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免费一二三区_成人在线一区二区_日本福利网站_欧美大片高清免费观看_欧美视频区

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消防工程評估范文

消防工程評估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4-02-01 17:01:43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消防工程評估,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消防工程評估

篇1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座落于贛州市蓉江新區蓉江一路西側,本工程分別包括教學樓:地上四層,建筑面積為6889.81㎡;生活用房:地上四層,建筑面積為3069.23㎡;綜合樓:地上四層,建筑面積為751.88㎡;地下停車場:地上一層,建筑面積為8700.04㎡;操場:地上一層,建筑面積為1106.27㎡;車庫雨棚:地上一層,建筑面積為211.8㎡,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耐火等級:一級。

序號

項  目

內  容

1

工程名稱

坪路小學新建及裝修工程

2

建設單位

蓉源(贛州)城市投資有限公司

3

設計單位

北京森磊源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4

監理單位

深圳市合創建設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5

總包單位

達濠市政建設有限公司

6

消防單位

常州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

二、消防工程施工內容介紹

1、室內消火栓系統:供水方式:采用區域臨時高壓消防供水方式,采用消防水池、水泵和高位消防水箱聯合供水,消防水池有效容積252T,18T有效消防水箱設在教學樓樓梯間屋頂,屋頂水箱外底標高保證最不利消火栓栓口處靜水壓力不小于0.1MPa不能保證時則增設增壓設施。本建筑所有消火栓均設報警按紐與消防控制室相連。

2、管材:小于100管道采用熱鍍鋅鋼管絲扣連接,大于等于100管道采用熱鍍鋅鋼管溝槽式連接件(卡箍)連接,管道工作壓力為1.6MPa,應有不小于0.002的坡度坡向配水立管。設施做法:消防管上啟閉閥門采用球墨鑄鐵閘閥或雙向型蝶閥,工作壓力為2.0MPa。室內消防栓采用DN65鋁合金箱消火栓,

3、水噴淋系統:發生火災時,閉式噴頭溫控件受熱破碎,打開噴水口開始噴淋,此時安裝在供水管道上的水流指示器動作,消防控制室噴淋報警控制裝置顯示出噴淋報警部位并發出聲、光報警信號。當供水管道內水壓降低時,報警閥上壓力開關動作,其信號傳到噴淋報警控制裝置并經處理成為噴淋泵啟動指令,再傳到噴淋泵啟動裝置,自動啟動噴淋泵。噴淋泵啟動后,立即將啟動信號及噴淋泵狀態信號返回噴淋報警控制裝置,并顯示其信號。

4、建筑滅火器:本建筑火災類型為A類火災,配置場所危險等級為中危險級。中危險級場所單具滅火器最小需配滅火級別為2A,單位滅火級別最大保護面積為75M2/A,,在各套消防栓處及圖示處均掛設2具2A手提式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劑,型號為MF/ABC3。

5、氣體滅火系統:、配電房采用柜式七氟丙烷滅火裝置。系統滅火設計濃度為9%,設計噴放時間9S,設計用量為142KG。配置GQQ70/2.5-QL型單瓶組2套。

五、質量受控狀態

本消防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設備,都是經過國家機構認證的品牌產品。所有的工程材料、設備的選型均經甲方審定。材料設備進場經監理工程師檢驗產品質量合格,質量保證資料齊備后,辦理進場相關手續方可使用。施工單位在施工中均嚴格按設計圖紙、相關操作規范施工。對我們監理提出的整改要求基本上能做到即時整改。上道工序完成后經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后進行下道工序。我監理方對每一檢驗批質量的檢驗評定為符合規范要求。監理工程師依據《施工合同》、《監理規范》及《監理規劃》具體實施《監理細則》。對施工單位編寫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認真的審核,并督促在施工中認真落實。在施工過程中著重質量的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有效地控制了施工進行中影響質量的因素。如在施工前對施工單位操作人員(特別是焊工)上崗的資格審查,對進場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材質、品種、規格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在施工進行中巡檢與旁站相結合,嚴格控制工序操作過程。對施工完成的檢驗批在施工單位自檢的基礎上進行嚴格地檢驗。實測實量地進行質量驗收,并督促施工單位同步及時地進行資料報驗。

六、工程質量評估

本消防工程所用材料符合設計要求,安裝質量符合規范規定。通過對各個系統進行測試、試運行,各系統運行正常,達到設計要求。各項資料達到有關驗收標準的要求。工程質量合格。

篇2

[關鍵詞]政府;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實證

[中圖分類號]F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4)8-0068-03

1 政府績效評估的基本理論

1.1 政府績效評估的概念

單從語言學的觀點來看,績效(performance)的意思就是成績和效益,這一概念最早在投資項目管理上得到應用,后來被引入到人力資源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政府活動中,采用“績效”的概念來衡量其效果,那么就不單單只是一個停留在政績層面上的概念,也有對于政府成本、政府工作效率的考量,同時還包含著社會發展和進步、政治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期望。

