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2-06 10:16:2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煤礦安全設施設備,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中圖分類號:TD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5(b)-0137-02
隨著我國煤炭工業的快速發展,煤礦機電設備的性能,對煤炭企業確保生產安全和經濟效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把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必須從基礎工作做起,用經濟杠桿為手段,以確保礦井機電設備安全為中心,確保礦井機電設備可靠,效率高,操作安全。
1 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1.1 保證煤礦生產的正常進行
在今天現代化工業大生產中,由人操縱的各類機電機器設備來完成的,而這些設備具有種類繁多、結構復雜、運轉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等許多特點,因此對合理使用和安全操作的要求十分嚴格。同事,由于生產過程各個環節之間的有機聯系十分密切,往往一個環節的設備發生故障,會導致整個生產過程的中斷和停頓,因此加強機電設備管理,使之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是保證煤礦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我國煤炭企業中,擁有大量的機電設備,其中有不少是從國外引進的先進技術裝備,這些設備的現代化水平較高,因此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顯得更加重要。實踐證明,企業生產持續混亂,不少是由于設備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造成的。
1.2 提高煤礦的經濟效益
在煤礦的生產過程中,產量、質量、消耗、成本主要是受設備技術狀況的制約,隨著機電設備現代化水平的提高,設備的投資也越來越昂貴,與設備有關的折舊費、稅金、維修費等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因此,搞好機電設備管理工作,對于提高煤礦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1.3 加速實現煤礦生產現代化
機電設備超過最佳使用期后,應當進行更換。而新的機電設備的加快出現實際上表示了現有機電設備的加速陳舊。做好現有機電設備的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及時地更新機電設備,有利于加速實現煤礦生產的現代化。
2 加強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在日常生產安全管理方面
首先要加大礦井井筒的維護保養力度,保障井筒的安全使用,杜絕發生井筒巷道的變形、堵塞、淋水等現象;此外加強運輸軌道的日常維護工作,嚴格遵循安全規章制度的規定,確保軌道合理安全的保障礦車的運行;在礦車本身也要加強質量把關,一定要使用國家規定的有安全資質、生產資質的配件設施,并對井下車輛進行定期的維檢,建立維檢臺賬,過卷開關要求符合有關規定的過卷距離要求。
在井下斜巷中,運輸材料物資時,必須按照安全規定執行,禁止超長、超高、超重等安全行為的發生,要嚴格信號制度,并保證礦車之間連接部件,做好防脫落技術。
制定詳細規范的生產管理規章制度,規定每個崗位安全職責,下發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對安全工作落實到文字,落實到個人。
2.2 開展技術培訓,提高技術素質
隨著用工制度的改革,技校工的比例逐漸增大,安全工作的本質就是讓職工自身懂安全、精技術,伴隨著井下開采技術的日新月異,技術培訓及安全培訓工作越來越重要,針對井下特殊崗位人員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新入礦職工不經過嚴格的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就禁止下井作業,而且還要定期對崗位工人和安全負責人員進行定期的安全培訓和考試考評,促使他們了解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崗位技術標準及操作原理,保障以更高的技術理論水平、用安全規程全面武裝的投入到崗位工作中去,確保自保、互保、聯保的真正落實。
3 煤礦企業機電設備管理的具體工作
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應保證為煤礦生產建設提供技術先進,高效、低耗的設備,使之達到安全、經濟運行,使煤礦生產建設建立再可靠的物質基礎上。為實現這個總任務,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的具體工作如下。
(1)根據煤礦生產建設的不斷發展,在經濟技術指標先進的前提下,設計、制造(選型)適合本礦井生產建設需要的機電設備。
(2)保證機電設備經常處于完好技術狀態,達到設備安全、經濟運行,使在用的機電設備臺好,待修設備及時修好,停用設備應做好將其封存,保管工作。
(3)對機電設備應按規定,定期進行技術測定,掌握技術狀態,以便有計劃地安排設備的檢修和進行技術更新、改造等以適應現代化生產發展的需要。
(4)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培訓技術力量,提高維修和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技術素質。對從事機電設備安裝、運行和維修的從業人員,通過各種形式的崗位技能培訓,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安全技術培訓,取得上崗證和《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嚴禁無證上崗;鼓勵從業人員學業務、懂技術,達到“懂設備結構、原理、性能,會使用、會維護保養、會檢查、會排出設備故障”。
4 結語
對于一個煤礦企業,如果想做到安全,就必須防患于未然,做好一切的安全保障措施,并根據實際現場的需要,制定行而有效的安全保障管理體系,杜絕一切可能事故的發生,確保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只有做好這些煤礦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管理工作,就能為煤礦安全生產提供保證,并能促進煤礦企業的健康、和諧、持續發展,為煤礦生產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萬長慈等.煤礦機電技術[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9.
