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免费一二三区_成人在线一区二区_日本福利网站_欧美大片高清免费观看_欧美视频区

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進出口貿易會計范文

進出口貿易會計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2 15:34:4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進出口貿易會計,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進出口貿易會計

篇1

【關鍵詞】反傾銷會計;進出口貿易額;關系研究

一、反傾銷會計的理論框架

所謂反傾銷會計,是指特定主體運用會計知識、反傾銷法知識和國際貿易知識,就反傾銷中的問題提供會計支持,進行會計規避、會計舉證、會計調查、會計鑒定活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針對我國出口產品提起反傾銷訴訟。在反傾銷應訴調查中,會計信息提供著權威的訴訟支持。反傾銷調查涉及國際貿易、反傾銷法律和會計學等不同學科的知識,所以在反傾銷應訴中,應訴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構建我國企業應對反傾銷的會計概念框架,正確指導企業的內部會計核算,提供令反傾銷調查當局信服的會計記載資料,獲得反傾銷調查中的市場經濟正常調查待遇,就顯得尤為必要。

反傾銷的會計概念框架可以為企業提供實務運作上的指導,它可以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信息披露三個方面來進一步闡述,這三個方面又分別可以從企業日常會計核算專題、調查中的成本結構分析及問卷填列以及反傾銷中的盈余管理三點來分別加以說明。

二、研究假設

反傾銷會計主要用于應訴反傾銷案件,以及在反傾銷案件中提供對我方有利的經濟證據。自1995年以來,各國對華反傾銷案件逐年增加,與此同時我國反傾銷會計學有了更深的發展,反傾銷會計人員的隊伍也逐年擴大。由此可見,反傾銷案件與反傾銷會計人員的數量存在著一定的關聯。由于反傾銷會計人員的數量不易統計,本文利用反傾銷案件的數量來替代反傾銷會計的發展這一變量。進出口貿易是本文研究的另外一個變量,這個變量易于量化,本文利用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來替代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因此,本文的研究假設可歸納如下:假設:進出口貿易額為自變量JCK,反傾銷案件的數量為因變量y,進出口貿易額與反傾銷案件的數量呈正相關關系。

本文利用最簡單的線性模型來對此假設進行檢驗,即:y=α+β*log(JCK)。

三、樣本選取

(一)1995~2009年我國遭遇反傾銷指控的案件統計

從反傾銷的立案調查數量來看,我國世界上遭遇反傾銷立案調查最多的國家。從1995年到2009年,世界范圍內共發起3865起反傾銷立案調查。自1979年歐盟對我國出口的糖精鈉發起第一起反傾銷調查來,國外對華反傾銷愈演愈烈,一個最重要的例證就是我國產品遭遇反傾銷調查案件數量的增加,我國已經連續15 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立案調查最多的國家。

從1995~2009年的15年間,全球發起的反傾銷調查數達3865起,其中2009年最高,達到437起;1995年最低,為157起。而我國遭遇的反傾銷立案調查數量也高達746起,從1995年的20起,到2009年的75起逐年增長。

國外對華反傾銷數占全球反傾銷發起總數的比重呈明顯上升趨勢。國外對華反傾銷調查數占其全球反傾銷發起總數的比重由1995年的12.73%上升到2008年的35.1%增長了22.37%。如此快的增長趨勢,不僅說明我國已成為全球反傾銷運動的主要目標國,也使我國成為反傾銷的“最大受害國”,對我國出口貿易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二)1995~2009年我國進出口貿易額的數據統計

自1995年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額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其中,進出口總額從23499.9億元上升至150648.1億元,最高達150648.1億元。本文主要研究進出口總額對我國反傾銷會計的影響,其變化趨勢可用折線圖表現,如圖1所示。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本文運用Eviews對假設模型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實證結果

實證結果表明,進出口貿易額與反傾銷案件的數量呈正相關關系,即進出口貿易額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反傾銷案件的增加,而反傾銷案件的增加將促進反傾銷會計的發展,從而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反傾銷會計的發展。在今后幾年,我國進出口貿易仍將不斷擴大,我國仍然無法擺脫國際貿易爭端的障礙,我國的反傾銷會計將發揮其重要作用,其發展也將順應潮流,成為我國會計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關鍵一環。

