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9-19 17:51:42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yōu)槟鷾蕚淞瞬煌L格的5篇金屬礦山采礦方法,期待它們能激發(fā)您的靈感。
中圖分類號:F407.4
中圖分類號:
隨著礦山開采業(yè)技術的不斷進步,國際與國內進行金屬礦山地下開采的工藝技術也有著新的突破與發(fā)展,不斷向著開采效率高、機械化程度高和回采率高的程度發(fā)展,在礦產開采現場的綜合生產能力以及勞動生產率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提升,貧化指標與損失指標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減小,為了在金屬礦山地下開采采礦中選擇最為合適的采礦方法,制定出最為合適的工藝流程,本文中對近年來我國金屬礦山地下開采采用的主要采礦方法進行了分析研究。
一、常見金屬礦山地下開采采礦方法
采礦方法指的是如何通過安全、經濟的手段把位于礦塊、礦柱以及礦房內的礦石開采出來的方法,主要包括對礦塊進行的采準切割、礦石的回采以及對采空區(qū)的處理等多個方面的工作。
依照在對礦石進行回采過程中對采場進行管理的方法的差異,金屬與非金屬礦山的地下開采方法基本有以下幾種類型。
1. 空場采礦法。這種采礦方法的主要特點就是在進行回采的過程當中,對采空區(qū)采用暫時留存或者是永久留存的礦柱進行技術性的支撐加固,采空區(qū)始終處于一種空著的狀態(tài)。根據礦壁與礦塊表現出來的實際結構差異以及進行回采作業(yè)的工作特點,該采礦法又能夠劃分成全面采礦方法、階段性礦房采礦方法以及房柱采礦方法。
2. 崩落采礦法。這種采礦方法是通過崩落圍巖的辦法來使地壓管理得到實現的采礦方法,也就是在崩落礦石的過程中,通過強制或者是自然的方式把圍巖崩落以用來填充采空區(qū)域,通過這種方法來實現對地壓的管理與控制。該采礦方法的特點就是在礦石陸續(xù)采出之后,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方式利用崩落的礦體中存在的上下盤巖石以及覆蓋巖層來對采空區(qū)進行合理的填充,通過這種方法及時地實現對采空區(qū)地壓的控制,妥善地處理好采空區(qū),通常情況下是在礦體圍巖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地表情況可以承受陷落的情況下采用該種采礦方法。具體的方法包括單層、分層、分段以及階段性崩落法。
3. 留礦采礦法。這種采礦方法是把采下的很大一部分礦石暫時留存在礦房中,采礦工人以礦石堆為作業(yè)地點進行工作,主要的開采對象是礦石及其圍巖都比較穩(wěn)定的中厚與急傾斜薄礦體。該采礦方法的特點就是在進行回采的過程當中,在采空區(qū)的位置暫時放置一些開采出來的礦石,借助這些礦石配合采空區(qū)的礦柱對采空區(qū)形成支撐作用,通常是在礦石條件比較穩(wěn)定,不容易出現氧化、自燃以及粘連現象,且礦體的圍巖情況比較穩(wěn)定的情況下采用。
4.充填采礦法。這種采礦方法是在回采工作面逐步進行推進的過程中,通過填充料對礦體采空區(qū)域進行填充的一種采礦方法。它的主要特點是進行回采的過程中,礦體采空區(qū)域依靠其內部填充的充填材料、支柱以及兩者配合而出現的人工支撐體對采空區(qū)進行支撐。這種采礦方法通常應用于開發(fā)具有較高價值礦石、具有較高回收率要求的礦石、能夠較方便的獲取充填料、地表不能夠出現陷落情況以及地質情況較為復雜特殊的礦體。
從具體的統(tǒng)計數據來看,目前鐵礦山地下開采主要仍把崩落采礦法作為主要的采礦方法,有色金屬與黃金礦體的地下開采則以充填采礦法以及空場采礦法作為主要方法。
二、對采礦方法以及技術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
對采礦方法的合理選擇指的是能夠根據實際的地質條件,提高對礦山開采工作進行安全管理的力度,盡量降低人員傷亡事故的出現。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合適的采礦方法,制定出適合當前的工藝流程,要做到這些,必要依據當前開采礦體的具體規(guī)模、價值以及賦存的具體條件來進行詳細的研究,從而系統(tǒng)的掌握礦山地下開采的具體技術條件。
1. 金屬礦山工程地質條件以及礦石的物理力學特征
