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免费一二三区_成人在线一区二区_日本福利网站_欧美大片高清免费观看_欧美视频区

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水電發展前景范文

水電發展前景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5 11:24:36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水電發展前景,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水電發展前景

篇1

關鍵詞:小水電建設;業發展;前景分析;主要任務

Abstract: The small hydropower in China has more than 100years development coursed; it is capable of evoking praises and tears, exciting. Small hydropower in China as China one of the few industries in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at the same time, also for the power industry in the world to establish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Key words: small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spects; main tasks

中圖分類號:TV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中國小水電產業發展現狀 :

    在中國小水電建設過程中,從最初為解決山區農村用電、結合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出發,發展到今天連續10余年每年投產超過數千兆瓦的大規模建設,幾十年來中國小水電長盛不衰,創造了世界水電發展史上的一項奇跡,并引起了聯合國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稱這一奇跡是發展中國家自力更生解決能源問題、加速當地社會發展的典范。

    從開發潛力上看,中國小水電資源十分豐富,廣泛分布在全國的1600多個縣(市),經濟上可開發的容量約為1.2億kW左右。經過幾十年來的建設,截止2006年底,全國已建成小水電站46989座,總裝機44934MW,約占可開發容量的37.4%,約占全國水電總裝機128570MW的34.9%。全國小水電已開發裝機容量主要集中在廣東等20個省市,而廣東、四川、福建、云南、湖南、浙江6省又占了全國的60%,這說明小水電是一個區域集中度很高的行業,反映了當地的資源優勢和地方政府對小水電發展的主導作用。

表6-1 中國小水電站按裝機容量分類情況

除了規模的迅速發展外,還創造了我國小水電獨特的管理方式,逐漸形成了以東部地區為主直接并入國家電網和以中西部地區為主形成地方電網或孤立小電網供電的具有自己供電區的3種運行方式,并出現了以地方各級政府投資為主的、更具有社會公益特性的小水電站,及以集體與個人投資為主的以經濟效益為目的的投資者所有的獨立小水電廠。根據裝機規模將我國小水電站進行分類,見表6-1。該表中微型、小小型、小型水電站分別指2001年裝機容量100kW以下、101kW~500kW及501kW~25000kW之間的水電站。

    此外,小水電的發展還使中國地方電網的規模不斷擴大,促進了小水電供電區內用電構成的變化,保證了鄉鎮工業和農村家庭用電的持續增長,并使得小水電供電區內鄉、村、戶的通電率從1985年的91.8%、78.1%和65.3%達到了2004年的99.57%、99.48%和98.85%,基本上解決了全國農村約3億人口的用電問題。這一意義深遠的變化表明,小水電在促進中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她已不單單是解決農村能源問題的一種技術和手段,而是形成了一個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并重的新穎的小水電行業,并成了中國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強大支柱。

    縱觀小水電發展的歷史,小水電在中國發展較快的原因很多,但有3個方面的原因是不容忽視的。①政府的支持,國家鼓勵小水電開發,制訂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包括產權政策和低稅收政策,資金方面的補貼也拉動了建設小水電的社會資金的投入。如在"九五"期間,中央投入農村水電的資金補助13.5億元,由此帶動了農村水電建設資金投入420.1億元,比例為1:24。②發展水電設備制造行業,實現了小水電設備供應的國產化,降低了小水電建設的成本,增加了地方辦電能力。如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每年需水電設備20萬~30萬千瓦,而當時的制造能力只有10萬千瓦,曾出現過"有窩無機"的困境,經過自力更生,中國近年小水電設備年產量已增至4500~5000兆瓦左右。大容量水電機組的設計、制造技術和性能已接近世界水平,而中小容量的水電機組在產品、質量及價格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不但能滿足國內需要,而且可以大量向國外出口。③與大容量的電站比較,小水電有它不可替代的特點和優點。小水電的技術標準低,工程簡單,建設工期短,一次性基建投資不大,淹沒損失小,移民、環境和生態等方面的綜合影響甚小。又由于小水電接近用戶,輸變電設備簡單,線路輸電損耗也較小。大部分小水電都有自己的小水電網和供電區,常與大電網在某一點連接,以便充分利用其季節性電能,相互補充調節,從而使小水電成了可持續發展的農村能源。

    二、中國小水電產業前景分析 :

