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免费一二三区_成人在线一区二区_日本福利网站_欧美大片高清免费观看_欧美视频区

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電磁輻射的測量范文

電磁輻射的測量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2 17:40:2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電磁輻射的測量,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電磁輻射的測量

篇1

關鍵詞:基站 電磁 測量 建模

中圖分類號:TN92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a)-0178-02

目前基站的電磁輻射計算都是基于電磁輻射體為點源的理論公式,而實際測量結果往往與理論計算結果相差很大。因此,該文基于數學分析方法對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實際測量結果進行建模,通過模擬得出的經驗公式幫助工程計算。

1 理論計算和實際測量

1.1 理論計算

根據《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J/T10.2-1996),功率密度S按照

(1)

其中,S楣β拭芏齲W/m2;取單個項目的貢獻管理限值0.08 W/m2。P為天線口功率,W;G為天線增益,倍數;d為離天線直線距離,m。

以某種型號的基站為例,其天線詳細參數為:頻段935~954 MHz,載頻數為4,天線掛高40 m,0°俯角,增益15.5dBi,15W/載頻。

根據公式(1),代入相關參數,得到A基站T型號天線的功率密度理論計算值,距離天線2 m、4 m、8 m、12 m、16m、20 m、24 m具體數值分別為(單位:×10-2 W/m2):671.59、167.90、41.97、18.66、10.49、6.72、4.66。

1.2 實際測量

按照《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J/T10.2-1996)、《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及儀器操作規程對A基站T型號天線進行實際測量。

測量時間:上午10:00~11:00;天氣:晴好;測量儀器:NBM-550型綜合場強儀,探頭型號為EF0391,量程為100 kHz~3 GHz,在檢定有效期內。距離天線2 m、4 m、8 m、12 m、16 m、20 m、24 m的具體測量結果分別為(單位:×10-2 W/m2):420.85、123.98、31.84、17.91、13.29、6.88、4.53。

1.3 對比分析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理論計算與實際測量值之間存在巨大差異。這是由于理論計算值是按照天線主瓣方向進行預測,而實際測量時,限于實際情況,測點位置往往不在主瓣范圍之內,因此實際測量值與理論預測值相差很大。

隨著距離的增大,因為電磁輻射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電磁場能量迅速減弱,因此,距離天線越遠,理論預測值與實際測量值越來越接近。

2 數值分析建模

由于工程實際需要,可以用數值分析的方法來模擬建立符合實際測量值的模型,從而解決未測量點的預測問題。

2.1 插值法

由于實際測量結果是趨于收斂的,因此,首先考慮使用插值多項式建模[1]。根據實測數據,采用Newton插值法[2],利用距離天線2 m、4 m、8 m和12 m,4個點位數據作為節點數據,則根據Newton插值法計算差商,可得模擬多項式N(x)=420.85-148.435(x-2)+20.9(x-2)(x-4)-1.84559375(x-2)(x-4)(x-8)。代入x=20進行檢驗,則N(20)=-2610.1736,與實際測量值6.88明顯不符。

原因分析:由于高次插值的Runge現象,即在零點附近逼近程度較好,在其他地方誤差就很大,因此,Newton插值法不適用。

2.2 逼近法

根據實測值和預測值的曲線,采用最佳平方逼近的最小二乘法[3]進行擬合。

根據數據,初步判別可采用y=axb函數建模,其中功率密度為y,與天線的距離為x。將實際測量結果進行轉換,y=lny、x=lnx。將由于y=axb兩邊取自然對數,則y=a0+a1X,因此,其正規方程組為。其中s0,s1Xi,s2Xi2,T0Yi,T1XiTi。

3 對比分析

將該基站的理論預測值、實際測量值和擬合函數算值進行對比,如圖1所示。

通過對比,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擬合函數算值與實測結果兩條曲線基本是重合的,因此,采用最小二乘法對實際測量結果進行建模是可行的。

4 結語

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只測量基站一條直線方向4個點位的電磁輻射數值,利用最小二乘法對其進行建模,從而達到掌握該方向上實際電磁輻射分布的目的,這不僅大大減少了工作量,也為進一步探究基站周圍電磁場分布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孫志忠,袁慰平,聞震初.數值分析[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篇2

關鍵詞: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廣播;監測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149

1 引言

隨著移動通信網絡規模的擴大和用戶數量的增加,移動通信基站的數量不斷增加。公眾在充分享受現代通信設備為生活帶來的便捷的同時,遍布各地的移動通信基站所產生的電磁輻射是否威脅人體健康,也逐漸成為各個運營商和公眾爭論的焦點。[1]公眾對移動通信基站周邊電磁環境安全性的關注、焦慮、沖突及相關投訴逐年上升。