金屬礦山工程地質條件以及礦石的物理力學特征能夠較為完整的反映出礦石巖體整體的穩(wěn)定性。它能夠對采礦現場的構成要素以及地壓管理中包含的重要元素產生直接的影響,對采礦方案的確定以及采礦工藝的確定發(fā)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體的工程地質條件主要有礦山巖體的結構、具體的巖性分布情況、破碎帶的位置、斷層情況、節(jié)理情況、裂隙的分布情況以及地下水的情況等等。礦體的物理力學特征主要有容重情況、實際抗拉強度值、實際抗剪強度值、空隙程度、產生聲波的實際傳播速度、單軸與三軸的具體抗壓強度以及強度條件等等。
2. 地應力狀態(tài)
這里提到的地應力指的是導致地下采礦結構以及采礦巖體出現變形以及被破壞的最為根本的一種作用力。可以說,只要在掌握了金屬礦山開采工程地區(qū)的具體地應力情況之后,才能夠對礦山區(qū)域整體的分布有完整的認識,確定出適合當前工程條件的礦山開采方法,通過技術觀測,確定出金屬礦山采場以及巷道的最合理的斷面形狀與尺寸、礦體開挖的具體步驟、進行支護的具體形式、支護結構的具體參數以及形成支護時間等等,在確保圍巖具有穩(wěn)定性的前提下,極可能多的提高礦石的開采量,增加礦山開采的經濟效益與收益。例如根據物理學上的彈性力學理論,礦山采場與巷道的最為理想的形狀是由四周應力集中在一起形成的一種現象,最合理的斷面形狀呈現為橢圓,并且該橢圓形在位于垂直與水平兩個方向上的兩個半軸具有的長度的比值應該等同于斷面水平方向的應力與垂直方向的應力的比值。在這種條件下,礦體的采場及巷道周邊位置處于一種均勻等壓力的狀況之下,可以說這是最為穩(wěn)定的一種受力狀態(tài)。此外,在確定出礦體采場以及巷道具體的走向之后,同樣要考慮地應力最好的走向應該同最大主應力所處的方向相平行。此外,在實際的采礦工作中,采場及巷道具體走向以及斷面具體形狀的選擇仍要與工程需求相結合,并綜合考慮經濟性以及其他方面的條件。
3. 礦體的具體種類與質量
金屬礦的種類主要有三種,第一種黑色金屬礦,主要代表有鐵礦等;第二種是有色金屬礦,主要代表有銅、鉛、鋅、鎢、鉬、鋁、鎳等;第三種是貴金屬礦(主要代表有金、銀等)與鈾礦。因為鐵礦的價值相對比較低,通常情況下只能選擇露天開采的方法,即便因為礦體埋藏過深需要進行地下開采,這時候也只能采取空場采礦法或崩落采礦法。如果通過膠結充填法進行鐵礦的開采,那么所產生充填與回采成本可能比礦石自身的價值還要高,從經濟角度來講是不可行的。相反,在進行有色金屬礦山以及貴重金屬礦山的開采工作時,則很多采用了充填開采法,通過這種采礦方法才能盡可能的降低礦石的貧化率與損失率,這主要是因為有色金屬礦與貴重金屬礦自身所具備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進行充填的成本。此外,還要看金屬礦石的質量,不僅要看礦石品位的高低,還要看礦石雜質的數量。
4. 礦體賦存的環(huán)境與狀況
這里所提到的礦體的賦存環(huán)境指的是礦體同圍巖的具體接觸情況、穩(wěn)定情況與具體的埋藏深度。
金屬礦體的埋藏深度同礦體具體的賦存條件有著非常巨大的關系,通常情況下,在礦體埋藏深度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礦體與圍巖的破碎程度會越來越嚴重,同樣,其具有的穩(wěn)定性也會不斷降低,再加上越深的位置地應力越大、溫度越高,工作面以及通風條件都在不斷的惡化,導致了開采困難程度出現了很大的提高。這些實際情況全部對處于較深位置開采設計的通風降溫、減小生產的成本以及控制地壓等各個方面提出了更為嚴峻的要求。
礦體的具體賦存情況有礦體的具體厚度與傾向??梢哉f,厚度和傾向不相同的礦體選擇的開采方法以及布置的采場都是有差異的。例如針對厚底很小的礦脈,進行采礦方法選擇時要尤其關注礦石方面的變化情況。而針對厚度中上的礦體,進行采礦方法的選擇時要保證能夠提升礦石開采的力度與礦廠的實際生產能力,并使機械化作業(yè)方便展開。金屬礦體的厚度存在差別,進行采場布置方式的選擇時同樣存在差異,通常情況下,針對厚底較低的礦體,采場一般沿著礦體的走向方向進行布置,而針對厚度較大的礦體,進行采場布置時一般垂直走向方向進行布置,這是由于厚礦體的最大應力通常是一種垂直走向,所以采場進行垂直方向的布置,這樣就保證了采場長軸所呈現的方向同最大應力所呈現的方向是相同的,這樣有利于礦體采場的穩(wěn)定。
5. 礦山地下開采的技術條件與經濟指標
(1) 礦山地下開采的技術條件
首先,環(huán)境條件,例如地表能不能允許塌陷情況出現,如果允許塌陷,那么就可以采取崩落采礦法;如果不允許塌陷,那么就可以采取充填采礦法或空場采礦法。礦體開采的具體技術裝備條件以及材料的供應情況會對采礦方法的整個過程產生直接的制約作用,進而對采礦工藝具體實施過程產生影響,影響礦石開采設計優(yōu)化目標的順利實現。所以金屬礦山的開采設計當中需要根據具體的技術條件與材料實際供應狀況做出最為合理的礦體采礦方案。最后,技術管理的具體水平條件。當前技術管理的實際水平能不能符合采礦方法規(guī)定的技術管理的具體水平對能不能達到礦體采礦方法中所列出的目標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例如針對規(guī)模中小型的礦山、地方性的礦山,進行開采方法的選擇時應注重選擇技術上簡單,能方便工人掌握,以及方便管理的礦體開采方法。長時間的時間證明:要做好一個金屬礦山,不但要靠技術,也要靠管理,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因此,努力提升當前礦山開采的技術管理水平,毫無疑問的已經成為了實現金屬礦山進行設計優(yōu)化的最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2)經濟指標
