因,并進行資料收集;對施工周圍的環境狀況進行了解,并收集相關資料。以上的資料收集工作,技術人員可以采用先進的設備和方法進行快速的勘察。
第二,工程發生險情時,工作人員要快速到現場就位。關于水利水電工程的搶險工作,很重要一點就是注意時效性。在工程設施受損出現險情的時候,立即進行搶險工作,保證工程及時搶救,避免坍塌現象的發生。關于如何進行快速的搶險工作,是施工人員索要注意的問題之一。在進行搶險工作的時候,工作人員也要對伴隨的特殊情況進行處理,如坍塌的路段、隧洞、橋梁等,要及時地進行搶修工作。
第三,搶險要做好安全控制工作。安全搶險工作要注意兩個方面:首先是搶險工作人員的人生安全。由于搶險工作具有一定的風險,并且在搶險的時候要注意時效性。因此,搶險工作人員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針對這要點,相關部門一定要提供先進的設備,幫助搶險人員進行工作,查出工程的受損程度、受損地方、受損原因,提高搶險工作的速度。另外,對于搶險作業的方法一定要作充分的考慮,有一些搶險作業對于工程的安全會造成安全威脅。在施工搶險的時候一定要加以注意,防止因為搶險作業對工程造成更大的威脅。
結束語
自然環境的破壞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在面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搶修工作時,一定要利用科學的方法、現今的技術對水利水電工程受損情況進行研究。而后準對工程受損的情況進行不同程度的搶修工作。
參考文獻
[1]許佐龍.水利水電工程除險技術研究[J].水利水電技術.2012(07)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除險技術;研究
1引言
從國家的經濟發展角度出發,水利水電工程提供了一種清潔的并且可再生的能源,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但是在具體的工程施工中,會面臨一些意外的狀況,從而影響工程的進行,加強相關除險技術的研究將有利于保障工程的順利實施。
2水利水電工程險情的特點
水利水電工程的險情主要有突發性、不確定性、破壞性3個特點。自然災害是水利水電工程重大險情發生的主要誘導因素,并且,這些自然災害的發生一般比較突然。由于在災害發生之前,它的發生時間和危害的程度是難以進行準確預測的,因此,險情的不確定性也很強。后續的自然災害是否還會再次出現是否能夠實現及時地排除,其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就很大了。自然災害都有極強的破壞性,很容易導致一些重大險情的發生,有時候這些險情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
3當前我國水利水電工程除險技術的主要內容
水利水電工程的除險技術主要是用來排除因為自然災害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水利水電工程的險情。根據水利水電工程險情的特點,相關的除險技術一般包含對險情的分析、除險方案的制定、除險過程的開展、險情的排除情況檢查等。在每一個環節中,相關的技術都屬于除險技術的一個內容。
4緊急處置技術研究
4.1安全性評價
安全性評價是水利水電工程除險的第一步,在安全性評價中,一般要對工程自身設施的安全性能、工程周圍的地質災害對工程設施的影響、除險作業的安全情況等內容進行評價。但是,如何進行安全性的評價也是十分重要的,是一個難點問題。例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唐家山堰塞湖的安全性評價就十分具有難度,因為其中涉及到對潰決情形的分析和判斷,所以,國家相關部門還推出了關于除險技術的一些導則,為今后相關堰塞湖工程的除險提供了技術規范和參考。在安全性評價中,對險情信息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這樣可以為工程除險時采取的技術提供決策的依據[1]。
4.2處置方案的確定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除險當中,相關的處置方案確定是十分關鍵的,是1個核心環節。如果方案的確定科學,那么就有利于更好地采取相關緊急處置措施,從而對工程的險情及時地排除。處置方案的確定需要以安全性的評價作為基礎,一般在這個方案確定的環節,首先要考慮緊急的除險措施和技術的可行性。如果工程的除險措施采取得當,對于險情的排除是十分有效的,并且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整體的時效性。其次,還應該考慮處置方案和除險現場的情況是否符合。在進行除險的作業時,搶險的場所、設備、空間、物料準備和電力的供應都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再者,還應該考慮緊急除險措施的技術要求在現有的條件下能否達到。和普通的工程技術要求相比,緊急除險的技術要求一般來說難度比較大,并且很難具體化,有些時候僅僅是一些原則性的規定,需要參與搶險的人員自行進行操作及發揮。
