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免费一二三区_成人在线一区二区_日本福利网站_欧美大片高清免费观看_欧美视频区

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慢病居家管理范文

慢病居家管理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21 17:36:3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慢病居家管理,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慢病居家管理

篇1

中圖分類號:R1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816X

(2013)06-0495-02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3.06.27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飲食,高血壓

[1]?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在我國,糖尿病的高發病率?

高并發癥率?高致殘率和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達標率等情況比較嚴重[2],社

區慢性病已經成為重大的公共社會問題[3]?為探索社區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模式,

我們街道所在的上城區自20

12年初開始全面實行居家醫療服務,我中心根據所在管轄地區的慢性病病人情況,實施了“

居家醫療131”模式?實行1年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4月前在本服務中心登記的健康檔案中篩選出高血壓患者551例,無合并癥,無其他基

礎性疾病,年齡45~85(69.06±11.65)歲,其中男236例,女15例;糖尿

病患者450例,無合并癥,無其他基礎性疾病,年齡34~85(69.09±12.57)歲

,其中男212例?女238例?患者的性別構成經χ2檢驗,年齡經獨立樣本t檢驗后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居家醫療131模式:依托一個健康管理師團隊,團隊組成是由一個健康管理師+一

名中

醫師+一名公衛醫生+一名全科護師?每一位社區居民在簽約一名健康管理師以后,事實上將

獲得由這個團隊提供的全方位的公共衛生服務產品?包括簡?便?驗?廉的中醫適宜技術的

提供,計劃?免疫相關的公衛服務,以及社區全科護理等?

1.2.2 建立完善慢性病健康檔案:慢性病的健康檔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基本情況:

年齡

?性別?身高?職業?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②飲食習慣?運動頻率?吸煙?飲酒等?③

首次血糖?血壓值,糖尿病分類?高血壓分級以及現在治療情況等?④隨訪了解高血壓相關

知識膳食結構?運動情況?服藥依從性?煙酒嗜好并記錄?⑤問卷調查?

1.2.3 居家醫療服務隨訪辦法:于居家醫療服務開始前后,輔以自制量表調查填寫健康

檔案

中的相關內容?實施期間,以患者就診?上門隨訪?電話隨訪等方式進行相關慢性病健康教

育,每隔3個月定期測量記錄患者血壓和血糖?

1.2.4 居家醫療服務效果評價方法:居家醫療服務實施時間1年,在干預前后對患者的疾

病知曉率及相關行為情況進行調查?將調查資料錄入電腦數據庫,經邏輯查錯后保存?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7.0版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均數比較采

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實施居家醫療,社區慢性病患者的血壓?血糖控制率較前有顯著改善(P

);不良生活方式?飲食及運動較居家醫療前有顯著變化(P

曉率?依從性與之前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開展居家醫療,是社區衛生服務的又一個嘗試?中心實行的“131”居家醫療服務模式,由

于對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社區衛生服務,將有助于加強慢性病管理[4]?

探討居家醫療的服務內涵,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1)完整的健康檔案?健康管理師將為

簽約的居民及家庭建立完整的個人和家庭健康檔案,完整的健康檔案強調信息的詳實以及能

涵蓋居民生老病故的整個周期,具有連貫性,并強調動態跟蹤?完整的健康檔案可給慢性病

患?殘疾人?精神病患者以及90歲以上的老年人及時隨訪的服務?隨著工作的開展,電子健

康檔案還將以信息平臺開放的形式讓居民在家中就能通過互聯網查看自己的健康信息,形成

服務-反饋-再服務的循環?(2)豐富的中醫內涵?我們中心前身為中醫醫院,有扎實的中

醫基礎和實力,有較多的優秀中醫師?在健康管理師團隊中,我們增設了一名中醫師?將全

科醫學中的預防和中醫“治未病”的理論緊密聯系,在社區居民中開展中醫辨識體質和推廣

中醫適宜技術?每個團隊都能開展中草藥煎配,開展針灸?推拿等中醫理療項目?同時對中

醫人才的培養,鼓勵深造?跟師?參加中醫骨干班學習?增加中醫內容的院內培訓等,努力

打造中醫氛圍濃厚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3)優質的全科服務?“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

理念,其核心是一切圍繞老百姓的健康需求?健康管理師團隊以提供優質的全科服務為目標

,全力做好健康咨詢?健康促進等基礎服務?另外根據社區人群的需求,積極探索延伸服務

項目?中心從2006年開始,便與省中醫院合作探索符合社區衛生服務功能的體檢中心;中心

自2009年開始,下屬的各團隊都能開展常規檢驗項目;從2011年開始,由衛生局出面,在原

來雙向轉診的基礎上,開通了浙二醫院的專家預約?中心精心打造的托老病房,也可為簽約

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務?