[2] 北京開采研究所.地下開采現代技術理論與實踐新進展[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7.
關鍵詞:煤礦企業 機電設備 安全運行
隨著煤礦企業的現代化發展,機電設備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對于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也成了重中之重。近年來,一些煤礦企業安全事故頻頻發生,給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從調查的原因來看,有相當多的是由于對機電設備操作不規范等所造成了。所以,做好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實現安全生產事關重大。那么,如何實現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和對機電設備的管理呢?這個問題的解決不單單是機電設備操作人員的問題,同時也是管理者的問題,有效的解決在煤礦生產中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的問題,必須找出問題所在,從每一個關鍵環節上入手進行解決。本文就此展開以下論述:
一、機電設備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機電管理部門的職能和作用沒有充分的發揮。隨著安全生產的需要,各級地方煤礦生產企業一般都設置了相應的機電管理部門,但絕大多數的礦井機電管理部門都發揮著兩種主要的職能,一方面是對機電進行管理,另一方面是對機電生產進行管理。而機電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放在了應對生產上,管理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和體現。而且,一些地方煤礦的領導對機電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大量減少機電管理人員,從而造成了機電管理人員的不足。
2、機電設備沒有定時進行檢查和修護。在煤礦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存在一些領導片面化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現象,而忽視了對機器設備的檢修和維護,對其重視不夠,從而導致了機電設備的的管理出現松懈,定期檢查和修護工作嚴重滯后,甚至等到出現問題是才進行后續的維修工作,這就給機電設備的安全生產帶來了極大的隱患。同時也會造成機器設備的使用壽命大大的縮短,增加了繼續維修的成本。
3、煤礦企業的生產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粉塵大、有腐蝕性氣體以及高濕度等惡劣的環境會對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帶來不便,如果機電設備沒有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防塵、防銹、防潮的工作,機械設備就會遭到破壞,給機械的運行造成較大的麻煩,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
4、機電技術力量相對薄弱,技術手段也比較落后。在煤礦企業的生產中,煤礦技術人員相對缺乏和不足,所以煤礦企業的生產沒有很好的技術指導,而出現了行政的干預和指導。這樣,煤礦企業的發展就很難有保障。而且,在煤礦企業的生產過程中,一些機器設備相對老化,不能很好的進行檢測工作。
5、機電設備操作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專業化程度低。在煤礦企業的生產過程中,煤礦機電隊伍文化程度和專業化程度較低,不能夠很好的適應新形勢下的機械化操作,業務素質低的情況制約了煤礦企業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而針對員工的培訓也沒有真正的落到實處,只是走走過場而已,參與培訓的人員沒有全面的掌握相關的操作要求和規范標準。所以在生產過程之中,對于機電設備的運行不能夠科學有效的進行。
二、實現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的幾點措施
1、定期的對機電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保證機電設備的質量問題。對設備進行優化和維護,從而減少設備零部件的損傷,減少后續的維護工作。與此同時,在對機電設備的維護過程中要把握好維修的次數和范圍。在機電設備的運行中,時常也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在對機電設備進行維護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和特點進行。對機電設備的維護要制定出相應的維護程序,有的放矢的進行。煤礦的安全生產問題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注意對其進行安全保護和維護才能有效的對安全隱患進行防控。
2、發揮管理部門的作用,加強管理監督力度。機電設備的管理者要落實責任,強化安全生產意識,對于在機械設備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的進行處理,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掌握工作中的真實情況,根據第一手的資料進行相關的分析,善于準確的把握關鍵性問題,把問題解決的萌芽狀態。與此同時要加強對機電設備的現場運行監督檢查管理,根據安全運行標準的規定,認真的進行監督管理,保障機電設備按照科學規范的操作程序進行運作。