但應注意的是,由于中、短波廣播具有影響范圍廣、發射功率大、場強大的特征,且大中型城市普遍都有大型的中波廣播發射臺,中、短波廣播是城市電磁輻射環境的主要貢獻源之一。非選頻測量儀很可能在測量基站電磁信號的同時也測到了中短波廣播臺信號,導致最終測值比基站電磁信號場強值偏高[2]。若基站監測時不區別、排除中短波信號的干擾,依照基站限值對包含中短波信號的基站電磁輻射監測值進行安全性評價,最終可能會得到基站電磁輻射水平不合格的錯誤結論。

2 監測方法

2.1 信號監測

實時監測當前測量環境中移動通信基站信號是否存在干擾信號,該干擾信號包括:中波信號或者短波信號;選取包括中短波頻段和基站頻段的綜合電場探頭,使該綜合電場探頭連接監測儀主機,得到綜合電磁輻射監測儀;將綜合電磁輻射監測儀垂直架設,使綜合電磁輻射監測儀中的綜合電場探頭和監測儀主機的連線垂直于地面,記錄該綜合電磁輻射監測儀的垂直場強數據監測值;將綜合電磁輻射監測儀水平架設,使綜合電磁輻射監測儀中的綜合電場探頭和監測儀主機的連線平行于地面,記錄綜合電磁輻射監測儀的水平場強數據監測值;根據垂直場強數據監測值與水平場強數據監測值的變化幅度,監測當前測量環境中是否存在中短波信號。

2.2 干擾信號的判斷

在監測到當前測量環境中存在移動通信基站信號的干擾信號時,分別測量當前測量環境中包含移動通信基站信號和干擾信號的綜合場強以及干擾信號的干擾場強;計算垂直場強數據監測值與水平場強數據監測值的變化幅度;當水平場強數據監測值大于垂直場強數據監測值以及水平場強數據監測值存在任意一方向的最大值,且變化幅度大于設定閾值時,判定當前測量環境中存在短波信號;當垂直場強數據監測值大于水平場強數據監測值,且變化幅度大于設定閾值時,判定當前測量環境中存在中波信號;當變化幅度小于設定閾值時,判定當前測量環境中不存在中波信號和短波信號。其中,綜合電磁輻射監測儀和專用電磁輻射監測儀均為非選頻式寬帶輻射測量儀。測量時采用絕緣支撐架;該絕緣支撐架用于架設綜合電磁輻射監測儀和專用電磁輻射監測儀,以采集當前測量環境中的場強值;其中,絕緣支撐架包括:三腳架或者絕緣延伸桿。

2.3 干擾信號的監測

如果當前環境中存在中短波信號,則選取包括中短波頻段的專用電場探頭,使專用電場探頭連接監測儀主機,得到專用電磁輻射監測儀;將專用電磁輻射監測儀垂直架設,使專用電磁輻射監測儀中的專用電場探頭和監測儀主機的連線垂直于地面,記錄專用電磁輻射監測儀的垂直短波場強數據監測值;將專用電磁輻射監測儀水平架設,使專用電磁輻射監測儀中的專用電場探頭和監測儀主機的連線平行于地面,記錄專用電磁輻射監測儀的水平中波場強數據監測值。

2.4 計算與評價

根據綜合場強和干擾場強,計算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場強,在監測到當前測量環境中存在中波信號時,選取綜合電磁輻射監測儀的水平場強數據監測值作為中波綜合場強測量值;在監測到當前測量環境中存在短波信號時,選取綜合電磁輻射監測儀的垂直場強數據監測值作為短波綜合場強測量值。其中,根據綜合場強和干擾場強,計算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場強,分別按照以下公式計算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場強:

其中,Eb表示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場;E1表示中波綜合場強測量值;Em表示水平中波場強數據監測值。

其中,Eb表示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場強;E2表示短波綜合場強測量值;Es表示垂直短波場強數據監測值。

將計算得到的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場強與標準場強限值進行比較,得到比較結果。根據得到的比較結果,評價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場強是否符合國家電磁環境控制限值要求。