通過一年的觀察,我們認為居家醫療服務是一項切實有效的社區服務模式,對慢性病管

理以及社區衛生服務水平的提高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玉卿.社區綜合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不良情緒及遵醫行為的影響[J].

實用心肺腦血管病雜志,2013,21(7):37-38.

[2]王會奇,何松明,李東升,等.社區糖尿病綜合干預效果評價[J].安徽醫學,2013,

34(4):119-122.

[3]胡芳英.個體化護理干預對老年干部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心腦血管病防治

,2013,13(3):252-253.

篇2

關鍵詞:慢性病人群 居家護理 “醫護養”

中圖分類號:R 473.2 文獻標識碼:A

近十年來,慢性病的預防和管理已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澳大利亞國家健康和醫院改革委員會指出:“慢性疾病如同海嘯一樣向我們襲來,它給我們帶來新的挑戰,我們怎樣組織和提供衛生服務,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慢性病人群的醫療保健護理顯得尤為重要, 慢性病居家醫護理這種新型的服務方式應運而生。本課題研究通過對浙江省紹興市南部山區平水、王壇、稽東三個鄉鎮的慢性疾病人群的實證調研,了解老百姓的需求,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案。

一、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采用系統抽樣法,從平水鎮、王壇鎮、稽東鎮的13236名60歲以上完成健康檔案建檔的慢性病人群中選取。選取標準是:①自愿參與研究;②年齡大于60歲;③語言表達清楚,溝通無障礙;④知情同意參加本研究。

(二)調查工具

采用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包括5部分內容:①一般情況;②生活習慣;③身體健康狀況;④心理健康狀況;⑤社區居家醫護養需求等。由經統一培訓的課題組成員擔任調查員,面對面詢問調查。評估人員均具有護士、醫生執業資格,溝通能力強,經過集中三輪統一培訓,統一詢問語,為保證評估表的有效性,同一人群分兩次評估,由兩個課題組成員間隔一周進行再次評估,歷時3個月完成。

(三)調查方法

2016年6―8月,課題組深入平水鎮、王壇鎮、稽東鎮,三個鄉鎮共13個社區的服務站,對60歲以上完成健康檔案建檔的慢性病人群進行問卷調查。先對老年人說明本次調查的目的,然后進行一對一現場調查,由被調查者自行填寫問卷。如被調查者不能自行填寫,則由調查人員將調查表各條目按統一標準逐條口述,詢問得到答復并經確認后再填寫。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無效問卷28份,回收有效問卷272份,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90.7%。

二、統計分析

本文采用SPSS13.0軟件,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比描述,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和標準差描述。

(一)一般情況

有效調查對象300例,男189 例,女111例。平均年齡73+12.8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1例,初中26例,小學176例,文盲87例。人群情況,高血壓人群223例(占74.3%),糖尿病人群50例(占16.7%),同時有兩種及以上的慢性病人群27例(占9.2%)。

(二)慢性病人群對居家醫護養的需求

慢性病人群在醫護養意愿和醫護養模式的選擇問題上,73%的慢性病人群更傾向于居家“醫護養”,21.6%的慢性病人群選擇醫療機構醫護養,選擇各類養老機構者僅占5.4%。在社區醫療機構提供醫療護理需求情況排序依次為,測血壓、健康教育、測血糖、康復指導、家庭護理指導、心理支持;對上門賣藥需求很少。99.3%的慢性病人群對測血壓有需求,65%的慢性病人群對健康教育有需求。70%的慢性病人群希望定期舉辦健康講座方式來滿足他們對健康知識的需求。23.4%的慢性病人群希望用電話咨詢的方式來滿足健康教育的需求。在最希望提供的醫療服務中,所有慢性病人群都希望醫護人員能定期上門隨訪。

