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12 15:36:05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環境污染小調查,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小學生關于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調查原因
現在,我們科最最的環境越來越差了,空氣質量差,河水到處都是垃圾,化工廠排放污水到河里,還有嚴重的白色污染。因而導致了城市環境惡化。
實地調查
我和幾個同學去了在化工廠的旁邊排放污水的河上。在路上,我們看見許多的魚兒、蝦兒歡快地游著,許許多多的蝌蚪在成群結隊地找食物??墒?,到了化工廠的旁邊,一條魚也沒有,偶爾看見一兩條死魚死蝦,在這片污水中飄蕩,我們采了點兒污水,買了8條金魚,拿回家做實驗,我把金魚平均裝入一至四號實驗杯中,觀察情況,把一至四號杯分別倒入00、20300、400克污水,再倒滿水。一號:第一天晚上,表現良好,第二天早上,魚兒有點兒不愛動了,第二天中午,魚兒不吃東西了,第二天晚上,魚兒呈快死的狀態。二號:第一條晚上,良好。第二天早上,都不動了,第二天中午,快死了,臨近晚上時,死了一條,晚上,又死了一條。三號:第一天晚上,良好,第二天早上,一條死亡,第二天中午,全死。四號:第一天晚上,魚兒焦躁不安,第二天早上,全死。
調查分析
因為化工廠里有許多化學物品,有時不小心排入污水,導至魚大量死亡。
經過這次實驗,我提出了以下幾多建議。
(1)政府要教育市民不能扔東西到河里,要扔進垃圾桶。
(2)要教育化工廠的人不能隨意放置化學物品,以免化學物品流進河里。
(3)市民自覺保護環境,熱愛環境,讓不熱愛環境的人進入教育所,不但要罰錢,還要讓他認識到扔垃圾的危害。
人們一定要愛護環境,讓簡陽重新美麗起來吧!
小學生關于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不斷改善的同時,環境污染也已經成為現代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近一個星期來,我們有組織地對周邊的環境污染情況做調查,報告如下:
一,河水污染。
近幾年來工業生產發展迅速,人們只顧著怎樣節省原材料的消耗,而對于在生產中出現的一些有害的物質并沒有引起重視,廢水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造成河流污染情況嚴重。我們在調查中就看到好幾家工廠,把深綠色的、濃黑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排污口處的水面上漂浮著大量白色泡沫。居住在河邊的人們隨手將剩菜剩飯、家庭垃圾都裝進塑料袋往河里倒,我們的母親河,現在已經遍體鱗傷,成了一條垃圾河。
二,空氣污染。
我鎮的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都是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向藍天,企業燃用汽油、柴油,產生的廢氣及煙塵也彌散在空中。同時隨著我鎮經濟的發展和外來人口增多,人們燃燒使用的煤,液化氣等,能源消耗量增加,產生的廢氣也成比例增長。汽車、摩托車等機動車數量迅速增加,尾氣排污量加大。這些廢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煙塵。大氣污染的情況已經比較嚴重,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三, 垃圾污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使用的一次性物品明顯增多。一次性袋子,一次性杯子,一次性碗筷,以及被用舊的廢棄的生活用品,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需要處理。人們在使用后,只是隨手往街頭巷角一扔。我們走在大街上,只要稍稍留意,就會發現隨處都有丟垃圾的地方。有些垃圾發出一股刺鼻的臭味,使你不得不注目觀看。這一些垃圾不能及時處理,不僅影響了市容市貌,而且直接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不難想象,如果突然來一陣狂風,刮起滿地的垃圾,會是一副怎樣的圖景?