政府績效按照框架區分的話,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經濟績效、社會績效和政治績效。經濟績效在整個政府績效體系中,作為政府績效的主要內涵和外延,為整個體系打下了基礎。只有在擁有良好的經濟績效時,才能為社會績效和政治績效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并支持社會績效和政治績效的長久和持續發展。社會績效在整個政府績效體系中,作為政府績效的價值目標。只有擁有了社會績效,經濟績效才會有存在的意義和實現的價值,政治績效才會獲得存在的基礎。政治績效在整個政府績效體系中,作為政府績效的核心和中樞。只有有了良好的政治績效,才能提供完善和健全的法律和制度,為經濟績效和社會績效的實現提供更好的保障。政府績效并不停留在政府行政管理的單個或某幾個層面上,而是貫穿了每一個層面和領域。

所謂政府績效評估,就是以政府的行政效率、辦事能力、服務質量、公共責任感和社會認可程度等作為指標,統計政府公共部門在管理的過程中所做的投入和獲得的產出、中期成果和最終成果,并依此對政府的績效作出評估并劃分等級。政府績效評估的中心就是績效,力爭以現代信息技術將政府的各公共部門之間、政府公共部門與社會群眾之間更好地聯系起來,加強相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力爭采用公共責任機制,增強公眾對政府公共部門的權利;力爭健全政府管理體制,實現對公眾和立法機構的統一負責。在評估政府績效時,首要的評價標準就是政府的服務質量以及社會公眾對政府工作的滿意程度,這一點體現了政府的公共責任,也表明了以顧客利益為核心的現念;政府績效評估是為了讓政府更明白自身的工作方向,確保其提高公共責任意識,完善公共責任機制;在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和提升公眾生活水平等方面,政府績效評估可以更好地指導政府提升質量。

1.2 政府績效評估的意義

(1)政府績效評估有利于監督政府行為。在一個國家中,政府處于擁有壟斷強制力的主宰地位。在大多數時候,任何組織所受到的約束都比擁有壟斷強制力的政府組織要多。而有了政府績效評估后,政府就受到了評估標準的約束,而不能任意妄為。同時,整個社會都可以將政府績效評估作為一個基準線,從外部監督政府的所作所為。一個政府組織的職能實施,除了需要自我監督、自我約束外,也需要全社會從外部對其進行監督。社會團體和廣大民眾從多方面對政府的行為進行監督,客觀上增加了政府行為的壓力,促使政府提升自身服務質量和公共責任使命感。

(2)政府績效評估可以提升政府的形象和信譽。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政府績效評估來向全社會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而這一公開、透明的舉措能夠增加公眾對政府的支持度。另一方面,政府績效評估的展示不僅有成功的地方,也有政府工作失敗和不足的地方,展示這些不足并不會損害政府部門的權威和信譽,相反地,由于政府能夠開誠布公地向公眾展示工作中面臨的困難以及為解決困難而做的努力,更會增加公眾對于政府的信任,減少對于政府的偏見,使政府獲得良好的信譽。

(3)政府績效評估有助于提高政府績效。現代政府管理中,績效是其核心問題。首先要了解目前自身的績效情況,才能更好地改進績效;只有做好了績效評估,才能了解目前的績效情況。一方面,績效評估能夠成為政府進行行政改革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在政府的行政管理實踐中,績效評估具有重要功能,主要有以下幾項功能:資源優化功能、激勵功能、促進功能、監控支持功能和計劃輔助功能。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政府績效評估能夠提升政府自身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在內部樹立好績效意識,在行政管理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努力提高績效,并將這一努力貫穿始終。

2 地方政府實行電子政務工程績效評估的重要性

2.1 促進政府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和制度

電子政務建設是一個新的領域,尚沒有一個完全健全的制度可供參考,其主要需求也在不斷更新中,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工程。相比于發達國家的政府體制和職能,我國的政體、政府職能、城市功能及文化背景都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無法直接照搬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采用電子政務評估有利于政府和公眾深入了解政府目前的工作情況,從中獲取社會發展的全貌,并找出落后于發達國家的地方,以客觀理性的態度面對自身發展的問題。政府可以以此為參考,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適合目前國情的電子政務發展的政策,建立好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子政務。

2.2 巨額資金投入后的效益回報要求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顯示,建立基本水平的信息基礎設施,僅僅在發展中國家投資就需要3000億美元。以目前我國的情況來看,光要建設中央政府層面上的電子政務,都至少需要投入10億元人民幣。在未來的五年內,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投資總額將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僅僅是各級政府采購IT設備的總額都能達到283億元人民幣,而全國各地在未來總共用于電子政務建設的預算總額更是高達上萬億元人民幣。這是一個極其巨大的投資數額。站在政府的角度而言,投入都必須要有相應的回報,否則會給政府財政造成損失,因此投入如此巨額數量的資金到電子政務建設中,能否給政府、給企業、給社會帶來豐厚的回報是政府最關心的問題。電子政務建設所需的巨額資金投入涉及了政府各層面的管理過程,必然帶來政府在各方面上的改革,因此必須要全面、準確地分析電子政務建設的各個方面和細節,評估電子政務的效益,建立起量化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為政府決策者提供該做什么、已經做成什么的信息,并為政府下一步的決策提供指導信息。