4.3技術預案的研究
在突發事件的應對方面,我國已經出臺了比較完善的法律來促進工作的進行,并且各個級別的應急預案也比較齊全,但是這些預案都比較注重組織指揮,具體的關于水利水電工程的應急預案是比較少的,使得水利水電險情發生的時候,相關的技術準備工作嚴重不足。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除險技術預案的研究和制定上,應該在工程項目的立項、設計、建設和運行等階段都進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相應的詳細規定。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進行立項審查的時候,要注意對自然災害有可能造成的工程險情和后果進行論證和把關。在水利水電工程進行建設的時候,要詳細查明自然災害對工程安全影響的具體情況,并且做好基礎性資料的記錄和分析收集工作。
5搶險施工技術研究
5.1研究的對象
在搶險施工技術的研究方面,首先要確定研究的對象。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搶險施工中,研究的對象范圍十分大,一般包含6個方面的內容。5.1.1江河堤防的排險對于江河來說,管涌是最常見的險情,而裂縫的后果比較嚴重。因為裂縫的險情一旦擴大,就很有可能引發山體滑坡或者出現崩岸。對于漏洞險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時進行補漏,避免其發展成堤防的決口,從而引發嚴重的危害。5.1.2近壩庫岸的排險對于近壩庫岸來說,由于地震和強降雨造成的險情是比較常見的,也是威脅比較大的。特別是在一些深山的峽谷地區,如果近壩庫岸有滑坡、泥石流或者堰塞湖等情況的發生,那么會對水利水電工程造成極大的傷害,并且容易阻礙相關搶險工作的開展。5.1.3土石壩的排險土石壩是比較常見的壩型,也是潰壩事故發生最多的壩型。其潰壩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洪水超標、泄洪能力不足、閥門失靈或者地震等。5.1.4地震與洪水威脅對于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來說,地震和洪水的危險是最大的。一般來說,在進行項目的設計時會對拱壩、重力壩、面板堆石壩等地方注重抗震性能。盡管如此,在實際的工程中還是避免不了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地震和洪水的共同影響下,很容易出現重大的險情使其發生潰壩。5.1.5泄水系統的排險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方面,泄水系統是重要的1個設施。如果泄水系統不完善,當出現險情,就容易對大壩的安全產生不利影響。
5.2研究的內容
5.2.1對險情的快速勘查對險情的快速勘查是確保搶險成功的1個重要環節。在險情的快速勘查中,一般要對工程的一些具體施工和設計資料進行收集,同時,對于工程設施的受損部位和受損程度要進行了解。確定具體實施搶險作業的部位,明確制定應采取的措施。對于險情周邊的環境和相關的條件以及設備的情況要進行詳細的摸底,以為后續的除險工作提供參考[2]。5.2.2進場到位要快速搶險人員和相關的搶險物資、設備的進場迅速程度對于搶險的成功實施是有影響的。對于因為道路塌方或者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導致道路中斷的搶險工程,如何快速實現進場到位,是在實際中常常面臨的1個問題。5.2.3快速搶險施工水利水電工程除險方案的關鍵在于搶險施工的效率和速度。在這方面,首先要注意對搶險施工的方法和隊伍進行優化選擇。其次,要保證對搶險施工中的技術難度問題有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法。再者,要對一些資源進行優化的配置,保證可以更好地完成搶險施工任務。最后,還要保證搶險作業有序地組織進行。5.2.4安全控制的措施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搶險方面,首先要確保參與搶險作業人員和相關設備的安全。因為,搶險工作的風險性是比較大的,而搶險任務一般都有時間和任務的要求,因此,保證人和設備的安全才能避免出現更大的安全問題。其次,還要對搶險作業有可能對工程設施安全造成的不利影響進行控制,避免產生二次險情。
5.3研究的方法
在相關的研究方法中,按工程類型研究是最常用的。一般來說,對于江河堤防、各類壩類、泄洪系統等,抗風險能力是比較低的,可以歸為一種工程類型。堰塞湖、泥石流和滑坡的殺傷力強大,各自的特點不一樣,可以作為另一類。除了按照工程的類型來進行分類之外,還可以根據施工的專業來進行分類,例如開挖、鉆灌等。這種分類研究的方式有助于技術化和搶險人員相關技能的提高。
6結語
對水利水電工程除險技術的研究是推進除險工作更好進行的1個重要環節,在相關的研究方面,既要對緊急處置的技術進行研究,同時,也要對搶險施工技術進行研究,以此保證除險工作的更好進行。
【參考文獻】
【1】許佐龍.水利水電工程除險技術研究[J].水利水電技術,2012(7):127-129.