參 考 文 獻

[1]白蓉蓉,蔣葵.我國企業應訴反傾銷中的會計問題及對策研究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1):123~124

[2]貢峻.基于反傾銷會計視角的會計準則國際化問題研究.會計準則發展——第六屆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6:352~358

[3]賈軼群.解決企業反傾銷會計問題的對策研究.商業經濟.2008(5):86~87

[4]李昌奎.世界貿易組織《反傾銷協定》釋義.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1(73)

[5]劉翠英,楊桂花,劉虹.反傾銷會計支持系統存在的問題及預警系統的建立.商業會計.2009(20):14~15

[6]吳惠萍.出口企業反傾銷勝訴的會計障礙及對策.經濟師,2009(7):157~158

[7]王仁祥,李芊蕾,陳艷林.國際反傾銷制度對我國應對反傾銷的啟示.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

[8]張琦.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反傾銷會計問題研究.現代商業.2009(30):253~255

[9]李朝良.建立反傾銷預警機制[J].企業導報.2009(12)

篇2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指出,一季度我國對外貿易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從商品結構看,機電產品出口1.94萬億元,增長15.1%,占比58.1%,其中船舶、汽車、手機和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等分別增長34.4%、30.3%、20.6%和14.8%。同時,我國紡織服裝等七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出口也保持較快增長,增幅達到10.5%(出口額6547.1億元)。

從經營主體看,民營企業出口1.50萬億元,增長16.9%,占比45.0%,較去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出口第一大經營主體地位。

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3.49萬億元,增長23.2%,占全國外貿總值的56.2%,較去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

從國際市場看,我對美國、歐盟、日本等傳統市場出口分別增長16.8%、14.0%、11.0%;對俄羅斯、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快速增長,一季度增幅分別達到37.0%、32.8%、31.6%和28.5%。

一季度我國進出口較快增長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國際市場緩慢復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1月預計,2017年世界經濟增長3.4%,比去年高0.3個百分點。美國等主要經濟體進口需求回升,根WTO統計,今年1―2月,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等進口分別增長6.2%、7.6%、21.7%和6.0%。二是大宗商品進口價格增長。一季度,我國原油、鐵礦砂、天然氣、煤炭、橡膠、原木等10類大宗商品(占我同期進口總額的25.4%)進口價格上漲2.5%~99.8%,拉動進口增長10.9個百分點。三是去年基數較低。2016年一季度進出口額5.1萬億元,為2011年以來同期的最低水平。除了以上原因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近年來國務院支持外貿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企業創新能力增強、動力轉換加快。

篇3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經濟實現了持續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增長的過程也是對外貿易經濟增長的過程,隨著外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和運作機制的不斷完善,我國在擴大對外出口的同時,也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的對外開放,我國進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反映也越來越靈敏。隨著中國申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在進出口體制方面已發生了顯著變化.非關稅壁壘的種類和范圍大為縮小以到取消,進口關稅水平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見,進出口貿易對我國經濟乃至政策上的變化有重大影響。所以,關于影響我國進出口的決定因素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對它的研究能為我國進出口貿易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定量依據。

二、理論綜述

從目前的理論研究看,影響我國進出口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匯率,GDP,服務業比重,關稅稅率,價格指數,利用外資等。本文將通過構建計量經濟模型,對各種因素與進出口總額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

1.匯率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如果人民幣升值,以外幣表示的中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將上升,這會削弱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導致出口減少。反之,如果人民幣貶值,以外幣表示的中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將下降,這樣就能增強中國產品的競爭力,使得出口增加。

2.GDP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一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最有效的指標就是GDP。國民經濟越發達,與國外的聯系也會越緊密,從而推動國家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服務業比重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3.服務業比重對進出口的影響。一般而言,由于“服務不出國”,所以第三產業的可貿易程度較低,因此,第三產業的比重越高,進出口總額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就會越低。

4.進口關稅稅率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進口關稅稅率是調節進口商品數量和結構,保護國內幼稚工業,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在改革開放初期,為了保護我國工業產業的發展,中國一直實行高關稅稅率政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形勢的變化,逐漸調低關稅率,進而增加進出口貿易總額。