3 地方政府電子政務工程績效評估對策研究

3.1 評估方法

以電子政務為平臺的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有著許多優點,其中一大突出特點就是具有科學和客觀的定量分析方法。在以往傳統的地方政府績效評估中,通常是以主觀考評為主,由領導對考評者進行提名,由群眾憑主觀意見進行評分,用人工方法進行統計,這使得整個績效評估常常受到科學性和公平性的質疑,當然也就無法對考評者們起到激勵作用。而在電子政務這一平臺上,地方政府的績效管理與現有的網絡技術、信息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等相結合,科學、系統地對指標體系進行構建,公平公正地將考評數據錄入并分析。這樣就將以往傳統的定性的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方法轉變為定性定量相結合,以往的人工主觀評分為主的方法轉變為系統客觀評分為主的方法,這樣就大大增強評估結果的公信力。

3.2 基于電子政務的政府績效評估三種模型

要想研究在電子政務平臺上的地方政府績效的評估方法,除了需要借助電子政務的平臺,還需要構建好評估的理論模型。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尚沒有一個很好的績效評估體系能夠通用在大多數情況下。目前國內外的理論研究中,最典型的三種績效評估模型分別為3E評價、標桿管理和平衡計分卡。這三個模型也代表了績效管理中的三個階段:3E評價代表了初步探索政府績效管理方法;標桿管理代表了開始全面評價政府的績效;平衡計分卡模型代表了更深入更全面地評價政府部門的績效。

(1)3E評價模型。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美國審計總署為了節約成本,嚴控政府的財政支出,開始做出了工作重心轉變,將以往的對政府審計工作的重心經濟審計,轉變為以經濟、效率、效果為重心的審計,以往的單一評價指標被擴展為多個評價指標,這一做法最終成為了以后政府績效評估的開端,這就是3E評價模型。為了改進3E評價模型,促進科學性和合理性,又有學者加入了公平指標從而發展為現在的4E模型。由于3E與4E的模型在指標設計上都相對簡單,且主要依靠了經濟方面的指標,因此不能有效地、全面地反映出績效結果。

(2)標桿管理評價模型。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國企業開始掀起了向日本企業學習的浪潮,標桿管理就在此過程中產生。最初學習的對象是質量管理,隨著學習和研究的深入,開始逐步擴展到營銷管理、成本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各個職能部門之中。標桿管理法借鑒了私營企業的管理方法,彌補了3E模型的不足之處,并逐步發展起來。美國生產力與質量中心對標桿管理下了一個定義:標桿管理作為一個評估過程,具有系統性和持續性,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不斷將自身的流程與世界頂尖大企業相比較,以揚長避短,幫助企業改善自身的經營績效。但是標桿管理法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政府在績效管理中,并不能經常清楚地界定自身發展的關鍵目標,對于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目標更是如此。與此同時,相比于其他的組織,政府要想明確自身的目標,就應當擁有一個客觀合理的基準,這可以通過建立具有相當多樣本數目的資料庫來實現,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信息不齊全而影響評估的誤差。

(3)平衡計分卡評估模型。平衡計分卡是一整套評價企業經營業績的評價體系,分為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由哈佛大學的卡普蘭教授與美國復興方案公司總裁諾頓共同提出來的。這一個體系分別從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和學習成長幾個角度對組織內的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將組織的戰略和他們各自應承擔的使命一步步傳遞下去,并在最終幫助整個組織實現整體目標。組織的管理層可以通過平衡計分卡來實時掌握財務目標的實現狀況,并關注組織的關鍵能力的發展,抓住未來發展的機遇并做好鋪墊工作。平衡計分卡不僅僅只是一個評估模型,它同時還是一整套的管理系統,組織管理層通過平衡計分卡來將全體員工的能力和目標整合到一起,實現整個組織長遠的戰略目標。

4 基于電子政務工程的稅務部門績效評估實證分析

電子政務工程在地方政府績效考核中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廣東地稅局就設計出了三種系統,并且分別在不同的地方政府進行了實踐驗證。在珠海地稅局進行了“預警監控系統”的試點工作,在湛江地稅局進行了“征管效能監控系統”的試點工作,在中山地稅局進行了“稅收行政執法責任制考核系統”。這三個系統都是電子政務工程在地方政府績效考核中的應用,且每個系統都具備自己的特色,優勢明顯。下面主要對“預警監控系統”和“征管效能監控系統”進行簡單的分析。

4.1 預警監控系統

預警監控系統是由珠海市地稅局獨自開發的,基于電子政務平臺,利用信息化的策略,評估珠海市地稅局的綜合信息的風險性,這些綜合信息來源于行政管理業務、稅收執法業務和稅收管理人員等。成功地對風險進行評估后,對存在問題的信息發出預警提示,然后再對那些信息進行跟蹤處理,這就是所謂的預警監控系統平臺。