關鍵字:水利水電 ;可持續發展 ;重要基礎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of human nature, this activity has brought the society, for our economy, the environment benefit.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lif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boiling water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flood control, irrigation, shipping, water supply, power gener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Our country is rich in water resources, river is numerous, but the river distribution is uneven, resulting in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regional drought, flood phenomenon.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rational allocation and regul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make full use of water energy, provide ecological water safe and reliable,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china.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中圖分類號:TV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1993年,我國開始實施水利水電工程后評價,經過十年的發展國家頒布了.《環境影響評價法》。對相關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后評價進行規定,明確規定,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產生不符合環境影響評價的情形的,建設單位應根據環境影響后評價采取措施,進行改進。一般來說,水利水電工程建筑都具有一定規模,在建設水利水電工程時如不合理考慮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可能導致諸多對環境不利的因素。甚至影響社會的發展。
一、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對環境的影響
(一)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時大量采石取土,開墾荒地,破壞地表植被,導致地表層土質蘇松,母質層出露。如不采取措施對其進行保護,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威脅到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并且,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涉及到移民問題,移民房的建設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破壞地表植被,影響生態平衡。
(二)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一般都在枯水期進行,且具有很強的時間性,施工工人數量眾多且相對集中,這必然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若是這些廢棄物進入到水環境中,水環境中污染物的含量增加,水質也會遭到破壞。
(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裝載機,挖掘機,拖拉機等高分貝的運作機械,這些機械在運轉時產生大量的噪聲,嚴重影響到周圍居民的休息,對周圍居民的生活生產,甚至居民的身體健康都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施工人員也是極為有害的。
(四)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由于挖掘出大量的土方,導致運輸時塵土漫天飛揚,空氣中的含沙量增加。同時大型機械運作時排放的尾氣,廢氣也嚴重影響著空氣質量。周邊居民和施工人員呼吸道被嚴重污染的空氣,很容易造成呼吸性疾病,因此在施工建設時要特別關注其對大氣的污染問題。
二、水利水電運營對環境的影響
