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7 10:00:06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環境衛生有待提高,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品管圈;病區環境衛生;清潔度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to Improve the Cleanliness of the Ward Environment
LI Yu-ting,LI Wen-hong
(Guiping People's Hospital,Guiping 537200,Gu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QCC activities to improve the ward environment clean degree. Methods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improve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cleanness of patients selected as the theme,the ward environment hygiene factors before analysis,formulate and organiz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rective measures,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Results After the QCC improve ward environmental health,the medical and nursing work smoothly,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Cleanliness
品管圈活動是指同一個工作場所的人,為了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自動自發組成一個小團體,從尊重人格出發,通過輕松愉快的現場管理方式,使員工自動自發地參與管理活動,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1-2]。醫院各級黨政領導一直把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提高醫療質量作為工作重點,同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改善病區環境,加強病房衛生管理。我科于2013年4月針對患者反映病區環境衛生有待改善的問題為主題,運用品管圈理論和方法開展活動取得良好效果,現將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及病區護理質量考核表為標準,我科開展以改善病區環境衛生清潔度,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為目標的品管圈小組活動,以住院患者為研究主體,每月隨機發放患者對住院滿意度調查表。活動前選擇2013年2月~4月的住院患者,活動后選擇2013年5月~7月住院患者,發放同樣內容和同等人數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比較。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組及進行培訓 組織護士學習品管圈的特點活動原則,活動的基本步驟和常用手法,使護士對使用品管圈進行質量管理有充分的了解。組織品管圈,根據存在的不同問題,組成品管圈活動小組,護士長為輔導員,幫助選定品管圈活動主題,輔導活動推行的持續性,選出圈長,負責全個小組活動的策略與組織,選定主題,圈員共同商量選擇本次質量改進的主要問題,分析現狀,對選定的主題進行充分的分析,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活動目標、對策、實施對策、討論成果。
1.2.2現狀調查 制定活動目標,了解患者需求,查病區護理質量管理質量中存在問題,病區地面衛生,床單元、窗臺、走廊衛生。
1.2.3原因分析 衛生員欠缺,工作流程不明細,職責不明確,患者不同層次衛生文明不高,工作人員保潔意識不強,宣教不到位,衛生設施不合理。
1.2.4對策 制定細化衛生員工作流程,明確分工落實職責,護士督促檢查衛生工作效果,加強宣教力度,對每位新入院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病房設溫馨提示牌: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巡房過程中發現有不良衛生行為加以提醒。培訓醫護人員加強保潔意識。
2 結果
兩組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表1。
3 討論
通過圈員及衛生員的努力,病區的環境衛生有了明顯的改觀。病房干凈整潔,安靜舒適,空氣清新,走廊地面潔凈光亮,無垃圾、碎屑,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和清新舒適的康復環境,收到了滿意的效果,品改活動后,患者的滿意度有了明顯的提高,再次發出同樣內容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調查結果表明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活動前。
品管圈運用群體智慧、集體力量、團體精神,PDCA循環改進程序。圈員們共同參與、商討,完成提升某事項品質的計劃,實施,效果確認,標準化及檢討與反省全過程[3-4]?;顒又邪l揮圈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提高了團隊的凝聚力,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分析、解決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鄢雨英,林莉莉,鄭佳音.品管圈活動對提高護理病歷書寫完整性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0,9(7):624-626.
[2]向娟,王英菊,吳小玲,等.品管圈在落實基礎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1):135-137.