3、認真落實相應的規章制度。良好的規章制度是機電設備管理的重要依據和準則,是做好機電工作在紀律和規則上的保證,所以必須在實踐中建立和健全。而在當前情況下,存在對規章制度執行不力的情況,這也成了重要而突出的問題,特別是在對機電設備的操作和維護上以及平衡、驗收、現場管理上存在問題。因為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對設備的管理,所以在規章制度上以管理好和維護好設備為重點和工作方面的主要內容。而目前迫切需要解決和重點落實的規章制度是:對機電管理人員的責任管理制度;對設備使用操作規程的規范制度;機電設備維護和保養以及后續的維護和保養制度;對機電事故的管理、設備的現場管理、技術管理以及綜合平衡等制度。
4、實行技術人員責任制,強化技術管理工作,同時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充分的發揮技術人員的作用對于煤礦機電的安全運行意義重大,而要做好技術人員的管理,首先的一點就是要落實責任制,強化每一個技術管理人員的責任和安全生產的意識。只有這樣,技術管理人員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保障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和正常的生產,提高機電設備管理的工作質量。而在對技術人員的管理和要求上,還要大力的開展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學習和掌握機電設備的運行原理和維修、保養知識。對技術管理人員的選拔和使用,要嚴格的規范程序,沒有技術資格證的不能夠正常上崗。同時礦產企業要大力的鼓勵技術人員學習新業務、新知識,掌握核心和關鍵技術。與此同時,還要大力開展安全教育,對技術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管理人員保持安全生產的意識,并在生產中予以落實,嚴格操作、規范管理。
5、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為機電管理工作建立和提供出有序、高效的平臺,做好基礎性的工作,保障安全管理工作。機電設備的管理需要得到上層領導的重視,領導干部是領導者,同時也是監督者和帶頭人,開展從上到下的安全管理教育意義重大。所以,領導干部要積極的履行自身的職能,經常到管理的第一線實行監督和檢查,對于出現的不規范問題要追究和落實責任人,并進行處罰。與此同時,領導干部要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對安全意識強、管理科學的煤礦生產企業要進行鼓勵和支持,對于出現問題的要加大處理力度,建立公平公正的秩序,規范煤礦企業的生產。除此之外,對科學規范生產的煤礦企業,領導者要提供有效的支持,鼓勵技術管理人員開展交流和學習,總結經驗并廣泛的宣傳。
總之,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問題事關重大,作為煤礦企業生產中的關鍵性問題――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是每一個企業和管理者必須時時抓、時時講的問題,將安全生產放在首要的位置,加強對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落實責任,加強監督,同時保障生產環節的科學規范,齊頭并進,多項并舉,從而共同推動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王向陽 煤礦安全規程[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4.
[2] 楊建中 煤礦企業安全管理手冊[M]. 徐州: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6.
[3] 張建偉 煤礦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管理方法探討[J] 科技縱橫,2009,1
煤礦加強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對于保障煤礦企業穩定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開采技術的進步,當前煤礦企業在煤礦開采中應用了大量的機電設備,機電設備實現了開采作業的機械化,不僅提升了開采效果,還可以降低開采成本。機電設備已成為保證煤礦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內容,在煤礦企業的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是機電設備的運行伴隨著安全風險,如果缺少有效的安全管理,會發生由于設備缺陷引發的安全事故。因此煤礦企業需要強化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煤礦機電設備只有保證了穩定運行,才可以為安全生產創造有利條件。當前機電設備的功能更加多樣、內部結構更加復雜,機電設備的管理更加需要借助科學的方法,才能保證安全生產。機電設備的有效管理可以避免由于設備問題引發的不良事件,對于控制安全事故的發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膠帶機是煤礦作業中的關鍵設備之一,對于保證煤礦的開采效率與安全生產發揮著重要作用,膠帶機如果發揮故障會對煤礦作業的效益產生直接的影響。由于煤炭開采的特殊性,膠帶機在運行中易發生多種故障。分析研究煤礦膠帶機的常見故障,加強維修,有利于降低膠帶機故障發生的機率,對于保證煤礦安全生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煤礦企業機電設備安全管理要解決的問題
2.1管理體制不健全