水利水電是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加入為環境增添了新的環境要素,新環境是否和諧友好,取決于水利水電工程與舊環境中的各要素是否協調。若二者相協調,新的環境將更有利于社會的發展。水利水電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對氣候的影響。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后,原來的陸地變成了濕地或者水體,使得局部范圍內的空氣變得濕潤,空氣中水蒸汽的濃度增加,降雨量增多,雨、霧天氣增多,氣溫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對水源的影響。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將流動的水蓄在水庫中保持停滯狀態,在航船經過時打開船閘,巨大的水流沖擊可能造成水庫水溫升高,改變水質狀況,造成水質變差,甚至可能出現水污染。由于水庫較一般的河流更深,水溫也會有所變化,不同深度的水其溫度也有所不同,且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這種層次性差異在冬夏季表現特別明顯,這就對水庫下游的農業灌溉造成了一定影響。
(三)對周圍土壤的影響。水庫建成后,庫區水位升高,對庫區周圍的土壤也會造成影響。水的浸沒造成土壤蘇松,容易出現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同時由于水庫周圍地勢高低不一,水浸沒的差異大,極有可能導致土壤出現鹽潰現象,從而改變了原來的環境,破壞了生態環境。
(四)對水生物的影響。水庫建設好后,由于水域面積增加,庫區的水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會發生變化。但是由于大壩的筑成,一些重要的水生物無法回到上游進行產卵生殖,且每次航運經過開閘時也有能將一些生活在上游的生物沖走,導致水生生態系統受到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對環境有著雙重影響。利用水利水電的電梯式開發不僅可以提供水資源的利用率,還能協調綜合利用水資源,達到梯級效益的效果。同時發展水電清潔能源,對減少環境污染起極大的作用。在合理運用水利水電的基礎下,通過人工濕地的作用改善小的環境氣候條件,增加濕地環境的生物物種,可以提高生物多樣性價值。同時,水庫作為人造湖,在開發電力的基礎上,合理的優化和布局工程建筑,加以藝術化設計,不僅增加了它的美學價值,也增加了他的旅游價值,為國家創造了額外的經濟價值。
三、利用模糊綜合評分模型進行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綜合評價
利用模糊綜合評分模型進行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綜合評價時應注意:
(一)建立有層次的環境結構體系。一般來講,水利水電工程的規模大,它的建設對環境以及整個生態系統的影響極大,且十分復雜。從區域出發,按照性質層層分解。我們將水利水電的影響分為對自然的影響和對社會的影響,自然環境分解為水環境,氣候環境,水生物環境等;社會環境分為景觀環境,移民環境,工業,交通環境等。再將這些子系統分解為若干個環境要素,最終形成清晰明了的結構圖。通過由環境要素到整個環境的分析評價,從而得到對水利水電對整個環境影響的綜合評價。這種方法用它客觀事物的結構層次,避免了由于混淆評價不同層次而造成的數量級差錯。
(二)建立評判等級。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利弊,將以上分解的不同層次的影響因素劃分評判等級,從而形成模糊綜合評判集。根據各個工程的規模和具體情況,并考慮其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將評價等級劃分為若干個。
(三)精確影響因素的權重。影響因素的權重是通過生態學,環境管理學,等相關的綜合處理指定出來的,其常用層次分析法,模糊聚類分析法,德爾菲法等方法。作為綜合評價的關鍵,確定因素權重非常重要。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問題因素多,差異性大,權重的確定存在很大的問題,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一般采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影響因素的權重。
結束語
隨著人們開始普遍關注生態環保問題,如何搞好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綜合評價成為當前有一大問題。相關部門應做到強化水利水電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對不利于環境綜合影響的要及時采取措施,做到落到實處。對于沒有通過評價的項目,一律不批準成立項目。
參考文獻:
[1]盛松濤,李星,張貴金.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綜合后評價方法研究[J].人民黃河,2012,(10):110-113.
[2]黃漢球.模糊綜合評分模型及其在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J].紅水河,2008,(04):66-68+71.
