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6 09:34:2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民間借貸常見問題,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一、引言
2012年3月28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溫州市民營經濟發達,民間資金充裕,民間金融活躍。近年來,溫州部分中小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和企業主出走現象,對經濟和社會穩定造成一定影響。開展金融綜合改革,切實解決溫州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引導民間融資規范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僅對溫州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而且對全國的金融改革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義。會議批準實施《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要求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體系,使金融服務明顯改進,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能力明顯增強,金融環境明顯優化,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經驗。
二、溫州民間借貸市場
2.1概念
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以及公民與啟發組織之間的借貸,它是民間資本的一種投資渠道,本質上屬于直接的融資形式。
2.2形成
溫州是改革開放之后最早突破計劃經濟桎梏的地區之一,在國有經濟的縫隙之中,溫州人憑借親朋等熟人的關系相互抱團,最終形成類似打火機、制鞋、皮革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重鎮。制造業的繁榮,仍然有賴于金融的輸血,因此溫州也被視為國內金融創新的試驗田。
2.3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收入水平不斷增加,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原本依托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產生的“溫州模式”整慢慢喪失其優勢。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很快,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經營越來越困難,需要大量的資金才能維持其運轉。另外,一些企業進行轉型升級也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我國目前企業獲取資金的主要途徑是銀行貸款,但是從銀行貸款并不容易,這個就迫使企業另尋他徑,催生了對民間資本的需求。
2.4現狀
溫州當地年產值在3000萬以上的中型企業,在正常年份獲取貸款并不難,其他的小型企業則一般通過親戚朋友、或者擔保公司進行民間融資。自去年年底開始,當地民間融資利率普遍超出24%的水平后,做實業經營的溫州老板便難以支付如此高的利息,只有縮小規模或半停工。今年員工工資、福利上升兩成以上,原材料價格上漲15%以上,總生產成本總和上升三成左右。去年以來不斷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資金的使用成本大幅度提高,這對于利潤微薄的中小企業的打擊巨大。
溫州的四大支柱產業:皮鞋、服裝、眼睛、家電,均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利潤微薄,對成本波動高度敏感。近期一些老板開始賣掉企業,做起投資。相比制造業的微薄利潤,投資房地產、礦山對溫州老板的吸引力更大。比起炒房更快的,是直接“炒錢”。從2009年,宏觀調控、銀根驟然緊縮,溫州民間吸儲利率不斷走高,直接引發了炒錢熱。一些擔保公司、典當行、小額貸款公司也當起資金掮客,一手吸儲,一手放貸。
三、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的主體
3.1主體分類
首先是民間借貸市場的資金需求方,主要是溫州市制造業發展的中小企業,近幾年來,又有新的主體參與進來,例如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寄售行、擔保公司、投資公司等,還有為數不少的各類地下機構參與其中。其次是資金的供給方,主要包括當地居民及同中小企業具有親屬、血緣關系的人群。
3.2 主體心理分析
(1)從資金需求方的角度來看,首先,需要是動機產生的內在條件。在改革開放初期,溫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有限發展民營經濟的條件及優勢,必然產生比較大的資金需求。在市場經濟初始形成的時期,我國的各種金融機構及金融制度都不健全,但是資金的大量需要迫使當地中小企業把眼光投向親朋好友。其次,一般來說,只覺者的潛在需求會驅使著人們朝著一定的方向去只覺對象,凡是符合其需要和動機的對象將會優先得到只覺。對于當時的溫州資本市場來說,由于親朋好友的資金便捷性與易獲得性使得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的形成。
(2)從資金供給方的角度來說,首先,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的資金供給者首先是與個體企業有親屬或朋友關系的人群,這類人群屬于同一個群體,稱之為初級群體,是人們通過直接的社會關系而結成的,以感情為基礎,成員間彼此熟悉,關系密切的群體。初級群體其成員交往頻率高,相互關系具有直接性。中小企業主的家庭成員或親朋好友在本群體成員需要資金需求時,往往會考慮出資相助,久而久之,這樣的關系便固定下來,形成了民間借貸關系的主體。
3.3主體心理對民間借貸市場的影響
隨著溫州經濟的不斷發展,溫州的民間借貸規模逐步擴大,距不完全統計,到2001年末,當時的民間借貸規模達到300億-350億。將近10年的時間,溫州民間借貸規模增長了2.4倍以上。截至目前,溫州民間借貸市場處于階段性活躍時期,估計市場規模約為1100億元,占全市銀行貸款的20%。如此龐大的規模,對于溫州當地的金融市場來說,無疑是其中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其發展過程當中的紐帶是什么呢?以市場為基礎的金融市場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參與者之間的高度信任,這種信任明顯的表現在參與溫州民間借貸的雙方無需簽訂任何協議,有時候只是口頭承諾便可以獲得百萬資金,而放貸者又是憑借什么放心的借與籌資者資金呢?除了不可割裂的血緣關系外,且現在大多數參與的主體不存在相互之間的親屬關系,就是其處在一個共同的群體之中。溫勒認為,人的心理與人的行為決定于內在需要和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當人的需要未得到滿足時,會產生內部市場的張力,而周圍環境因素起著導火線的作用。人的行為動向取決于內部力場和情景力場(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主要決定因素是內部力場的張力。一個群體內群體成員之間的各種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認為群體行為正是在這些關系中產生的。群體對個體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個人在群體中會產生不同于處在單獨環境中的行為反應。因此在溫州經濟不斷發展的時期,由于共同的心理及地理趨同,產生的巨大的“溫州幫”,這些“溫州幫”在其建立的群體組織內進行金融活動,建立起了屬于溫州當地并且極具溫州特色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在該市場內,群體成員能夠憑借極高的信用條件拆借資金,服務于自身企業,解決了溫州經濟發展中資金的瓶頸,促進整個溫州經濟的發展。
