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9 17:52:55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醫療婦科疾病的方法,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 基層醫院 婦產科感染性疾病 診斷及治療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030
正常情況下,婦女陰道內存在著大量的寄殖菌,包括有各種的需氧菌、兼性和專性厭氧菌。當患者抵抗力減弱或接觸的細菌病毒多時,便可出現婦產科感染性疾病,現在此病已成為了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1]。婦產科的感染大多由多種病原菌混合感染,2/3以上可見厭氧菌。對于部分基層醫院來說,衛生條件差,消毒措施缺乏,醫護人員操作不規范等也可使部分女性患者在就醫中引發婦產科感染性疾病。因此及早診斷,針對可能感染的病原菌正確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對預后起關鍵作用。現將診療48例婦產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情況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婦產科感染性疾病患者48例,年齡18~51歲,平均28±5歲。其中婦科感染性疾病34例,產科感染性疾病14例。18例使用中藥治療,30例使用手術治療。
方法:對48例患者的發病誘因、感染的種類、主要的臨床癥狀、診斷方法、治療措施及預后,進行探討研究。
確診及治療:根據患者局部或全身發熱的情況,若有局部紅腫熱痛的癥狀為局部性感染。若出現全身性發熱,體溫升高,且出現下腹部疼痛,血常規異常,如白細胞升高等,可診斷為全身性感染。確診有感染后,刮宮取物進行培養,確診病原菌。治療上,首先控制感染源,有膿腫及局限性感染的,對膿液進行引流;有感染壞死組織的,進行常規清創祛除;有可疑性感染植入物的,予以祛除;對于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囑患者遠離感染源。使用抗生素:及早使用抗生素可控制感染。當炎癥過于嚴重,單使用抗生素無效時,聯合給予糖皮質激素,以抑制炎性反應,增強機體抗過敏性內毒素,預防感染性休克等。
療效判斷標準:①完全治愈:患者無發熱,白細胞為正常值,B超等看不到感染性病灶;②好轉:患者不適癥狀明顯減輕,無發熱或有低熱,B超示病灶縮小或開始愈合;③有效:患者癥狀減輕,體溫有所下降但仍有發熱,B超示病灶有些好轉但仍有感染性炎癥;④無效:患者仍發熱,白細胞升高,癥狀不減輕,甚則加重,B超示病灶沒見縮小或有所擴張惡化,感染性炎癥仍存在。
結 果
經治療處理后,48例患者中,完全治愈15例,好轉19例,有效1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1.67%。
討 論
婦產科感染性疾病是基層醫院中的常見病及多發病,與醫院的環境、管理、條件和患者等因素有關,具體有:大多數的基層醫院婦產科病房布局不合理,不劃分出病理區、產前區、產后區,婦科病患者和產婦均在同一病區,出入同一通道,易造成相互污染[2];病房陪護、探視的人員多,人流量相對較大,空氣不潔且不注意通風,使病房空氣較污濁;病房環境和衛生欠清潔,患者出院后,不注重對床單進行終末的消毒,使地面、物表的病菌交叉感染,存在著醫院感染的隱患;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不統一集中消毒滅菌,不注重無菌操作。醫護人員無菌觀念不強,在做各種的治療及護理的前后,不徹底清洗和消毒手;產婦難產時,入院后即開始手術,未進行術前的沐浴更衣,清潔皮膚、外陰等。
故醫院需建立健全一下幾點:①建立及完善醫院感染的相關管理制度,包括醫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方案、消毒隔離的制度、醫務人員因職業暴露而進行的防護工作制度、醫院感染出現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等。②建立相對獨立區,區分無蔭區、清潔區和污染區,區域的標志需明確;無菌區包括:無菌物品的存放間、無菌手術室、隔離分娩室、正常分娩室;清潔區包括:器械室、洗手間、待產室、隔離待產室、辦公室。③進行嚴格的消毒隔離管理,工作人員進入手術室前需洗手、更衣、帶帽和口罩,在手術或接產時,嚴格遵守無菌的操作。
婦產科的感染,特別是與妊娠有關的感染[3],其起病急、發展快,一旦治療不及時,將會危及生命,嚴重威脅生育期婦女的生命健康,須給予足夠重視。基層的醫院在預防和治療婦產科的感染性疾病中,需以預防院內感染為主,進行院內設施和環境改造。對前來就診的感染性患者,需及時給與足量的敏感性抗生素控制感染,預防傳染他人。
參考文獻
1 黃學民,楊金清.基層醫院婦產科醫院感染原因與管理[J].醫學信息,2009,1(9):241-242.