5.價格指數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改革開放十幾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但物價指數居高不下。這樣,出口商品成本上升,對出口不利;進口商品價格可能低于國產同類商品的價格,而對進口有利。

6.利用外資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1978 年,中國打開了封閉已久的大門,外商、外資、外國產品便接踵而至。利用外資大大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一方面,利用的外資大部分直接用于進口。另一方面,外資,雄厚的資本、先進的技術和我國廉價的勞動力結合起來,生產出質優價廉,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產品。

三、模型的設定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進出口總額與匯率,國民生產總值,服務業比重,進口關稅稅率,價格指數,利用外資之間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同時引入虛擬變量來反映國家匯率政策的變化。方程可以表示為:

Yt=β0+β1X1t+β2X2t+β3X3t+β4X4t+β5X5t+β6X6t+β7X1tDt+Ut

其中:Yt:進出口總額;X1t:匯率;X2t:國民生產總值;X3t:服務業比重;X4t:進口關稅稅率;X5t:價格指數;X6t:利用外資;Dt:虛擬變量;Ut:隨機擾動項

這里將t=1995 作為臨界點,因為1994 年國家實行匯率并軌,考慮到政策的滯后效應,匯率并軌對當年影響不會很大,而1995年之后,這種影響會突顯出來。

四、數據的收集

由于資源的限制,本文只獲取了從1981年到1996年的數據,如下表:

6.所有數據均為現價值。

五、模型的估計與調整

本文運用EVIEWS通過對中國1981年-1996年進出口總額數據與匯率(X1),GDP(X2),服務業比重(X3),進口關稅稅率(X4),價格指數(X5),利用外資(X6),虛擬變量(X1Dt)進行回歸分析,方程形式為:Yt=β0+β1X1t+β2X2t+β3X3t+β4X4t+β5X5t+β6X6t+β7Dt+Ut

EVIEWS的回歸結果如下表所示:

從表中的結果可以看出,在給定的顯著性水平a=0.05下,F統計量1278.227,明顯顯著。可決系數R2=0.999107,模型擬合程度較高。但X1,X5,X1Dt參數的t值,卻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原因,所以下面對模型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和處理。

首先計算各解釋變量的相關系數,看出它們存在很強的相關性。然后用逐步回歸法對模型進行處理。

最后修正嚴重多重共線性影響后的回歸結果為:

六、模型檢驗

1.經濟意義上的檢驗

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GDP每增加1元,平均來說引起進出口總額增加0.042474億元;服務業比重每增加1%,進出口總額增加25.79033億元;進出口關稅稅率每增加1%,進出口總額增加27.28523億元;利用外資每增加1元,進出口總額平均增加0.7284445億元;1994年以后,由于實行了匯率并軌,匯率也對進出口總額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匯率每增大一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平均減少17.26333億元。

2.統計檢驗

(1)擬合優度:由表2.0中數據可以得到R2=0.999082,修正的可決系數為0.998623,這說明模型對樣本的擬合很好。

(2)F檢驗:在給定顯著水平a=0.05,Fa(5,10)=2.52.由表2.0中得到F=2176.085大于2.52,說明回歸方程顯著,即“國民生產總值,關稅稅率,服務業比重,利用外資,匯率”等聯合起來確實對“進出口總額”有顯著影響。

(3)T檢驗:在給定顯著水平a=0.05,臨界值可以粗略等于2.由表2.0中數據可以得到各個參數的t統計量都大于2,說明在顯著性水平a=0.05下,在其他條件不變是情況下,解釋變量“國民生產總值,關稅稅率,服務業比重,利用外資,匯率”等分別對被解釋變量進出口總額有顯著的影響。

3.計量經濟意義上的檢驗

(1)多重共線性的檢驗

第一次對模型進行OLS模型估計的時候,F值明顯顯著,可決系數R2也很大,說明擬合效果很好。但是匯率,價格指數,虛擬變量參數的t統計量都小于2,對被解釋變量不顯著。此時模型存在多重共線性,后來對多重共線性進行了處理。因此這里已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影響了。

(2)異方差的檢驗

用EVIEWS繪制e2對X2,x3,x4,x6,x1,Dt散點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殘差平方e2對X2,x3,x4,x6,x1Dt的變動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認定模型不存在異方差。