    目前,世界電力工業的發展正在從以往的以解決缺電為主的需求型開發,發展到以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的清潔優質能源建設,同時,還出現了由發達國家往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向中國的轉移。由于大型水電工程對土壤、流水、植被、生物、氣候及人類活動的影響,以及常常缺少必要的、與整個流域的環境相協調的保護措施,目前全世界水電在電力總裝機中的比重,以及大水電在水電總裝機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同時,美國、歐盟又相繼宣布了15MW以上的水電不再認為是可再生能源,進一步使得水電開發由大水電轉到了小水電。因此,從水電開發的角度講,一個國際小水電即為國際水電的新局面已經來臨。此外,由于電力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并考慮到已在執行的京都議定書,新的電力的開發機制、管理機制及清潔發展機制正在形成,投資者所有的小型獨立發電廠日益增多,出現了分布式供電的理論和運行方式,使得小水電本身的定義及在電力工業中的地位也出現了變化。當前世界范圍內新一輪以小水電為主的水電建設的正在興起,小水電成了新時期世界水電建設主戰場中的主角。而中國無論現有的水電裝機和年發電量,還是在建規模均為世界第一,其中中國小水電的裝機也占了全球小水電總裝機的一半左右,顯而易見的中國已成了世界水電建設的主戰場。

    在這種大的趨勢下,小水電行業創新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外部環境。

    (1)發展小水電有了新的動力。近年來,由于環境保護日益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鼓勵利用可再生能源,不少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都給予扶持。人們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已成了小水電發展新的動力。

    (2)小水電發展和改革的外部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電力工業反對壟斷、放松管制的改革給小水電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這種改革的最終受益者是廣大的消費者和電力工業本身。此外,由于以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的推廣應用為主的技術進步,使得有可能將基礎設施使用到接近極限的水平,并可以對不同用戶的特殊要求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使得電力企業具體的日常維護工作大為減少,如無人值班技術的應用使得電廠的運行管理變得簡單,從而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農村電力行業的改革發展問題上,這也促進了小水電運行與管理的創新。

    (3)小水電行業發展中存在的有關問題已日益為人們所重視。例如如何區分以大廠、大電網為特點的集中供電的商業性企業與小型、成片的分散方式供電的農村電力企業之間的差別?是否可象一些國家一樣,將小水電企業按非贏利性的特殊企業來對待?又如在電力體制改革中電力供應商可以選擇用戶,用戶也可以自由選擇供電商,在小水電供電區內的用戶和水電廠、農村供電所是否可象美國《電力用戶權利法案》中規定的那樣,自己組織起來,創辦屬于自己的當地電力公司?還有在少數孤立大廠集中供電的電力系統內實行的廠網分開、取消特許供電區的改革,對于多個小水電站成片供電的農村電力系統有什么影響?以及小水電供電區內發供用一體化的供電市場和地方電網如何發展等?此外在我國加入WTO后,如何與國際接軌,打破行業壟斷,在通過對可再生能源的立法后,如何使小水電這一優質電源得到更有效的開發?凡此等等,這些從實踐中提出來的問題都日趨為人們所關注,并使發展小水電的外部環境產生了很大變化。

三、當前中國小水電建設有以下主要任務:

    (1)發揮小水電的優勢,實現分散方式的農村電氣化。中國政府對小水電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一向十分重視,為此,國務院決定在已經建成了以小水電供電為主的652個農村電氣化縣的基礎上,在"十五"期間再由中央政府安排專項資金建設400個標準更高的農村水電電氣化縣,解決境內無電鄉村的用電和當地人民的生活用能問題。

    (2)實現送電到鄉,改變邊遠地區貧困落后狀況。根據普查,中國的無電人口主要分布在川、青、新、藏地區。到2000年底,中國仍有16509個無電村,約2800萬人口沒有用上電。送電到鄉計劃是一項面向西部無電貧困地區執行的農村能源和環境保護項目。該項目以小水電開發為主要內容, 推動山、水、林、路綜合治理, 發展經濟, 保護農村環境, 從而促進了貧困山區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3)保護生態環境,實施小水電代燃料工程,促進邊遠地區可持續發展能源的建設。根據調查,一戶居民,平均4口人,一般一年用于做飯、燒水、取暖的燒柴量約需2000-3500公斤,消耗十分驚人。給當地帶來了很大的生態問題。與此相對的是,小水電的廉價電能如果用于煮飯、取暖的話,可以使森林覆蓋率上升,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為此,國家實施了以小水電代燃料工程,以便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4)適應世界水電開發的戰略轉移,大力建設各種經濟類型的小水電廠。小水電是新時期代表電力工業改革發展方向的一種優質電源。由于資源多、分布廣,通過大量投資者所有的獨立小電廠的建設,可以發展當地經濟,打破電力壟斷,改善電力工業傳統的大機組、長高壓輸電線的發、輸、配、供電為一體的運行方式,逐步發展以自用為主、多余上網為特點的新穎的分布式供電模式,以便提高效益,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因此,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它比其它形式的電源更值得發展,更便于實行清潔發展機制。