【關鍵詞】 婦科疾病;治療;預防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99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305-02
當今人們經濟水平顯著提高,但女性缺乏基本衛生保健常識,婦科疾病發病率普遍偏高[1]。婦科疾病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脅,嚴重影響患者的學習、工作與生活。婦科疾病種類繁多,治療過程復雜多樣,容易反復發作,給患者帶來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困擾[2]。為了提高社區內女性患者的臨床療效,降低患者疾病的復發率,保障社區內女性的健康安全。筆者在臨床常規治療基礎上采取相應的婦科疾病普及宣傳,以此探討女性保健對社區常見婦科疾病的臨床意義。現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利用計劃生育婦女三查的契機,隨機選取社區內400名已婚女性進行免費婦科檢查,并針對每名女性制作詳細調查表,內容包括:年齡、學歷、既往病史、生活衛生習慣、生育狀況、避孕措施等,建立健康檔案,跟蹤觀察患者病情發展并詳細記錄。
1.2 診斷 采用婦科常規檢查、陰道鏡檢查、B超檢查等方式確定患者的疾病類型。
1.3 治療保健方法 對抽取的婦女體檢結果進行分析論證,并予以相應的個性化診療。采取保健措施:①加強已婚女性的健康保健常識普及宣傳,定期對社區女性進行健康知識專題講座,增強女性的健康安全意識;②規范飲食習慣,科學膳食。保證日常所需蛋白質、維生素、脂肪以及各種微量元素的攝入,保持機體健康的營養狀態,降低女性婦科疾病的發生率[3];③加強女性衛生保健,保持外陰潔凈,勤換內衣內褲,養成衛生的習慣。如有身體不適,盡早就醫治療。
2 結 果
2.1 受檢女性年齡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受檢女性學歷和衛生習慣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2.1.1 學歷 部分女性文化程度較低,缺乏衛生保健教育,對疾病常識認知不足,沒有科學的生活行為習慣。社區內女性婦科疾病發病率偏高,如陰道炎、宮頸炎、尿失禁、盆腔炎等。女性普遍預防保健意識淡薄,婦科疾病早期不能較好的控制而繼續惡化。女性衛生習慣與學歷高低成正比例關系,學歷程度高的女性具備衛生保健常識,衛生習慣良好,發病幾率相對較小。
2.1.2 衛生習慣 受檢女性具備堅持前清洗外陰習慣的很少。調查數據顯示:前堅持清洗外陰的女性156例,占39%;前偶爾清洗外陰的女性190例,占47.5%;前不清洗外陰的女性54例,占13.5%。不潔是誘發女性婦科疾病的關鍵因素,不潔與婦科疾病發生率呈正相關。
2.2 體檢結果 260名受檢女性出現婦科疾病,占65%。其中以婦科炎癥為主,包括陰道炎105例,子宮內膜炎35例,宮頸炎48例、盆腔炎72例。婦科疾病是困擾女性身心健康的最大問題,嚴重影響了她們的生活質量。婦科疾病發病率增高,發現病情晚,基層醫療衛生保健體系尚不完善,醫護人員缺乏和醫療設施不完善,導致社區女性患者婦科疾病的發生率居高不下。
3 討 論
現代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健康要求指數也隨之提升[4]。科學預防疾病、衛生保健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意義重大。中年女性婦科疾病的病發率居高不下,疾病治療過程復雜多樣,病程持續時間長,易反復發作。婦科疾病種類多樣化,臨床以婦科炎癥、婦科腫瘤最為常見,這類疾病給女性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困擾,嚴重降低了她們的生活質量。女性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內分泌激素水平發生顯著變化,生理和心理也隨之變化,須注意科學合理的衛生保健[5]。
本組研究隨機對社區內400名女性調查顯示:女性對疾病的認識程度是影響其生活質量的關鍵要素。女性衛生習慣與學歷高低成正比例關系,學歷程度高的女性具備衛生保健常識,生活行為習慣良好,發病幾率相對較小。調查數據顯示以陰道炎患病率最高,占婦科疾病總數的40.4%,是危害社區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發病原因:①外源性因素:前不注意清洗、性生活頻繁、節育措施不當、機械性刺激損傷,引起病原菌反復感染所致。②內源性因素:生理功能改變、雌激素分泌水平等因素導致女性自我免疫能力降低。
加強社區女性的婦科疾病保健常識宣傳,指導婦女日常生活中科學膳食,保證體內營養均衡,注意微量元素的有效攝入,維持機體正常營養狀態;加強身體鍛煉,提高免疫力,養成科學的生活行為習慣,保持女私部位的潔凈,能較好地預防婦科疾病;加大保健預防措施宣傳,鼓勵女性定期體檢,做到婦科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積極健全基層醫療保健體系,建立社區內女性健康檔案,做好婦科疾病的科學防控。不僅有利于防治社區內常見婦科疾病,也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韓潔,方凡夫,俞超芹.老年婦女常見婦科疾病的預防與保健[J].中華醫學雜志,2008,10(4):316-317.