預防預警對于抵御風險而言極其重要,也是當前風險管理中最有效的前期手段。首先將現有的稅收成果信息化并存儲起來,然后開始設置預警指標,重要的信息設置多個指標。這樣就能夠及時的發現稅務局在管理和執法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對于預防違法違紀事件的發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及時的處理已經發生的違法事件。杜絕腐敗事件的發生,促進稅務局的治稅遵法、從政廉潔。當前很多稅務機關的績效評估存在問題,比如只是對征管質量指標和稅額指標的評估結果做表面上的處理,而對其產生的原因未做任何考慮,以至于忽略了影響未來稅額和征管質量的其他的一些指標,實際上是未對與此相關的一些內在因素進行分析考慮,這些內在因素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稅務機關內部結構以及精簡程度,另一個是稅務機關工作人員的發展潛力。預警監控系統可以說是一個創新性的系統,它能夠輔助我們及時地找到潛在的問題,并通過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和優化內部結構來解決問題,使得地方政府的績效評估更具合理性。

4.2 征管效能監控系統

稅務征管監控系統是由湛江開發區地稅局獨立設計完成的,主要特點是對稅務的征收和管理效能進行全過程監控。這個系統對稅務征管效能有著獨特的理解,它認為征管效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都是由于缺乏一個全稱監控的機制所造成的,與此同時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也就是建立一套合理的機制。要求稅務工作人員的工作過程全都依照這個機制,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項任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效能。

電子政務工程與政府績效評估相結合,這樣的一套監控機制就應運而生。整個機制將“待辦事項”看作其核心,并且把稅務征管中的各種操作都細化成一個一個的待辦事項。這樣計算機就能自動的從稅務征管信息系統中讀取數據,安排每個工作人員所需處理的事項。只要工作人員按照要求去處理這些待辦事項,就可以保證稅務征管效能達標。而且該系統還能夠對待辦事項的完成情況進行監督,對于那些沒有及時完成所安排任務的工作人員,直接追究其責任。

這樣的一種績效評估模式,它將日常考核、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緊密聯合在一起,把每一個步驟、每一項工作和每一個環節都設計好,并且及時地給予監督和反饋。

5 結 論

政府部門的績效評估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題,因為它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政治、技術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綜合體。本文的研究將績效評估、電子政務、公共管理理論融合在一起,綜合性的對地方政府績效評估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

參考文獻:

[1]寧華強.基于電子政務的政府績效評估實證分析[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8(6):65-68.

[2]王凱.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體系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9.

[3]馬靜,徐曉林.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12(2):70-72.

[4]郭彥偉.中國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2.

[5]張維迎,主.中國地級市電子政務研究報告[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11):22-25.

[6]張銳昕.政府上網與行政管理[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

篇3

【關鍵詞】小水庫;除險加固;調洪計算;水量平衡方程

1 調洪計算依據

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的調洪計算按水利部《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洪水計算規范》(SL44-2006)、《碾壓式土壩設計規范》有關資料和計算方法。

設計暴雨、凈雨及其分配,入庫洪水過程的推求,根據各地具體規定的方法計算。小型水庫加固工程,一般采用上游流域內多年平均最大24小時暴雨作為設計依據,計算出各設計頻率的設計暴雨,應用本地區降雨徑流關系,求出相應標準的設計徑流量及分配表。山東省入庫洪水過程的推求,大于30平方千米的小型水庫,一般采用瞬時單位線法,小于30平方千米的則按地區經驗公式法,按不同地區給出的圖表查算。

需要加固的小型水庫,大部分建成時間較長,庫區淤積、溢洪道變化較大,因此水庫調洪計算以前,必須進行詳細地勘測,搜集第一手資料,重新核算庫容曲線、溢洪道底高程,溢洪道寬度等數據,以及了解溢流堰型式,有無閘控情況等。

2 水量平衡方程在小型水庫加固調洪計算的運用

2.1 水量平衡方程的運用形式

2.1.1 基本公式

水量平衡方程形式其實比較簡單,基本公式如下:

(Q1+Q2)t/2-(q1+q2) t/2=V2-V1

V=f(q)

式中:Q1 、q1――時段初入庫、出庫流量(m3/s)

Q2 、q2――時段末入庫、出庫流量(m3/s)

V2、V1――時段初、末水庫蓄水量(萬m3)

t――計算時段(t=1小時)

V=f(q)為水庫蓄水量與泄水量曲線。

2.1.2 水量平衡方程運用中公式變形

水庫調洪計算是一項工作量很大的工作,有時要做多次重復計算,現在都運用電腦輔助計算,編程中需要將水量平衡方程的基本公式變形后應用,一般均以時段數k為變量,Q1=Q(k),則Q2=Q(k+1);同樣,q1=q(k),q2=q(k+1),V1=V(k),V2=V(K+1),則水量平衡方程變形為:

(Q(k)-q(k))+(Q(k+1)-q(k+1))=(2/t)(V(k+1)-V(k))

對于特定的水庫,2/t為常量,設Sx=2/t,若V的單位為萬立方米,t單位為小時,流量單位為 m3/s時,則Sx=20000/(3600×t )=50/(9×t);計算時段內關鍵點時, Sx是關鍵點時間tx的函數,S1=50/(9×tx)及S2=50/(9×(t -tx)),在水量平衡方程體現出未知數tx,為關鍵點時間求解提供了方便。

2.2 水庫調洪的幾種方式

水庫調洪主要根據各水庫溢洪道型式、起調條件決定,下面列舉兩種常見的情況。

2.2.1自由泄流方式

開敞式溢洪道的泄流方式為自由泄流,泄流公式按自由堰流計算:

q=εmbH03/2

式中: q―溢洪道泄流量(m3/s);

g―重力加速度 ,g = 9.81 (m/s2);

h1―堰上水深(m);

