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12 17:40:5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飲食營養與安全,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1、根據人體營養膳食結構要求和青少年對飲食多樣性的需求,需確保早餐稀飯、饅頭、雞蛋、咸菜配套;午餐一素、一葷、一湯、饅頭配套;晚餐時一菜(葷素皆可)、稀飯、饅頭配套。
2、為增強學生營養,豐富飯菜花樣,如無特殊情況,原則上確保周三午飯供應燉雞或燉豬排;周五午飯供應蒸包或餡餅。遇有重大節日,如助殘日、六一兒童節、春運會等,須依據時令季節,按改善伙食臨時要求辦理。
3、確保每周食譜于周前報安全辦公室審批并在餐廳公示欄公示。
二、落實安全要求,確保飲食安全
1、膳食制作所需米、面、油、肉、鹽、菜及各種輔助用材,均需從正規大型商店或超市購買,及時索要各種安全證明文件及購物發票。
2、食堂衛生許可證要及時換發。工作人員要按要求健康查體,及時換發從業健康證。
3、膳食制作所需肉、菜、饅頭,嚴格執行當天購進當天用完。嚴禁供應或摻用剩飯剩菜。
4、嚴格執行食品留樣制度。凡由食堂供應、學生入口的食品,均需采集不少于50克的留樣,放入專用留樣冰箱,留樣時間保證48小時,并做好留樣記錄。
5、除食堂工作人員和學校例行的安全檢查,嚴禁與食堂工作無關人員進入食堂。
6、做好餐具清洗與消毒。認真做好餐具清洗和蒸車高溫消毒,并做好消毒記錄。
7、膳食制作所用刀具、案板、盆子、水池等,必須做到生、熟分離,嚴禁混用。
8、嚴格落實安全臺賬記錄制度。食堂采購記錄,要嚴格落實品名、數量、供貨人、供貨時間、收貨人諸要素。要嚴格落實一事一辦原則,及時索要、粘貼各類相關安全證明文件或憑據。及時做好食品留樣記錄和餐具消毒記錄。
9、對韭菜、蕓豆、生豆漿、鰻魚等毒素不易清除的原材料,不予采購使用。
10、做好食堂防鼠工作。食堂的特殊性決定了防鼠工作的難度和必要性。在確保地面、墻壁實現水泥與瓷磚化的基礎上,要用細孔不銹鋼篦子,重點把落水口做好防鼠處理,做到既能流暢排水,又能避免老鼠進入食堂。
三、健全管理隊伍,落實監管辦法,不斷提升食堂工作質量
1、健全三級食堂管理組織體系。
(1)食堂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安全副校長、后勤副校長、教學副校長
成員:安全辦主任、總務主任、財務室主任
職責:食堂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協調與指導,重大決策的決定與貫徹。
(2)食堂工作管理小組
組長:安全副校長
副組長:安全辦主任
成員:總務主任、財務室主任、食堂管理員
職責: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通過監督檢查、組織群眾評議等多種形式,及時糾正各類違章現象,認真落實食堂管理制度
(3)食堂工作監督評議小組
組長:安全辦主任
成員:每日值班組長。
職責:因值班人員在值班日要在食堂與學生共同就餐,因此對食堂工作質量的評價最具話語權。為此,每周末,值班組長要在充分征求本小組成員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向安全辦提交一份每周食堂工作評議書面材料,總結優缺點,指出問題,擬出整改建議。然后由安全辦進行匯總整理報學校校委會。校委會研究后,由安全辦負責向食堂工作人員反饋研究意見。
2、加強食堂工作人員教育與管理,不斷增強安全責任意識。
對食堂工作人員要經常性進行安全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與安全責任。同時,要特別關注與關心他們的工作與生活,及時發現和轉化他們思想和情緒上的糾結,整改他們出現的違規現象,為他們及時解決工作與生活中的困難與問題,讓他們在工作中能夠安心與舒心。同時注意吸收他們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師生文體活動和師德教育,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對工作的責任感。對經反復教育,屢屢違紀,不思進取,有不良行為習慣的食堂工作人員,應及時作出必要的辭退與調整。
我們從吃不飽到吃飽,再到現在吃衛生,飲食發生著深刻變化。從饑餓年代走入飽食時代,飲食方式未能跟隨物質供應而改變,因暴飲暴食、飲食結構不合理而引起的各種健康問題層出不窮。“食尚”正是為吃得更營養更均衡而設,我們強調營養的配伍、方式的合理,強調營養素的功效和全面。但是,飲食畢竟不是簡單營養素的組合,不是配比合理的添加劑所能涵蓋。
它是“天”,是伴隨人一生的味覺記憶,它存在于各地的文化風俗和庸常的生活細節中,它孕育著一個民族的性格、歷史,“營養人生”為了將飲食置于文化、人生的情境中而設,讓讀者讀飲食的同時讀文化、讀人生、讀生活、讀情感。但是,一次次的食品安全問題爆發,警示我們飲食不是風花雪月的文字,而是基本生命安全,它不只能夠成就一個民族一個生命,它也可能讓鮮活的生命受到傷害,甚至嘎然而止。食品的安全,是飲食營養與文化的前提。
無論是政府、食品加工企業還是消費者,食品安全問題是不容討價還價的。對于一本健康類刊物,這個問題更應納入我們的視野。