煤礦機電設備要保證安全管理,需要有健全的管理體制作為基礎。但是部分煤礦企業沒有結合機電設備的實際,結合安全管理的需要建立配套的管理機制,由于管理機構的不健全,機電設備的管理方法落后,難以保證設備的穩定性。在近來年發展中,許多煤礦注重了機電設備的現代化建設,引入大量的功能先進的機電設備,但是設備管理工作卻沒有同步發展,設備管理還采用原有的模式,管理中存在嚴重的弊端,部分煤礦企業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將管理重點放在了開采作業,沒有意識到機電設備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中不注重制度的完善,導致機電設備管理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作為保障,機電設備管理難以實現規范化,導致了設備易發生安全問題。
2.2人的安全素質有待提升
煤礦業機電設備的管理離不開人,人的管理水平會影響到管理效果。另外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需要借助人,設備要實現安全穩定的運行也需要人的維護。但是部分煤礦企業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素質低下,面對當前煤礦企業設備大型化、現代化的發展趨勢,沒有掌握科學的管理方式。為了保證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效果,需要注重提升人的綜合素質,發揮人在設備安全管理中主觀能動性。
2.3存在客觀條件的影響
煤炭開采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許多地區礦井存在復雜的地質結構。在煤炭開采中,設備的穩定運行是保證安全生產的基礎。如果設備運行不穩定,會伴有安全隱患。比如對于通風設備的管理存在缺陷,通風效果將會受到影響,開采面會潛在安全隱患。因此為了實現安全生產,需要有配套的設備管理措施,這是消除設備存在的不安全狀態??茖W的有效管理制度也是確保機電設備安全管理的基礎條件。比如在煤礦生產中,提升機減速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降低故障實現保證綜合生產效率與人員安全穩定的基礎。為了有效降低設備運行中的故障率,提升減速器的可靠性,除了要注重日常的維護檢修外,還要從故障的發生入手,借助技術手段,從優化設計入手,從多方面解決問題。技術改造在為設備的穩定運行奠定基礎,為保證安全生產創造條件。
3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要依據的原則
3.1實現閉環管理
要保證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效果,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對于可能存在的安生風險要保證可控,針對事故隱患強化預防工作。機電設備安全管理要將事后的應急處理轉變為強化事先的防范,將安全風險的被動應對變為主動消除隱患,借助安全管理的前移實現預防。要保證管理方式的轉變,可以發揮閉環管理的作用,明確機電設備安全管理的內容、流程、措施,管理要建立長效機制,可借助PDCA循環模式持續改進,實現管理循環上升的方式。機電設備安全管理還要動態化,管理中分析人、機、物、法、環存在的影響因素,從源頭上強化安全管理。
3.2實現風險預控
煤炭開采具有特殊性,存在多種安全風險,因此機電設備安全管理要注重強化風險的預防。機電設備安全管理要分析存在風險,保證預控的目標性,針對開采中機電設備的使用識別各類風險,風險識別要貫穿于煤炭開采的全過程,還結合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況,要分析設備管理中存在的不利因素,還要針對人的行為、以保證設備的運行狀態,風險防控還要注重管理上缺陷,利用風險辨識,保證機電設備安全管理的目標更加明確。
3.3預先加以控制
機電設備安全管理要保證效果,核心是是加以預先控制,評估設備運行中的危險源,針對危險源建立防控體系,危險源要實現預先控制,消除引發危險的各類因素,實施動態監控。安全管理還要分析風險防控存在的問題,主動采取控制措施。設備的改造,新設備的引入要識別危險源,為安全管理提供依據,對危險實施預控,以實現預防為主。
4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的要點
4.1管理的體系優化
煤礦企業要針對當前機電設備的運行現狀,結合煤礦安全管理的重點,對現有的安全管理體系加以完善。在機電設備的管理中,設備的可靠運轉是保障安全的核心,機電設備針對安全管理要科學處理“人”與“物”的關系。為了加強對“物中”的管理,要借助安全檢查強化設備運行狀態的檢查,以消除設備運行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針對“人”的管理針對設備的使用與設備的管理者。新設備投入使用前,讓操作人員明確使用要點,明確存在的安全風險,讓操作者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依據標準來操作以實現風險的防范;設備操作前,開采人員要核實各項安全措施,結合開采需要,分析潛在的安全隱患。
4.2強化機電設備的現場管理
當前煤礦開采中應用了大量的機電設備,因此開采作業現場會伴有安全風險。針對機電設備運行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需要加強現場管理,需要有多種防控多種措施,以消除隱患。機電設備安全管理的關鍵是實現預防,對隱患主動治理,機電設備安全管理要立足于提高防控能力。煤礦企業也要注重發揮技術進步的作用,煤礦企業對于老舊的機電設備裝備還要注重升級改造,提升裝備水平,以保證設備的可靠性。機電設備安全管理要實現設備管理、技術管理,安全管理的共同作用,提升安全管理的技術水平。比如借助產量監控系統的經入,有利于實現開采的有序控制。借助瓦斯監控系統可以動態監控開采面的瓦斯變化,有利于保障人員的安全。
關鍵詞 煤礦企業;機電設備;安全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TD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21-0104-02