三、討論與結論

(一)柯橋區南部山區慢性病人群高發病率和衛生資源短缺的矛盾

三個鄉鎮60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22%以上,超過全國平均的16.1%。慢性病人群中60歲以上占69%以上,慢性病的重點是60歲以上的高血壓人群,這類人群對居家醫護養的愿望強烈。但三個鄉鎮衛生資源相對短缺,如千人口醫院床位數全國平均5.31,平水鎮2.24張,王壇鎮1.6張,稽東鎮無住院床位。全國平均千人職業(助理)醫師數2.99,平水鎮 1.29人,王壇鎮 1.07人,稽東鎮 0.84人;全國平均千人注冊護士數2.05,平水鎮 0.79人,王壇鎮 0.47人,稽東鎮 0.33人,均遠遠低于全國的平均數,在醫療技術上不能提供足夠的保障。需要政府增加醫療機構的投入,為這類人群提供醫療技術上的支撐,使慢性病人群居家獲得專業醫護人員的指導。

(二)慢性病人群居家醫護養需求與現階段供給的矛盾

隨著全面二胎政策的開放,80后、90后、00后的獨生子女家庭生育二胎的增多,“二四二一”模式已經非常普遍,獨生子女婚后要同時照顧老人和孩子,負擔很重,導致家庭護理功能下降。柯橋區南部山區三個鄉鎮,地域面積大,山區面積多。60歲以上的慢性病人群的家庭,大部分的子女都外出就業,家庭支持力度不足,給這類人群的出行帶來不便。部分慢性病人群的經濟條件差,收入來源少,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占40%以上。對花錢“醫護養”的接受度低,居家“醫護養”能使他們在熟悉的家庭環境中接受,還能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和出行的不便,因此,他們希望能居家“醫護養”。月收入在4000元及以上的、21.6%的慢性病人群選擇醫療機構“醫護養”,主要是醫療機構有醫療技術的保證,有健康問題能及時得到解決。但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特別是最基層的鄉村醫生平均年齡在65歲以上,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不是正規的醫學專業畢業;接受醫學繼續教育依從性差,理念未及時更新。對慢性病人群的健康教育內容有誤導或未實施;不能滿足這類人群的需求。政府在居家養老機構方面投入不足,還處于試點階段,養老服務市場有待進一步開發和引導,存在明顯的供需矛盾。

(三)慢性病人群醫療護理需求和醫療機構不能滿足的矛盾

本研究表明,慢性病人群對測血壓、健康教育的需求最強烈。希望每周能有1―2次的免費測血壓;定期舉辦健康講座和電話咨詢來滿足健康教育的需求;醫護人員能定期上門隨訪。目前,對于柯橋區南部山區三個鄉鎮居家醫護養老服務,政府無統一的管理機構。慢性病人群的疾病有社區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管理,主要管理的是患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腦卒中、冠心病人群,有的社區醫療機構和這類人群簽訂全科醫生簽約模式來保障。簽約醫生每月一次下村對慢性病人群進行健康管理,重點是測血壓、不良習慣的改變、指導用藥、健康指導。但一個簽約醫生要管理兩個及以上的自然村,工作量大,不能按需服務。一個月一次的測量血壓,三個月一次的測血糖,根本不能滿足慢性病人群對健康的需求。當慢性病人群出現健康問題,需要咨詢相關的健康問題,希望能有健康熱線或者其他方式能獲得解答,可是現實中缺乏這方面的支持。所有慢性病人群希望醫護人員能定期上門隨訪,希望能根據不同需求提供有償服務,來滿足不同慢性病人群的需求,但現階段還沒有這方面的政策和可行性方案。在家政服務、生活照料、精神文化、心理咨詢、健康需求等方面的供給較少;精神方面提供的服務仍停留在娛樂活動層面,不能有效地滿足慢性病人群對精神慰藉的需求。如果在每個社區多配置幾臺自動血壓儀,免費為老百姓測量血壓,這樣對高血壓人群的血壓控制、服藥依從性能大有裨益。