我跟著“三王”(晉東南地區衛生局當年有三位女性干部,都姓王,承擔著局里主要工作,大家尊稱為“三王”)到東四義,好多天吃住在村里,只記得村里的街道干干凈凈,有人天天在打掃!只記得村民們有說有笑結伴去沐浴,村子里竟然建有澡堂!只記得孩子們在有旋轉木馬的院子里玩耍,村子里竟然建有幼兒園!只記得農民院子里種花種草,很鮮艷!只記得農民炕頭上的磚頭擦得黑黝黝、亮光光,能照出我們的臉!只記得東風湖的水冰涼涼、清粼粼,村民們洗衣、挑水很忙活……
25年后,當我被任命為市愛衛辦主任,從事愛國衛生工作的時候,當我在翻閱資料、尋找工作突破口的時候,當我2007年積極籌備全國農村愛國衛生工作暨紀念愛國衛生運動55周年現場會議、重返東四義的時候,我恍然大悟,這就是我生命的緣,能為我市的愛國衛生工作出力,是我的幸福。
晉城是有著光榮愛國衛生傳統的城市。上世紀50年代東四義就成為全國學習的榜樣,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幾十年的執著堅持、幾十年的光榮傳承,東四義依然是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史上一面光輝的旗幟。
2007年,全國農村愛國衛生運動暨紀念愛國衛生運動55周年現場會議在晉城召開,吳儀副總理(原)及50多位省部級領導的到來,在晉城愛國衛生的光榮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雖然它已成為歷史,但永遠是激勵我們前進的動力。也正是在東四義這面旗幟的指引下,在這60年不懈的傳承中,晉城市愛國衛生工作呈現了一次次地精彩:
1952年親筆題詞的綿旗依然鮮艷地呈現在東四義;
1982年全國農村愛國衛生會議的場景依然浮現在腦海里;
2007年全國農村愛國衛生工作暨紀念愛國衛生運動55周年現場會議依然歷歷在目,吳儀總理的音容笑貌久久不能忘懷;
還有2011年全國愛衛會在北京頒發“國家衛生城市”獎牌時的那份喜悅仿佛還停留在臉上……
這精彩,凝聚了一代代愛衛人不懈追求和努力,這精彩,沒有辜負我們頭頂烈日、一天天的辛勞,沒有辜負我們披星戴月、一次次晚歸。
新的時代賦予愛國衛生運動新的更深的內涵,城鄉環境衛生有待于進一步改善,人們的健康意識和健康行為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從事愛國衛生工作后,特別是經歷了艱苦的創衛歷程后,讓我對愛國衛生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從中得到的那種歷煉、那種成長,得到的那份收獲和喜悅是無可比擬的,是人生經歷中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我叫路人甲,今年26歲,畢業于某大學環衛專業。參加工作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也就意味著我與環衛處共同成長了兩年,在這兩年里,我覺得我的人生有很大的飛躍,我對人生的價值觀有了新的認識,對環衛處也從陌生到熟悉,我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了,我變得成熟,變得穩重。剛來到這個崗位時,我對一切都很陌生,做什么事情也很莽撞,那個時候,幸虧身邊的同事們給予了我支持,給予了我幫助,在此,我對你們說聲謝謝。這一次,大家一致推薦我為環衛處主任候選人,我感到非常榮幸,也感到責任重大,如果我競聘成功,我將不斷加強隊伍建設,積極探索精細化管理模式,逐步完善環境衛生長效機制,努力營造優美整潔的市容衛生環境,為我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解放多做貢獻。具體,我將來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以點帶面,開創環衛工作新局面。
通過近兩年的工作體驗,我深深的認識到我區的環境衛生工作還有待于提高,主要是在抓重點上下功夫,全面推進。一是環衛作業和管理,以管理為重點,環衛工作本身具有三分建,七分管和點多、面廣、線長、反復性大、管理難度強等特點,需要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人員的水平和素質,把管理工作推進到大街小巷,每一個角落。二是平房區和樓房區,以平房區為重點,加大平房區亂潑亂倒、亂堆亂放的管理。三是中心城區和城鄉結合部,以城鄉結合部為重點,繼續搞好城鄉結合部的環境衛生治理,使之不反彈。四是公共廁所和居民廁所,以居民廁所為重點,做好居民廁所的清掏、保潔、修建。五是主街路和次干道,以次干道為重點,爭取資金