3 小結

本文介紹的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監測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其能夠實現簡單、快速、低成本地甄別基站監測過程中中短波廣播的影響,減少檢測人員工作量;并且,利用現有儀器及頻段差異特性,通過間接計算得到基站準確測值,降低了監測成本;同時,排除了中短波信號的干擾以及中短波信號錯誤參與基站安全性評價,實現了準確、客觀地評價通信基站單項照射劑量。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輸變電工程 電磁輻射 環境保護

前言

隨著城市的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量的110kV及220kV電壓等級變電站逐漸深入到城區,高壓變電站鄰近居民區及城市公共設施,不斷地引發關于電磁輻射問題的種種爭議。由于對電磁輻射污染的知識普及不夠,群眾對其缺乏全面的認識,出現對電磁輻射污染過度恐慌,給項目建設及國家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了解和掌握不同電壓等級的高壓變電站和輸電線路運行中實際電磁輻射污染的程度和范圍,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輻射污染,對搞好高壓輸變電工程的環境保護工作十分重要。以下通過對承德地區部分110kV輸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的實際測量,研究和討論110kV輸變電工程產生的電磁輻射對環境的影響。

1 電磁輻射的產生

1.1高壓變電站

變電站內高壓設備的上層有互相交叉的帶電導線,下層有各種形狀高壓帶電的電氣設備以及設備連接導線,電極形狀復雜,數量很多,在它們周圍空間形成了一個比較復雜的高交變工頻電磁場。這種高電場的影響之一是對周圍地區產生靜電感應,即變電站周圍存在一定的電磁輻射場。變電站布局和周圍環境協調不妥時,將會對其周圍環境產生一定的電磁輻射。

1.2高壓輸電線路

高壓輸電線路工作時,其電壓等級較高,相對地面將產生一定的靜電感應,即產生一個交變電磁輻射場。

過量的輻射照射會對人的中樞神經、末稍神經系統、心臟血管系統、肌肉組織和其他器官產生直接的影響。變電站高壓構架及輸電導線離地面的高度越大,相當于帶電體離地面越遠,則它在地面附近產生的電場強度就越小。因此,變電站高壓構架附近和輸電線路導線下方場強具有最大值,且隨著距離加大,場強很快減小。由于導線弧垂影響,相應的最大場強影響區域位于檔距中央,而最小場強影響區域在靠桿塔處,因為此處導線懸掛高度較高,且桿塔自身也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2 電磁輻射的生態效應

電磁輻射是以電磁波形式通過空間傳播的能量流,在人們日常的生存空間,電磁輻射無處不在。除太陽、雷電等自然因數外,交變電流的存在產生交變磁場,交變磁場反過來又會產生交變電場,因此只要有電流存在就一定會產生電磁波,也就一定會有電磁輻射存在。而在輸變電系統中,電磁輻射源主要是高壓輸電線路和高壓電力設備等產生的工頻電磁波和少量因高次諧波引起的高頻電磁波。

電磁波對于人類的影響可分為熱效應和非熱效應(人體電磁場與外部電磁場的禍合)。人體的器官和組織均為具有一定的電容和電導的電介質或導體及半導體,當人體處于外界電磁場中,會在體內感應出電荷,并產生一定的電流密度。在不同電磁頻率下人體各部分的電容和電導率各不相同,所產生的感應電流也不盡相同。高頻電磁場在生物組織中最易產生感應電流,電磁能轉化為作用于人體的熱量,由此產生的熱效應將引起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系統的機能障礙。當生物體熱效應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令生物組織受到損傷,并且與外界電磁場的禍合作用也將改變人體正常的電特性,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3 電磁輻射水平的測量

根據輸變電過程交變電磁場的特點,在正常運行工況下,選擇測量工頻未畸變電場強度和工頻磁場強度。

3.1測量儀器

選用美國產H13604型工頻電磁場計作為測量儀器。

3.2測量布點與方法

變電站及輸電線路測量方法與布點均參照HJ/T 241998《500 kv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進行,并根據現場情況做部分調整。

測試路徑的選擇標準為:地形平坦、附近沒有高大構筑物和樹木。各變電站均在變電站高壓構架處圍墻外垂直方向(避開高壓進線),測點間距為5m,測至本底處。110kV線路測量點選擇在上板城變電所進線第5~6塔檔距中央導線弧垂最大處線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為測試原點,沿垂直于線路方向進行,測點間距為5m,順序測到本底處。

4 測量結果分析

110 kV變電站

4.1工頻電場

通過對3個110kV變電站的工頻電場分析,最大值分別為124.2、20.6、17.3Wm,出現在距圍墻0、0、20m處。110kV變電站的工頻電場隨距離增加,測值逐漸降低。