四、總結及建議
綜上所述,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的產生及發展有著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在外部環境的刺激下,溫州當地內部經濟發展的繼續解決的資金問題隨之產生,由行為學我們可知,需要是動機產生的內在條件。由于情感因素的維系,進而形成了以親戚和朋友為主要資金供給者的民間借貸市場。民間借貸市場解決了溫州中小型企業的資金需求問題,有效緩解了溫州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金瓶頸,為溫州的經濟增長助力。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溫州的民間借貸市場又有了新情況,具體表現在:(1)中介機構參與民間借貸,違規經營現象普遍。(2)民間借貸異化為“炒錢”游戲,蘊藏隱患值得關注。(3)民間借貸利率沖高,短期化現象明顯。(4)民間借貸資金鏈斷裂,企業關停、業主逃逸事件頻發。這造成了溫州民營經濟的發展困局。針對以上情況,我們提出以下建議:(1)做好“加、減、乘、除”法,改善民營經濟外部發展環境。(2)增強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主動型,鼓勵民營企業自立成長。(3)打破“二元金融體制”,支持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4)加快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縮小民間市場與正規金融市場的利率差距。(5)警惕民間金融的風險隱患,規范發展民間金融。
五、政策研究
政府在溫州金融改革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國務院總理在2012年3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實驗區。會議批準實施《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規范發展民間融資,研究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加快發展新型金融組織等十二項任務。為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的發展助力,更好的發揮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的優勢,加速溫州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政華,溫州:金融風波未了,中國新聞周刊[J],2011,26-29
[2]吳國聯,對當前溫州民間借貸市場的調查,Financial Industry[J],2011(8)
[3]郭明,溫州民間借貸市場探析[J],時代金融。2011(11)
[4]徐偉,王婷,溫州民間借貸市場風險透視民營經濟的發展困局,Financial Industry[J],2012(01)
摘 要: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的爆發暴露了民間借貸所蘊含的巨大風險。為有效地防范與化解民間借貸風險,溫州市在國內率先探索民間
>> 完善的出納管理制度 淺議房屋權屬登記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網購發票管理制度的研究 論無因管理制度的完善 關于完善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的思考 淺談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會計管理制度的措施分析 完善酒店財務管理制度的思考 論遺產管理制度的完善 淺談預算管理制度的問題及完善 完善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的思考 完善秘書工作的績效管理系統與酬薪管理制度 淺談工商管理制度在企業中運用的困境與解決對策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與完善 我國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的缺失與完善措施 預算松弛與完善企業管理制度的互動關系研究 論中國進出口銀行管理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工礦企業車輛管理制度的完善與發展 論中國出入境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與完善途徑 完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方法與對策思考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3年6月21日訪問。
[4]李有星、李佳穎:《論民間融資備案登記的難點及其解決》,《法治研究》2012年第10期,第49頁。
作者簡介:繆心毫(1980-),男,漢族,浙江蒼南人,現就職于溫州大學金融研究院,法學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金融法學研究。
項目來源:2012年度溫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民間借貸登記制度:現狀及其改革方向》(12wsk008);2012年度溫州市金融研究院課題《法學視野下民間借貸登記制度的建立與完善》(12YB03);2012 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民間借貸與非法集資風險防范法律問題研究》(12JZD038)。
>> 論我國P2P網絡借貸的債權人保護問題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稅務法律問題研究 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中的法律問題 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運營模式研究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運營模式與風險防控 我國現有的P2P網絡借貸模式分析與風險評估 我國P2P網絡借貸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前景分析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發展與風險分析 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居間人角色分析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及監管分析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控制分析 P2P網絡借貸平臺法律風險分析 我國p2p網絡借貸發展面臨的風控困境及法律對策研究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運行模式與風險管控研究 規范發展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思考 我國P2P網絡借貸市場中存在的問題研究 對當前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發展的思考 我國P2P網絡借貸發展歷程探究 對我國P2P網絡借貸行業發展的思考 我國p2p網絡小額借貸的現狀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3/9/10.