,能開片的次干道力爭開片清掃。六是露天垃圾庫和地坑式垃圾庫,以露天垃圾庫為重點,逐步取締露天垃圾堆放,實行箱裝封閉式儲存運輸。抓住這些重點,以點帶面,全面推動環衛工作上臺階、上檔次。
二、開拓進取,提高環境衛生質量。
環衛工作的工作任務是要把城市搞干凈,為此,我們要有開拓進取的精神,時時刻刻堅持創新,堅持不斷探索環衛工作管理的新途徑,在垃圾清運上繼續深化、完善垃圾清運承包方案,實行單車承包,達到日產日清。在垃圾處理上,我們要逐步實行資源化和減量化,全力達到國家標準;在街路馬路的清掃上,我們要實行“三六制”管理辦法,路段承包,達到路見本色。在居民區實行“五六制”管理方法,社區負責,消除衛生死角。在廁所建設上,近年內全部更新,讓群眾滿意。在機關內部管理上,實行目標責任制,提高辦事效率,辦事質量,使我區的環境衛生工作全面上水平。
三、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民服務。
作為環衛部門的帶頭人,首先就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要有責任心與事業心,要有不怕吃苦、不怕吃虧、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環衛處主任的工作很辛苦,但是,我不會計較,更不會埋怨,我會以創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異成績為已任,在日常的、平凡的、具體的工作中為全區人民創造一個干凈、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與此同時,我還會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的心聲,處處為群眾著想,辦群眾要辦的事情,堅決做到清正廉潔,一心為公,不徇私,不貪污,不該拿的絕對不拿,不該做的絕對不做,我會全心全意為民服務,做一名群眾滿意,百姓愛戴的好官。
四、加強隊伍建設,做好表率作用。
一個好的團隊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如果我競聘成功,我首先要從團隊抓起,從自身抓起,帶領干部職工一起學習思想政治,不斷改進職工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不斷提高職工的政治素質,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能,培養職工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責任意識,將團隊協助的精神融入大家的心靈。同時,我還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先學一步、多學一點,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環境衛生有所好轉,但環境污染依然不可忽視,由于農村環境衛生實施匱乏,存在各種影響人群身體健康的環境危害因素。為了了解和掌握農村改廁和糞便處理,以及農村垃圾、污水治理等現狀,為政府有關部門制定農村環境衛生改善規劃提供科學依據。我們按照隨機方法抽取5個鄉鎮,20個行政村和100戶村民,采用統一的調查表,通過訪談,現場觀察的方法收集調查數據。
此項目是2010年中央財政支持全國農村環境衛生監測項目,全國愛衛會組織制定了項目監測技術方案。為掌握我縣農村環境衛生健康危害因素的水平及動態變化,客觀評價農村居民生活環境質量優劣、享受衛生服務程度、衛生管理水平等影響身體健康的外部因素,不斷改善農村居民生產和生活環境,控制和減少健康危害因素對居民健康的危害,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學依據。我們根據全愛衛生辦發(2010)4號文件精神,抽取梨樹縣喇嘛甸鎮、蔡家鎮、四棵樹鄉、孟家嶺鎮、白山鄉5個鄉鎮認真開展農村環境衛生健康危害因素監測和評估工作。
1監測點的選擇和布局
我們按照分成隨機方法抽取5個鄉鎮,20個行政村和100戶村民,每個鄉鎮選4個行政村作為監測點,每個村選5戶家庭作為檢測戶,檢測鄉鎮、監測點(行政村)、檢測戶的選擇按照經濟水平、地理環境、人口等因素隨機進行選擇,以保證樣品的代表性。
2監測方法和指標