    (5)實施小水電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小水電的設計、施工和設備制造能力得到了長足發展。目前,已經達標驗收的電氣化縣,都有能力自行設計、施工、安裝容量在15兆瓦以下的電站及35千伏輸變電工程,有些縣可以靠自己的技術力量建設50兆瓦的小水電站和110千伏的輸變電工程。全國小水電行業現有從業人員約66萬人,其中技術人員和農村電工約30萬人,能建成任何類型的小水電工程。中國的主要設備制造廠家也達到了80多家,可以生產各種各樣的小水電設備。因此,中國已經具備了完成任何國外小水電工程的能力。探索走出去的途徑,通過一些小水電工程的成功建設,不但可以創造經濟效益,而且可在所在國產生良好的影響,發展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友誼。

    (6)推動及參與電力體制改革。由于歷史原因,長期以來在我國形成了大電大網國家辦,小電小網地方建的局面,各自具有一定的供電區,這種分治的供電管理方式,改革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一方面,小水電行業作為反壟斷的主要力量,應努力促成政府職能轉變,取消行業部門對市場的微觀控制;打破公司壟斷,改變電力公司垂直一體化的經營方式;建立競爭性市場,形成以用戶為市場主體、由市場決定交易方式和價格的新機制,實現電力工業與社會的協調發展等等。另一方面,作為改革的對象,要充分研究以大廠、大電網為特點的集中供電企業與小型、成片的分散方式供電的農村電力企業之間的差別;研究實行廠網分開、取消特許供電區的改革對于多個農村水電站成片供電的農村電力系統的影響,使小水電行業在改革中得到更大的發展。

    (7)辦好國際小水電中心,為世界人民服務。國際小水電中心在中國的成立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大成果,也是世界需要小水電的一個象征,反映了中國小水電開發的成績和在國際上贏得的地位。中心建設創造了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三方合作的南南合作新模式,并在60多個國家發展了小水電的成員組織,這是繼由地方政府、小水電公司及大電代管等方式之外的一種新的行業管理方式,有利于發展形成新時期小水電的開發、管理體制,并可利用中心的多邊合作渠道走出去,開展對外的小水電經濟技術合作活動。

    (8)實現小水電的行業創新。新時期小水電的發展需要我們建立形成小水電的行業理論。如如何從理論上論證以社會公益、生態保護為主的地方小水電企業是一種非贏利性的特殊形式的企業。在解決農村電力供應、實現山、水、林、路綜合治理、保護農村環境、扶貧和促進當地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方面,小水電具有很大的社會和環境效益,這是外界商業性的供電行為無法替代的,與投資者所有的電廠有很大的區別。由于地方小水電企業創造出來的這種巨大的社會和環境效益至今還是沒有回報的,因此這些小水電企業的定位只能是非贏利性的,應通過立法承認小水電企業是電力市場中一種非贏利性的特殊形式的企業。

篇2

關鍵詞:小水電;發展前景;現狀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mall hydropower industry and th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small hydropower industry is analyzed.

Key words: small hydropower; development prospects; present situation

中圖分類號:TU994

引言:

回顧小水電百余年來的發展歷程,通過國家實施的以小水電為基礎的農村電氣化縣建設、農網改造、送電到鄉光明工程、以電代燃料生態小水電站建設和清潔能源機制等一系列項目的實踐,以及小水電工作者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使得小水電從一個不起眼、還曾常常被認為是落后生產力象征的小規模低等別水電成了我國最大的優質可再生能源,小水電本身也從傳統的大水電中脫穎而出,形成了一個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與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相一致的新的行業。

展望新世紀,審時度勢,把握未來,清醒地看到中國經濟火車頭正駛向知識經濟的高速公路上,充分認識信息技術——互聯網時代對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已經和可能帶來的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從資源水利、環境水利和節約型社會的戰略高度,積極探索中小水電開發利用的大方向、新模式,從規劃設計的指導思想、編制原則和可行性評價標準,以及可能的運行管理方式等等方面,作出有科學依據的預測,以調整發展戰略,才是我們現在需要認真加以思考和對待的。

隨著環保——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力度加大,火力發電成本增加,中小水電的特有優勢,和競爭力將更加突顯出來。

1小水電產業前景分析

目前,電力工業的發展正在從以往的以解決缺電為主的需求型開發,發展到以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的清潔優質能源建設,同時,還出現了由發達國家往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向中國的轉移。由于大型水電工程對土壤、流水、植被、生物、氣候及人類活動的影響,以及常常缺少必要的、與整個流域的環境相協調的保護措施,目前全世界水電在電力總裝機中的比重,以及大水電在水電總裝機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從水電開發的角度講,一個國際小水電即為國際水電的新局面已經來臨。此外,由于電力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并考慮到已在執行的京都議定書,新的電力的開發機制、管理機制及清潔發展機制正在形成,投資者所有的小型獨立發電廠日益增多,出現了分布式供電的理論和運行方式,使得小水電本身的定義及在電力工業中的地位也出現了變化。