[2] 萬星明,譚小燕,王宏,等.珠海市香洲區1036名女教師常見婦女疾病調查分析[J].河北醫學,2009,15(10):1167.
[3] 古麗巴哈爾,玉蘇音.中年婦女常見婦科疾病的臨床分析及保健策略[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6):245-246.
【關鍵詞】
婦科疾病;調查研究
In recent years gynecology department disease change trend analysis
WANG Ai-hua.Henan Province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Wang Aihua 476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trends in gynecological diseases,prevention and cure of women to seize the current focus of the work to develop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women’s health.MethodsFrom 2003 to 2008 consecutive six-yea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and a summary comparison,respectively.ResultsThe consecutive six-yea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can be seen in the declining vaginitis and other gynecological diseases,the upward trend,especially in the last two year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incidence of canc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To strengthen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n women’s health knowledge,and women’s diseases census work,and to reduce the prevalence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so that our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of various gynecological diseases,improve the city women’s health.
【Key words】
Gynecological diseases; Investigation
婦科疾病的調查是保障婦女生殖健康、防病治病的一項重要工作,2003年以來作者通過門診健康查體,控制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生率病的發生,制定干預措施,提高婦女健康水平,探討婦科疾病防治工作重點,促進生殖健康服務質量的提高。現對我市近6年來歷年婦科疾病的調查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我市2003年至2008年連續6年婦科疾病調查,體驗者年齡在20~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1歲,均為已婚婦女。
1.2婦科疾病陰道炎(霉菌性、滴蟲性、老年性、混合性),宮頸炎(宮頸糜爛、息肉、納氏囊腫、宮頸肥大等),附件炎,盆腔炎,子宮肌瘤,宮頸癌,其他。
1.3檢查①常規婦科檢查;②陰道分泌物檢查;③盆腔B超;④宮頸刮片脫落細胞學檢查(巴氏法)。
1.4方法將我市2003年至2008年連續6年婦科疾病調查進行統計分析,并分別進行總結對比。
1.5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我市2003年至2008年連續6年婦科疾病調查分析對比,見表1。
表1
連續6年我市婦科疾病對比總結(%)
年份陰道炎宮頸炎附件炎盆腔炎子宮肌瘤宮頸癌其他
2003年46.2%11.4%6.9%7.5%3.9%0.6%23.5%
2004年41.7%13.5%6.8%7.3%4.6%0.8%25.3%
2005年38.2%13.6%7.1%8.2%4.9%0.9%27.1%
2006年37.6%12.8%7.6%8.5%5.1%1.1%27.3%
2007年34.8%13.7%7.3%8.4%6.7%1.5%27.6%
2008年30.6%13.9%8.3%8.9%7.1%1.6%29.6%
總結,我市連續6年婦科疾病調查分析可以看出,陰道炎在逐年下降,其他婦科疾病均有上升趨勢,特別是最近兩年腫瘤的發病較前明顯增加。
2.2連續6年我市婦科陰道炎患者分類分析,見表2。
表2
陰道炎患者分類分析表(%)
年份霉菌性滴蟲性老年性混合性總結
2003年8.3%16.9% 3.4% 17.6% 46.2%
2004年9.5%17.1% 3.8% 11.3% 41.7%
2005年9.8%16.3% 4.2% 7.9%38.2%