礦山開采的經濟指標主要有:采場的實際生產能力,金屬礦石的貧化率與損失率,采礦工人及礦區(qū)機械設備的勞動生產率,材料的消耗以及礦石的具體成本。經濟指標的差異將決定礦體開采方法與工藝的差異。
總結:
在礦山開采業(yè)技術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國際與國內進行金屬礦山地下開采的工藝技術也有著新的突破與發(fā)展,不斷向著開采效率高、機械化程度高和回采率高的程度發(fā)展,在礦產開采現場的綜合生產能力以及勞動生產率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提升,貧化指標與損失指標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減小。本文介紹了四種我國金屬礦山常用的地下采礦方法:空場采礦法、崩落采礦法、留礦采礦法、充填采礦法,并重點從金屬礦體的整體規(guī)模、價值、賦存的具體條件與狀況等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韋業(yè)東;;環(huán)江新發(fā)礦區(qū)Ⅲ號礦帶采礦方法的探討與研究[J];大眾科技;2008年01期
[2] 張成良;侯克鵬;李克鋼;;硐室爆破法處理采空區(qū)的應用實踐[J];工程爆破;2008年04期
[3] 李艷;王恩德;鮑玉斌;沈麗霞;;基于OpenGL的可視化礦產資源經濟評價系統(tǒng)開發(fā)[J];地質與資源;2005年03期
關鍵詞:金屬礦山;大水礦床;地下采礦;點柱充填式采礦法
前言
大水礦床是我國金屬礦山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其雖在我國分布廣泛,但由于開采難度較大,以至于該類型礦山資源并非開采首選。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金屬礦山被開采枯竭,從我國目前的大水礦床開采效果來看,點柱充填式采礦法是較有成效的開采方法之一,做好對此方法的分析對于我國金屬礦山大水礦床的地下采礦方法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1 大水礦床的充水類型
大水礦床是指礦坑涌水量每日達到數萬立方米以上的礦床,這類礦床在我國分布較為廣泛,其雖具有一定的開采難度,但從效益方面還是具有重大開采意義的。我國大水礦床的充水條件較為復雜,這與我國水文地質條件有著直接的關系,多種水源共同補給礦坑,其類型不僅包括巖溶水、孔隙水、裂隙水等,還有地表水和大氣降水等。其中孔隙水為礦床的主要充水類型,根據不同充水類型可以將大水礦床分為巖溶含水層充水和孔隙含水層充水兩種礦床沖水類型。
1.1 巖溶含水層充水
此類充水巖層根據不同的層次有著不同的特點,其中充水層具有含水性不均的特點,這與其無統(tǒng)一含水層和地下水位有直接關系,此類充水層的充水流量與大氣降水強度有直接關聯,易出現大溶洞庫存泥沙的情況,威脅生產安全。覆蓋及埋藏充水層則都具有統(tǒng)一含水層和地下水位,但覆蓋充水層具有嚴重的地面談下井下泥沙,其地下水對安全生產有所威脅。同時埋藏充水層則具有豐富的高壓巖溶水,此類充水層的井下泥沙對生產安全有所威脅。
1.2 孔隙含水層充水
此類充水巖層具有埋藏淺的特點,礦坑內涌水量受大氣降水影響明顯,上部松散沉積物較多,多以富有水的沙礫石層為主,同時摻有細粉砂含水層與弱透水的亞粘土、粘土層交互成層,此類巖層具有極強的不穩(wěn)定性,工程地質條件也較為復雜。
2 大水礦床的開采方法分析
大水礦床的地下采礦方法一直是采礦企業(yè)研究的重點內容,在我國當下的礦山開采水平上,大水礦床的地下采礦方法也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現象,例如留隔水礦柱的房柱法(谷家臺鐵礦、業(yè)莊礦區(qū)、泗頂鉛鋅礦),可超前疏干的崩落法(西石門鐵礦、北 河鐵礦、程潮鐵礦)、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南 河鐵礦、草樓鐵礦)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獲得了成功,但從開采效率、經濟效益、生產安全角度分析,還是點柱式充填采礦法最為有效,因此該方法成為了我國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大水礦床的地下采礦方法。