4.2工頻磁場

110kv變電站工頻磁場垂直分量最大值出現在距圍墻0m處,為27.2nT,水平分量最大值出現在距圍墻5m和15m處,為14.4nT。其余隨著距離的增加,垂直磁場呈逐漸降低趨勢,水平磁場強度變化不明顯。

5 影響及對策

從測量結果可以得出,110kV變電站和輸電線路附近地面環境的工頻感應電磁輻射強度相對較低,周圍環境電磁輻射水平符合HJ/T 241998《500kV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中4000V/m居民區工頻電場評價標準和對公眾全天輻射時的工頻限值100μT磁感應強度的評價標準。人們在110kv變電站圍墻外和輸電線路附近下方接觸金屬時亦沒有明顯的麻電感和電擊痛感。但110kV輸變電工程設計和建設運行中,預防電磁輻射污染仍是不可忽略的問題,應確保把電磁輻射降低到盡可能低的水平,確保公眾不受輻射影響。在變電站和線路選址時盡量遠離敏感區,設計中盡量減少分相設備的使用,多采用三相設備、線路架設方式,最大可能采用倒三角形和三角形架線方式,充分利用三相電的特性,將其各相產生的電磁場相抵消,以降低總輻射水平;嚴格按規范設計施工,保證高壓構架和線路架設高度,增大與地面距離,降低地面感應輻射強度。

結論

電磁輻射同水、大氣等污染一樣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污染源,同樣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輸變電工程設計應充分考慮電磁輻射對環境的影響,應進一步優化設計,采用合理手段屏蔽電磁場,從源頭最大程度地減少污染。在正常運行工況下,110kv變電站站界外和輸電線路走廊下附近環境工頻感應電場強度小于1500Wm,工頻感應磁場強度小于100nT,二者均小于相關環境保護評價標準限值。但鑒于輻射污染的特殊性和輻射防護三原則的要求,在此電壓等級輸變電工程的設計和建設運行中,應確保高壓構架和線路架設高度,使站界外和線路走廊附近環境(包括建筑物)感應電磁輻射處于合理的水平,保護環境和公眾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電磁輻射 風險量 SAR 日常照射

中圖分類號:U8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4-0185-02

前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潛在的風險。高壓線、變電站、電臺、電視臺、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和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和微波爐、收音機、電視機以及手機等家用電器工作時,會產生各種不同頻率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充斥空間,無色、無味、無形,可以穿透人體,造成污染。隨著電子技術的廣泛應用,人為電磁能量迅速增長,電磁輻射已成為21世紀的主要污染源。由于目前國內的電測輻射標準還不完善,各方面關于電磁輻射的研究并不多見,僅在97年時出臺了《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以及《環境保護法》中第二十四條進行了規定,我們對于電磁輻射的評估并沒有特別科學明晰的方法。

雖然國際非電離協會為了對公眾有著良好的保護,按全身平均比吸收率(SAR)取0.08w/kg劑量值制定國際標準我國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標準進一步嚴格,規定在一天24h內,任意連續6min按全身平均比吸收率(SAR)應小于0.02w/kg,相應于頻率30M-3000MHz段電場強度限值為12V/m,為了更進一步加強管理,我國設定了普通項日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值為5.4V/m,對應衛生標準中的一級標準為5 V/m。但事實上每個普通民眾他們是無法準確的獲得自己一天時間內吸收了多少劑量的電磁輻射的。

1、問卷調查概況

因此本文是一種對電磁輻射研究的新方法,本文隨機選取了重慶市大學城區域內三所學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大學生群體在日常生活中常接觸的可能產生電磁輻射照射的設備設施進行測定,根據調查所得使用或接觸設備設施種類及時間分配具體權重,進行數據統計,配合調查問卷所得數據即可對大學生群體當前所處生活環境中存在的日常電磁輻射風險量有一個較為科學直觀的評估。

本次問卷調查的發放范圍為重慶市沙坪壩區虎溪大學城的重慶大學、重慶師范大學、重慶科技學院三所高校。問卷的天蝎回收是通過委托專業問卷調查網站以及筆者本人現場現場發放回收實施開展,問卷開篇的指導語對電磁輻射對人體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本研究對評估大學生群體電測輻射風險量的意義進行了充分的闡述,最后完成有效問卷117份,有效率91%。參與本次調研的人群皆屬于在校大學生群體,人群樣本中男女性別比例為1:1,調研結果具有準確可靠性。