當然,還有噪音污染、土壤污染等情況也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衷心希望有關領導充分關注污染問題,采取有利措施,還我們一個明凈的家園。
小學生關于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就最近這幾年來看,隨著各地區的經濟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也成為了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為了社會更好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何為環境?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所謂環境,主要指我們所研究的主體周圍的一切情況和條件。對于人來說,環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響人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綜合。人的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揮著巨大作用。
大氣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等,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資源、礦藏資源等資源又為人類的不斷發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
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污染環境的污染物,例如說:大量的生活廢棄品,塑料袋(也稱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飯盒,果皮紙屑。污染物對環境來說,毫無疑問,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腐爛的尸體會影響環境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飯店、餐館認為很衛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隨便一扔,影響了市容,破壞了環境。。
現在像我們柳疃鎮、青鄉鄉,最近電網部門紛紛撤除噴水機器的使用。噴水機的使用對環境的污染更加惡化、污染了水資源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害甚大。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又例如說,我們北部渤海灣受到工業、印染廠的廢棄物排放大量魚蝦死亡,地區農民上海捕魚,魚的體內含有大量化學物質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據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最近,我發現政府部門、昌邑環衛局開始大力整治環境,沿街排查污染源,青鄉街也定點安置了便民垃圾桶,替代了原來垃圾圍繞街道,臭氣熏天的狀況。各個村莊開始整治村內環境的污染源,使街道、村莊煥然一新!而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自覺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為了我們更為了我們的后代,樹立好榜樣,奠基好基礎,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更加豐富多彩!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留心觀察,特別是生活中很多地方要我們來個環保小調查。
我自己家里,媽媽總是把熱水器一天到完開著,那些熱水沒用,過了一會冷了又會自動開起來,真是浪費電呀!我們家用水頂環保,也是把拖地板水沖進馬桶。我媽媽看到我作業寫的不好,就把紙揉成一團。有些紙上甚至沒有寫過一個字,卻被她丟棄,被腳無情地踐踏。本來是完好的本子,被她撕裂,這樣反復幾次后,一個完好的本子自然就所剩無幾了。
我們住的是電梯房,有的人為了方便等人,不但把電梯摁住“嘀嘀”響個不停,而且有人還在我們小區每個樓層樓道連大白天(哪怕是陽光普照)都開著路燈,媽媽說每個月水電費都要公攤20幾元,每一層電梯旁都放著三個垃圾筒,我起先覺得浪費,后來一打聽原來是為了把垃圾分類,把生活垃圾分類可以間接減少環境污染。我還看到有個人手上提著垃圾連走都不愿意走到垃圾筒跟前,順手扔了過去,這些人覺得把垃圾投進垃圾筒都累,還會自覺地把垃圾分類清楚?雖然可能性不大,但多了一個人的自覺就少了一份污染,我們要努力將污染減到最低!
我們在不知不覺地破壞環境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地傷害自己。這就是我總結的環保調查情況!
【關鍵詞】化學教學 環保意識 教學策略