根據監測和調查對象的不同,采取現場觀察測量、采樣、實驗室檢測和調查問卷等方法進行監測,主要指標:
2.1監測縣、監測點基本情況,包括人口、環境衛生基礎、衛生管理、村容村貌等信息。
2.2農戶基本情況,包括家庭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戶廁、室內外衛生、病媒生物密度等信息。
2.3病媒生物監測,包括垃圾集中收集、下水道密閉、禽畜糞便無害化處理等孳生地控制;環境病媒生物密度,其中鼠類: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監測方法鼠類》(GB/T23798-2009)鼠跡法進行。蠅類: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監測方法 蠅類》(GB/T23796-2009)成蠅目測法進行。蚊蟲: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監測方法 蚊蟲》(GB/T23797-2009)幼蟲容器指數法進行。蟑螂:按照《病媒生物密度監測方法蜚蠊》(GB/T23795-2009)目測法進行。
2.4土壤采樣與檢測,每個監測點選擇農田或菜地,在1m2范圍內按照5點取樣法采集0-20cm深表層土壤,混合為一個樣品,采樣總量為1000g。檢測指標包括蛔蟲卵數、PH值、鉛、鎘、等重金屬。各地可根據當地健康危險因素選擇其它元素進行監測。
2.5監測資料,為保證現場調查質量和監測數據準確性、及時性和可比性,遵循科學、隨機的原則,嚴格按照要求確定檢測范圍和對象;調查人員由專業人員組成,并經過統一培訓;參加監測工作的實驗室經過了嚴格篩選,有健全的質量管理措施;開展現場監督檢查、抽樣復核,對監測數據逐級審核。
監測調查的現場觀察測量、采樣、問卷和調查表填寫,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項目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愛衛辦共同完成;土壤樣品的實驗室檢測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
3基本情況調查
3.1全縣一般情況調查全縣總人口數750803萬人,總戶數234551萬戶;其中農村人口數556151萬人,農村戶數161442萬戶;全縣鄉鎮數20個,行政村295個;全縣上一年度GDP2899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705.0元,全縣有集中式供水廠65個,覆蓋人口354030萬人;全縣有垃圾處理廠2個,污水處理廠1個,全縣農村衛生廁所638戶,無廁所戶為0戶。
3.2監測點基本情況調查監測點基本情況調查結果,被調查的5個鄉鎮20個村總戶數為10849戶,全村戶籍人口40882人,常住人口35759人,年度平均收入5000-6000元,經濟來源主要以種地為主,兼職養殖和打工,集中式供水人數13370人,占37.3%,分散式供水人數26300人,道路基本全部硬化,未硬化的僅有3個村,在2011年監測的指導下,2012年村內都有衛生制度,在監督指導下,把農村衛生工作納入日程,村周邊均無廠礦。
監測點垃圾及污水的來源及處理情況,被調查的5個鄉鎮20個村,垃圾及污水來源主要是生活、養殖垃圾及生活及養殖排放的垃圾,全村每日平均生活垃圾產量為1.46噸,排放方式基本是隨意排放,經過我們的調查督導,2012年監測時,生活垃圾都定點排放,有專職的垃圾管理人員,生活污水還是隨意排放,沒有固定的下水和河流,經過我們的指導,垃圾處理方式有所好轉。農村環境有所改善。
從監測點廁所與糞便處理及病媒生物控制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被調查的20個村,共有衛生戶廁637戶,占總戶數的5.9%,非衛生廁所使用戶數9233戶,占總戶數的85.1%,無廁所戶數為0,5個鄉鎮共有公廁86座,日使用人數11510人,占總人數的32%,滅鼠、滅蠅、滅蚊、滅蟑螂工作都在積極開展,每年開展2-3次,投藥點200-300個,收到較好的效果。
3.3入戶調查基本情況從調查入戶的基本情況看,調查了5個鄉鎮,每個鄉鎮調查4個村,每個村調查5戶村民,平均每戶年度家庭人均純收入為8560元,每戶每天用水量為218Kg,主要經濟收入以農業為主,家庭飲水類型多數為自家井水,用自來水的僅有5個村,家庭庭院環境及室內環境與家庭經濟收入有一定關系,但不是必然的關系.