(3)自相關的檢驗

當給定顯著性水平0.05時,查DW表,當n=16,k=2時,得dL=0.615,dU=2.157。由回歸結果可知,DW統計量為1.905784,大于dL =0.615,小于dU=2.157,所以不能判定是否為自相關。為了驗證是不是存在自相關問題,采用廣義差分法進行檢驗,發現不存在自相關。

七、本文結論

1.人民幣匯率下調是要改變我國人民幣幣值對外高估狀況,使用美元表示的我國出口商品價格下降,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使用人民幣表示的進口商品價格升高,使其在國內市場上處于不利地位,從而達到擴大出口,限制進口。匯率單獨對進口和出口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是對進出口總額則沒有太大的影響。

2.1981-1996年,我國GDP平均每年以19%的速度增長。GDP 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外貿進出口的高速增長。一方面,國內許多企業的生產直接面向國際市場,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出口創匯,而且,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產品加速更新換代和升級,出口商品結構也不斷優化,制成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

3.隨著新興產業的不斷興起,服務業比重在逐年增加,由原來的20%多增加到35%以上。由于“服務不出國”的理念,服務業比重的增加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進出口總額。

4.進出口關稅稅率是進出口貿易的一個門坎,是進出口貿易比較要遵守的義務。它對進出口總額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5.價格指數單獨對進口和出口產生重大的影響,但對進出口總額影響不夠顯著。

6.隨著外資的不斷引進,中國的進出口總額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外資的促進作用。它對進出口總額產生顯著的影響。

7.1994年匯率并軌,對當年沒有產生太大的作用。但之后確實對中國進出口總額產生了顯著性影響。

八、政策性建議

1.充分吸收和利用外資,降低進口關稅,深化外貿體制及與之相配套的改革,擴大外匯儲備。

2.調整國內的產業調整。(1)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減少對國外技術的依賴,降低該類產品的進口。(2)大力發展能夠吸納勞動力的輕工業和服務業,有效提高國民的收入,進而進一步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

3.在現有的人民幣匯率基礎上,通過漸進的人民幣升值來實現進出口總額的下降,進而促進外貿依存度的降低。(1)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勞動力收入提高,這可以提高我國居民的購買力。(2)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勞動力成本上升,會導致一些競爭力差的企業放棄出口,減少我國的出口額。另外,本幣升值還可以在間接上起到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商場現代化.2007.6(中旬刊)(總第506期).

[2]龐皓.計量經濟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1.

篇4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 進出口貿易額 回歸分析 對策

改革開放多年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尤其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世界經濟的聯系越來越密切。據“海關統計資訊網”的統計數據,2012年我國出口貿易總金額2.05萬億美元。出口貿易的增長使國內的外匯儲備順差不斷上升,美國等西方國家一致強烈要求人民幣升值。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鑒于出口貿易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亦引起了國內外學者和業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將通過構建計量經濟學模型,實證探討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一、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變動趨勢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它在全球經濟中的領導地位短期內沒有任何國家或經濟體能夠撼動,這也使美元成為國際上流通最廣泛和被認可的貨幣,因此任何一個國家貨幣相對美元匯率的變動將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帶來很大的影響。人民幣匯率在一段時間內盯住單一美元,匯率在相對長的一段時間內變動不大。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截至2012年12月,累計升值22.36%,圖1是2005年1月-2012年12月人民幣平均匯率的走勢曲線圖,單位為1美元兌換的人民幣數值。

從圖1我們可以看出,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總體趨勢為升值態勢。第一時期是2005年7月-2008年7月。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該階段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連續突破1美元兌換8元人民幣和1美元兌換7元人民幣兩個整數位,累計升值16%,平均每年升值5%。第二時期是2008年8月-2010年5月。該階段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對穩定,基本維持在1美元兌換6.82元人民幣水平上下浮動,匯率振蕩不大。第三時期是2010年6月-2012年12月。全球經濟危機得到有效緩解,美國等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也開始復蘇,我國出口迅速恢復到經濟危機之前的水平,人民幣匯率改革重新啟動,人民幣匯率彈性明顯增強,但總體趨勢是升值。