2006年8.7%15.8% 4.3% 8.8%37.6%
2007年8.1%15.2% 4.5% 7%34.8%
2008年7.3%14.5% 4.6% 4.2%30.6%
總結,連續6年我市婦科陰道炎患者的比例在逐年減少,不難看出我市婦科老年性陰道炎在逐年增加。
2.3連續6年我市婦科宮頸炎患者分類分析,見表3。
表3
宮頸炎患者分類分析表(%)
年份宮頸糜爛息肉宮頸肥大納氏囊腫總結
2003年17.2%3.8%2.1% 0.4%23.5%
2004年17.6%4.5%2.5% 0.7%25.3%
2005年18.9%4.6%2.7% 0.9%27.1%
2006年18.9%4.8%2.8% 0.8%27.3%
2007年18.5%5.1%3.0% 1.0%27.6%
2008年19.4%5.6%3.3% 1.3%29.6%
總結,連續6年我市婦科宮頸炎患者的比例在逐年增加,特別是宮頸糜爛患者的比例在以不小的比例增加。
3結論
生殖道感染作為嚴重危害婦女健康問題,需引起注意,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婦科陰道炎患病率最高46.2%,患病率較高,患者缺乏定期檢查及體格鍛煉,致使有病不能及時發現及治療而導致患病率高。因此,針對我市婦女患病情況應進行婦女病防治教育,加強對生殖健康認識及生殖道感染防治宣教,使婦女有病早防早治。同時,我市婦科疾病陰道炎患病率高,是由于患病婦女不潔凈性生活、避孕失敗造成意外妊娠而反復人流、膳食營養結構不合理造成身體免疫功能下降,以及到消毒衛生條件不好的醫療機構就診手術等,都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1] 。特別應加強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的防治,讓育齡婦女注重個人衛生,堅持每天清洗外陰,勤換內褲,是群防群治的有效措施,也是降低各種婦科疾病發生的有效辦法 [2] 。由于抗生素的應用,滴蟲性陰道炎的發病率下降,假絲酵母菌陰道炎發病率2005~2006年高于滴蟲性陰道炎,且患病后好治易復發難根除。作者認為與以下幾方面有關:①大量抗細菌性抗生素的應用,甚至濫用,造成體內菌群失調,假絲酵母菌泛濫;②使用不潔衛生用品和經常使用陰道沖洗劑,而陰道沖洗是不提倡的一種衛生習慣,它會造成陰道內的菌群紊亂,從而給機會致病菌白色假絲酵母菌以生長繁殖的機會;③部分女同志喜好用衛生護墊或穿緊身化纖內褲,透氣性差,外陰潮濕,給假絲酵母菌提供了滋生環境[3];④治療不正規,療程不足或合并有糖尿病等;⑤服避孕藥和大量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基于這些,首先祛除各種誘因,積極治療合并癥,規范、合理用藥,可有效降低發病率。
其他婦科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可能與現代職業女性工作生活壓力大,時時面臨挑戰,精神高度緊張易引起內分泌失調[4],又因經濟因素有病未能及時治療;飲食習慣不良、攝入多脂飲食造成其他疾病逐年增高。同時也可能是我市婦女工作壓力大,工作競爭性強,精神緊張導致機體內分泌功能紊亂,患其他婦科疾病疾病可能性大。其他婦科疾病疾病的發生與工作性質、教育程度、精神及心理因素有關。同時,也提示足療工作人員:婦女保健工作應將這些高危人群列為重點篩查防治對象,婦科疾病的早期診斷是及時治療的基礎,加強健康教育,提倡母乳喂養,倡導婦女采取合理飲食,限制過多脂肪攝入,不濫用女性激素藥物,生活和諧,情緒穩定,堅持適度體育鍛煉,保持內分泌平衡,不定期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降低婦科疾病發生,提高婦女生存質量。
子宮頸糜爛是慢性疾病,雖一時不會危及生命,但也會給女性帶來諸多隱患,有子宮頸糜爛的婦女較無宮頸糜爛的婦女患宮頸癌的幾率高十倍。加強對宮頸治療。本次普查宮頸炎發病率最高13.9%,在逐年增加,其中宮頸糜爛占63%,而且發生年齡主要分布在性成熟期,此時婦女正處在生育旺盛時期、性活躍階段,卵巢內分泌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較高[5]。同時,又要歷經月經、分娩、流產及放、取宮內節育,宮腔手術、宮頸極易受激素及機械性刺激而導致不同程度糜爛,宮頸糜爛對婦女健康危害極大,通過對宮頸糜爛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在排除惡變病史及控制感染后,以局部治療為主,通過藥物治療或物理療法達到治療目的。同時提示醫療工作者:針對上述高危人群進行重點干預,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加強性衛生知識教育,注意性衛生,選擇有效避孕措施,減少人工流產術,避免各種損傷,積極治療宮頸糜爛,終止其向宮頸癌發展。
因此,把婦女衛生保健工作列為保健工作的重點,重視并安排好每年一次的婦科疾病調查工作,使婦科的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同時,提倡多學習一些衛生保健知識,掌握定期自查的方法,對于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有很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肖玉明,江肖興.廣州市越秀區1996-2001年婦女病普查情況分析.廣州醫藥,2003,34(2):66.