3 點柱充填法的應用優(yōu)勢
(1)點柱充填法能夠在一定數量的礦柱支持下實現對礦體上盤的支撐,避免海水深入坑內,對礦山的海地部分產生破壞與不利影響;(2)使用點柱充填法可以實現全尾砂充填,這樣有利于提升回采礦石的回收率;(3)點柱充填法的機械化程度較高,因此其勞動生產率也交稿,而且無軌生產設備的靈活應用,還可以保障設備安全,如果出現海水浸入井下的情況,可以實現對設備的隨時撤離;(4)點柱充填法可以實現對采場內的分選,實現對開采品位的靈活控制。
4 以點柱充填法的大水礦床開采
4.1 工程實例
某礦區(qū)位置在海灣部分,其礦體由陸地向太平洋傾斜延伸,由于礦體斷層較多,故將其分為三個主要開采礦段,礦段代號分別為A、B、C。在三個開采礦段當中,C礦段為充水礦床,其礦體與海底的最近距離僅為40m,垂直延伸高度可達300m,礦體走向全長為300~400m,厚度為5~50m,傾角度數為30°~45°。在該礦段中,有礦體賦存于矽卡巖中,圍巖為大理巖和角頁巖,框體直接頂板處有寬度較大的主斷層,礦體和圍巖的節(jié)理發(fā)育較好,屬于中等穩(wěn)固情況。在礦體當中地下涌水量不打,與海水無直接聯系。
4.2 采場構成要素
海床底部留60m的護頂柱;采場尺寸及分割后的礦體自然尺寸長度在50~100m之間,寬度在5~50m之間。方形點柱斷面為6m×6m,不留間柱,回采10年后,可將點樁面改為5m×5m。點柱之間的凈寬度應控制在8~9m質檢,點柱中心距為14m。階段頂底柱高在為15~20m之間,段高75m?;夭煞謱痈叨葹?m,分段充填時,高度為12.5m。
4.3 采場的系統(tǒng)設置
根據對大水礦床的實際情況分析與了解,可以不對其進行運輸階段和溜礦井的設置,與此同時也不設置回采分段平巷,取而代之的是露天礦用的改裝鏟運機和卡車。其中鏟運機的規(guī)格為6.5m3,卡車的規(guī)格為35~40噸。在生產過程中,卡車可直接經由斜坡道進入到采場當中進行裝車,撞車后將礦產運往地表卸礦站進行卸礦。其中礦床中的階段高為75m,且每一階段僅作回采開始時的切割分層用,在運輸水平上不使用階段高。
4.4 回采工作
根據礦床的實際情況分析,其回采工作可以從斜坡道的采場聯絡道開始,其中第一層的回采切割層高為4.5~5m,充填高度為3m,預留空頂高度為1.5~2m,這樣設置的目的是為了保證下一層分層回采時,能夠有效的出礦和通風。第二層的回采切割高度為4m,充填高度為3m,預留空頂高度為1~1.5m。在此種回采模式設計下,所有采場在無干擾情況下可以實現同時鑿巖和出礦,實現6個采場的同時工作,日出礦量可達1500噸,實現回采工作的全面拉開。根據礦區(qū)實際情況的分析,生產過程中的鑿巖設備應選擇雙臂臺車,對于部分礦體較薄的小采場,可以選擇使用手持式鑿巖機,保證鑿礦的精準性,避免對山體造成傷害。
4.5 經濟技術指標
在上述生產模式下,礦產掌子面工人的工班平均勞動生產率可達48噸左右,采場的平均生產能力根據采場的實際大小有所差異,其中日生產量最高的可達600噸,日生產量最低的也有300噸左右。通過對點柱礦石的損失率計算,其理論損失率約為18.5%。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點柱充填式采礦法作為當下較為成熟的礦山開采方法,其對于金屬礦山大水礦床的開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國內多個以此為主要技術的大水礦床金屬礦山開采,也客觀證明了其在大水礦床的開采方面的先進性與效果。隨著金屬礦產資源量的日趨減少,今后的金屬礦山開采難度必然還會增大,因此我們必須要在以點柱充填式采礦法有效完成當下的大水礦床開采工作基礎上,加大對點柱充填式采礦法的技術深入研究,實現對該技術的進一步完善,讓其能夠更好地適用于難度更大的技術礦山大水礦床的地下開采工作,為保證我國資源的有效開采提供堅實、有利的支持。
參考文獻
[1]馬俊.金山店鐵礦塌陷區(qū)回填體移動規(guī)律與回填措施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2.
[2]陸玉根.大佛巖緩傾斜薄礦脈原生鋁土礦地下開采綜合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2.
[3]林吉飛.基于三維可視化技術的淌塘銅礦開采方法優(yōu)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
[4]孫豁然,毛鳳海,安龍,等.論金屬礦床地下開采采礦方法稱謂[J].金屬礦山,2010,2:13-17.