從垃圾及污水的調查結果看,調查的5個鄉鎮,20個村,100戶村民生活垃圾及污水,廁所及糞便管理情況,及房周病媒生物繁殖情況,從調查結果看,家庭每天平均生產垃圾2.08Kg,隨意丟棄垃圾占調查總數的47%,我們調查后情況有所好轉,有的村屯有固定垃圾存放點。污水排放量平均每天每戶排放135Kg,隨意排放占39%,排放地點都是就進就地第坑塘或附近的房前屋后,家庭廁所類型大多數是非衛生廁所,占廁所總數的81%,雙坑交替占4%,其他類型占15%。廁所基本都在院內,院外占22%,室內衛生清潔率占84%,糞便暴露占43%,廁所內有蠅蛆,有利于病媒生物的繁殖,糞便均采取高溫堆肥的方式處理,防止了某些蟲媒的繁殖傳播,減輕了土壤的污染程度。從表3的入戶調查看,農村環境衛生狀況有待于進一步改善和改造。
3.4土壤采集與檢測結果從土壤采集與檢測結果報告表,20個村土壤寄生蟲卵檢出率為50%,有10份土壤檢出有寄生蟲卵。土壤人蛔蟲卵檢出率與人群感染率呈正相關,蛔蟲卵的檢出是土壤受污染的一項重要指標。土壤中鉛、鎘等重金屬元素是地殼的組成元素,在土壤中有一定的含量,土壤受工業、大氣、污水灌溉、農藥和化肥的污染導致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增加,雖然土壤中PH值、鉛、鎘等元素含量符合土壤環境要求,但因地表水污染、空氣污染,農藥化肥的使用對土壤環境質量構成一定的威脅,為保護士壤環境質量,要充分利用作物對不同重金屬元素的選擇吸收作用,實施科學輪作,降低土壤重金屬含量。
各監測點主動與我們密切配合,掌握農村環境衛生現狀及健康危害因素的基礎數據。經過了兩年多努力工作,每一年的細致的工作,每一年的資料積累,工作人員都非常辛苦,在工作中克服了重重困難,在采樣過程中涌現了許多感人事跡。這項工作不但鍛煉了我們的工作能力,而且提高了我們的專業技術水平。
4結論
通過這項研究,揭示農村環境衛生現狀及健康危害因素的情況,結果顯示,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為37.3%,無害化廁所普及率占5.9%,垃圾及污水處理設施匱乏,廣大農村生活和養殖業垃圾、污水未能進行有效處理,農村衛生臟亂差的問題嚴重,生活垃圾隨意堆放率47%,垃圾堆放點有臭味,生活污水以排到明溝和坑塘為主,隨意排放率為39%。
按照會議安排,下面我就中心城區創衛工作進度、存在問題、工作打算以及需要提請研究解決的幾個問題,向各位領導作個匯報。
一、創衛工作進度
(一)創衛工作開展情況。自*年4月中心城區創衛動員大會召開以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和市創衛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下,全市上下按照“政府組織、社會參與、市民為主”的創建方針,堅持“條塊結合、屬地管理、以塊為主、重點突破、全面推進、鞏固提高、長抓不懈”的工作原則,從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從創建最關鍵的重點、弱點項目抓起,發動全體市民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精心組織開展了六大戰役、九項整治,各項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城區環境衛生進一步加強。通過重點整治,共清除垃圾死角650余處,疏通下水道110余條,取締違章飼養家禽家畜場所52個,現場捕殺無證放養犬57條,清理地上口香糖34萬塊;拆除不規范廣告700余處;整治搬遷石材加工廠7家,城區26個單位的鍋爐煙塵污染得到全面治理;城區亂搭亂建、亂貼亂掛、亂涂亂畫等不良現象基本得到根治;二是薄弱環節的衛生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中心城區15家農貿市場均已升級改造,其中新東門市場、珠泉菜市場、箭道市場、貿易廣場農貿市場已改造到位;城區2984家小餐飲及“五小”行業單位已有2003家基本達標,占總數的73.6%,培植樣板單位33戶,取締無證和不達標小餐飲及“五小”單位244家;三是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新建垃圾中轉站8座,垃圾中轉站由原來的7座增至15座;新建公廁8座,改造22座檔次較低的公廁;新添果殼箱880只,背街小巷、居民區設置密閉式垃圾桶275個;改造小街小巷89條,改造路面103745平方米,管道10316米;污水處理廠生化池、廠區辦公樓、進廠道路等土建工程完成工程量的70%;醫療廢物處理廠土建主體工程完成80%;城南排水設施改造進展迅速,城市服務功能、城市品位與檔次有了一個較大的提高。四是病媒生物防治成果顯著。中心城區經過兩次大規模的統一整治和投灑藥物,現城區四害孳生環境基本消除,四害密度大幅下降。五是健康教育進一步普及。創衛工作開展以來,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廣泛利用電視、報紙、廣播、網絡、宣傳欄、宣傳牌等多種形式,進行了深入的創衛及健康知識宣傳。