二、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額影響的實證分析

彈性分析理論認為,匯率水平的調整是調節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基本手段,在符合“馬歇爾―勒納”條件時,貨幣貶值具有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相反,貨幣升值具有促進進口、抑制出口的作用。本文依據彈性分析理論,基于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能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同時根據人民幣匯率升值對進出口的影響原理,實證分析以下兩個假設:一是人民幣匯率升值與進口貿易呈正向相關關系。人民幣升值國外產品的價格相對下降,因此我國進口額增加。二是人民幣匯率升值與出口貿易呈負向相關關系。人民幣升值會提高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相對價格,削弱了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因此相應地使得我國產品的出口驟降。采用2005年1月-2012年12月的進出口統計數據和人民幣匯率進行實證檢驗。利用人民幣匯率時間序列數據及外貿進出口額,通過計量經濟學方法來驗證上述假設。產品進出口貿易額數據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網,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網公布的匯率中間價。

(一)人民幣匯率變動與我國進出口額的相關分析。一般來說,本幣匯率下降,即本幣對外幣的比值降低,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匯率上升,即本幣對外幣的比值上升,則有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我們利用2005-2012年我國進口額和出口額統計表來進行分析說明。

從圖2可以看出,人民幣兌美元名義匯率不斷下降,即人民幣不斷升值,我國的進口額也呈現上升的趨勢。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后,將會對我國的出口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我國的出口額也呈現著上升的趨勢。

從圖3和圖4可以看出,人民幣兌美元名義匯率分別與進口額和出口額存在著線性關系。為進一步說明線性相關程度,建立如下的回歸模型:

Y1=aX+c1

Y2=aX+c2

Y1表示進口額,Y2表示出口額,X表示人民幣匯率;即分析各變量的變動關系。通過SPSS 17進行相關性分析,計算相關系數均為r=0.991。根據匯率與進出口貿易額的關系圖及計量經濟學統計軟件分析結果,人民幣匯率變動與進出口額相關性顯著(見表1)。

(二)人民幣名義匯率與進出口額之間的回歸分析。利用SPSS 17統計軟件,首先對進口額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結果如下:

Y1=51 371.447-5 533.357X (方程1)

從方程1可以看出,模型的線性關系較強,進口額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呈現出一種關系緊密的正相關性,這一線性回歸方程式說明:人民幣名義匯率每升值一個單位,進口額增加5 533.357億美元,從實證分析結果來看,研究假設1成立,人民幣匯率升值使進口額顯著增加。

同理,再利用SPSS 17統計軟件,進行出口額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回歸分析,得出結果如下:

Y2=55 435.159- 5 822.093X(方程2)

方程2表明模型的線性關系較強。出口額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呈現出一種關系緊密的正相關性,這一線性回歸方程式說明:人民幣名義匯率每升值一個單位,出口額增加5 822.093億美元,從實證分析結果來看,研究假設2不成立,人民幣匯率升值使出口貿易額也呈現增加趨勢。

(三)人民幣匯率與出口額增長率之間的分析。從以上實證分析結果來看,研究假設2不成立,人民幣匯率升值使得出口貿易額也呈現增加趨勢。為進一步分析人民幣匯率升值與出口貿易額的關系,本文對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出口貿易額增長率進行分析(見表2)。

由于經濟危機影響,造成2009年貿易額明顯降低,本文對數據進行修正,剔除2009年數據,分析結果如下頁圖5。

從圖5結果看,在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出口貿易額增長速度呈現總體下降趨勢,說明人民幣升值后,盡管出口貿易額短期內持續增加,但從長遠看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貿易起到抑制作用。

通過構建計量經濟學模型,以人民幣匯率和進出口貿易統計數據為基礎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研究假說1成立,研究假說2不成立。即人民幣匯率升值已導致進口顯著增加,但短期內尚未對出口貿易造成顯著的不利影響。毋庸置疑,面對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的態勢,從長期來看我國的出口貿易必然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