[3]賈碩.水利水電工程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的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11.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不安全因素;處理措施
當前,水利水電工程發展勢頭良好,然而施工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并因此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見提高安全生產水平、保障施工安全已成為各參建單位無法回避的問題。電氣施工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施工中的安全風險與土建等專業相比具有不同的特點,這就要求根據電氣施工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有鑒于此,本文基于電氣施工中常見的不安全因素,探討了提高施工安全水平的處理措施。
1 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中常見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管理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中的管理不安全因素包括安全管理機構設置與人員配備不充足、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產教育與培訓不到位、安全生產監督與檢查不落實、安全技術措施制定與交底不理想、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體系不完善、安全費用投入不夠等。目前,承包單位對施工進度和質量比較重視,因為它們直接關系到企業效益,但對安全管理關注不夠。一個人盡皆知的邏輯是,只要不出現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做得差也不能說一定有問題;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再嚴格也必然是有問題的。所以承包企業對安全管理抱著“只要不出事、能省盡量省”的思想,書面文件盡量做得沒有漏洞,至于是不是真正落實了僅憑文件是看不出來的。例如安全管理人員配備可以采取掛靠方式,名單上是有資格證的人員,現場從事管理的卻是另一些人員。因此,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是難以忽視的不安全因素。
1.2 人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電工程大都建于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生活條件差,人為因素的影響變得更加突出。例如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人為因素失誤從20%增加到80%以上[1],所以人的不安全因素正變得愈來愈重要。在電氣施工中,由于用電管理規章制度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不明確,安全教育與安全培訓不到位,人員安全意識淡漠,容易在工作中疏忽大意,觸電事故是最常見的。另外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安全事故也時有出現。
1.3 設備的不安全因素
隨著科技發展,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越來越依賴設備,幾十年前人拉肩抗的場面愈來愈少見。加上南方潮濕多雨,夏季炎熱,電氣設備受影響較大,不少施工設備在這樣的環境中使用一段時間后絕緣性能就會下降,甚至防護能力完全失效,電氣施工人員暴露在不安全的電氣設備面前,就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電氣施工所使用的安全用具、儀表、設備也可能校驗不及時,性能達不到要求,給施工人員帶來傷害。
1.4 環境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核心是對水流的控制,所以常在河流峽谷上建設,水文、氣象、地質、地形等環境因素的影響非常大,加上建設周期長,作業環境艱苦,增大了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尤其電氣設備和線路受到風吹、日曬、雨淋、水濺、粉塵等不利條件影響,絕緣防護能力下降。施工人員工作時身受雨淋、水濺及潮濕環境影響,身體阻抗下降,也易受到觸電傷害。
1.5 臨用電的不安全因素
工程現場用電必須嚴格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 46-2005),但是在工程現場執行不到位的情況也很常見,例如配電箱內放置雜物(如焊條)、配電箱無系統接線圖、一閘多機、配電箱不上鎖、配電箱進口處無防護措施、開關箱電源進線端采用活動連接、動力開關與照明開關同箱、配電箱無防雨防塵措施等[2]。這些問題集中反映了用電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差,責任感不強,將作業人員暴露于觸電傷害風險之中。
2 提高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安全水平的處理措施
2.1 規范安全管理,強化責任機制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企業應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SL 721-2015)要求,規范安全管理行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按照該導則要求,施工企業應根據項目安全生產總體目標、年度目標,制定本企業的安全生產總體目標、年度目標,其內容包括安全事故控制目標、安全生產投入目標、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目標、事故隱患排查目標、重大危險源監控目標、應急管理目標及人員、設備、環境、職業健康等方面的控制指標。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與職責部分有專門針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規定。而在《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術規程》(DL/T 5370-2007)中有專門針對施工用電的規定,在《水電水利工程金屬結構與機電設備安裝安全技術規程》(DL/T 5372-2007)中有關于各種電氣設備安裝的規定,在《水電水利工程施工作業人員安全技術操作規程》(DL/T 5373-2007)中有關于各類電氣作業人員資格條件、操作技術方面的規定。上述文件為規范電氣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據,施工企業應參照這些定查找不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電氣安全教育與技術培訓,制定應急救援、專項應急預案,并進行定期演練,以減少電氣施工傷亡事故的發生率。