《初中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化學教學中,通過幫助學生了解化學制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懂得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去治理環境,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化學資源,逐步學會從化學的角度認識自然與環境的關系,分析有關的社會現象”。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挖掘教材內容融進環保素材
新課程初中化學教材中涉及環境保護的內容約占30%,教師要在講授化學知識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添加與環境保護有關內容,寓環境教育于化學知識教學之中。在講授“空氣的成分”一節時,首先讓學生了解,一個成年人每天吸入空氣大約為12m3~16m3,空氣的質量對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接著列舉空氣污染的典型公害事件:1952年冬,倫敦天氣陰冷潮濕,家家燒煤取暖,空氣中so2濃度增大,由于無風,煙霧下壓,多天不散,許多人出現了胸悶、喉痛,年老體弱者死亡4000多人。
為了讓學生對空氣污染有一個更真切的認識,筆者組織了一個小調查:你有多久沒有看到天空中的星星了?最近一次看到是在何時何地?沒有看到星星的原因是什么?看到這些問題學生們都很興奮,紛紛表示很久沒有看到城市天空中的星星了,而鄉村的夜空是星星的樂園。緊接著就組織學生開展“空氣污染物來源”的查找活動,同學們積極準備,熱烈發言,最后總結出空氣污染物的來源主要有:工業上化學燃料的使用過程中產生的so2、氮氧化物、粉塵等;汽車尾氣的排放;農墾燒荒,樹葉、麥秸、垃圾的焚燒;建筑工地上的揚塵;家庭裝修產生的有害氣體。
二、結合化學實驗,強化環保意識
化學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接觸到了許多化學藥品,體驗到了許多的化學變化,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借此機會,使學生在體驗化學實驗的時候,體驗環保,強化環保意識。
1、利用藥品的貯存方法,規范化體驗環保。如易揮發的濃硝酸、濃鹽酸等要封閉貯存;對大多數有機物如苯、甲苯、丙酮、甲醛等用專柜避光保存;對劇如汞、白磷等用專柜上鎖保存,定期檢查貯存情況。
2、演示實驗中強調尾氣的吸收處理,體驗環保。如在講一氧化碳的還原性時一定要通過演示實驗講清吸收的原因(有害氣體不允許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強調尾氣吸收的重要性,使學生深深認識到只要涉及氣體的排放問題就應考慮尾氣處理。
3、規范實驗操作使實驗在嚴密的情況下進行,體驗環保。化學實驗中,師生都要接觸有害物質和無害物質,在實驗中也會聞到有害和無害氣體。因此,必須指導學生要嚴格按照實驗操作的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各種實驗。嚴格教育學生規范操作,正確地聞氣體、取藥品、取有毒性原料。甚至如何蓋瓶蓋、放置試劑、取藥品的各種工具的選用,取用藥品量的多少都要向學生交代清楚。改進實驗方法,設計合理的實驗裝置。盡量采用封閉措施,減少師生被動接受有毒有害氣體的污染。實驗結束后,處理化學廢物和實驗中產生的廢氣。把儀器洗滌干凈放回原處,擦洗干凈實驗桌面,這些都要認真細致指導,使實驗活動從始至終成為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課堂。
三、在課外活動中進行環保教育
課堂教學固然是進行環保教育的重要一環,但課外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所以還應在課外活動中也進行環保教育。一方面,要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時刻牢記環保使命,充分利用節約能源(如節水、節電、充分燃燒煤氣、石油液化氣等),合理分類存放生活垃圾(如電池回收、不亂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環境的物品(如含磷洗衣粉、噴發膠等),敢于同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行為作斗爭,努力將環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護好我們的家園。
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化學課外興趣小組,開展環境保護活動。例如可以結合現有法律法規的宣傳加深學生對環保意義的認識:組織學生參加環保法律法規的宣傳,利用3月12日植樹節、5月31日世界無煙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等紀念日,取得當地環保、水保、森保等部門的支持,讓學生們在宣傳中了解我國有關這方面的規定和常識,以提高學生在環境管理環境文化方面的認識;還可通過出專欄、辦展覽和小報,聘請環保部門的專家來校作講座等多種形式、多種途徑擴大環保教育的影響,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同時通過學生向社會宣傳環保知識促進全民環保意識的提高,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據報道1993年全年生產和使用化學農藥達25萬噸,農村改革后,單純依賴使用化學農藥的單元從過去60萬個生產隊,擴大分散到億萬農戶,直接接觸農藥的約有2~3億人,每年全國因農藥中毒傷亡人數超過10萬人。由于缺乏生態、環境意識與農藥常識,環境科學教育又未跟上,因而全國各地濫用劇毒化學農藥的現象相當普遍。這不僅危及億萬農民的生命安全,也禍及全社會幾億個普通家庭。