三、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影響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成本控制,保證國際市場份額。進出口貿易是加快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利潤是貿易永恒的追求目標,但市場是實現利潤的載體。在人民幣匯率升值在市場和利潤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應堅持要市場,而不要拘泥于一時的利益得失。只有市場在,才會存在發展的轉機,在匯率升值影響利潤危及市場時應堅持寧可一時利潤受損,也要千方百計保住市場的原則。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不斷降低出口成本。通過降低出口成本,努力化解匯率升值造成的利潤損失。從原材料選購到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直至出口全過程的每個環節都要強化管理,精打細算,節約挖潛,把成本費用降至最低。需要注意的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不能忽視產品質量的保證,這樣才有可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

(二)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我國外貿出口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很多企業都處在求生存的階段,缺乏品牌長遠規劃,出口產品大多以低價取勝。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許多缺乏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因抵抗風險能力弱而紛紛倒閉,大大降低了國內出口,出口企業要加大技改投入,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減少價低利薄的低檔次產品出口,擴大質量效益和有自有品牌的產品出口,提高出口產品的綜合競爭力,走差異化、品牌化之路。人民幣升值有可能迫使一些企業進行產品的升級換代,從質量上和品牌上提升出口競爭力,在這段期間內,企業的管理者和決策者應該制定出與經濟政策變動相適應的生產、銷售、研發策略,合理利用國內和國際市場兩種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加快企業創新,增加對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企業抗風險的能力,實現制造業的整合和現代化,使人民幣升值對出口貿易的不利影響最小化,同時,隨著勞動力成本和其他管理成本的提高,簡單勞動密集型生產的加工企業逐漸喪失了比較優勢,企業決策者應該抓住機遇,把資金、技術、土地、人力資源用于具有高競爭力產業的發展上,促進出口產業結構轉型和技術升級,轉變外貿增長方式。

(三)轉變我國發展戰略,由外向型向內需型轉變。人民幣升值會加速我國的通貨緊縮,減少經濟增長,增加失業壓力。通貨緊縮給進出口企業的融資和國內需求都將帶來負面影響。而人民幣升值從長期來看,會迫使我國出口規模收縮,加大國內就業壓力。我國出口企業應積極調整市場戰略,在積極發展對外貿易的同時,也要努力開拓國內市場,刺激國內需求,減少對外貿出口的依賴,以彌補人民幣升值對出口抑制的損失。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單純的依靠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發展戰略是非常危險的,過度的依賴國際市場,很容易受到國際市場的沖擊,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要實施擴大內需的政策來拉動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實現經濟增長的又好又快發展。

(四)調整市場營銷策略,靈活選擇結匯幣種。根據不同的出口地區,可與外商協調,選擇其他在國際市場流通且匯率穩定的幣種作為結匯外幣,如歐元、日元、英鎊等,而不要單一盯美元一種外幣,這也是國家建立彈性匯率體制所提倡的。因此,企業要注意培養積累懂外匯知識的專業人才,密切關注各幣種匯率的變化,采取有效措施選擇結匯外幣品種,避免風險。J

參考文獻:

1.蘇飛.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匯率風險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

2.吳鈞.人民幣匯率升值對農產品進出口的影響――以江蘇省的實證檢驗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7).

3.張軍,李君君.基于中美貿易數據的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0,(2).

4.李樂樂,王曉晴.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貿易的影響分析[J].國際商貿,2012,(11).

5.中國人民銀行網:.

6.海關統計資訊網:http:///customsstat.

作者簡介:

篇5

關鍵詞:出口貿易;出口退稅;問題分析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額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尤其是“三來一補”貿易,在我國沿海地區占據著主導地位,這些出口貿易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大幅度發展,但是,與出口貿易相對應的是出口退稅、外貿會計的發展相對滯后,出口貿易的退稅問題尤其突出。