(二)主要指標完成情況。通過調度,目前,群眾對全市衛生狀況滿意率82%,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76.7%,健康行為形成率89.6%,市民健康知識知曉率71.7%,健康行為形成率78.7%;路燈亮化率98%,道路機械化清掃或高壓沖水率28.5%,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07%,綠地率39.1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85m2;全年api指數<100的天數99.5%,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煙塵控制區覆蓋率100%,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49.67db(a);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率2.8%,計劃免疫安全注射率100%,兒童計劃免疫單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種率85%,臨床用血來自無償獻血100%。
二、存在主要問題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與國家衛生城市標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城中村“破、爛、舊”,54個城中村改造點改造工作尚未真正動起來;中心城區208條背街小巷尚有50條未改造,而且保潔質量底、管理松散;家庭式旱廁較多,尤其是城中村,有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改制企業樓院衛生管理嚴重滯后,衛生死角較多;農貿市場改造動作太慢,而且投入不足、質量不高、管理不到位;小餐飲擴“五小”行業數量大、分布廣、空間小、布局亂、檔次低、衛生差;“四害”密度超標,尤其是農貿市場、食品、餐飲服務行業蒼蠅、鼠跡、蟑跡較多,有的單位蟑螂密度遠遠超出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傳染病防治差距較大,城區兒童計劃免疫實施免費接種不到位;糞便無害化處理廠沒有達到無害化處理效果;污水處理廠建設資金籌集難度較大;社會化公廁改造工作還沒全面鋪開;市民素質還有待提高,亂吐亂扔亂倒行為依然存在,亂闖紅燈的行人大有人在;各單位創衛資料收集不完善、整理不規范等等。
上述問題的存在,固然有諸多客觀上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主觀上的原因,有的單位認識不到位,引導不到位,管理不到位,處罰不到位,特別是領導不到位,有些事情往往是只管到局部,沒有管到全面,只管到一時,沒有管到長久;有的單位對創衛工作要求不嚴、標準不高、作風不實,處于應付被動狀態,推一下動一下,沒有把創衛工作真正當作自已的事情來抓。
三、今年工作打算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次申報、一舉摘牌”的目標,依據參照全國愛衛會權威專家來我市檢查提出的問題和工作建議,今年,我市中心城區創衛工作不僅需要我們要有一舉摘牌的雄心、戰之必勝的信心,還需要我們樹立攻堅克難的決心、經得起考驗的耐心,更需要我們一鼓作氣,緊咬目標,全力推進,一干到底。2007年,我市中心城區創衛工作在繼續抓好*年小餐飲及“五小”行業整治、環境污染整治、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農貿市場整治、交通秩序等整治的基礎上,重點抓好: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各項公共衛生設施
1、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和糞便處理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和糞便無害化處理率。已建成使用的生活垃圾處理場、中運站等設施要規范管理;進一步搞好糞便無害化處理廠改造,使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及糞便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80%以上。
2、加快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和醫療垃圾處理廠建設,盡快投入使用,使中心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