0引言
近年來,從我國的煤礦事故發生的原因來看,有35%是由于機電故障而引發的安全事故。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轉,是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是提高煤炭企業經濟效益之保障。然而,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煤炭機電設備的管理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煤炭機電設備占總成本開支的40%,而由機電設備引發的安全事故占35%。因而,加強煤炭機電設備管理,健全機電設備安全管理體系,是現階段所有煤礦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機電安全是生產的第一要素,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安全是指通過管理把設備、人與環境進行協調運作,對生產過程中存在隱患的各種風險因素進行控制,對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進行有效的規避與防范。機電設備安全是煤炭企業正常生產的技術保障與物質基礎,加強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必須標本兼治,是全面提高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
其次,煤礦機電的安全,關系到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同時也是企業改革、發展之基礎。煤礦井下排水、供電、通風等大型設備一旦出現故障,礦井安全失去保障,可能出現重大煤礦事故。從全國礦難事故原因中發現,由電火花引發的煤塵與瓦斯爆炸占40%,由機電原因造成的火災事故占80%。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機電設備的安全狀況是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要素。加強機電設備安全管理是安全生產之關鍵,是消除隱患的重要途徑。
最后,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煤礦生產環境條件惡劣,煤塵、通風、垮落、潮濕等因素都是設備運行的不利因素,嚴重威脅煤礦的生產安全。同時機電設備的配件種類繁多,生產區域覆蓋廣泛,對機電設備檢查,維修造成很大的困難。由于煤礦生產的動態性與特殊性,煤礦企業的機電設備管理必須制定精細化的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推動企業的穩定發展。
2 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社會的科技化發展,大量的新設備與新技術在煤礦企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與推廣,同時加大了設備安全管理的難度。由于煤礦企業生產環境的復雜性,機電設備的先進性,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難度。在機電設備安全管理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缺乏安全防護、保護裝置。由于煤礦生產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設備現場保護裝置,引發煤礦生產安全事故?,F階段,我國煤礦企業的缺少機電安全防護設備,不能滿足安全生產之需要,部分設備缺少電控系統和制動裝置。更有部分企業在追求利潤的過程中,實行超負荷的運轉,機電設備超負荷產生過熱、老化等現象,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2)管理者缺乏機電設備安全管理意識。事故出于思想意識,在煤礦企業生產管理的過程中,由于管理者的不重視,對小問題的忽視而造成的大事故屢見不鮮。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輕則賠償,重則封礦并追究相關責任人刑事責任。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不但是生產的安全管理,也包括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大數多企業都把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度做擺設應付檢查,失去應有的作用;
3)缺乏完善的管理、檢修制度。在調查中發現煤礦企業每年雖然在機電設備上投放大量的資金增加新的設備,但是內部缺乏完善的管理、檢修與維護制度。機電設備做為一種使用工具,在使用過程中的檢修、維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然而,現階段的大多企業,為節約成本,從人員配置、管理等各個方面的欠缺,導致整個機電設備系統只用不修,出現線路老化,設備老化,機電設備本身的設計缺陷等原因而導致機電安全事故;
4)缺乏完善的監督體系。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除了完善的安全檢修制度,還需設置監督管理體系。對機電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制度執行情況,設備維修情況,維護人員的專業技能等進行全面的監督管理。目前我國的煤礦監督體系還不健全,監查手段與技術落后,對新設備,新技術知識缺乏了解,監督工作多走于形式,工作中主觀意識嚴重,缺乏客觀公正的思想意識,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3 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措施