在這種大的趨勢下,小水電行業創新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外部環境。

1.1發展小水電有了新的動力。近年來,由于環境保護日益成為

全球關注的問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鼓勵利用可再生能源,不少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都給予扶持。人們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已成了小水電發展新的動力。

1.2小水電發展和改革的外部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電力工業反對壟斷、放松管制的改革給小水電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這種改革的最終受益者是廣大的消費者和電力工業本身。此外,由于以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的推廣應用為主的技術進步,使得有可能將基礎設施使用到接近極限的水平,并可以對不同用戶的特殊要求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使得電力企業具體的日常維護工作大為減少,如無人值班技術的應用使得電廠的運行管理變得簡單,從而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農村電力行業的改革發展問題上,這也促進了小水電運行與管理的創新。

當前,小水電建設有以下主要任務:

1.2.1實現送電到鄉,改變邊遠地區貧困落后狀況。根據普查,中國的無電人口主要分布在四川、青青海、等地區。送電到鄉計劃是一項面向西部無電貧困地區執行的農村能源和環境保護項目。該項目以小水電開發為主要內容, 推動山、水、林、路綜合治理, 發展經濟, 保護農村環境, 從而促進了貧困山區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解決境內無電鄉村的用電和當地人民的生活用能問題。

1.2.2保護生態環境,實施小水電代燃料工程,促進邊遠地區可持續發展能源的建設。根據調查,一戶居民,平均4口人,一般一年用于做飯、燒水、取暖的燒柴量約需2000-3500公斤,消耗十分驚人。給當地帶來了很大的生態問題。與此相對的是,小水電的廉價電能如果用于煮飯、取暖的話,可以使森林覆蓋率上升,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為此,國家實施了以小水電代燃料工程,以便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1.2.3適應世界水電開發的戰略轉移,大力建設各種經濟類型的小水電廠。小水電是新時期代表電力工業改革發展方向的一種優質電源。由于資源多、分布廣,通過大量投資者所有的獨立小電廠的建設,可以發展當地經濟,打破電力壟斷,改善電力工業傳統的大機組、長高壓輸電線的發、輸、配、供電為一體的運行方式,逐步發展以自用為主、多余上網為特點的新穎的分布式供電模式,以便提高效益,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因此,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它比其它形式的電源更值得發展,更便于實行清潔發展機制。

1.2.4實施小水電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小水電的設計、施工和設備制造能力得到了長足發展。目前,已經達標驗收的電氣化縣,都有能力自行設計、施工、安裝容量在15兆瓦以下的電站及35千伏輸變電工程,有些縣可以靠自己的技術力量建設50兆瓦的小水電站和110千伏的輸變電工程。全國小水電行業現有從業人員約66萬人,其中技術人員和農村電工約30萬人,能建成任何類型的小水電工程。中國的主要設備制造廠家也達到了80多家,可以生產各種各樣的小水電設備。因此,中國已經具備了完成任何國外小水電工程的能力。探索走出去的途徑,通過一些小水電工程的成功建設,不但可以創造經濟效益,而且可在所在國產生良好的影響,發展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友誼。

2中國小水電產業發展現狀

小水電的行業創新主要任務是要努力建設三個電力市場:建立地方服務型的農村電力市場;在傳統電力系統中建立競爭性電力市場;建立用戶自己的分布式電力市場。通過行業創新,可以確立小水電可持續發展所需的內部機制,理順小水電及其供電區與大電網的外部關系。順應水電開發的戰略轉移,把小水電行業的持續發展與當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從而使得促進小水電發展成為一項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政策。

從開發潛力上看,中國小水電資源十分豐富,廣泛分布在全國的1600多個縣(市)。經過幾十年來的建設,截止2012年底,青海省已建成小水電站230多座。全省小水電已開發裝機容量主要集中在海南地區,這說明小水電是一個區域集中度很高的行業,反映了當地的資源優勢和地方政府對小水電發展的主導作用。

除了規模的迅速發展外,還創造了小水電獨特的管理方式,逐漸形成了以地區為主直接并入電網和以地方電網或孤立小電網供電的具有自己供電區的3種運行方式,并出現了以地方各級政府投資為主的、更具有社會公益特性的小水電站,及以集體與個人投資為主的以經濟效益為目的的投資者所有的獨立小水電廠。此外,小水電的發展還使我省電網的規模不斷擴大,促進了小水電供電區內用電構成的變化,保證了鄉鎮工業和農村家庭用電的持續增長,并使得小水電供電區升高,基本上解決了農村人口的用電問題。這一意義深遠的變化表明,小水電在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它已不單單是解決農村能源問題的一種技術和手段,而是形成了一個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并重的新穎的小水電行業,并成了中國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強大支柱。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有毒有機污染物 電化學法 前景