刊物對營養欄目的三次調整,正順應了整個社會對飲食態度和認識的轉變。
民以食為天
古人云:“國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天”者,至高之尊稱,也就是說“悠悠萬事,惟此為大”。
臺灣哲學教授張起鈞先生,寫了一本《烹飪原理》,《自序》中寫道:“古書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以這個標準來論:西方文化(特別是近代的美國式的文化)可以說是男女文化,而中國則是一種飲食文化。我們中國圣賢設教把人生的傾泄導向飲食,因此在這方面形成高度的發展。”
幾千年中華文明孕育出的食文化博大精深,各種烹飪方式、飲食器具與禮儀、各種菜式、文學作品……它可以讓我們吃得更精致、更有滋味、更有情趣,但是,飲食文化解決不了現今面臨的問題――安全。
飲食“安”為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區在2016年開始將食品營養以及食品衛生監管并重運用于日常食品與公共衛生監管中,分析實施前后1年時間內,我區食品安全事件發生情況。1.2方法:綜合分析當前我區在食品營養以及食品衛生監管工作中潛在的問題,并給予針對性強化措施,從食品營養以及食品衛生監管兩方面出發應對食品安全中潛在問題:1.2.1食品營養與食品衛生監管現狀情況。①食品營養情況。結合對我區食品營養情況綜合調查可以發現,食品營養工作質量不佳的情況較為嚴重,存在有多方面問題。諸如未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針對食品營養情況進行檢測;食品中有關添加劑類型尚未說明;食品營養標準尚未完善;未對食品原材料監控工作加以重視等。同時,社會群眾對于食品營養的重視程度不高。②食品衛生監管情況。因食品衛生監管方面存在有一定缺陷,使得不合格產品大量存在于市場中。具體而言,當前食品衛生監管存在問題主要有2點:a.法律體系尚未完善。缺乏系統性、完整性食品衛生監管條例。b.分段管理中,各級食品衛生管理人員未充分認識到自身責任[2]。1.2.2強化食品營養與食品衛生監管的對策:①引導居民按照多樣適量的方式進行飲食。臨床研究已經證實,按照多樣適量的方式進行飲食,可有效滿足人體對于不同營養元素的需求,同時可有效避免因長時間攝入單種食物而出現營養失衡甚至“食物中毒”。避免患者出現細菌性或者生化性食物中毒的情況。從當前實際情況可以發現,目前市面上各類食物或多或少殘留有毒素、激素等。攝入食物單一,很容易導致其出現食物中毒的情況。同時,在該飲食模式下能起到對居民胃腸、肝腎功能保護的作用。②提升居民對食品營養的重視程度。在生活節奏持續加快的情況下,居民對食品營養重要性認識程度有所降低。為此,必須通過健康知識講解的方式引導居民對該方面內容加以重視,鼓勵其做到營養均衡,不食用三無食品。③強化食品衛生監管。有關食品檢測部門需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引導其以嚴謹的態度開展各方面食品質量監控工作。并落實食品檢測責任制,針對不嚴格按照食品衛生管理體系工作的人員進行懲處[3-4]。1.3觀察指標:針對實施前后我區食品安全不良事件發生情況進行統計。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對本次研究中各方面數據進行處理,按照%對計數數據進行表示,以χ2檢測,若P<0.05則表明數據間存在有顯著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實施前一年時間內,我區共發生8例食品安全事件,而實施后僅1例,實施后發生率明顯低于發生前,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食品安全問題直接關系著居民健康。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食品安全問題在日益嚴重,導致居民患病率在持續提升。食品安全“雙重挑戰”于近幾年被社會所重視。為有效針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處理,我區從食品營養與食品衛生監管并重的角度出發進行管理,針對當前我區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給予針對性監管對策。從提升居民對健康飲食習慣的重視程度、均衡飲食以及強化食品監管部門職責等角度出發,對食品安全進行管理。綜合對比實施前后各一年時間內食品安全不良事件可知,在該監管體系的作用下,食品安全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明顯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居民飲食健康[5-7]。總之,食品安全“雙重挑戰”是當前食品安全管理中最為重要內容,以及需要在后續工作中持續進行重視與處理。
作者:于宏 單位:鞍山市千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執法大隊
參考文獻
[1]李寧.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實施及應用[J].食品科學技術學報,2017,35(1):1-5.