3、加快城市公廁建設和改建,取締城區所有家庭式旱廁,免費開放城市公廁及臨街單位廁所,解決市民如廁難問題。
4、加快背街小巷改造,實現市區街巷路面普遍硬化,完善街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出行條件。
5、加快城中村“六清六改”,全面落實垃圾袋裝化、排水暗渠化、閑置空地綠化,使道路平整硬化,無坑洼、積水及泥土,基本消除亂搭亂建、亂堆亂擺、亂拉亂掛、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扔亂倒等現象,做到村中有路燈、有公廁、有封閉垃圾池、有創衛宣傳欄。
6、加快城市綠化建設,開展春季綠化,加強對拆違、待建工地、閑置空地等地的綠化,改造“城中村”、背街小巷、街頭巷尾的綠化,消除街巷、社區公共場地地面。
(二)加強行業衛生管理,提升城市健康總體水平
1、繼續抓好小餐飲及“五小”行業衛生達標專項整治,深入開展食品專項整治,對熟肉制品、米粉米面制品、非發酵豆制品、糕點加工銷售、建筑工地食堂、學校單位食堂、貿易廣場進行專項整治;確保店店過關、店店達標,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2、繼續抓好傳染病防治工作。加強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設,完善其他醫院傳染病預檢分診點;加快醫療廢物處理廠運轉步伐,加強醫療污水排放的監管,保持污水排放合格;加強計劃免疫工作,袁州區以鄉為單位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務必達到90%;中心城區單苗
、五苗全程接種率達到95%;加強臨床用血量管理,保證用血質量,無償獻血率達到100%;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嚴防甲、乙類傳染病暴發疫情。
3、繼續加強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控制鼠傳疾病和蟲媒傳染病的發生。進一步建立健全除“四害”消殺站,落實經費,提高專業技能。積極引入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市場化運作機制,選用低毒高效藥品,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堅持常年、持久、反復地開展除“四害”活動,使鼠、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有三項達到國家標準,另一項不超過國家標準的三倍。
(三)搞好市容環境綜合治理,力爭專家暗訪一次過關
1、加大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單位樓院、居民區環境衛生管理力度,建立健全衛生管理組織和各項制度,理順各部門、各單位、各級的工作職責,全面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繼續加大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加大對城區周邊的鄉鎮及重要道路、鐵路沿線的環境衛生整治。
2、強化農貿市場管理,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則,加快農貿市場提升改造步伐,規范農貿市場衛生管理,完善污物(水)處置和消毒設施,實行隔離屠宰,禁止違禁野生動物及其產品銷售,使市場設施齊備、環境優美、衛生整潔、管理規范,符合國家衛生城市標準。
3、加強建筑工地管理,落實文明施工制度。建立健全建筑工地衛生管理組織和制度,施工場地、拆遷施工工地和待建工地應設置隔離戶欄或實墻圍檔;工地內主要道路硬化,建筑材料堆放整齊有序;施工場地駛出車輛要進行沖洗,各類運輸車輛實行密閉化運輸,杜絕揚塵灑漏;生活區的宿舍、食堂、廁所和洗浴間等設置及管理符合衛生要求,排水暢通,無衛生死角和積水。
4、開展臨街立面整治,扮靚城市臉面。對臨街立面破損、陳舊、臟污現象進行修繕、粉飾、清潔,對臨街老、舊、破雨陽蓬、廣告招牌、公共設施進行整治,使臨街建筑立面整潔靚麗、整齊協調。
5、嚴格中心城規劃管理,堅決遏制違法建設行為,確保中心城區總體規劃和規劃管理“十不準”要求落到實處。
6、清理乞討人員,對有自理能力的乞討人員動員其回鄉,對敲詐勒索、強討惡要和組織未成年人進行乞討的違法人員依法予以打擊。
7、在全市深入開展愛國衛生月活動,全面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在通過省愛衛會檢查的基礎上,打好以“城市日常衛生管理、病媒生物防制”為主要內容的創衛“百日會戰”,確保暗訪一次過關。
8、積極開展創建衛生鄉鎮活動,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聯動的創衛格局,改變鄉鎮衛生面貌,全面提高鄉鎮的環境質量和衛生水平。