近年來電化學處理廢水的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給廢水處理帶來了新的活力,但目前該技術在國內外仍處于開拓階段,需要改進的方面很多。其重點在于對電極材料的改性[1,2],在早期的電化學技術中,人們多用金屬做陽極,這類電極在處理廢水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溶出現象(如CuCu2+)[3],使得陽極損耗,并且向水中引入雜質。而不溶性的惰性電極(如Pt等)的催化活性不高,處理廢水的效果不甚理想。DSA電極不會發生溶出,并且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4-8],因而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并迅速發展成熟起來。現在對于陽極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DSA陽極的性能改進上,重點在于如何延長電極壽命,提高電催化的活性。

電化學反應是在電解池中進行的,因此電解池的結構對廢水處理的效果有很大影響。在發生直接電氧化時,污染物只有傳質到電極表面,才能對其進行降解。而間接電氧化時,高效率的處理只有在污染物與電化學產生的強氧化劑充分混合才能實現。因此用電化學方法處理廢水必須提高污染物的傳質過程,加速污染物與氧化劑的混合,這就需要有高效的反應器。由于污染物的電化學氧化發生在陽極表面,因此增大陽極表面積可提高降解效率,有助于提高時空產率。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設計出高效合理的化學反應器,最大限度地提高電解反應速度,增大單位電解槽的反應量是該領域工業化的緊迫任務。

盡管國外電化學處理廢水已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不少已達到了工業化應用的水平,但電化學作為一門在凈化環境中有所作為的學科,還處在不斷發展中。我國電化學處理廢水進展緩慢,特別是在加強電化學技術與其他物理、化學、生物等其他環境處理方法聯用方面[9,10],如把電化學與聲、光、磁技術相結合,使其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協同效應,降低處理成本,提高工藝的經濟性和實用性,拓寬電化學應用領域。

目前電化學實驗的主要處理對象為模擬廢水、單一污染物質的廢水或者染料廢水,對于其他成分復雜的實際工業廢水因其pH值、含鹽量等變化較大而缺乏較多的研究[11,12]。筆者認為,隨著電極材料的結構和形態,電極反應活性和選擇性,電化學催化反應技術及反應器結構,供電方式和電極材料的優化組合,以及多種技術的聯合使用等方面的改善。電化學方法處理難生物降解、成分復雜的廢水將會有較好的應用前景。這一研究領域的突破,對提高電化學處理工藝的效率、降低處理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為治理廢水中的污染物提供一種經濟實用的新技術。

參考文獻:

[1]劉漢水,余夙,童少平,馬淳安.電化學氧化和臭氧化預處理酸性化工廢水的效能研究[J].電化學,2013(05).

[2]張壘,王麗娜,付本全,吳高明.三維電極電化學反應器深度處理焦化廢水[J].環境工程學報,2013(09).

[3]徐文英,樊金紅.高廷耀.硝基苯類化合物在銅電極上的電還原特性和還原機理[J].環境化學,2005,VOL24(01).

[4]Shao-Ping Tong.Chun-An Ma.Hui Feng.A novel PbO2 electrode prepa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rganic degradation[J].Electrochimica Acta 53(2008)3002-3006.

[5]Peidong Yao.Xueming Chen.Hao Wu.Dahui Wang.Active Ti/SnO2 anodes for pollutants oxidation prepared using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J].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202(2008)3850-3855.

[6]GuangYu Zhao.HuLin Li.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methanol on Pt nanoparticles composited MnO2 nanowire arrayed electrode Applied[J].Surface Science 254(2008)3232-3235.

[7]Guohua Zhao.Yiting Tang.Rui Chen.Rong Geng.Dongming Li.Potential and current oscillations during formaldehyde oxidation on platinum particles dispersed in three-dimensional pore networks of TiOx/Ti[J].Electrochimica Acta 53(2008)5186-5194.

[8]Jiefei Yu.Margaret J.Kupfer le.Two-stage Sequential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Nitrate Brine [J].Wastes Water Air Soil Pollut:Focus(2008)8:379-385.

[9]高俊俠.新型兩段式超聲強化電化學方法降解染料廢水[J].水處理技術,2013(09).

[10]李媚,王克之,李雪蓮.吸附-電化學氧化耦合處理對氯苯酚廢水及動力學[J].環境工程學報,2013(09).