【關鍵詞】黃金礦山;地下;采礦技術;現狀;發(fā)展方向
1 黃金礦山采礦簡介
礦山地下開采工作在我國金屬礦山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有色金屬和黃金礦山90%以上均采用地下開采工藝。由此可見,地下采礦技術在我國的黃金礦產開發(fā)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的黃金礦產資源種類齊全、類型繁多。黃金礦床有巖金礦床、砂金礦床和伴生金礦床三種。主要工業(yè)類型有:矽卡巖型、微細粒浸染型、糜棱巖型、蝕變巖性、石英脈型、破碎帶蝕變巖性等礦床。盡管黃金礦產的資源種類、數量較多,但是隨著開采時間的持續(xù),開采速度與數量的不斷增加,造成砂金資源量已經在不斷的縮減,而巖金在我國的資源處于貧礦多,富礦少、小礦多,大型、特大型礦較少,缺少世界級大型礦床的局面,同時有些資源因為種種原因難以充分利用,這一系列原因給我國黃金礦山的發(fā)展造成較大的阻礙。如果以后黃金礦山地下采礦技術得不到發(fā)展與提高,那么未來的黃金礦業(yè)發(fā)展將會舉步維艱。
2 黃金礦山地下采礦技術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黃金礦山中,砂金礦的開采開發(fā)已經接近尾聲,黃金礦產資源開采以巖金開采為主,主要還是地下開采。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近幾年來,由于數字化、自動化設備的不斷開發(fā)與應用,我國黃金礦山地下采礦技術和裝備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采礦的效率以及采礦回收率等采礦技術的指標也呈現出同步增長的態(tài)勢,工人的安全保障也得以進一步加強。這樣的發(fā)展狀態(tài)使得我國黃金礦山地下采礦技術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國的巖金礦山當前使用的采礦方法有三大類:空場法、充填法、崩落法。進入21世紀后,在三大類采礦方法基礎上,大約擴展到了30多種回采工藝,其中主要是以淺孔留礦法為主的與多種方法相結合的采礦方法。每種方法都有其不同的優(yōu)缺點。
如:淺孔留礦法,所需要的采切工程量小,設備少,投資低,工藝簡單,出礦效率高,達到產量標準的速度相對較快,所以這種采礦方法適合在中小型的礦山,但是淺孔留礦法在操作過程中也有著不少缺點亟待改正,像采場回采時平場和二次破碎的工作量較大、工人勞動強度高、難以實現機械化,采空區(qū)需要及時處理等等。充填采礦法,黃金礦山由于力求提高回收黃金資源,所以充填法所占的比重較其他類型礦山高,類型亦較多,主要有上向水平分層膠結充填、緩傾斜的垂直分條充填、削壁充填、點柱尾砂充填采礦法,它是采礦工藝技術中采礦損失率最少,礦石貧化率最低的一種采礦工藝,這種采礦方法也被我國黃金領導部門所大力提倡。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其工藝較為復雜,生產成本較高,基建投資較大。崩落采礦法,是以崩落圍巖實現采場地壓管理的一種采礦法,貧化率高,需要地表允許塌落,使得采礦方法的應用受到局限,如地面有重要設施或有河流、鐵路、公路、輸電線路經過,以及覆蓋層中有流砂、未經疏干的砂層等其它不適地層,皆不宜采用此類采礦方法。三種采礦方法各有千秋,在實際工作中選擇何種方法,視具體條件而定。
3 黃金礦山地下采礦技術的發(fā)展方向
在和平與發(fā)展的21世紀,黃金礦業(yè)也必須承擔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責任。優(yōu)質黃金礦產資源越來越少,復雜、低品位礦石資源將逐步成為開采主體,同時由于淺部礦體的逐漸消耗,深部開采是不少黃金礦山企業(yè)開采主流,這樣黃金礦山地下采礦技術將面臨深部高應力、高地壓、高地溫等不利因素的干擾。黃金礦山采選行業(yè)是廢料產出較多的行業(yè)之一,在利用其資源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尾礦,其工業(yè)廢棄物所占比例較大,同時,這些廢料(包括堆存的尾礦與廢石)需要占用很多的土地資源,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占用的是耕地。所以,在黃金礦產開采的過程中,會給環(huán)境帶來許多不利影響,例如:泥石流、尾砂污染、廢水污染、水土流失等等問題。
所以未來黃金礦業(yè)的發(fā)展,必須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方向,現在提倡建設綠色礦山,是礦山發(fā)展必走之路。在采礦技術方面,充填采礦方法將會得以發(fā)展,作為深部開采的首選方法,新的充填技術、工藝和設備能夠更好地降低充填采礦成本,提高效率,目前各國都在加大對新型的充填技術、工藝和設備的研發(fā)力度,我國在加大自身研發(fā)力度的同時,也可以從國外礦山的發(fā)展趨勢中得到借鑒和啟發(fā)。同時隨著黃金礦山地下開采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無廢開采技術等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開采技術也將成為地下黃金礦山采礦技術的更高追求。無廢開采技術的應用解決了日益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同時也延長了黃金礦產資源的利用年限,提高礦山的綜合效益,使得黃金礦產開采行業(yè)逐步走上循環(huá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軌道。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數字化管理模式將會日益受到黃金礦山企業(yè)的重視,生產過程自動控制、集成化生產調度、數字化資源管理、智能化技術裝備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在礦山生產安全、高效方面,發(fā)揮出重要的作用。
另外,未來為滿足對黃金物質經濟的需求,黃金礦產開采技術在其它方面將會有不斷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例如:加大海洋資源的利用、二次資源綜合利用、尾礦資源的再次利用、替代資源的開發(fā)以至宇宙資源開發(fā)等等,隨著不同類別黃金礦產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黃金開采行業(yè)也會根據資源類別,采取不同的方法,采礦技術也會得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
總之,將來黃金礦山地下采礦技術的發(fā)展方向主要是向著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保護環(huán)境、充分利用資源、生產安全和高效的方向發(fā)展。通過加大對科技的投入,不斷的開拓創(chuàng)新,將會在黃金礦山地下采礦技術方面創(chuàng)造出成本更少、效率更高、自動化程度更高、生產更安全的采礦技術。同時相信未來的黃金礦產開采行業(yè)也一定會為企業(yè)、為國家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價值。
4 總結
本文通過對我國黃金礦山地下采礦技現狀與發(fā)展方向的全面論述,總結出黃金礦山地下采礦技術應當向著安全、高效、低成本、充分利用資源并且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和礦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方向發(fā)展。黃金礦產開采行業(yè)作為我國國民經濟中重要的一部分,將會擔當起自己應有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崔岱.我國黃金和有色金屬地下礦山采礦工藝現狀及其發(fā)展趨勢[J].黃金,冶金工業(yè)部長春黃金研究院:TD863.1998(04).