(四)慢性病人群在居家醫護養對疾病的認知和遵醫依從性的矛盾

在本次調查中,柯橋區南部山區三個鄉鎮的老年慢性病人群,受歷史原因的影響,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對自身疾病的認識程度低,健康保健意識差;許多慢性病人群服藥、監測依從性低;對疾病引起的并發癥不重視,任其自然。主要是主觀上想獲得疾病防治的意念不強烈,部分人群甚至放棄政府組織的健康體檢。對疾病的認識大多是從電視媒體、周圍人群獲得的,對醫護人員的健康宣教理解不夠,造成他們遵醫依從性下降。

慢性病病程長、恢復慢,易產生并發癥,可造成殘障或功能障礙等特點決定了其住院時間的有限性,更多的時間是在社區、家庭中生活。如果由政府主導,醫療機構和社區共同參與居家養老,使慢性病人群能居家“醫護養”,不僅減輕了因住院而造成的經濟負擔,提高了醫院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也使一些不便去醫院診治和不能住院的老年慢性病人群能在家中及時得到有效治療和康復護理,同時也可為病人提供安全而熟悉的社會心理環境并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以增加個人的生活價值感。

參考文獻:

[1] National Health and Hospitals R eform Commission.National Health and Hospital R eform Commission R eport [EB/OL]. 2009.

篇3

關鍵詞 居家養老 冠心病 健康管理 德爾菲法 社區護理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3)08-0014-05

冠心病是世界人口死因構成比最大的疾病,被稱為“第一殺手”[1]。近年來,我國冠心病患者的發病率及病死率呈迅速上升趨勢[2]。預計到2020年,冠心病將成為全世界最首要的死亡原因和最大的疾病負擔[3]。源于第3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2003年中國35~74歲人群冠心病直接經濟負擔為157.1億元。因冠心病防治知識普及不夠,冠心病存在三高一多現象:即發病率、死亡率和致殘復發率高,并發癥多;居家養老造成的疾病治療管理不利,導致有效生命年的減少,疾病負擔沉重,因此冠心病防控工作已經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通過德爾菲法進行專家咨詢,構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整合衛生資源,減輕患者負擔,達到優化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目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根據專家咨詢法的特點與研究目的,確定專家入選條件及專業特長。納入標準為:①冠心病專科醫生、冠心病專病護理專家、社區護理專家或二/三級護理管理專家;②具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副主任護師、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③愿意參與本研究兩輪專家咨詢。上海市范圍內15名函詢對象最終入選,其中女13位,男2位;年齡(38.8±6.3)歲;工作年限(19.3±5.4)年,從事管理工作年限(8.3±5.5)年;職稱為正高7人,副高8人;博士2人,碩士3人,本科8人,大專2人。所有專家均認為構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非常有必要。

1.2 方法

1.2.1 第1輪函詢

通過查閱國內外文獻和質性訪談結果,由研究組成員初步擬定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第1輪函詢信。問卷內容包括:①問卷填寫說明及要求。②構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的問卷。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中一級管理指標3個、二級管理指標6個,專家對每個條目的贊同程度分為“完全同意”、“修改后同意”、“不同意建議刪除”三個等級,并設有修改意見欄,專家可對條目進行修改、補充、刪減。③專家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專家的一般情況(性別、年齡、學歷、職務、職稱、從事管理工作年限、總體工作年限等)、對居家養老工作和冠心病的熟悉程度與對本研究的判斷依據、對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必要性的認可度等。結合專家意見和統計學結果對第1輪問卷進行修改、刪減與補充,形成第2輪函詢信。

1.2.2 第2輪函詢

第2輪函詢內容包括:①對第1輪專家意見的反饋。②問卷填寫說明及要求。③構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問卷。每個條目的重要性評價標準同第一輪,并附上第1輪的統計結果。讓各位專家參考第1輪的結果反饋再次進行判斷,并進一步提出修改意見。

1.2.3 函詢信發放

采用電子郵件和紙質函詢信相結合的方式發放和回收函詢信,專人進行電話或郵件填寫指導,確保函詢信的有效率。

1.2.4 篩選標準

參考相關文獻[4-5],以重要性賦值均數>3.5,滿分比>20%和變異系數>20%為篩選標準,結合專家意見和統計結果進行條目篩選。

1.3 統計學方法

利用Excel 2010和SPSS 14.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各條目的算術平均數、滿分、變異系數,各級指標的肯德爾(Kendall)協調系數(W)并對其顯著性進行檢驗,運用專家排序法原理計算各指標的權重。