篇4

關鍵詞:小水電  開發  發展現狀  生態環境保護

Abstract: China's small hydropower resourc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ha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energy structure. However, large-scal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has also caused a variety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or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small hydropower development and it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is paper put out some discussions for the line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small hydro;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statu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TV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2-0020-02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以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消費方式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調整能源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當前我國能源生產與供應的必然要求。小水電是國際公認的可再生綠色能源,生態效益顯著,大力開發小水電,對于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解決農村地區用電困難、改變山區落后面貌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通過國家實施的農村電氣化建設、農網改造等工程,小水電以其開發成本低、建設周期短、就近供電、價格低廉等優點,受到了廣大投資者的青睞,得到了較快的發展。與此同時,開發小水電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小水電建設過程中,如何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問題,成為目前國內小水電開發的焦點。

1 我國小水電的發展現狀

1.1我國小水電的資源分布特點

小水電的裝機容量因各國國情而異,我國小水電是指單機容量為5萬kW及以下的小型水電站。我國河流眾多,小水電資源非常豐富,可開發量達1.2億kW。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1 600多個縣市區已建成小水電站45000座,裝機容量5100多萬kW,年發電量1600多億kW?h,約占中國水電裝機和年發電量的30%,在建規模達2000萬kW,約占世界小水電開發量的40%以上[1]。

我國小水電資源分布廣泛,主要集中在中西部邊遠地區、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這些地區大都是遠離大電網的山區,人煙稀少,負荷比較分散,小水電資源是其農村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就地供電,是大電網的有力補充。從地理分布來看,小水電主要集中在長江上游和黃河中上游地區[2],尤其是長江以南地區,雨量充沛,水力資源豐富,是開發小水電的重點區域。目前,全國小水電已開發裝機容量主要集中在廣東等20個省市,尤其是廣東、四川、福建、云南、湖南等省份。

1.2 我國小水電的開發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水電得到了蓬勃發展,由于小水電帶來的明顯經濟效益,全國各地對開發小水電的積極性都較高。近年來,我國加快了小水電發展的步伐,每年新增裝機容量200~300萬kW,總裝機容量占整個水電的30%以上,占全國電力工業比重6%-7%[3],居世界領先位置。

縱觀我國小水電幾十年的發展,解決了偏遠地區農村用電緊張的問題,以電代柴極大地改善了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促進了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加快了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小水電的發展,提高了農村地區防洪抗旱的能力,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對于解決“三農”問題有著積極意義。與此同時,由于小水電是一種清潔能源,它的發展還促進了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據統計,我國小水電一年的發電量相當于0.34~0.44億噸標準燃煤,與相同數量的火電相比,可減少排放1億噸左右的二氧化碳[4]。

目前,我國小水電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政策體系和管理標準,但是小水電開發程度依然較低,開發不規范、投資與收益不相匹配、上網受限制、電價不合理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問題一直制約著我國小水電的發展。

2 我國小水電開發中的生態環境問題

雖然說小水電是清潔能源,但是建設過程中以及建成運行后仍會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一定影響,開發過程中如果違規建設、不采取環境保護措施,將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實踐經驗表明,我國小水電開發中存在的生態環保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河水銳減,河床干涸。在小水電設計階段,一些開發單位忽略了科學的水資源開發規劃,沒有考慮流域總體規劃問題。我國2/3的小水電站是引水式電站[5],若缺乏泄水建筑和調度方案,在枯水期時,上游的水源全部引到電站進行發電,很容易引起下游河段斷流,造成河床干涸,影響下游的生態環境和居民生產生活用水。

(2)部分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小水電的選址一般坐落在植被良好、林木茂盛的山區,在開發建設的施工階段,修建公路、引水渠道、廠房等設施時,不可避免地要對山林進行開挖,加之施工廢棄物的隨意傾倒,使地表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引起山體滑坡和水土流失。

(3)影響水文環境,破壞生態多樣性。小水電站的修建,一定程度的改變了河流的水量、水質、水溫、泥沙等環境因子,尤其是攔河大壩,嚴重影響了水生生態系統,它阻隔了某些魚類及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使其不能順利進行繁殖,破壞了生物遺傳多樣性,對某些稀有魚類和珍稀動植物將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3 對小水電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

 對于小水電開發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增強環保意識,加強工程建設管理。在規劃設計階段,必須正確處理好小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綜合考慮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充分論證建設水電站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針對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要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對于缺少環保措施的小水電項目,應不予審批。在項目施工階段,要嚴格制度周密的施工方案,杜絕野蠻施工,防止出現無序開發和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

(2)建立完善的小水電開發生態環境管理制度,依法監督小水電站的建設與運營。必須根據國家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制定相應的小水電環境管理制度,在項目的規劃、建設與運營過程中進行嚴格的環境管理。小水電工程涉及的主要生態與環境管理制度是:環境預審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三同時” 制度是指建設項目的環境治理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管理制度[5]。

(3)制定并實施生態補償機制,實現開發與治理相結合。小水電在運行過程中,對生態環境必然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應該制定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從小水電站的發電效益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長期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對于開發小水電引起的移民問題,國家和地方政府也應該提供適當補貼,妥善做好移民的安置工作,使小水電的開發建設成為真正惠及山區人民群眾的工程。