一、挖掘教材內容融進環保素材
新課程初中化學教材中涉及環境保護的內容約占30%,教師要在講授化學知識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添加與環境保護有關內容,寓環境教育于化學知識教學之中。在講授“空氣的成分”一節時,首先讓學生了解,一個成年人每天吸入空氣大約為12m3~16m3,空氣的質量對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接著列舉空氣污染的典型公害事件:1952 年冬,倫敦天氣陰冷潮濕,家家燒煤取暖,空氣中SO2濃度增大,由于無風,煙霧下壓,多天不散,許多人出現了胸悶、喉痛,年老體弱者死亡4000 多人。
為了讓學生對空氣污染有一個更真切的認識,筆者組織了一個小調查:你有多久沒有看到天空中的星星了?最近一次看到是在何時何地?沒有看到星星的原因是什么?看到這些問題學生們都很興奮,紛紛表示很久沒有看到城市天空中的星星了,而鄉村的夜空是星星的樂園。緊接著就組織學生開展“空氣污染物來源”的查找活動,同學們積極準備,熱烈發言,最后總結出空氣污染物的來源主要有:工業上化學燃料的使用過程中產生的SO2、氮氧化物、粉塵等;汽車尾氣的排放;農墾燒荒,樹葉、麥秸、垃圾的焚燒;建筑工地上的揚塵;家庭裝修產生的有害氣體。
二、延伸課本內容提高環保意識
化學教師應該抓住課堂上的各種機會,引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并將其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在講授“水和溶液”一章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水資源缺乏、分布不均勻及嚴重污染情況,提高他們的節水意識,在課堂上引用大量數據。地球上的水,總量估計有2×1018 噸,其中海水占97.2%,冰山、冰川占2.15%,人們可以利用的淡水只有0.65%左右。我國水資源排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資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1/4,隨著人們用水量的日益增加和嚴重的水污染,占陸地面積60%的地區已面臨淡水不足的困境,缺水已經成為阻礙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
同時,組織學生到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等地進行實地調查,采集有關數據,并要求學生了解家庭和學校的用水情況,緊接著進行“我的節水小竅門”的交流活動。活動中學生們提出各種節水、護水的小辦法,例如,洗衣服不要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洗菜的水可以沖廁所和拖地。
三、規范實驗操作養成環保習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化學實驗中,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是化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學要有效地結合實驗,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許多化學實驗,生成物中都有有害氣體、液體、固體等物質生成,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環境污染。所以在實驗時要特別加強對學生環境保護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初中化學實驗大多數是通過觀察化學反應現象定性探究物質的性質,藥品的用量不影響反應結果,所以在教學中,不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的分組實驗,都提倡化學藥品用量的微型化。微型化實驗不僅節約藥品還減少污染。同時,加強知識的系統性學習,合理安排實驗順序,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等待時間,以減少污染物的產生。例如,在做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實驗時,二氧化碳一經產生就是連續的,所以,提倡學生制取氣體之前,做好收集氣體和探究氣體性質的準備,實驗一氣呵成,減少藥品用量,降低污染。實驗結束時,要求學生對實驗廢液、廢物不能亂倒、亂扔,應倒入教師指定的容器里,能夠回收的,盡量回收。要求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聯系生活實際爭做環保主人
一、開展“我是小主人”活動,激勵自信心