H0―計入行進流速水頭堰上水頭(m),H0=h1+αv2/2;

m―流量系數, 根據溢流堰的型式不同而不同;

ε―側收縮系數;

α―流速系數。

2.2.2 溢洪閘控制泄流方式

溢洪閘調洪方式不同直接影響到調洪計算成果,一般分二種情況,第一種是下游無防洪任務時,水庫最大泄量不受限制,防洪計算的目的是為了大壩安全,控制運用方式為:在洪水來臨之前,閘門關閉,蓄水至起調水位。洪水來臨時,逐漸開啟閘門,使下泄流量等于入庫流量,但當入庫流量達到起調水位對應的最大泄量時,將閘門全部打開自由泄洪。第二種是下游有防洪任務時,又分固定泄流方式與補償調節方式兩種情況,開始時與第一種情況運用相同,不同的是當泄量達到下游允許的泄量時,按下游允許泄量泄洪。閘孔限制泄流時,下泄流量等于控制流量;自由泄流時的泄流公式按不同型式溢流堰的自由泄流的堰流公式計算。

2.3調洪計算中關鍵時間點求解

2.3.1最大泄量關鍵時間點求解

首先按整時段計算出調洪計算成果,根據泄量變化規律,當同時滿足q(k+1)-q(k)0時(自由泄流時泄流曲線為單峰),定出K,在K與K+1之間的時段內設關鍵時間點離K時段初的時間為tx(小時),離K+1時段初的時間則為t -tx(小時),該點即最大泄量對應點。分別列出K時段初至tx點及tx點至K+1時段初的水量平衡方程,注意在tx點,入庫流量等于下泄流量。聯立方程,求出tx公式如下:

式中,S=50/9,dt即時段長t。

2.3.2起調水位及下游安全保護泄量關鍵時間點求解

無閘控調洪計算的起調水位一般與溢洪道底齊平,起調時間點與入庫流量起始點相同無需計算;有閘控調洪計算中,起調水位為汛限水位,一般高于溢洪閘底高程,需要求解起調水位及下游安全保護泄量所對應的關鍵時間點。

起調水位關鍵時間點求解時,首先求出起調水位對應的泄量,按自由堰流公式計算,然后找到與入庫流量相等時對應的時間點tx,先確定K時判別條件,設對應于起調水位的泄量為qt,則當同時滿足Q(k+1)> qt和K

下游安全保護泄量關鍵時間點求解方法與起調水位時相同。

2.4編制調試電算程序

首先建立水庫的數據資料文件,一是水庫上游流域特征表,包括流域面積、干流平均比降、干流長度、平原面積占總流域面積的比例等;二是有關產生匯流計算的水文資料,包括P+Pa~R關系表,時段單位線表等;三是水庫特征及泄流方式資料,包括庫容曲線表、溢洪道泄流流量表及其泄流控制方式。將逐個水庫建立的上述數據資料文件編號存入特定的磁盤,以備程序自動讀入。

編制測試VB調洪計算程序代碼是一項艱巨而繁重的工作,水量平衡計算的運用的具體方法是試算法。先分幾種情況編制通用的程序代碼,通用程序調試好后再根據不同情況套用通用程序代碼,形成各水庫的調洪計算程序,上機計算結果要與手算的進行比較,進行反復調試,直至成功。

篇4

腎小球濾過率(GFR)是指單位時間內兩腎生成的超濾液量。掌握準確的腎小球濾過率對于正確評估慢性腎臟疾病的分期、了解殘余腎功能、預測腎功能進展速度及判斷腎臟替代治療時機等方面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學量文獻資料,比較單獨應用Scr、SCysC和聯合應用Scr、SCysC的GFR經驗公式的優缺點,旨在為臨床尋找適用性最好的公式,展望估算腎小球濾過率公式模塊的巨大應用前景。

1 基于Scr的方程:

K/DOQI推薦成人腎小球濾過率評估方程是CG方程、MDRD公式、簡化MDRD方程[1]。CG[2]方程是Cockcroft DW在1976年通過正常249例成年人GFR推導得出,公式中包含了性別、年齡、體重相關變量,以其簡單特性被廣泛使用。梁波曾在2001年對CG公式進行改進,結果證實改良后的CG方程在評估南方漢族慢性腎臟病人群的GFR中優于原公式[3],但是否廣泛適用于國人還需進一步大樣本驗證。

MDRD公式是1999年美國國立衛生院基于1628例白種人和黑種人CKD患者為研究對象,以碘他拉酸鈉腎臟清除率(Tc-DTPA)為參考標準,通過在腎臟病膳食改良試驗中總結出的。現使用的是2000年簡化的MDRD方程,僅包含SCr、年齡、性別和種族4個變量,國內有報道指出應用白人的計算方程會低估我國國民GFR水平[4]。馬迎春等[5]發現在CKD 1、2期,MDRD方程、簡化MDRD方程和CG方程均過低估計GFR,而在CKD 4、5期,上述方程過高估計GFR,因此在中國人群的適用性需要進一步評估。