2、問卷調查結果

2.1 大學生日常電磁輻射風險要素

本次調查問卷采用自由開放式的問卷形式,通過對搜集到的問卷答案進行篩選、歸類、統計超過10%的選項得出大學生日常電磁輻射風險要素共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家電類,如電吹風、臺燈、無線路由器等;第二類為電子設備類,如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等;第三類為交通工具類,如輕軌、地鐵等。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

2.2 電磁輻射風險設備設施使用時間

本次調查問卷采用自由開放式的問卷形式,通過對搜集到的問卷答案進行篩選、歸類、統計得出可能具有電磁輻射風險的設備設施平均每日使用時間為:平均每日使用電吹風時間t1為6.68分鐘;平均每日使用臺燈時間t2為20.57分鐘:平均每日使用無線路由器時間t3為2.61小時;平均每日使用手機時間t4為4.33小時;平均每日使用臺式電腦時間t5為2.07小時;平均每日使用筆記本電腦時間t6為2.47小時。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3、電磁輻射風險設備設施實驗測試結果

根據以上調研統計數據以及?《電磁輻射暴露限值和測量方法(GJB 5313-2004)》、《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 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與標準(HJ/T 10.3-1996)》等標準的指導,本文實驗選用了RJ-5工頻場強儀進行各種類型品牌電測輻射風險設備的單位時間輻射量測量。

進行實驗測量時均與輻射體正常工作時間內取一定的時間間隔進行測量,每個點測量觀察時間均大于10S,讀取本次測量的最大值。每種被測設備共測量5次取平均值。各種類各品牌設備單位時間內電磁輻射當量如表3所示:電吹風單位時間電磁輻射量α1為0.081 W/m2,臺燈單位時間電磁輻射量α2為3.371 W/m2,無線路由器單位時間電磁輻射量α3為0.017 W/m2,手機單位時間電磁輻射量α5為0.492 W/m2,臺式電腦單位時間電磁輻射量α5為0.313 W/m2,筆記本電腦單位時間電磁輻射量α6為0.813 W/m2,

4、大學生日常電磁輻射風險量評估

雖然國際非電離協會為了對公眾有著良好的保護,按全身平均比吸收率(SAR)取0.08w/kg劑量值制定國際標準我國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 8702-1988)》進一步嚴格,規定在一天24h內,任意連續6min按全身平均比吸收率(SAR)應小于0.02w/kg,相應于頻率30M-3000MHz段電場強度限值為12V/m,為了更進一步加強管理,我國設定了普通項日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值為5.4V/m,對應衛生標準中的一級標準為5 V/m。但事實上每個普通民眾他們是無法準確的獲得自己一天時間內吸收了多少劑量的電磁輻射的。

W/m2是每平方米的功率,1W/m2照射1秒為1j/m2,因此按照《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 8702-1988)》中表3可以查到單位時間電磁輻射功率密度為0.4 W/m2,可以計算出每日電測輻射照射安全閾值為34.56kj/m2。根據上述各電磁輻射風險設施日均使用時間以及各設備設施單位時間電磁輻射量統計表可以計算得出大學生平均電磁輻射照射量為:t1*α1+ t2*α2+ t3*α3+ t4*α4+ t5*α5+ t6*α6=15.981 kj/m2,遠低于國家標準規定的安全閾值,因此大學生日常電磁輻射照射處于安全范圍內。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8702-88電磁輻射防護規定第1、3條.國家環保局,1988.

[2] HJ/T10.2-1996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S].

[3] HJ/T 10.3-1996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與標準[S].

[4] Vermeeren G.Joseph W,Olivier Cetal.Statistical multipath exposure of a human in a realistic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J].Health Phy,2008,94 (4):345-354.

[5] 楊紅萍.電磁輻射的危害與防護 [J].科技信息,2007,6(33):47-87.

[6] 石偉力.電磁輻射的危害及其防護探析[J].環保與節能,2012,8

篇5

【關鍵詞】移動通信基站;環境影響;電磁輻射強度;話務量

【分類號】:TN929.5;X591

移動電話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溝通便利和辦公高效率,為滿足人們的通信需求,必須大量的建設基站,增加覆蓋面積,而基站運行時其發射天線向周圍空間發射電磁波,使周圍電磁輻射場強度增高,會對周圍環境造成電磁輻射影響。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移動電話基站的電磁輻射成為人們越來越關心的問題。