[2]郭金峰.我國地下金屬礦山采礦技術現狀和發(fā)展趨勢[J].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所,2005,9:增刊.
[3]王曉秋,郭冬巖,呂廣忠.我國地下金屬礦山采礦技術的發(fā)展與展望[D].河北理工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4]王福財,宋建.斜長工作面淺孔留礦法在急傾斜極薄礦脈開采中的應用[C]//2005年全國金屬礦山采礦學術研討與技術交流會論文集,2005.
[關鍵詞]新疆;有色金屬礦山;開采技術;發(fā)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P5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9-0276-01
前言
進一步明確新疆有色金屬礦山的開采工作,才能夠更好地利用該方面的資源,目前在技術的應用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所以明確這些不足的地方,采取更好的技術方法,明確它的發(fā)展方向,也是極為必要的工作。
1 我國有色金屬礦藏總況
我國的礦產資源豐富,在華夏大地上均能找到世界上已發(fā)現的礦產資源種類,已探明的礦種就有148種,大大小小共計一萬六千多處礦產地,是世界第三大礦產大國。相對于其他國家而言,我國的鉛、鋅、銻、鎳、錫、鎂、汞以及稀土等有色金屬在質量、產量上有相對優(yōu)勢;部分有色金屬礦藏則處于劣勢,如銅鋁資源量不足、質不好,開采出的有色金屬不能滿足冶煉的需要,因此我國每年的有色金屬產品生產有四分之一需要依靠原材料的進口。
我國有色金屬礦山的分布不均衡,中小型居多、大型礦少;貧礦多、富礦少;邊遠山區(qū)多、沿海地區(qū)少;礦產資源共生礦多、單一礦產少,這些資源的分布特征使得我國的礦業(yè)開采難度大。
2 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和勘查開發(fā)現狀
新疆國土面積166萬km2,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等八個國家接壤,地跨中亞、特提斯兩大成礦域。與周邊國家對比分析,在32個成礦區(qū)帶中有16個延伸到新疆境內,成礦條件較為有利。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加大了對新疆礦產資源的勘查力度,在天山造山帶、準噶爾北緣等重點成礦區(qū)帶開展了成礦預測和找礦勘查工作,獲得了一批有重要價值的成礦遠景區(qū)、礦化點和物化探異常,在銅、鎳、金等有色金屬礦產找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先后發(fā)現并評價了喀拉通克銅鎳礦、阿舍勒銅鋅礦、可可塔勒鉛鋅礦、鐵木爾特銅多金屬礦等一批大中型礦床。
到2000年底,全區(qū)已發(fā)現有色金屬礦產13種,其中探明儲量的有銅、鉛、鋅、鋁、鎳、鈷、鉍、鉬、錫等,探明有儲量的礦產地80處。銅、鎳是新疆有色金屬礦產中的優(yōu)勢礦產,其次是鉛、鋅、銻等。自20世紀80年代阿舍勒銅礦、喀拉通克及黃山銅鎳礦床發(fā)現后,新疆銅礦產地大大增加,已發(fā)現銅礦床、礦點和礦化點271處,包括大中型礦產地8處、小型礦床30處,探明銅儲量近500萬t,是我國北方銅保有儲量超過百萬噸的三個省區(qū)之一,阿舍勒銅礦是國內罕見的大型富銅礦。正在進行勘查的東天山土屋、延東等地銅礦床控制資源量在700萬t以上,預計全疆銅礦潛在資源量接近6000萬t,居全國第一。新疆已探明鎳礦儲量120萬t,僅次于甘肅,居全國第二位,已發(fā)現礦床8處,包括超大型礦床1處,大中型礦床4處。預計全疆鎳礦潛在資源量達1750ft。新疆鉛鋅礦自80年代中期相繼發(fā)現可可塔勒鉛鋅礦、阿舍勒銅鋅礦等一批大中型礦床后,目前已控制儲量600多萬t,主要集中分布在阿爾泰南緣、西南天山、西昆侖北緣3個成礦帶上。由于新疆鉛鋅礦地質工作程度低,資源潛力尚未查清,從已有資料分析,鉛鋅礦成礦條件好,有大的找礦遠景。新疆的銅、鎳、鉛、鋅等有色金屬礦產具有礦點多、分布廣、成礦條件好,成礦類型齊全的特點,已圈出了部分成礦帶和成礦遠景區(qū),但目前探明儲量只要潛在資源量極少的一部分。礦產勘查和開發(fā)利用前景較為廣闊。
3 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采技術可持續(xù)發(fā)展對策和建議
3.1 提升裝備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
加大技術裝備研發(fā)投入,研發(fā)適合我國國情及資源賦存條件的采礦裝備、采礦過程控制設備、安全監(jiān)控檢測裝備及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淘汰一批落后的采礦裝備,使采礦裝備機械化、自動化和大型化,礦山規(guī)劃管理動態(tài)化、信息化、專業(yè)化,礦山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智能化、日?;?,進而提高礦山曠工勞動生產率。