國內許多單位始終在探索最適合國人的GFR評估方程,中山醫院GFR[6]是在簡化MDRD方程基礎上添加了中國人種族系數即1.33,有學者通過對比研究發現中山醫院GFR估算公式較簡化MDRD方程提高eGFR約1.233倍,使CKD的患病率從0.53%下降到0.17%[7]。有報道稱,改良后的MDRD方程準確度、準確性明顯提升[8]。可見改良后的MDRD方程更適用中國人腎功能評估。

流行病學協作公式(CKD-EPI)是2009年美國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合作組織將非CKD群納入其中,基于美國人開發的公式。

國內最早出現的是吳錫信創建的WCP公式,以TC-GFR為參考標準,筆者研究發現在不論在腎功能正常組還是異常組,WCP公式測算的GFR與TC-GFR最接近,可以準確評估GFR[9] 。

2012吳錫信在原有WCP公式基礎上創建了新的方程CrAC―eGFR[10]。筆者研究顯示此公式加入年齡、性別等因素后更為精確,可代替計算TC-GFR。

各種Scr評估方程準確度參差不齊,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CCr法需要連續收集 24小時的尿液,且容易收到尿量、留取誤差、放置時間等多種因素影響,不利于臨床推廣。2、Scr易受到種族、肌肉容積、飲食、運動等因素影響不能準確地評估腎功能,而且 GFR 下降 50%時Scr仍可在正常范圍之內,不能作為早期腎功能損害的評價指標。3、各種公式參考研究對象不同,檢測方法不同,造成Scr的參考值范圍不同,公式的評估準確性會造成影響。

2 基于SCysC的方程:

SCysC又稱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血液中的濃度完全取決于GFR,幾乎不受性別、年齡、炎癥、體重、營養、感染等因素的影響,是反映反應腎小球濾過率良好的標志物。眾多研究表明,SCysC較SCr在診斷輕-中度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靈敏度高,結果更可靠,尤其適用于老年人、兒童、肌肉量少者患者GFR的評估,并且廣泛應用于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腎移植、腫瘤等領域。鑒于肌酐評估公式的局限性,近幾年來研究者開發了大量基于SCysC的方程。

Grubb[11]等選擇了536例CKD患者(年齡3個月―93歲)建立了SCysC方程,公式中添加了性別、身高、體重等容易產生誤差的因素,研究結果發現包括兒童和成人在內的80%估算值均在實測值±30%以內,該估算公式比MDRD公式稍精確。

吳錫信[12]在2012年創建了新的SCysC評估公式即SCysCAC,可準確反映GFR,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公式估算的GFR準確度相差甚遠,可能是由于研究對象,參考標準、檢測方法有關。(1)大多研究表明由于種族、疾病分布和年齡構成差異,中國CKD病人應用國外建立的SCysC方程計算出的GFR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明顯不足,與實際GFR偏差較大。(2)目前缺少標準化的SCysC檢測標準,現在常用的方法是PENIA和PETIA,兩者檢測的結果是存在差異的。(3)還有文獻報告顯示SCysC濃度受非腎臟濾過的影響,例如腫瘤、甲狀腺疾病、皮質類固醇藥物的應用會影響SCysC濃度,并且與身高、體質量、吸煙也有相關性。(4)國外有研究發現在GFR

3 基于Scr和SCysC的方程。

Stevens LA,C[13]研究稱聯合ScysC和Scr兩個指標建立的GFR估算方程優于單個指標建立的GFR估算方程。這與大部分研究結果是一致的[14]。

2008年美國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合作組織開發了基于cysC和Scr的方程。賴德源[15]研究發現引入了性別、年齡、種族、肌酐等參數后,評估的準確性、精確度明顯提高,適用于中國人GFR的評估,但也有研究者表明聯合方程對于中國人GFR評估仍不理想[16],是否適用于我國CKD人群的評估還需要更大樣本及多方面的研究。

Ma YC[17]在2004年6月至2005年月期間,在我國經9家醫院進行的多中心臨床研究得到的。該研究包含了 573 例病例。推算出了 GFR 經驗公式,在CKD各期均適合于中國人GFR的評估。

然而,上述計算公式在我國人群的應用尚需更廣泛的檢驗和檢測,在不同發展階段的CKD患者如何選擇最合適的腎功能評估公式仍需要進行進一步探討。

公式估算雖有不足,但如果掌握好適應人群,注意監測方法的差異,還是很有潛力的。但是在實踐中只憑一條或幾條公式估算難以得到精確的GFR,而且部分公式計算復雜,費時費力,數字化模塊已廣泛應用到科研當中,因此創建公式模塊勢在必行。

2012年吳錫信創建了用唾液標本檢測腎小球濾過率公式的計算機模塊,通過檢測唾液BUN、Scr、SCysC等值,帶入公式計算,方便、快捷、客觀、準確、實用性強[18]。

小結:評估公式法由于簡便、經濟、易操作等優勢廣泛應用于GFR的初步評估,經過研究發現基于外國人創建的GFR方程不適用于國人GFR的評估,應用于國人時建議使用改良的MDRD公式;在CKD早期,選擇基于SCysC方程有更高敏感性;基于Scr和SCysC方程評估的GFR更精確。GFR公式估算模塊可聯合多種方程進行評判,操作簡單,只需輸入相關指標,不僅較手工計算簡單、快捷,而且更有助于得到精確的GFR,估算GFR公式模塊具有巨大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陳瀚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1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198.