(四)深入持久開展健康教育,增強廣大群眾健康意識
在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持久開展職業衛生、疾病預防和衛生保健等教育活動,使職工相關衛生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在中小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各類學校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80%以上,14歲以下兒童蛔蟲感染率低于3%。醫院要有針對性地向病人及其親屬開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街道和社區要圍繞群眾的健康需求開展活動,引導廣大市民群眾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自覺摒棄不良衛生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居民健康行為形成率不低于70%。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繼續開設專版、專欄、專題,大張旗鼓地宣傳衛生防病和健康知識,全面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積極開展控煙活動,禁止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
(五)完善創衛相關資料建設,順利迎接國家創衛技術評估
1、加強創衛工作的資料建設。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要按照創衛標準要求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資料建檔工作指引》內容,分門別類建立健全創衛資料檔案,對反映創衛工作的過程、實際效果、經驗體會以及日常管理工作概況的文字和音像等資料要建檔立卷,為全面深入地開展創衛工作提供完整、詳實、科學的依據。
2、高水平地制作創衛材料。嚴格按照創衛要求,高質量地完善創衛規劃、計劃、總結、技術資料、統計報表等資料,組織工作人員編印《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資料匯編》(分匯報、決策、管理三本)、制作《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匯報片》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多媒體匯報片》,切實做到圖文并茂,有吸引力、感染力,更有說服力和影響力。
四、需要提請研究解決的幾個問題
(一)關于向全國愛衛會申報的時間問題。今年2月2日,新頒布的《國家衛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監督管理辦法》比原來的考核辦法標準更高、要求更嚴、檢查時間更長。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由原來的≥50%,增加到≥60%;考核評審程序由原來的調研、考核鑒定、社會公示改為暗訪、技術評估、考核鑒定和社會公示,推薦材料審核過關之后,3個月內國家愛國衛會組織專家組進行暗訪,每次檢查之后要求整改的時間都在2個月以上,可見從申報到一次性順利通過考核鑒定最少需要9個月以上。而且全國愛衛會辦公室要求省愛衛會把好申報關,因此只有待省愛衛會檢查通過之后,省愛衛會才向國家申報。
(二)關于創衛工作機構調整問題。鑒于人動,為進一步加強領導,提高創衛工作的科學性,建議對現有創衛工作機構進行調整,加強落實層面的力量,將外設工作組調整為“愛國衛生、健康教育、市容環境衛生及綜合執法、環境保護、食品與公共場所衛生、傳染病防治、集貿市場管理、社區及城鄉結合部、城中村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治安及交通秩序”十個工作組,由各工作組組織實施、技術指導、專項督查、對口承接上級的檢查,具體見《關于調整創衛組織機構的通知》。
(三)關于中心城區家庭式旱廁問題。經過普查,目前,中心城區尚有家庭式旱廁357座,尤其是城中村,有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化成街道就高達220個。這些旱廁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有的還有房產證。要通過國家暗訪,必須取締城區所有家庭式旱廁,增加居民區公廁建設和改建,盡可能免費開放城市公廁及臨街單位廁所,解決市民如廁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