3.2 實行分級分層次管理
針對我國有色礦山大型礦山少,小型礦山多的現狀,建議實行分層次管理,提出不同要求及政策。對大型礦山要盡快實行信息化、自動化建設,保障資源供給;對資源稟賦較好的中型礦山,要鼓勵其向信息化、自動化方向發(fā)展;對其他中小型礦山,要進一步推進整合重組步伐,實現集中化管理,同時鼓勵科研單位、礦業(yè)裝備研發(fā)機構,為這些礦山量身定制切實可行、投入較少的信息化、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
3.3 建立完備的評價管控體系
為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應制定相應的指標門檻。目前“三率”指標、能耗指標等標準體系正在建立,該工作非常重要,有必要進一步補充使其更加完善(如可補充貧化率、勞動生產率等指標),根據礦山規(guī)模、資源稟賦進行分級分層次管理,提出不同要求,同時應與環(huán)保、安全等其他指標相結合,進行綜合評判,融入到項目審批、建設、年審、后評價等全過程,實現對資源利用全過程、礦山壽命全周期的全程管控,同時建立與指標配套的獎懲機制。
3.4 進一步推動科研攻關工作
應進一步推動難采資源、特殊環(huán)境資源開采的技術裝備研究工作,鼓勵科研院所對殘礦資源、低品位資源、深井資源及高海拔高寒地區(qū)資源等進行深入研究,開發(fā)復雜環(huán)境下的高效安全開采技術與裝備,開發(fā)綠色、清潔的無廢害采礦工藝技術,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擴大可利用資源量。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明確了新疆有色金屬礦產開采的技術狀況之后,我們要進一步研究更好的技術方法,并對技術的研究狀況進行分析,才能夠為今后更好地發(fā)展有色金屬礦山的開采工作帶來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高玉寶,余斌,龍濤.有色礦山低品位礦床開采技術進步與發(fā)展方向[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5(02):89.
【關鍵詞】金屬礦山;回采率;具體措施
1 前言
通過對金屬礦山的實際生產過程了解后發(fā)現,金屬礦山在開采過程中,必須要對地質因素和采礦方法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正確分析地質因素和采礦方法與礦石損失貧化的關系,減小礦石損失貧化,提高金屬礦山的回采率。對于金屬礦山的開采來講,回采率是金屬礦山開采的重要生產指標,回采率的高低關系到金屬礦山的整體開采效益和開采效果。因此,我們應正確認識金屬礦山回采率問題,結合金屬礦山的具體生產情況和實際影響因素,全面提高金屬礦山的回采率。
2 金屬礦山地質因素、采礦方法與損失貧化的關系
2.1 地質因素的影響
影響因素較多,如礦體的產狀、品位分布、斷層大小及密度、開采深度、圍巖性質等,對于一個礦山來說,可以分中段(水平),按礦體(可采場)為前提,列出上述地質因素,從已獲得相應的貧化損失率值中剔除因經營、決策造成不合理的貧化損失部分,然后用統(tǒng)計的方法求地質因素與貧化、損失之間的相互關系。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由相關系數大小決定)反映了地質因素與貧化損失的函數關系,從而可用來作后續(xù)開采中確定貧損指標的依據之一。
2.2 采礦石方法與損失貧化率相關
根據境內地下金屬礦山損失貧化指標統(tǒng)計空場采礦法礦石損失率一般為15%~25%,貧化率約為10%,留礦法的礦山礦石損失率為3.5%~19%,貧化率為6%~28%,崩落法的礦山礦石損失率為15%~30%,貧化率為10%~30%,削壁充填法的礦山礦石損失率5%~10%,貧化率10%~20%,這些數據雖然包括了不合理的貧化損失部分(主要指一些屬經營、決策、管理明顯有誤而帶來的),但還是說明了不同的采礦方法,礦石的損失貧化是不相同的,一般來說,削壁充填法礦石的損失,貧化較低。
基于以上分析,金屬礦山的損失貧化主要和地質因素與采礦方法有關,為了保證金屬礦山的采收率得到持續(xù)提高,降低礦石在開采過程中的損失貧化,我們應正確分析地質因素和采礦方法的影響,努力提高金屬礦山的回采率,滿足金屬礦山的實際開采需要。
3 金屬礦山提高回采率的具體措施分析
從目前金屬礦山的實際開采來看,要想消除地質因素和采礦方法的不利影響,提高金屬礦山的回采率,就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加強地質勘探,礦體圈定和儲量計算