[2] Cockcroft DW, Gault MH. Prediction of creatinine clearance from serum createnine. Nephron. 1976,16:31-41.

[3] 梁波,麥慈光,黃效維等.探討并改進Cockcroft公式的有效性研究[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1,17(3):195一196.

[4] 周玉紅,左力,王梅等.MDRD方程預測腎小球濾過率的臨床應用評價中華腎臟病雜志.2004,20,30-34。

[5] 馬迎春,王梅,左力等.腎小球濾過率評估方程在慢性腎臟病不同分期中的適用性[J].中華內科雜志, 2005,44(4):285-289.

[6] 趙新菊,陳江華,羅瓊,等.腎小球濾過率測量值分布對估計公式中種族系數的影響[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9,25(12):890―895.

[7] 汪秀英,黃蕾蕾,宋慧等.4個腎小球濾過率估計公式的人群實證研究。徐州醫學院學報2011,31(9):590-593.

[8] 全國eGFR課題協作組.MDRD方程在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中的改良和評估.中華腎臟病雜志.2006,22(10):589―595.

[9] 吳錫信,陳江林,彭 健.計算法與應用99mTC-GFR清除率測定腎小球濾過率的臨床對比研究.中國基層醫藥.2002,9(6);484-485.

[10] 吳錫信.以血清肌酐為變量估算腎小球濾過率新公式的創建.中國醫師雜志.2012,14(7);889-892.

[11] Grubb A,Simonsen O,Sturfelt G,et a1.Serum concentration of cystatin C。factor D and B2一microglobulin as a measure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Acta Med Scand.1985,218:499―503.

[12] 吳錫信. 基于血清胱抑素C的成年中國人腎小球濾過率估算公式臨床對比研究.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2,24(9):530-532.

[13] Levey AS, Bosch JP, Levis JB, et al.A more accurate method to estimate glorular filtration rate from serum creatinine: a new predicti-one quation.AnnIntern Med ,1999,130:461-470.

[14] 翁菲菲.引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后腎小球濾過率評估方程的應用評價[D].北京:中國醫科大學,2009.

[15] 賴德源,方穎璇,任明等.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聯合肌酐評估慢性腎臟病腎小球濾過率的準確性.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志.2011,1(1):(1):29-33.

[16] 國秀芝,秦巖,鄭可等.基于血肌酐和胱抑素C的四個CKD―EPI方程對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適用性研究.中國檢驗醫學雜志。2012,35(9):798-804.

篇5

[關鍵詞]消防工程 風險識別 風險應對 風險管理

前言

建筑消防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受各種各樣不確定的因素的干擾,使整個消防工程的進度、質量、安全以及費用等在可控范圍之外。因此,對建筑消防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風險的識別、分析評估,進而如何應對和監控這些風險是我們必須面對和重視的問題。

一、建筑消防工程風險

(一)風險與風險的分類

建筑消防工程風險是在工程目標規定的條件下,該目標不能實現的可能性。

建筑消防工程風險按來源分可分為自然風險和人為風險;按風險對象分可分為財產風險、人身風險和責任風險;按影響范圍分,風險也可分為基本風險和特殊風險等。

(二)建筑消防工程風險的特性

建筑消防工程風險具有下列特性:

1.建筑消防工程風險的客觀性。建筑消防工程的風險始終是客觀存在的,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社會生活中的矛盾沖突,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2.建筑消防工程風險的不確定性。風險事件是否發生、何時發生和發生后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均是不確定的。但人們可以根據歷史數據和經驗,對其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和預測。

3.建筑消防工程風險的可變性。當風險因素發生變化時,就會引起風險的可能性、風險的后果等發生變化。

4.建筑消防工程風險的階段性。它包括潛在階段、發生階段和后果階段。

二、建筑消防工程風險識別

建筑消防工程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風險識別是要確定在工程項目實施中存在哪些風險,這些風險可能會對工程產生哪些影響,并將這些風險及其特性歸檔。

(一)風險識別的原則

在風險識別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⑴先懷疑,后排除;⑵排除與確定并重;⑶由粗及細,由細及粗;⑷嚴格界定風險內涵并考慮風險因素之間的相關性;⑸必要時,作實驗論證。

(二)風險識別的過程和方法

建筑消防工程的風險識別方法往往是經驗數據資料分析、風險調查、專家咨詢和實驗論證等方式。在經驗數據資料分析中,要注意對類似建筑數據的收集,包括過去建設過程中的檔案記錄、工程總結、工程質量、工程驗收資料與安全事故處理文件等,找出相關的參考數據。在風險調查中,通過風險分解的方式,建立建筑消防工程初始風險清單。在初始風險清單建立后,仍需根據建筑工程自身的特點進一步識別風險,并在實踐中做出必要的修正和補充。專家咨詢一般可召集有關專家開會,對特殊建筑的消防方案提出各自的意見,也可采用問卷式調查,在獨立的基礎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再由風險管理人對專家發表的意見加以歸納分類、整理分析。