[2]張曉偉.淺談食品營養與食品衛生監管并重應對食品安全“雙重挑戰”[J].中國農村衛生,2016(24):10-11.
[3]王慧.淺談食品營養與食品衛生監管并重應對的食品安全雙重挑戰[J].食品安全導刊,2015(21):45.
[4]胡承康,白玉成.食品營養與食品衛生監管并重應對食品安全“雙重挑戰”探討[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10,22(5):427-430.
[5]魏建勛.某市食品小作坊衛生安全狀況調查[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4):491-492.
【關鍵詞】大學生健康飲食;問題調查;對策探討
營養為人類的物質基礎,所以大學生必須有良好營養的狀況和健康飲食的行為,從而能夠較好的在社會競爭中發揮自己的能力,但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大學生在飲食行為和健康知識上的總體評價尚可,能夠保持規律飲食,葷素的營養搭配,且能夠正確對待營養。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大學生的飲食行為不健康。主要有過少的攝取主食,忽略早餐,不平衡的膳食,挑食等,這些與健康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認知水平有一定關系。為清楚大學生這方面的問題,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具體的飲食行為和影響因素,包括學生性別、地區差異對飲食的影響,并采取良好的對策,使其得到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并促使健康水平的提高。
1 調查對象和內容
對2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患調查,其中女生104名,所占比例為52.0%,男性96例,所占比例為48%,29例大一學生,所占比例為14.5%,53例大二學生,所占比例為26.5%,93例大三學生,所占比例為46.5%,25例大四學生,所占比例為12.5%。在哦調查問卷中有大學生的基本資料、飲食習慣、飲食行為、營養知識的了解情況、飲食消費、食品的安全意識等。
2 大學生飲食存在的問題
2.1 飲食行為和習慣
部分學生習慣性的不吃早餐,主要原因有沒胃口、時間不夠以及控制體重等,且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選擇在學校食堂就餐,有少部分的學生在宿舍做飯或者學校周圍的小吃店進行就餐。在飲食行為上有6.5%的學生會出現暴飲暴食的現象,30%的學生從不暴飲暴食。而且在食物的選擇方面,首先關注的為食物味道,其次為營養,然后是價格和外觀。在飲食的健康知識方面女生比男生的了解度稍高,但都有待提高。
2.2 學生食品的安全意識欠缺
無論在食堂還是學校周邊的餐館,都存在學生打包的普遍情況,盡管在食堂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的飯盒會收費,但依然有很多學生都打包,這種飲食習慣不僅使白色垃圾增加,且高溫飯菜在一次性的飯盒中,會出現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而且很多學生平時的就餐場所沒有基礎的消毒措施,甚至很多小店根本沒有衛生許可證,由此說明大學生缺乏食品的安全意識。
2.3 食堂的對食品安全意識的不足
在調查問卷中很多學生都表明不滿意食堂的飯菜的保溫情況,有些學生反應到下午放學后,很多飯菜都已經涼透,特別是冬天,促使學生到校外的小店區就餐,或者到在宿舍沖泡面吃。而且食堂的工作人員在工作服的穿戴方面,75%的工作人員可達到每天對工作服的良好穿戴,而25%的工作人員不能做到每天穿戴,因此學校食堂的管理人員應加強對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
3 促進大學生飲食健康的對策
3.1 學校加強飲食健康知識的教育
新生在入學時,各系主任和輔導老師要專門給予健康飲食方面的教育和指導,使其保持良好飲食的習慣。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給予具體講解和說明,包括早飯的重要性,以及不吃早飯的危害,有條件的學校可釋適當組織學生跑操,這樣可規范學生的作息時間,使其有時間、有食欲吃早飯,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并針對季節的特點,告知學生適宜食用的食物,鼓勵學生在食堂用餐,盡量減少去學校的周邊小店,因為那里的衛生條件較差,飯菜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尤其在夏季,食用變質食物后,很容易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也可成立,并定期召開健康飲食的講座,對學生給予該方面知識的講解。