[2]王連英,張凇文,丁 輝.婦科疾病普查結果分析及干預措施探討.中國婦幼保健,2004,19(6):15-17.
[3]梁穎,袁于倩.1994~2003年婦科病普查結果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6,21(3):328.
關鍵詞:婦科疾病;中醫;預防保健;生活質量
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健康保健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婦科疾病一直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脅,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婦科疾病種類繁多,有些疾病治療過程復雜,且較易復發,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困擾。
近年來筆者以中醫學理論為基礎,結合婦科疾病的特點,積極開展具有中醫特色的婦科疾病健康教育預防與保健,豐富了婦科疾病健康教育的內容,不斷加深了中醫知識理論在健康教育中的運用和理解的能力,自覺地在健康教育發揮中醫藥特色與優勢,宣教和普及中醫藥知識與技能,有效降低了婦科疾病的發病率,提高了女性的生活質量,現小結如下。
1.應用中醫理論進行女性婦科疾病預防與保健的意義
中醫學在數千年醫療護理婦科疾病的實踐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保障母子健康、防治婦女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理論與行之有效的治療護理方法,符合我國人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至今仍為人們樂意接受。運用中醫學理論進行婦科疾病預防與保健等健康教育,就是通過以中醫學理論為主導,結合預防學、行為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的框架下,通過有計劃、有目標的教育過程,使婦女更好地自我護理和保健,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夠獲取中醫婦科相關健康、疾病及預防的知識,使之能正確理解自身疾病,理解治療護理的措施和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自覺地在情志調理、生活起居、飲食調整、疾病防治等方面積極配臺,在促進婦女健康、防止發病、疾病痊愈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女性常見婦科疾病的中醫預防與保健
2.1體現中醫的整體觀,針對不同疾病進行辨證施治
近幾年,由于環境污染、競爭壓力、工作節奏加快、生活方式改變等諸多因素影響,我國女性的婦科疾病發生很大改變,特別是月經不調、多囊卵巢綜合征、經前期緊張綜合癥、圍絕經期綜合癥、反復流產、卵巢早衰、子宮內膜異位癥、慢性盆腔炎、婦科腫瘤等婦科疾病發病率明顯上升,并呈年輕化趨勢。中醫中藥治療婦科病是以整體觀、辨證觀為指導,通過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并結合現代先進的診斷技術,根據疾病不同的證候、個體的體質、不同的時令、地域等分清疾病的寒、熱、虛、實,進行辨證施治,根據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證型選用滋腎補腎、疏肝養肝、健脾和胃、調理氣血、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等治療方法,全面調節機體臟腑功能,使氣血流通,臟腑功能協調,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2.2體現治未病的預防觀,開展女性婦科疾病保健教育指導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這句話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闡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又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變。筆者通過對不同疾病不同證型患者具體的生活起居、生活調攝、飲食護理,精神養護,服藥護理等方面指導,使之掌握防治婦科疾病就要避免致病因素對機體的損害,使患者從被動治療變為向未病先防,預防為主的方向努力。平常注重保健,在疾病初始階段,積極治療并采取各種措施進行防范,防止疾病的惡化和傳變。發病后期,以扶正的方法增強體質,提高對機體的抗衡能力,使機體完全康復,并預防疾病復發。