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是煤礦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機電設備使用過程中一項重要工作,是提高煤礦企業整體管理水平與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如何做好煤礦機電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提高管理素質是機電設備正常運行的前提??萍际堑谝簧a力,高水平的管理人員不但有高的文化素養,還有高的專業技能,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成長,才能與時俱進,進一步做好管理工作。隨著科技化發展腳步的加快,煤礦企業大量引進先進機電設備,需要對機電設備管理人員與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專業知識、保養常識、維修技能等進行全面的培訓,進而提高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才能保障機電設備正常運行;
2)建立健全機電設備安全維護管理制度。在煤礦企業生產的過程中,要不斷建立健全機電設備安全管理體系,健全《機電安全維護制度》、《機電安全巡檢制度》等,實行崗位責任制定崗定責。嚴格檢查新進設備質量,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同時,針對不同的機電設備制定不同的管理維護計劃,對突況要制定應急預案,把安全隱患降到最低、把事故率降到
最低;
3)加強煤礦機電設備信息化建設。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離不開配套的信息技術管理,隨著信息化管理系統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機電設備也要加快信息化發展,通過機電設備安裝信息化的保護設置,對機電故障進行及時的報警,能有效排除隱患。機電設備信息化建設過程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把設備檢查、維修等信息及時整理并存檔,上傳到信息共享平臺,為決策提供實踐依據;
4)建立健全監督、激勵機制。監督體制的構建能有效提高員工工作的效性,對機電設備的巡檢與維護工作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同時完善激勵機制,對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員工進行獎勵。把監督機制與激勵機制有效結合,能有效提高機電設備的安全性能,同時也能提高員工的責任心,調動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5 結論
總之,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的永恒不變的宗旨,是煤礦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保障勞動者生命財產的重要手段,安全管理貫穿煤礦生產的全過程,排除隱患降低事故發生率是每個管理者的首要任務,是企業發展之根本。
參考文獻
[1]胡學斌.淺談礦山生產中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J].企業技術開發,2012(10):189-190.
[2]魏濤.礦山生產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對策[J].企業導報,2010(6):80-81.
[3]田應雄.淺析礦山生產中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5):463-464.
關鍵詞:煤礦;安全供電;機電設備;維護與管理
隨著煤礦企業快速發展,對煤礦企業提出了較高要求,不僅要求生產出大量煤礦資源,還要提高煤礦企業的生產安全性,因此必須發揮煤礦安全供電與機電設備的作用。結合煤礦企業日常工作情況,要認真做好煤礦機電設備及安全供電管理工作,保證煤礦企業各項工作安全開展。
1概述
采煤行業為高危行業,作業環境較惡劣,而且生產工序復雜,對煤礦安全供電、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提出了較高要求。為了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必須加強機械設備管理。隨著機械設備使用時間延長,機械設備必定會發生損耗,影響煤礦企業的工作效率。為了保證機械設備安全運行,必須結合實際應用情況,定期分析煤礦機械設備技術問題,制定針對性的措施,加強機電設備維護檢查,減少設備故障。現階段,中國煤礦企業主要采用預防為主、定期維護的原則加強設備管理,提高了設備維護管理質量,進而減少維護費用[1-2]。
2當前煤礦機電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管理理念較落后
目前很多煤礦只重視產量提升,沒有將井下機電設備列入到煤礦生產管理中,不能結合設備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影響機電設備的應用。很多企業僅將機電設備作為輔佐煤礦生產工作的工具,沒有落實相關制度,而且相關措施也沒有落實到位。同時,很多煤礦企業側重于經濟利益,忽略了煤礦管理。以上問題的出現對煤礦企業機電設備管理產生了很大影響,而且有的企業目前未制定合理的維護和管理策略,只有當設備出現故障后才維護,對煤礦企業的正常生產造成巨大影響,嚴重時還會產生人員傷亡問題,造成安全事故。
2.2設備自身存在隱患