每一個學生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輔導員的工作就要循循善誘的去開發,讓它成為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基石。因此,開展“我是小主人”活動是喚醒主體意識、激勵自信心的有效途徑。
輔導員要先發動隊員進行“我是小主人”的宣傳。收集中外名人、體育健兒自信、自強,做國家主人翁的事跡,用黑板報形式宣傳;訪問爸爸媽媽及長輩,請他們談對小主人的希望;調查班內有小主人行為的隊員,利用課前、課后、隊會時間,及時表揚,樹立榜樣。
給每一個人展示“我是小主人”的機會,就要注重創造支持性環境。輔導員要注意發現小主人意識的萌芽。如外出游玩時,當平時很少出頭的一個隊員拿起相機給班里照像時,輔導員要及時發現他做事的自信,如果回來后舉辦“攝影作品展”,就會使這個隊員的自信心倍受鼓舞,主動性大大增強。年級舉行手抄報評選,一些人落選,如果輔導員能使落選的作品在班里展出,讓每個人都有展示小主人能力的機會,就會促使隊員的積極參與。中隊內如能經常展出繪畫、讀后感、作文、手工制作、艦模、船模等,學生就會在一次次交流中感受到做小主人的參與快樂。
中隊干部輪流當,是鍛煉小主人才干的好機會。輔導員要組織隊員討論怎樣當好小干部?中隊小主人應有怎樣的責任心?認識明確后,要鼓勵隊員勇敢地參與競選,演講當干部的打算。特別要注意調動從沒當過干部隊員的積極性。輪流當干部,可以給每一個隊員提供均等的鍛煉機會,讓更多的人在為中隊服務中,發揮小主人的主動性,學會動腦筋,學會團結人,學會管理方法,學會做好工作。逐漸懂得服務集體,體驗到小主人的責任感。
中小隊會,是展示“我是小主人”的好機會。輔導員要把說教變成一個個生動的活動,鼓勵學生人人參與。如組織“我們愛老師”的文藝演出,組織“科技之花”的隊會,開“新年聯歡會”,排練課本劇,召開“救救地球媽媽”的隊會,進行小隊環保宣傳活動,組織體育比賽、基本素質比賽等等,每次活動前,輔導員要提醒小隊分工找資料,互助合作。活動后,以小隊是否人人參加,是否團結合作作為講評重點。及時表揚主動參與、積極準備的人。這些活動的開展,從準備到結束,輔導員都宜做場外指導,不斷地激發學生參與,讓隊員們唱主角。學生在自主、積極的實踐活動中會滿足自我實現、個性發展的需要,創新能力在思想的相互碰撞中,在活動中會得到提高,這是單純說教所達不到的效果。
“我是小主人”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激勵與交流。每一次激勵性評價,都會給孩子增加一分自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也會使孩子體驗到“我是小主人”的成功。在中隊日常工作中,每人輪流記“中隊日志”,中隊干部記“榮譽冊”,各小隊評比“優秀小隊”,發錦旗,黑板報設“比武擂臺”的方法,都是激勵學生勤奮、進取切實可行的好辦法。每項活動的講評要以正面表揚為主,可給家長打祝賀電話,匯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中隊活動時邀請家長參加,當著家長的面夸獎孩子。分階段給家長發“交流信”,表彰各方面進步的少先隊員。這些一點一滴的激勵性評價會揚起學生自信的風帆。孤僻、不合群、膽小性格的人,會逐步轉變。每人都可以自豪地說:“我有優點”,“我是小主人”。
二、開展做生態小主人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
我們今天培養的人,不能只會學習,還應具有明天需要的各種素質。減負以后,學生關注的東西多了。怎樣引導學生從關心自己到關心社會發展上來呢?這里有一個視角,就是積極扶持少先隊員做生態環境的小主人。
有一個中隊的輔導員在引導隊員們閱讀環保書籍后,發動學生做環保小調查:我們身邊的環境污染有哪些?少先隊員們走上街頭,河邊,了解污染現狀;翻閱書籍、報刊,上網,查看環保動態。一張張環保手抄報、繪畫很快貼滿了墻。之后,輔導員又及時組織學生討論:我們能為環保干些什么呢?討論后,大家認為,我們就從回收廢舊電池做起。一個小隊干部第一個拿來自制的“環保箱”,里面裝著她攢的舊電池。榜樣帶動了全班,大家紛紛挨家挨戶去宣傳、去收集,路上撿,垃圾堆里撿,不到三個星期,就回收了4855節廢舊電池,全中隊人人成為環保志愿軍戰士,在“救救地球媽媽”的隊會上,報社、雛鷹網的記者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中隊還被智慧島環保志愿軍司令部評為“環保班級”。他們還代表學校,向全國小朋友發出了回收廢舊電池的倡議書。電視臺播出后,連日本NHK電視臺也來采訪,少先隊員們真的體會到了做生態小主人的責任與快樂。于是更加關心其他方面的環保,不少人寫了關于大氣污染、噪音、河水污染、光污染、沙塵暴的由來等小論文,中隊人人都創作了環保方面的畫,一些人還拍了照片。有20多人參加了為全國小朋友申請諾貝爾環保獎的“環保一日”征文,5篇登在中國兒童中心舉辦的《環保報》上。有23人參加了“讓首都更美麗”的環保征文競賽,4人獲優秀獎。五一期間,中隊代表還主動到北京風沙的源頭——內蒙恩格貝沙漠植樹。臨行前,全體隊員把自己制作的保護綠地、森林的宣傳卡片畫交給他們,請他們發放。過去,同學們看到喝光的飲料瓶,常常扔掉。有了環保意識后,大家積極收集起來,賣掉換錢準備買樹苗植樹。放暑假后,大家參加環?;顒拥呐d趣依然不減,有人去考察垃圾處理,有人去調查河流污染現狀。其中,有30多人參加了環?;饡l起的“百家企業助環保,百萬布袋贈市民”的活動,少先隊員們頂著烈日,手拿宣傳單、布袋,在家屬區挨家挨戶的宣傳綠色購物,發放布袋。這次活動共發出1500個布袋,受到居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