2 結果

2.1 專家的積極系數

用函詢信的有效回收率表示。本研究第1輪發放問卷15份,回收有效函詢信15份,有效回收率為100%;第2輪發放函詢信15份,回收有效問卷15份,有效回收率依然為100%。

2.2 專家的權威程度( Cr )

由專家對問題進行判斷的依據(用判斷系數Ca表示)和專家對問題的熟悉程度(用熟悉程度系數Cs表示)兩個因素決定[6-7]。這兩項指標值的獲得以專家自我評價為主。計算公式為Cr=(Ca+ Cs)/2。本研究Cr=0.86,一般Cr>0.70為可接受,由此可見專家對本研究具有較好的權威性,函詢結果可信。

2.3 專家意見協調系數及顯著性檢驗[8]

第2輪專家咨詢后,計算專家意見的肯德爾(Kendall)協調系數(W)并對其顯著性進行檢驗,檢查專家對各級指標評價結果的一致性程度(表1)。

2.4 兩輪專家函詢指標修改情況

在第1輪專家函詢中,共修改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一級管理指標0項,二級管理指標6項。通過第1輪函詢之后的修改和反饋,已經對于一些統計結果不符合篩選標準的指標給予刪除。因此在第2輪函詢后,結合統計結果、篩選標準和專家意見,未進行指標修改。

2.5 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構成

函詢最終形成構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包括冠心病居家養老健康管理小組(包括全科醫師、家庭護士和健康管理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三級綜合性醫院3個一級管理指標;上門服務,直接實施治療和護理工作、隨訪管理,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心血管疾病病例進行登記和報告、落實健康咨詢和健康教育以及健康促進工作、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冠心病居家養老健康管理小組的技術指導和培訓,以及落實遠程醫療、遠程咨詢等指導工作6個二級管理指標(表2)。

3討論

3.1 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德爾菲法又稱為專家函詢調查法,是通過采取匿名的方式廣泛征求專家意見,經過反復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修正,使專家的意見逐步趨向一致,最后根據專家的綜合意見,從而對評價對象作出評價的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預測、評價方法。本研究兩輪調查問卷的回收率均在100%,不僅滿足統計學的要求,同時也反映了專家對此項研究的關心和支持。在調查中,專家均提出了多項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反映了專家對此次調查的參與程度。選擇專家是利用德爾菲法進行研究的成敗關鍵,專家應具有較好的學科代表性和地區代表性。選取15名上海市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冠心病專科醫生、冠心病專病護理專家、社區護理專家和二/三級護理管理專家,同時要求具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副主任護師、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優秀護理和心內科專家作為函詢對象。經統計,專家的權威系數為0.86,證明專家的權威程度較高。從表1中不難看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各級評價指標的專家協調系數顯著性檢驗均P

3.2 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基本特征

3.2.1 既滿足居家愿望,又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

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人口老齡化水平逐漸升高,冠心病患者數量日益增加,而老人子女卻逐漸減少,因此人口老齡化面臨著雙重挑戰,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正是為適應這種需要而提出的。它將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進行有機結合,順應了人口老齡化的客觀要求,滿足老人居家的愿望,通過社區服務來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同時也利用二、三級醫院的專業診療資源實施遠程咨詢和管理,是解決城市老年人養老的經濟適宜方式。同時,通過有效的健康管理,運用現代的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及時發現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危險因素,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協調整合不同級別、不同類型、不同任務的醫療機構資源,從而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的目的。

3.2.2 三級聯動,實現續、動態、全程的健康管理

通過冠心病居家養老健康管理小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二、三級綜合性醫院三個層面的分工協作,共同努力,對為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提供高效、安全、優質、無縫隙的一體化健康和疾病相關服務,從而促進患者的健康,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對冠心病高危人群開展定期檢查和危險因素監測,爭取早發現、早治療;對現有的冠心病患者開展個性化治療、健康教育和定期隨訪,控制慢性病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實現對社區居民連續、動態、全程的健康管理。