2.2 增強保護意識,加強過程管控
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內容包括變壓器/電抗器安裝、鐵塔/構架安裝、開關設備安裝、母線安裝、廠用電系統安裝、線路/電纜安裝、電氣試驗、接地系統測試等內容,安裝過程復雜,工藝技術要求高,為了保障安裝質量與施工人員的健康安全,除了加強安全教育與培訓之外,還應在安裝前做好安全交底,強化安全意識,并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管控,提高安全操作水平[3,4]。
2.3 重視設備管理,提高安全水平
為應對水利水電工程現場各種不利自然條件,應選購適應工地條件的配電設備、電氣機具,如滿足IEC標準相關條件。其次,應定期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測,如絕緣性能測試、耐壓試驗、漏電檢測等。還應加強電氣施工現場的巡查、監督工作,以提高電氣設備的安全水平。
2.4 做好環境規劃,減小安全風險
對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面臨的環境風險,應加強危險源的辨識、評價和管理,并運用PDCA循環方法加強對危險源的管控。辨識作業環境的危險源,可采用直觀經驗法和系統安全分析法,其中直觀經驗法又分為類比推斷法和對照分析法,系統安全分析法中包括安全檢查表法、事故樹分析法、危險指數法等,應該通過動態辨識,將環境安全風險減至最低。
2.5 加強臨用電管理,消除安全隱患
對于臨用電管理,應嚴格執行JGJ 46-2005規定,按照“三級配電,兩級保護”“一機、一閘、一箱、一漏”的原則,編制施工臨時用電設計方案,嚴格按規范要求敷設線路和安裝電氣設備,并安排專人對臨時用電設施進行監督和檢查,以確保工地用電安全。
3 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乎管理、人員、設備、環境、用電幾方面,只要認真對待,嚴格管理,電氣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就能做到可控、可管、可追溯。隨著電氣技術的發展,安全管理的內容也在變化,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這樣安全水平才能水漲船高,步步高升。
參考文獻
[1]孫開暢,徐小峰,張耀,等.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人為因素重要度分析[J].人民長江,2016,47(9):80-83,114.
[2]侯占杰.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隱患[J].勞動保護,2013(9):48-49.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不安全因素;處理措施
當前,水利水電工程發展勢頭良好,然而施工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并因此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見提高安全生產水平、保障施工安全已成為各參建單位無法回避的問題。電氣施工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施工中的安全風險與土建等專業相比具有不同的特點,這就要求根據電氣施工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有鑒于此,本文基于電氣施工中常見的不安全因素,探討了提高施工安全水平的處理措施。
1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中常見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1管理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中的管理不安全因素包括安全管理機構設置與人員配備不充足、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產教育與培訓不到位、安全生產監督與檢查不落實、安全技術措施制定與交底不理想、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體系不完善、安全費用投入不夠等。目前,承包單位對施工進度和質量比較重視,因為它們直接關系到企業效益,但對安全管理關注不夠。一個人盡皆知的邏輯是,只要不出現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做得差也不能說一定有問題;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再嚴格也必然是有問題的。所以承包企業對安全管理抱著“只要不出事、能省盡量省”的思想,書面文件盡量做得沒有漏洞,至于是不是真正落實了僅憑文件是看不出來的。例如安全管理人員配備可以采取掛靠方式,名單上是有資格證的人員,現場從事管理的卻是另一些人員。因此,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是難以忽視的不安全因素。
1.2人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電工程大都建于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生活條件差,人為因素的影響變得更加突出。例如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人為因素失誤從20%增加到80%以上[1],所以人的不安全因素正變得愈來愈重要。在電氣施工中,由于用電管理規章制度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不明確,安全教育與安全培訓不到位,人員安全意識淡漠,容易在工作中疏忽大意,觸電事故是最常見的。另外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安全事故也時有出現。