3.2 加強學生的健康飲食
學生要明確認識到飲食健康的重要性,保證營養攝入的全面性,避免偏食,每天攝取人體所需要的能力即可,避免暴飲暴食,造成肥胖等疾病,部分患者喜愛吃漢堡、薯條等油炸食品,要使其減少油炸食品的食用。并在進食中保持定時定量,這樣可使血液中的營養物質維持穩定,使人體可進行正常活動,一般兩餐之間間隔5小時最佳,而且每餐的餐量盡量保持一致,避免暴飲暴食。在周邊小店吃飯時,盡量選擇環境較為安靜的。
3.3 加強餐廳管理
因為學生最主要的就餐環境為餐廳,因為為保障學生得到衛生健康的飲食,一定要使餐廳的飯餐和環境都達標。
[關鍵詞] 醫院; 膳食; 安全; 營養; 配餐; 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3. 042
[中圖分類號] R19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3)23- 0077- 01
0 前 言
醫院膳食是根據疾病的病理特點與病人的生理特點,按不同的疾病制訂符合其特征的飲食治療方案和特定的飲食配方而制作的飲食。因此醫院膳食是一種特殊的食品,其質量應滿足以下幾方面的要求。首先,保證醫院病人所食用的醫院膳食是衛生安全的,不會引起食源性疾病;其次,醫院病人在住院期間所攝入的膳食必須符合住院病人的臨床治療要求。縱觀國內醫院膳食質量的管理,二者完美結合的模式并不多見。對于某些非常特殊的病人,如糖尿病病人,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營養師的指導和營養配餐,但是大多數病人都無法享受到真正意義上的既安全又營養的醫院膳食配餐。在這里有必要指出,通常人們會認為膳食的安全性僅僅是指在食用時不會引起食物中毒,其實,對于那些我們認為機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膽固醇、維生素、礦物質等,往往攝取適量時才是維持生命的必需成分,而攝取過度時則可能是毒性成分。膳食中的化學物質是營養素還是毒素,往往和它的含量有關,這個概念對抵抗力普遍低下的住院病人尤為重要。比如,40克的蛋白質可能對正常健康人是一個不足的量,但是對于腎功能衰竭的病人將可能導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既安全又營養的醫院膳食是醫院膳食配餐管理所追求的食品質量。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要真正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有相當難度。盡管如此,我們一直在探索、實踐,以期達到醫院膳食安全營養配餐的質量要求。
1 衛生安全控制
在食品衛生危害中,食物中毒是最普遍、最主要的危害,其中由細菌造成的中毒事故占絕大多數。可見食品的衛生管理,重點是對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我們引入世界上最科學的食品衛生安全控制系統理論,根據我國醫院膳食的特性,分析在整個營養配餐過程中最危險的環節,并找出關鍵控制點進行控制。
在關鍵控制點具體控制過程中,我們發現要真正做到膳食衛生安全,重點應放在一線職工方面,教育他們危險因素是什么,如何防止交叉污染,如何從合格的供應商處進貨等。為此我們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研究如何有效地對員工進行培訓,有效地糾正員工的不良行為習慣,更好地通過主動的預防機制達到食品安全控制的目的。在從業人員流動率較高、員工文化程度較低的情況下進行人員培訓,是實施醫院膳食安全質量管理的最大挑戰。因為在醫院膳食加工過程中,涉及的食品安全方面因素較多,對員工知識面要求是比較高的。為此我們通過對不同崗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和管理,對重點崗位采取資質認定,制定入崗的職業標準等措施來提高培訓的質量。
2 營養安全控制
醫院膳食是根據疾病的病理特點,按不同的疾病制訂符合其特征的飲食治療方案和特定的飲食配方而制作的飲食。而膳食中的化學物質是營養素,還是毒素,往往和它的含量有關。這就要求給病人的營養配方一方面必須符合病情,另一方面必須隨著病情的變化做相應的調整以滿足病人不同階段的需要。為達到這樣的要求,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首先,醫院營養師通過對醫院整體病種的了解,制定出相應的食譜,如糖尿病食譜、腎臟病食譜、高血壓食譜、冠心病食譜、痛風食譜、普通食譜等。在會診過程中,針對特殊情況的病人進行食譜調整,讓每位病人的膳食配方都滿足其病情和健康的需要。其次,對每天直接面對病人的配餐人員進行營養知識培訓,要求必須根據病人的病情為其訂餐,特殊病情下咨詢營養師后方可訂餐。培訓膳食烹飪工作人員,嚴格按照食譜標準配方進行生產加工。成品菜必須通過營養師的嚴格嘗檢后方可送到病房分發給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