一、出口貿易中會計退稅中存在的問題

(一)出口退稅會計人才缺乏

在國際進出口貿易的新形勢下,我國出口企業的會計人員在退稅過程中,專業知識顯得捉襟見肘,大量的外貿會計人員無法適應國際化的新視野、新情況、新問題,這既有外貿會計人員不與時俱進有關,也與高等院校的會計人才培養體系脫不了干系。外貿會計與普通公司的會計有很大區別,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設計出口退稅的問題,在出口退稅中,外貿會計人員首先要有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品質,不能被金錢左右了會計人員應堅守的會計底線與道德,走虛構收入、騙取退稅的不歸路,其次有足夠良好的專業知識和外語能力,在出口企業中,與外國人員打交道不可避免,保持雙方財務人員的有效溝通對于順利辦理退稅工作大大有裨益,最后從事出口貿易的會計人員要有非常的國際化視野,密切關注各國的退稅政策和本國的退稅優惠減免,同時關注各國匯率的變化,對于減少本出口公司的財務費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據調查顯示,有相當一部分從事出口貿易的會計人員是“半路出家”,比如學習語言類的學生,考取會計證即可從事相關的出口貿易會計工作,由于缺乏對基本會計知識的積累和出口退稅的清醒認識,在工作中,處理相關出口退稅事宜時并不順利。另外就是各高校的會計培養人才不注重這方面的教育,基本的通識會計教學課程滿足不了出口企業的專業要求。

(二)出口退稅程序認定復雜

出口退稅,顧名思義,是指某國家對國內鼓勵出口銷售的貨物在應當征稅的范圍內,給予抵扣或退還的行為。另外,出口退稅在政策上、時間上具有嚴格要求,出口退稅的成功與否,可能關系到企業的資金現金流、經營效益等。因此,對于相當一部分出口企業來說,能否辦理相關的出口退稅是決定其生死存亡的一件大事。比如其在國內的銷售價格高,而出口的銷售價格低,甚至低于成本價,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擴大國際市場,走上世界,另一方面則更為重要,那就是為了得到政府支持的相關出口退稅,以彌補損失、增加利潤。但是,出口退稅程序卻相當繁瑣,首先是區分,要區分出口企業的屬于新企業?還是老企業?是小企業,還是一般企業?其次需要相關的出口退稅單據,包括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或消費稅專用發票,出口收匯核銷單(出口退稅專用,老企業可申請暫免提供)、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專用)、外銷商業發票(出口企業可自制)等這些單據。最后是嚴格的時間和政策限制,在時間上,根據國稅發[2005]68號規定,外貿企業貨物出口之后起,應在90天之內申報(以出口貨物報關單上的出口日期為準),逾期不但不予退稅,還有對出口貨物視同內銷計征增值稅銷項稅額。在政策上,我國詳細規定了各種各樣的貨物類型出口時的退稅程度(免、抵、退),以明確鼓勵引導該類企業的發展,比如前幾年針對我國光伏企業出口的退稅。

(三)出口退稅政策認識力度不夠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出口退稅政策更新較頻繁,國家主導整個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對于阻礙這個方向發展的出口貿易,以前支持出口退稅,達到創匯的目的,今后便不再鼓勵出口、甚至限制出口,比如稀土礦產資源的出口政策的變化,另外國家也會特別支持一些新興產業的發展,比如高科技產業的出口、產品深加工的出口,出口退稅力度較大,退稅方式也可能各有不同,或者是地域差別引起的退稅力度不同。

二、出口貿易中優化退稅的措施

(一)重視人才

人才是出口企業在退稅中遇到的大問題,出口退稅人才的缺乏,不是各大高校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需要校企強強聯合,共同培養,既確保了專業人才的學有所用,也保證了企業對企業的需求,出口企業的會計人才培養是一個綜合性比較強。例如對國際匯率、國家退稅政策、國外反傾銷調查等具有綜合性較高的要求。

(二)走會計信息化的道路

出口貿易企業的會計信息化應建立在對結合本企業的出口貨物的特點、綜合考慮國內外相關行業的特點上,既有利于防范國際匯率風險、反傾銷調查風險,又有利于享有國內優惠的退稅政策。并在企業走信息化道路的過程中,注重會計人才的儲備,以積極應對國際化的挑戰。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在全面改革的框架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出口貿易在保持我國經濟中高速發展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表面光鮮的出口貿易不能掩蓋出口退稅中出現的重重問題,我國的出口企業在出口退稅的會計實務賬務處理中,仍遭受重重問題的困擾。財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9999 | 91看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7777777 |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成人影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 成人 在线 |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观看成人性生生活片 | 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 日韩 国产 在线 | yiren22综合网成人 | 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 密桃av| 久久久久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好 |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三级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 |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69影院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成人做爰9片免费看网站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 日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色久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 天天色天天色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激情一区 |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 亚洲精品久久 | 欧美成人a| 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 在线免费看黄 |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 影视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