篇5

關鍵詞:林下經濟;布局;任務;重點;麗水市

1引言

為科學利用林下土地和空間,建立以林業為主體,種植、養殖、采集、旅游等相配置,多層次、多時序、長短效益相結合,農林牧副等協調發展的復合經營體系,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產出率,加快興林富民步伐,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效益林業為核心,以興林富民為宗旨,充分發揮林地資源優勢和林蔭空間優勢,積極組織開展林下種植、養殖、采集、旅游等立體復合生產經營,使林、農、牧各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循環相生、協調發展,促進林下經濟向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通過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撐、企業帶動,實現農民收入和森林資源“雙增長”。

2發展原則

2.1堅持生態優先、統籌兼顧的原則

堅持生態優先,在確保森林資源安全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利用林地資源,推動林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統籌生態保護與農民增收,兼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確保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良性互動。

2.2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

根據林齡、林地及其空間環境條件,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分類指導,突出特色,科學規劃,多元發展,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菜則菜、宜藥則藥、宜菌則菌、宜草則草、宜禽則禽,合理配置生產要素,發展適合本地特點的林下經濟。

2.3堅持示范帶動、穩步推進的原則

在合理經營的基礎上,加強示范基地和專業合作組織建設,以點帶面,穩步推進。注重科技含量,提高收益率,發展中注重強化龍頭企業,基層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引導規模化發展。

2.4堅持市場推動、政府引導的原則

緊密結合市場需求,積極引導林農發展適宜的林下產業,力求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聯合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搞好協調,加強指導,大力宣傳,廣泛發動,逐步擴大規模,形成產業。

2.5堅持科技創新、優質高效的原則

加強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加大科技培訓和實用技術指導力度,增強林下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實現優質、高產、高效。

3布局分析

(1)林下養殖區。建立以蓮都區、松陽縣、龍泉市、慶元縣等為重點,云和縣、青田縣、遂昌縣等共同發展的區域化、規模化林下禽類養殖格局。

(2)林下種植區。建立以縉云縣、青田縣、景寧縣等重點中心產區,云和縣、龍泉市、慶元縣等共同發展的區域化、規模化林下中藥材種植格局。

(3)林下食用菌區。以龍泉市、慶元縣等為核心重點區域,蓮都區、云和縣、龍泉市、遂昌縣等共同發展的林下食用菌產業格局。

(4)林下采集區。林下采集以竹類及油茶為重點。筍竹林基地建設布局以竹林分類經營為基礎,根據竹林資源分布和產業發展水平以及交通條件確定優勢區域;建立以青田、蓮都、縉云、松陽為油茶中心產區,云和、遂昌等縣共同發展的油茶區域化、規模化產業格局。

(5)森林旅游。發掘森林休閑養生(養老)發展增長點,開展基礎工作,初步實現由“林業大市”向“森林休閑養生(養老)強市”的發展轉變。

4建設任務

4.1林下種植

充分利用麗水市豐富的林下資源發展復合種植業,主要發展模式為:林——筍模式,開發竹園經營,推廣四季竹筍技術,提高竹筍產量;林——油模式,在低丘山地重點發展優質木本油料樹種——油茶;林——苗模式,在林緣、林蔭及林下空地培植苗木花卉;林——藥模式,在林下種植耐蔭的鐵皮石斛、腫節風、魚腥草、黃精、元胡、百合、白術等藥用植物;林——菌模式,林下種植培育松菇、香菇、木耳、竹蓀等菌類;林——糧模式,林下種植玉米、花生、馬鈴薯、豆類等森林糧食;林——菜模式,林下種植蕨菜、馬齒莧、生姜等森林蔬菜。

4.2林下養殖

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發展立體養殖,主要發展模式為:林——禽模式,在林下圈養雞、鴨等禽類;林——畜模式,在林下圈養或放養兔、豬、羊等家畜,實現飼料下山和肥料上山的生態循環;林——蜂模式,利用林木放養蜜蜂,發展養蜂業。林——馴模式,利用林下森林環境和氣候條件,人工馴養繁殖梅花鹿、石蛙、野豬、大鯢等野生動物。

4.3林下產品采集加工

充分利用林下產業的產品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產品的加工、流通和銷售業,拓寬林下經濟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主要發展木本油料、竹材竹筍、森林果品、香精香料、森林蔬菜、木質藤本等采集加工。

4.4森林景觀利用

充分發揮林區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生態良好的優勢,合理利用森林景觀、自然文化環境和森林食品,發展林業觀光園區、森林人家、森林莊園、農家樂等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生態養生等,開發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果品、茶葉、藥材等森林旅游商品,逐步形成功能比較完善的森林旅游景區。

5建設重點分析

5.1加強生態經濟兼用林建設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把生態建設和產業建設結合起來,推進生態與產業協調發展。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生態經濟兼用型樹種,利用宜林荒山荒坡,大力加強生物質能源林、工業原料林、珍稀名貴林和休閑風景林基地建設。對疏林和雜灌林,進行補植改造,套栽經濟樹種、特色林果樹種、用材林樹種或常青樹種,優化樹種結構,提高林分質量。加快森林培育,增加森林資源總量,達到既綠化國土,又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目的。