三、建筑消防工程風險應對與風險管理

建筑消防工程常用的風險應對策略和措施有:風險規避、風險轉移、風險緩解、風險自留和風險利用,以及這些策略的組合。

(一)風險規避

風險規避就是以一定的方式消除風險或消除風險產生的條件,或者保護工程的目標不受風險的影響。從風險管理的角度看,風險規避從源頭上消除風險,是一種最徹底的消除風險影響的方法。

1.風險規避的方式

風險規避的方式有如下兩種:(1)規避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2)規避風險事件發生后可能有的損失。

2.風險規避計劃系統

在建筑消防工程中,風險規避計劃系統可由預防計劃、災難計劃和應急計劃三部分組成。

3.風險規避的局限性

風險規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在某些條件下,風險規避會喪失一些機會或阻礙創新。(2)風險規避受信息的制約較大,當風險識別和風險估計還沒有充分把握時,風險規避的策略會受到很大的影響(3)采取風險規避的策略有時不太現實,付出的代價比較昂貴,回避風險的同時也失去了一些從風險中獲得收益的可能性。

(二)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是將某風險的結果連同風險應對的權利和責任轉移給他方,是由各方承擔風險。轉移風險僅將風險管理的責任轉移給他方,并不能消除風險。風險分擔的原則是:任何一方風險都應由最適宜承擔該風險或最有能力進行風險應對的一方承擔。因此,符合這一原則的風險轉移是合理的,各方可取得雙贏或多贏的結果。

(三)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亦稱風險接受,時一種由工程主體自行承擔風險后果的一種風險應對策略。它不改變建筑消防工程風險的客觀性質,即它既不改變工程風險發生的概率,也不改變工程風險潛在損失的嚴重性。風險自留是一種風險財務技術,明知有風險而不去控制。風險自留用于殘余風險的處置,面對眾多的風險,總會有一些難以把握的風險及造成的損失,工程的主體自己承擔或保留。

(四)風險利用

風險利用是建筑消防工程風險應對更高的一個層次,它主要針對一些投機性質的風險,通過對風險的把握和駕馭,可以化不利的后果為發展機遇。

(五)建筑消防工程風險管理決策

建筑消防工程風險管理決策,就是風險管理者在占有一定的信息基礎上,從若干可能實施的方案中,通過分析、評價和判斷,選出滿意的方案。

四、綜合評價

建筑消防工程風險管理是一個綜合的、復雜的過程,僅僅對其中的每個步驟進行研究是不能滿足建筑消防風險工程管理的需要的,它需要管理者將從風險識別直至風險應對的每個步驟融合成一個整體,綜合運用消防工程學、風險管理學、統籌學、經濟學、保險學等多種知識進行管理和決策。

(一)風險評估方法選擇

風險評估方法的選擇將會最終決定風險應對方式的選擇,根據不同類型的工程和風險,風險評估方法也有所不同。

(二)風險應對方式選擇

風險應對方式的選擇是與風險評估緊密相連的,風險評估的結果直接決定了風險應對方式的選擇。不同類型的風險要選擇最適合的風險應對方式,而正確的應對方式的選擇,正是風險管理的目的所在。通常最基本的風險應對方式是風險規避,因為風險規避從源頭上消除風險,最徹底的消除風險影響的方法。但對于不同的情況也要具體分析。

(三)風險評估與風險應對

建筑消防工程風險管理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十分重要的,前一個步驟是后一個的前提和基礎,但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其輕重緩急也要具體的分析。一般來說,對于發展比較成熟的建筑消防工程,由于其風險評估系統比較完善,而且經過了國外多年的經驗總結和論證,那么對風險應對方法的選擇就比較重要;而對于發展不夠成熟的建筑消防工程及其分支系統,其風險評估系統的發展尚不成熟,我國幾乎沒有一套成型的風險評估體系,也缺少相應的法規,而無法對風險的比較準確的評估,在此基礎上所做出的風險應對,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是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因此,這種情況下,風險評估就尤其重要。

五、結束語

建筑消防工程風險管理是消防上一個重要的部分,它在整個建筑消防工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對建筑消防工程風險管理的研究,可以有效的避免或減少建筑消防工程的損失,對消防的性能化設計起著有力的促進作用,為綜合消防分析理論提供了技術支持。本文對建筑消防工程管理的過程只是做了初步簡單的闡述。

[參考文獻]

[1]雷勝強.國際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2]王卓甫,邱德華.工程項目管理.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2

[3]王卓甫.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

[4]郭仲偉.風險分析與決策.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7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5区 | 可以在线看的黄色网址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欧美高清hd | 操操操操操 |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 精品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天堂一区 | 日韩1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不卡的av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精品网 | 久久在线看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 欧美一级一区 | 日韩久久久久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一区二区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 欧美久久一级特黄毛片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蜜臀网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午夜免费成人 |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欧美精品 | 亚洲自拍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网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忘忧草 | 一区二区三区av | 亚洲成人三级 | 久久久久9999亚洲精品 |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