3.3 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意義及優勢

3.3.1 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六位一體”功能

即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為一體的服務模式。運用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開展防治工作,集中于轉診、保健、康復、健康教育4個方面。不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針對社區人群開展了冠心病疾病知識的普及教育活動,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針對性的對冠心病患者開展了監測和干預實驗,這都充分發揮了社區衛生的六位一體功能,引導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模式和運行機制的積極轉變。

3.3.2 提高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診斷率,減少慢性并發癥

冠心病診斷水平治療技術的提高依賴于高科技手段的運用,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的投入使冠心病防治科研工作如虎添翼。各種科研突破、創造方法不斷應用于臨床,如放射技術、超聲技術、冠狀動脈造影技術明顯提高了冠心病診斷的敏感性和準確性。運用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二、三級醫院的醫療資源,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例如不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傳遞冠心病的疾病信息、預防方法、開展系列講座或社區義診咨詢為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的核心內容,促使個體或群體改變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居家養老冠心病患者的診斷率,減少慢性并發癥的發生,也將對慢性病的管理起到深遠的影響。

4 總結

隨著我國老齡化產生的不僅有“空巢老人”現象,還有“患病空巢老人”現象。這是現今社會醫療和養老模式面臨的新挑戰:養老和治療雙重問題都亟待解決。當然,社區養老和養老機構養老是目前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式,但這并不能夠解決我國現有的所有患病老人的治療和養老問題。因此多元化的養老方式和合理有效的治療途徑會成為我國養老體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單從冠心病居家養老患者的健康管理出發,初步建立了居家養老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希望借此模式的開展,拋磚引玉,將慢性病居家養老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進一步進行發展,從而有效應對養老資源緊缺的現狀,通過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把患病老人養老問題“轉危為安”,在讓老人安度晚年的同時,整合醫療資源,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 郭燕宏.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抑郁狀態調查[J]. 護理學雜志, 2005, 20(3): 19.

[2] Moran A, Zhao D, Gu DF, et al. The future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aging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hina:projections from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olicy mondel-China[J]. BMC Public Health, 2008, 27(8): 394.

[3] 王穗瓊, 廖廣仁, 賴華偉. 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用藥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藥房, 2008, 19(11): 874-875.

[4] 關勛強, 李瑞興, 劉運成. 醫學研究生教育評價研究與實踐[M]. 北京: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2001: 80-84.

[5] 郭秀華. 實用醫學調查分析技術[M]. 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5: 35-37, 237-239.

[6] 曾光. 現代流行病學方法與應用[M]. 北京: 北京醫科大學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 1994: 250-270.

[7] 梁萬年. 醫學科研方法[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 237-238.

篇4

第二屆中國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于5月1日-3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展館舉辦,來自11個國家和20個省份的350家專業參展商參展。展會期間中國社會福利協會與北京慈愛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共同主持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主題論壇”很受各界的歡迎,美國居家養老護理品牌仁愛華的負責人表示:養老不離家,是中國傳統的養老優勢,生活在熟悉的環境里,不但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能夠增強老人的安全感,而且還可以節約大量的社會資源。因此需要為他們提供專業化的居家服務,使他們能夠安享晚年。

在此期間,北京慈愛嘉養老服務公司正式啟動了北京市海淀區“社區養老服務體制創新試點”合作項目,通過在社區建設養老服務平臺-更好地為社區老人提供愛老、敬老、助老的居家養老服務。同時,北京金軒投資有限公司宣布再次捐款30萬元,為更多老人免費提供居家照護服務,為中國養老服務企業的發展伸出幫扶之手。

為了推進海淀區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進程,根據“全面關懷、重點照顧”的工作理念,結合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失能老人的不同需求,海淀區民政局充分利用政府的現有資源,同時引進服務機構,依托社區養老管理服務中心和助老服務站,積極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建設。通過慢性病管理、“30分鐘養老護理計劃”及建立家庭病床等措施,為老年人提供全方面的養老服務。

“養老助殘管理服務中心”具備老年餐桌、康復護理、日間照料護理、慢病管理、老年人洗浴助浴、理發、助行、陪伴、精神撫慰、文體娛樂等功能。該服務中心將實施對社區內老人的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維護,建立失能老人的家庭病床服務模式,讓老人在家中,在社區內即可享受專業的居家養老服務。