[2]胡蓉萍.放貸人唐寧[EB/OL],http://.cn/2011/ 0910/211047.shtml,2013/9/10.
[3]胡蝶.資產證券化法律問題研究——擬證券化資產“風險隔離”角度[D].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6.
[4]倫宗健.我國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研究[D].沈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12.
[5]蒲劍宇,管瑞龍.推進我國資產證券化發展的途徑與意義——基于資產證券化的國際經驗與啟示[J].國際金融,2012(07):76-77.
[6]李愛君.民間借貸網絡平臺的風險防范法律制度研究[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2(05):35.
摘
>> 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思考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主要任務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探索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基于經濟發展新常態視角的韓國語教育改革思路 “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戰略思考 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認識存在的誤區及解讀思考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提升基層貨幣政策傳導效率的思考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思考 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的相關問題思考 “新常態”下內蒙古西部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考 新常態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難點及對策再思考 新常態下加快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升級的思考 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共享模式”理論思考 新常態下加快安徽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考和建議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企業財務管理的突破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城市規劃管理職能初探 轉變人力資源管理觀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 新常態與貴州經濟發展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王一鳴.中國經濟增長的中期趨勢和經濟轉型〔J〕.宏觀經濟研究,2013,(11):3-11.
〔4〕李揚.未來投資應讓民間資本發揮主導作用〔N〕.中國證券報,20140517(A02).
〔5〕龍敏,黃學昌.民間借貸刑法規制價值理念的重構〔J〕.犯罪研究,2014,(3):75-83.
〔6〕韓偉.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J〕.金融經濟,2014,(16):44-45.
〔7〕楊慧.推進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策略〔N〕.金融時報,20140901(10).
〔8〕張雪春,徐忠,秦朵.民間借貸利率與民間資本的出路:溫州案例〔J〕.金融研究,2013,(3):6-14.
〔9〕蔣曉妍,左曉慧,阮素梅.民間金融服務機構監管立法研究〔J〕.經濟問題,2014,(6):79-82.
〔10〕湯紅霞.對民間資本運行之嵌入式監管〔J〕.特區經濟,2014,(5):55-57.
〔11〕中國人民銀行.2014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EB/OL〕.(20140818)〔20140820〕..
〔12〕胡健.10月PMI創5個月新低 近半受訪企業“很差錢”〔J〕.每日經濟新聞,20141103(3).
>> 民間高利放貸行為非罪化研究 淺析騙取貸款罪、貸款詐騙罪與高利轉貸罪之間的若干爭議 高利轉貸罪法律適用若干問題分析 月息10% 山河集團涉嫌高利轉貸 試析販賣罪的客觀行為模式 對放高利貸行為基本理論及入罪合法性的研究 以非法經營罪對民間高利貸行為刑法規制的反思 滾燙的“轉貸”生意 什么樣的高利貸可以入罪? 論高利貸不入罪的合理性 芻議洗錢概念的非罪化界定 積極安樂死的非罪化研究 試析打擊高利貸犯罪的域外司法實踐 論聚眾罪的犯罪化與非犯罪化 向賭博人員放“高利貸”的行為定性 向賭博人員放“高利貸”的行為定性 對高利貸行為的刑法規制 一位刑事律師的罪或非罪 “罪”與“非罪”的紅星美凱龍 從自由主義視角看無被害人犯罪的非罪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訪問日期:2014年6月13日。
[7]如2013年12月中旬,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第107號文),該文件厘清了中國影子銀行的概念,并明確影子銀行監管責任分工。從該文件的內容看,文件并沒有取消影子銀行的意思,反而承認了影子銀行的存在,并提出加強監管的命題。可以說,在政府頂層制度設計中,對影子銀行是持肯定態度的。
[8]參見蒙瑞華:《公司借貸法律問題研究》,載《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李有星:《公司間借貸關系立法結構性調整:禁止、許可抑或其他》,載《法治研究》2011年第2期;鄭惠蓮:《我國公司借貸立法的檢討與思考》,載《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
[9]參見劉憲權:《高利轉貸罪疑難問題的司法認定》,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崔曉麗:《高利轉貸罪司法認定中的疑難爭議問題》,載《中國刑事法雜志》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