經過對煤礦企業實際運行情況的分析可知,很多煤礦企業為了節省生產成本,不及時對機電設備進行升級,存在嚴重的設備帶病作業問題,而且很多設備都已經使用了較長時間,實際應用中經常出現設備開關、饋電開關及保護功能不齊全等問題,導致煤礦企業安全性與國家制定的標準還存在較大距離,不符合煤礦安全生產相關要求。例如,在實際作業中出現漏電過載情況后,不能及時發揮過流保護與饋電保護作用,就會產生自動跳閘,進而威脅作業人員的安全,嚴重時將出現人員傷亡問題。提升系統是煤礦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系統,但是由于作業時缺少緩沖裝置,導致制動與電控保護不完善,出現了較多安全隱患。此外,井筒裝備未進行防腐處理或出現銹蝕問題,也是影響礦井生產的因素[3]。
2.3煤礦管理與操作人員自身素質不高
操作與管理人員素質下已經成為煤礦企業設備管理中的主要問題。從煤礦實際事故發生原因和特點來看,絕大多數事故的產生均與煤礦操作和管理人員素質有很大聯系。通常初中以下學歷文化水平的管理或操作人員在實際作業中掌握的專業知識較淺薄,不能結合企業要求進行設備選型和保養,忽視設備管理工作,難以滿足安全操作規程要求。從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情況進行分析,這些人員經常存在崗位變動及操作技術不合格等問題,對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此種問題的出現也是由煤礦自身作業特點決定的,煤礦工作環境較差,不安全隱患較多,所以人們通常將煤礦認為是又臟又累的工作,導致技術人員不愿意從事煤礦井下工作。
2.4對安全管理的投資較少
煤礦安全供電、機電設備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而且工作內容較復雜,需要進行設備更換、維護等各項操作。但是受經濟問題影響,導致很多煤礦企業都不愿意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管理中,尤其是新建設的煤礦企業,依然在生產中應用超過規定使用年限的設備工作,導致設備性能難以達到《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在此種問題的影響下,機電設備根本無法滿足現代作業要求,設備較老化,產生了較多操作問題,而且有可能產生機電事故,尤其進行煤礦深度開采時,給煤礦安全造成了巨大影響。
3提高煤礦管理與維護水平的措施
3.1認真做好日常檢修管理
進行日常檢修管理工作時,首先要對煤礦企業固定操作使用的設備進行分析,結合相關檢測要求認真開展安全性能檢修,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結合供電保護技術操作要求完善檢查和整定。為了提高日常工作檢修工作效率,可以將責任分配到人,建立完善的責任制度。經過分析發現,煤礦機電設備日常檢修主要是對排水設備、通風設備、防雷接地裝置及提升設備等進行檢修。如重點檢測通風設備,落實試運工作,認真開展好記錄操作,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此外,還要開展礦井排水配電線路及設備檢修,認真記錄排水測試數據,給今后維護與管理工作提供關鍵信息[4]。
3.2實現管理制度化發展
制度是約束人員的剛性方式,還可以推動煤礦機電設備向現代化管理發展,更好地發揮設備管理人員的作用,體現管理人員的責任感。因此必須結合煤礦實際情況,認真完善機電設備管理制度,及時解決傳統機電設備管理中的問題,減少管理漏洞和問題。如進行煤礦井下電氣設備管理時,必須結合電氣設備防爆標準,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要求作業人員認真履行,促進管理制度規范化、程序化發展。同時還要實施設備巡回檢查制度,要求機電工與操作人員按照崗位制度要求工作,提高設備運行質量。如果在檢查中發現設備存在不可修復的問題,必須及時淘汰,積極將新型的設備引入到實際作業中。
3.3提高技術隊伍素質
技術人員是機電設備管理的主要影響因素,所以必須引入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利用先進的技術提高設備維護質量,發揮設備的作用。為維持隊伍的穩定性,必須定期對表現出色的人員實施獎勵,提高待遇水平。同時還要定期對人員開展專業培訓,讓技術人員可及時判斷設備故障,并及時處理,減少煤礦企業的經濟損失[5]。
3.4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資金投入是保證各項工作的基礎,進行實際操作時,根據行業標準及時淘汰不能使用或較傳統的設備,定期進行設備更新,保證煤礦企業設備均符合現代化生產需求。同時還要適當進行技術更新,提高設備實用性,創設安全的生產環境,減少設備或人員傷亡。
4結語
機電設備維護與管理是煤礦企業的核心工作,為了提高煤礦企業的發展水平,必須結合實際作業狀況,加強機電設備管理力度,提高機電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解決機電設備出現的各種故障,維持煤礦企業的安全穩定發展。
作者:郭旭亮 單位:山西潞安集團潞寧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侯彩霞.試論煤礦安全供電、機電設備的管理與維護措施[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6(10):112-113.
[2]呂添甜.淺談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護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6):32.
[3]于全.淺談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及維護措施[J].能源與節能,2016(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