為積極應對海淀區人口老齡化,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探索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制的創新模式,發揮社會養老專業服務機構在養老服務中的主力軍作用,海淀區民政局、衛生局、區殘聯、北下關街道辦、雙榆樹社區醫院、南里二區居委會、北京慈愛嘉養老服務公司正式啟動了“社區養老助殘服務體制創新試點”合作項目,在雙榆樹南里二區建立“養老助殘管理服務中心”,對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的需求,切實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

篇5

關鍵詞 高校;居家養老;醫療服務模式

本文就以高校醫院為依托開展高校居家養老人群醫療服務的優勢、服務形式、內容、人員等方而作了些探討。高校醫院對高校社區居家養老人群開展醫療服務的優勢

首先,隨著新醫改的深入,高校醫院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已成必然選擇,為高校社區居家養老人群提供醫療服務,是拓展醫院業務,促進醫院發展,更是高校醫院的職責所在。其次,因為高校醫院就近、方便及專業性,長期為高校老年教職工及社區老年居民提供醫療服務,有利于培養良好的醫患關系,方便全面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特別近些年國家重點針對基層醫務人員的業務培訓極大地提高了高校醫院醫務人員的全科意識和綜合服務能力。此外,高校醫院隸屬于高校管理,能同時得到衛生部門和高校政策、資金、人員等的各種支持,如高校強大的教學科研力量及設施,有的高校還設醫學、心理學、社會工作專業,健傘的基層組織機構,如工會、離退休工作處、學生會等,將為校醫院管理、開展志愿者和社工作、全科醫護人才培養等提供支持。因此,高校醫院開展高校社區居家養老人群醫療服務優勢可謂得天獨厚。高校居家養老人群醫療服務模式思考

采用多樣化的居家養老醫療服務形式,滿足不同類型老年人對居家養老社區醫療服務需求:①政府購買服務形式: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由高校醫院提供社區居家養老醫療服務的形式,特點是政府通過為居家養老居民購買居家養老醫療服務券、健康保險或居家護理險(如長期護理保險、臨終護理險)等確保居家養老人群享有健康服務。我圍尚不富裕,由政府全部承擔居家養老醫療服務并不實際,但可通過發放政府購買的部分醫療項目免費服務券、提高社區居家養老醫療服務報銷比例、提供專項補貼鼓勵老年人購買健康保險及長期護理保險等保險產品、針對弱勢老年人開展無償或低收費的基本保障社區醫療服務等等,以體現尊重生命,人人享有社區居家養老醫療服務。②按生活自理程度分類服務形式:根據生活自理程度把居家養老老年人分為生活自理、半自理、不能白理3種人群,針對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居家養老醫療服務,特點是有限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各取所需。有研究提出對生活能夠自理者主要開展健康教育增強自我保健意識,組織適宜的體育鍛煉康復訓練等活動,與居民訂立契約式健康保健合同;半自理及不能自理老年人應開設家庭病床,定期上門巡診,為照護者提供護理常識和技能培訓,外出就醫時提供上門接送等特殊服務。③按病癥種類服務形式:根據老人所患病癥種類,提供專項居家養老醫療服務,特點是有很強的針對性,方便同類患者一起管理,提高效率,針對病癥不同階段的健康問題南醫療服務團隊修訂實施健康促進計劃、健康日標、評價效果等。如美國有專門為社區老年癡呆癥患者提供的特別護理服務。研究表明通過實施多因素干預措施可降低社區老人跌倒發生率,居家醫療服務可強化城鎮高血壓患者依從性,促進血壓的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激情综合 |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伦4480yy私人影院 | 成人蜜桃av | 怡红院怡春院一级毛片 | 国产一区2区 | 精品成人在线观看 | 成人片免费看 | 青青草av在线播放 | 日韩插插 | 天天av网| 91av大全| aaa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 黄色成人在线 | 久久久久久久久淑女av国产精品 | 97精品一区二区 | 人人射人人 | 欧美啪啪 | 成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操天天天干 | 自拍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在线欧美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中出| 日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第九页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男人午夜视频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一区视频 | 午夜影院官网 | 久草视频观看 | 欧美在线视频二区 | 久久狠狠 |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 日日操夜夜干 | 国产98色在线 | 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