1.3設備的不安全因素
隨著科技發展,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越來越依賴設備,幾十年前人拉肩抗的場面愈來愈少見。加上南方潮濕多雨,夏季炎熱,電氣設備受影響較大,不少施工設備在這樣的環境中使用一段時間后絕緣性能就會下降,甚至防護能力完全失效,電氣施工人員暴露在不安全的電氣設備面前,就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電氣施工所使用的安全用具、儀表、設備也可能校驗不及時,性能達不到要求,給施工人員帶來傷害。
1.4環境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核心是對水流的控制,所以常在河流峽谷上建設,水文、氣象、地質、地形等環境因素的影響非常大,加上建設周期長,作業環境艱苦,增大了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尤其電氣設備和線路受到風吹、日曬、雨淋、水濺、粉塵等不利條件影響,絕緣防護能力下降。施工人員工作時身受雨淋、水濺及潮濕環境影響,身體阻抗下降,也易受到觸電傷害。1.5臨用電的不安全因素工程現場用電必須嚴格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但是在工程現場執行不到位的情況也很常見,例如配電箱內放置雜物(如焊條)、配電箱無系統接線圖、一閘多機、配電箱不上鎖、配電箱進口處無防護措施、開關箱電源進線端采用活動連接、動力開關與照明開關同箱、配電箱無防雨防塵措施等[2]。這些問題集中反映了用電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差,責任感不強,將作業人員暴露于觸電傷害風險之中。
2提高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安全水平的處理措施
2.1規范安全管理,強化責任機制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企業應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SL721-2015)要求,規范安全管理行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按照該導則要求,施工企業應根據項目安全生產總體目標、年度目標,制定本企業的安全生產總體目標、年度目標,其內容包括安全事故控制目標、安全生產投入目標、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目標、事故隱患排查目標、重大危險源監控目標、應急管理目標及人員、設備、環境、職業健康等方面的控制指標。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與職責部分有專門針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規定。而在《水電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術規程》(DL/T5370-2007)中有專門針對施工用電的規定,在《水電水利工程金屬結構與機電設備安裝安全技術規程》(DL/T5372-2007)中有關于各種電氣設備安裝的規定,在《水電水利工程施工作業人員安全技術操作規程》(DL/T5373-2007)中有關于各類電氣作業人員資格條件、操作技術方面的規定。上述文件為規范電氣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據,施工企業應參照這些規定查找不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電氣安全教育與技術培訓,制定應急救援、專項應急預案,并進行定期演練,以減少電氣施工傷亡事故的發生率。
2.2增強保護意識,加強過程管控
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內容包括變壓器/電抗器安裝、鐵塔/構架安裝、開關設備安裝、母線安裝、廠用電系統安裝、線路/電纜安裝、電氣試驗、接地系統測試等內容,安裝過程復雜,工藝技術要求高,為了保障安裝質量與施工人員的健康安全,除了加強安全教育與培訓之外,還應在安裝前做好安全交底,強化安全意識,并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管控,提高安全操作水平[3,4]。
2.3重視設備管理,提高安全水平
為應對水利水電工程現場各種不利自然條件,應選購適應工地條件的配電設備、電氣機具,如滿足IEC標準相關條件。其次,應定期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測,如絕緣性能測試、耐壓試驗、漏電檢測等。還應加強電氣施工現場的巡查、監督工作,以提高電氣設備的安全水平。
2.4做好環境規劃,減小安全風險
對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面臨的環境風險,應加強危險源的辨識、評價和管理,并運用PDCA循環方法加強對危險源的管控。辨識作業環境的危險源,可采用直觀經驗法和系統安全分析法,其中直觀經驗法又分為類比推斷法和對照分析法,系統安全分析法中包括安全檢查表法、事故樹分析法、危險指數法等,應該通過動態辨識,將環境安全風險減至最低。
2.5加強臨用電管理,消除安全隱患
對于臨用電管理,應嚴格執行JGJ46-2005規定,按照“三級配電,兩級保護”“一機、一閘、一箱、一漏”的原則,編制施工臨時用電設計方案,嚴格按規范要求敷設線路和安裝電氣設備,并安排專人對臨時用電設施進行監督和檢查,以確保工地用電安全。
3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乎管理、人員、設備、環境、用電幾方面,只要認真對待,嚴格管理,電氣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就能做到可控、可管、可追溯。隨著電氣技術的發展,安全管理的內容也在變化,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這樣安全水平才能水漲船高,步步高升。
參考文獻
[1]孫開暢,徐小峰,張耀,等.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人為因素重要度分析[J].人民長江,2016,47(9):80-83,114.
[2]侯占杰.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隱患[J].勞動保護,2013(9):48-49.
[3]陶寧.水電站電氣一次設備安裝施工安全及質量控制[J].技術與市場,2013,20(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