1 電磁環境與電磁輻射

電磁環境EME是指存在于給定場所的所有電磁現象的總和,它包括自然的和人為的,有源的(直射波)和無源的(反射波),靜態的和動態的,它是由不同頻率(f)的電場(E)、磁場(H)組成。變化的電場與磁場交替在空間傳播,這種通過空間傳播的、有用的或不希望有的電磁能量稱為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可能引起裝置、設備或系統性能降低或對有生命或無生命的物質產生損害作用,這種現象稱為電磁輻射污染。

2 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

基站天線按照方向性可以分為全向天線和定向天線。全向天線在水平方向圖上表現為360°,都均勻輻射。全向天線在移動通信系統中一般應用于郊縣大區制的站型,覆蓋范圍較大。定向天線在水平方向圖上表現為一定角度范圍輻射,一般應用于城區小區制的站型,覆蓋范圍小,用戶密度大,頻率利用率高。天線的發射能力通常用天線增益來表示,相同輸入功率的條件下,天線在某方向某點產生的功率密度與理想點源同一點產生的功率密度的比值,通常用dBi表示。

3 基站天線電磁輻射對環境的影響

為了解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對環境的影響,我們通過現場監測的方法對此進行研究。本次我們選取的GSM網定向移動基站均位于山東省某城市中心區域,運行狀況正常且話務量較大。

3.1 監測布點

按照《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J/T10.2-1996)[1]、《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2]的布設原則,在天線主瓣方向距離天線樓頂投影點5m、10m、15m、20m、30m、50m的水平及垂直距離上布設點位。

3.2 監測方法

依據《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HJ/T10.2-1996)[1]、《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2]的要求進行,監測儀器距離地面高度1.7m。在基站正常工作時間內進行測量,監測頻率為每個監測點位1次/h。每個監測點每次連續測5次,每次測量時間不小于15秒,并讀取穩定狀態下的最大值,若測量讀數起伏較大時,則適當延長測量時間。

3.3 標準

《電磁輻射防護規定》 ( GB8702- 88) 中公眾總的受照射劑量限值規定。在每天24h 內, 電磁輻射場的場量參數在任意連續6min 內的平均值應滿足下列要求。頻率范圍: 30~3000 MHz, 電場強度: 12v/m, 功率密度: 0.4W/m2。

《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HJ/T10.3-1996)中規定,為使公眾受到的總照射劑量小于GB8702-88的規定值,對單個項目的影響必須限制在GB8702-88限值的若干分之一。在評價時,對于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負責審批的大型項目可取GB8702-88中場強限值的1/ ,或功率密度限值的1/2。其他項目則取場強限值的1/ ,或功率密度限值的1/5作為評價標準。因此本次單個GSM/TD-SCDMA基站電磁輻射功率密度評價標準為0.08W/m2,電場強度評價標準值為5.4V/m。

3.4 監測儀器

EMR-300電磁輻射分析儀,測量頻率范圍100kHz~3GHz。

3.5 監測時段 8:00~20:00。

3.6 監測結果

定向GSM基站采用三扇區,每個扇區天線夾角多為120度,我們將正北扇區標記為A扇區,順時針方向,依次標記為B扇區和C扇區。監測結果見表1。

表1 某市移動通信基站現場監測結果

序號 基站名稱 高度(m) 扇區 測量位置(m) 測量結果(×10-4W/m2) 測點說明

1 1號站 18 A 5 7 地面測點

A 10 11 地面測點

A 15 9 地面測點

A 20 21 地面測點

A 20 80 居民樓302室

A 20 531 居民樓502室

A 20 1295 居民樓602室

A 30

A 50

2 2號站 20 C 5 11 地面測點

C 10 12 地面測點

C 15 47 地面測點

C 20 46 地面測點

C 20 45 居民樓202室

C 20 143 居民樓502室

C 30 39 地面測點

C 50 18 地面測點

3 3號站 25 B 5 5 地面測點

B 10 5 地面測點

B 15 23 地面測點

B 20 26 地面測點

B 30 61 地面測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久久久红码专区 | 红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欧美在线播放 | 懂色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精品一区在线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视频国产 | 免费视频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久久久国产99 | 天天弄天天操 | 亚洲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三级在线 | 久在线 | www.精品国产| 丁香久久| 99re国产视频 | 男人天堂手机在线视频 |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色大师 |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91电影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爱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av | 涩涩操| 国产亚洲久| 日韩电影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成人在线观看免费 | 中文字幕av亚洲精品一部二部 | 粉色午夜视频 | 国产成人a亚洲精品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黄色 |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91婷婷韩国欧美一区二区 | 夜夜精品浪潮av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干视频在线 | 精品久久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