為了保證金屬礦山的回采率能夠得到持續(xù)提高,應在金屬礦山的開采過程中,增加地質勘探手段,可以采用航空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種手段,提高對金屬礦山的了解,以及增加對金屬礦山中礦藏種類的認識。通過采取多種地質勘探手段,能夠有效圈定金屬礦山的礦體資源。同時,還應該對圈定的礦體資源的儲量進行計算,達到全面掌握金屬礦山礦藏蘊藏量的目的。
3.2 合理選擇采礦方法
在目前的金屬礦山的開采過程中,采礦方法的選擇十分關鍵,選對了采礦方法不但能夠提高采礦效率,還能夠降低礦石貧化,提高金屬礦山的整體采收率。目前來看,采礦方法主要可以采用中段式留礦崩落法,解決了原來中段采礦法中塊度大,廢石從大塊間隙混入的缺點。還可以采用削壁法充填法,整個礦體自上而下回采。將礦體周邊圍巖削壁充填,作為上分層回采的工作底板,礦石回采率在90%以上,
3.3 提高采礦工程的設計和施工質量
在金屬礦山的開采過程中,需要配套的采礦工程輔助才能保證金屬礦山的有效開采。要想提高金屬礦山的回采率,就要從提高采礦工程的設計和施工質量入手,全面提升采礦工程設計和施工的合理性,認真做好采礦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工作,保證采礦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滿足實際需要,達到保障金屬礦山有效開采的目的。基于這一認識,在金屬礦山開采過程中,應不斷提高采礦工程的設計和施工質量。
3.4 放礦控制
在金屬礦山的開采過程中,放礦工序是決定礦石貧化的重要因素。金屬礦山在開采中,放礦的范圍和規(guī)模是控制的重點,控制好了放礦的范圍和規(guī)模,可以有效提高金屬礦體的采收率,避免更多的巖石混入礦體中。同時,做好放礦控制,還有利于減少金屬礦石的貧化,有利于全面提高金屬礦山的回采率。因此,為了有效提高金屬礦山的回采率,應重視放礦控制的作用,認真做好放礦控制工作。
3.5 礦山企業(yè)應搞好技術改造
在金屬礦山的開采過程中,開采技術是提高回采率的關鍵。基于這種認識,在金屬礦山的開采過程中,應認真做好技術改造工作,應充分認識到技術改造的必要性,并積極引入先進的采礦技術,保證金屬礦山的開采技術改造能夠取得積極效果,達到提高回采率的目的。目前來看,礦上企業(yè)在技術改造過程中,不但要從技術層面進行全面創(chuàng)新,還要考慮成本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多種因素,保證技術改造的有效性。
3.6 地壓控制監(jiān)測研究
為了保證金屬礦山的開采既能滿足安全要求,又能達到有效開采的目的,應對金屬礦山的地壓進行準確監(jiān)測。目前來看,在對金屬礦山的地壓監(jiān)測中,不但要進行局部重點監(jiān)測,還要進行礦山整體監(jiān)測,從根本上保證金屬礦山的地壓滿足實際需求,提高對金屬礦山地壓的掌握。從金屬礦山的實際生產來看,地壓控制監(jiān)測對提高回采率有著現實的影響,是提高回采率的有力保證。
3.7 積極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研究
目前金屬礦山中除了主要的礦產之外,都存在伴生礦,如何實現對伴生礦的勘探和開采,成為了金屬礦山生產中的重要內容。在研究金屬礦山的回采率問題時,提高伴生礦的采收率也成為了保證金屬礦山回采率滿足要求的重要指標。基于這一認識,在金屬礦山的開采過程中,應利用現有開采方法,積極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提高金屬礦山伴生礦的開采,促進金屬礦山的發(fā)展。
4 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在金屬礦山的開采過程中,回采率是影響金屬礦山開采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保證金屬礦山的回采率滿足要求,應重點做好地質勘探,礦體圈定和儲量計算、合理選擇采礦方法、提高采礦工程的設計和施工質量、放礦控制、地壓控制監(jiān)測研究、技術改造、地壓控制監(jiān)測研究和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提高金屬礦山的整體開采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林杰.成本上升背景下我國金屬礦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研究 [J].金屬礦山,2008(03).
[2]陳林杰.我國金屬礦業(yè)經濟增長影響因素分析與發(fā)展戰(zhàn)略[J].科技和產業(yè),2009(02).
[3]劉堯.我國金屬礦山綠色發(fā)展指標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
[4]廉婕.我國金屬礦產海外投資相關問題研究 [D].天津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