保健教育指導主要有:(1)加強婦女健康知識的教育,定期進行婦女健康的專題知識講座,增強婦女的健康觀念和意識;(2)要注意合理的飲食,日常要保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纖維素的攝入,各種物質的攝入要適量,以保證機體健康正常的營養狀態,可以減科疾病的發生;(3)加強婦女的保健,要注意保持外陰的清潔和衛生,內衣要經常換洗,在經期要勤換衛生墊,如有感覺異常,要早期就醫和檢查診斷,以早期弄清楚原因,對癥治療。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是重要的保健措施。(4)根據不同女性的年齡、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求知的需求,不同疾病階段,不同治療方法,有的放矢的進行個性化健康教育指導。
2.3普查普治與專項查治密切結合
開展針對女性婦科疾病的普查,要抓住計劃生育指導、疾病普查普治、產前檢查、醫院門診等一切有利時機,對婦女進行健康教育。結合計劃生育指導和疾病普查普治工作,健康教育活動可以多式多樣,如面對面的衛生知識教育和行為指導,開展專題講座講解婦女的普遍性問題等。結合產前檢查,可進行孕期衛生保健、用藥知識、胎教、母乳喂養等指導。還可利用婦科、兒科等門診或病房對就醫或帶孩子就醫的婦女進行健康咨詢。
全面普查普治常受人力物力條件所限,故可以針對高危人群進行。例如性傳播疾病可對職業有關人群,如舞廳工作者,保幼人員進行全面嚴格查體。有癥狀者,如白帶多、外陰癢患者及年紀大絕經后出血或出血者等也應作為危險人群。普查結果并不能只以防癌為主,一般性婦科病的治療也深受女性的歡迎。治療要注意患者的承受能力,不要使治療成為過重負擔,只有這樣,常見病防治才能成為被廣泛接受的保健內容,并且才能有利于提高廣大婦女的生活質量,降低婦科疾病的發病率。
3.結語
加強女性常見婦科疾病的中醫預防與保健,在針對疾病治療的同時,定期做體檢,學習保健知識,進行婦科保健,不但有利于疾病的恢復,也可以防治常見的婦科疾病,有很好的臨床意義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關鍵詞】婦科疾病;乳腺疾病;普查
婦科普查普治對婦女常見病、多發病以及某些惡性腫瘤(如宮頸癌)起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作用,
從而提高婦女健康水平、節省醫療成本。我集團屬下各單位每年為女職工做定期婦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現將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的普查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我集團屬下各單位在我院婦科普查1601例。
1.2方法①專用婦女病普查表,由專人填寫、專人檢查,詳細詢問病史、生育史及既往健康狀況等。②婦科檢查包括:婦科雙合診檢查、陰道分泌物檢查、宮頸脫落細胞檢查(TCT)、盆腔B超檢查。乳腺疾病檢查包括:視、觸診,紅外線掃描。
2結果
2.1患病率在1 601例中,查出婦科疾病1 012例,患病率63.21%;查出乳腺疾病157例,患病率9.81%,婦科疾病前3位是:慢性宮頸炎,陰道炎,子宮肌瘤;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為主,其次是纖維瘤。各疾病的構成比見表(1-4)。
3討論
本次普查患病的情況是宮頸炎居首,其次是陰道炎、子宮肌瘤,與其他地區相似[1]。
從年齡組上30~39歲是高發人群,此年齡組人群工作、生活壓力大,性生活活躍,加之分娩、流產、防(取)宮內節育器等手術的影響,破壞了生殖道防御功能。故應注意外陰及性生活衛生,加強身體鍛煉、勞逸結合,以提高機體抵抗力,減少感染機會。
本次普查宮頸細胞學檢查,ASCUS及CINI共30例,占總人數的1.87%。宮頸炎與宮頸癌關系密切[2]。細胞學檢測(TCT)是宮頸癌早期篩選的可選方法。定期進行婦科和宮頸細胞學檢查,早期發現病變,積極防治宮頸疾病。
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為主,其次是乳腺纖維瘤,但仍有26例泌乳的,可能與各種原因引起的內分泌失調、飲食習慣不良有關。有條件的單位可將內分泌檢測作為普查常規。宣傳自查。
參考文獻
1趙紅霞.2001-2004年婦女病普查結果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5,20(12):1435-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