5.2大力發展林下種植業和養殖業

在不改變林地用途,確保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在全省范圍內,根據自然資源條件,利用林地空間,因地制宜地發展以種植、養殖為主的林下經濟。結合各地實際,分區域在適宜地區種植葉類山野菜、淺根系中藥材、優質牧草、觀賞花卉和培育食用菌。充分利用林地空間,分區域在適宜地區發展林下養殖業。在掌握繁育技術的條件下,依法、科學、規范地開展野生動物馴養繁育,在向社會提供替代產品、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同時,促進野生動物資源保護。

5.3開發森林旅游

充分發揮林區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生態良好的優勢,利用森林景觀、自然環境,發展森林旅游,興辦森林人家和農家樂,開發旅游產品,發展餐飲、住宿、商品零售等服務業。建設一批國家級或省級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觀光園,初步實現“場場是景區,區區是景點”,為市民創造生態休閑避暑、度假觀光娛樂、生態休閑療養和森林運動養生的條件。至2015年,初步建成以麗水市為中心的25個森林休閑養生(養老)基地,其中6個為市本級、19個為縣(市)級。建設一批國家級或省級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觀光園,初步實現“場場是景區,區區是景點”,為市民創造生態休閑避暑、度假觀光娛樂、生態休閑療養和森林運動養生的條件。同時在各基地建設中聯系產品建設,開發森林蔬菜、食品、森林藥膳等保健品,統籌當地風俗文化,創建特色品牌基地。

5.4林下采集

竹產業方面以冬鞭筍和大徑竹為主的高效筍竹林主要布局如下:一是慶元黃田以及龍泉小梅、八都、上垟、錦旗一線;二是松陽竹源、楓坪、謝村以及遂昌高坪、應村、妙高、三仁一線;三是其他重點縣(市、區)重點鄉鎮,如景寧縣景南鄉、東坑鎮,蓮都區大港頭鎮、黃村鄉,縉云縣新川鄉、雙川鄉,云和縣安溪鄉、霧溪鄉,青田縣章村鄉等。到2015年竹林面積達到220萬畝,竹林培育產值12億元,年增長10%,年均畝產值達到545元。構建生態經營的技術體系,實施分類經營和定向培育。建設高效竹林40萬畝,畝均年產值1200元以上,其中冬鞭筍為主的筍用林20萬畝,大徑竹材用林20萬畝;建設筍竹兩用林60萬畝,年均畝產值600元以上;建設材用林60萬畝,年均畝產值400元以上;建設生態型竹林60萬畝。油茶產業發展以建設高標準生產基地為基礎,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油茶精深加工為重點,加快二產發展,形成一、二產業的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大力推進油茶產業化經營,提高油茶產業綜合效益。到2020年,全市油茶栽培面積達到 100萬畝,其中高接換種10萬畝,新品種造林20萬畝,高產示范林30畝,低產林改造40萬畝。高接換種和新品種造林的產油量達到25kg/畝,產值1000元/畝;高產示范林產油量達到15kg/畝,產值600元/畝;低產林改造產油量達到7.5kg/畝,產值300元/畝。油茶產業總產值達到10億元,其中,一產6億元,二產4億元。

5.5典型示范

要注重發揮典型示范、引路和帶動作用。通過領導抓點、對口幫扶等,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集中扶持,加強指導,在全市培養和樹立一批林下種植、養殖、森林旅游和林產品加工示范典型。及時發現、認真總結、廣泛宣傳、大力推廣典型經驗和典型做法,以點帶面,推動全局。在全市開展大規模的林下高效種植、養殖示范基地和示范點建設,建立的示范基地和示范點基本包括林下高效種植養殖的各種模式類型。全市建立示范基地30處,每處種植基地面積不少于100畝,養殖基地面積不少于50畝;建立示范點50處,每處種植示范點面積不少于30畝,養殖示范點面積不少于10畝。每個縣市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建立示范基地1~2處,示范點3~4處。

參考文獻:

[1] 麗水市林業局.麗水市林下經濟發展總體規劃[R].麗水:麗水市林業局,2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视频 | 亚洲久久在线 | 成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 | 在线国产小视频 | 国产999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综合 | av影音在线 | www.99精品 | 欧美精品99 |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 欧美不卡一区 | 91久久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成人免费视频 |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久久久 |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 精品视频亚洲 | 欧美成人aaa级毛片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高清 |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 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网站 | 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午夜寂寞影院在线观看 | 成人欧美|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麻豆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 | 九九成人 | 久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 | 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 神马久久av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 | 三级在线免费 |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