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11 17:26:12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市場經濟的相關知識,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市場規制法市場失靈相關性
市場機制往往是看不見的,但政府的干預措施卻可以看到它所發揮的作用。我國從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是必然的選擇,所以在此轉型期之間,市場失靈的情況不時發生,它的諸多表現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而相關人員也應該正確認識這一階段的市場失靈與經濟法之間的關系,從而推進我國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
一、市場失靈的含義
19世紀末,經濟學家們正式對外提出了市場失靈這一概念,那時將市場失靈歸結為個人選擇的結果。之后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更加深層次的研究得出,市場失靈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就是“壟斷競爭”,在壟斷競爭下,通過考察各個生產者的一些經濟行為后,市場失靈的范圍逐漸從內向外擴展,逐一出現了信息不全面、不對稱等問題。而市場失靈現象與政府的干預一直都是個對立的問題,引起了較多爭議,但是很多經濟學家都普遍認為,能夠干預市場失靈職責的只有政府行為,而且市場失靈的結果導向必定是政府干預。那么綜上所述,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面對市場失靈問題,要正視且聯系相應法制法規進行不同途徑、不同措施的干預和解決,以及協調好我國經濟法與市場失靈之間的相關聯系。
二、市場失靈的原因和其發展過程
從市場失靈的概念和出現的角度出發,這主要因為在某個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導致行業內原本價值規律的積極作用難以發揮,在一些公共產品方面,也導致其在定價方面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從而導致了市場失靈。從微觀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市場失靈主要指的是在市場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因為微觀市場的原因,導致了社會資源的配置發生了變化,從而導致整個市場的經濟效益降低。比如:最為人熟知的壟斷就是市場失靈的一種具體表現。因為市場失靈會導致市場上的商品無法按照既定的價格進行銷售,影響了企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還會使得許多的公共物品出現嚴重的短缺現象。
總體來看,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在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中,其主要強調的是對社會資源分配的研究,并且將社會資源分配和使用效率最大化作為了市場發展和作用發揮的具體任務。因此在經濟學中,其所研究的市場失靈問題的核心便是如何通過正確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市場資源的使用效率和經濟的發展效率。為了更好地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在部分學者的經濟學理論中還著重強調了政府利用法律手段和相關的政策來有效地解決市場發展變化中面臨的失靈問題,從而更好地避免出現經濟效益下降和經濟效率降低問題。比如:在解決市場壟斷的問題時,政府便可以有效的發揮其積極作用,通過宏觀調控的方式,嚴格的把控市場上流通物品的價格,有效解決惡意競爭現象,更好的保障相關的企業和商人的經濟利益;又比如在進行界定產權和減少交易成本問題時,政府可以通過建立相關的法律制度或者規章制度,有效地調節市場。通過外部控制的方式,有效避免市場失靈現象的發生,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綜上所述,根據相關學者的概念和市場發展過程中的實際狀況得知,經濟學中的市場失靈可以被概括為在發生一些市場經濟效率的狀況時,國家政府部門發揮其宏觀調控的作用,有效解決相關問題的舉措和其行為。同時,經濟法也是各個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所制定的針對性舉措。
三、市場規制法及其與市場失靈的關系
(一)市場規制法的基本內容
從市場規制法律制度的出現和產生來看,這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針對壟斷資本出現而產生的一種新管理制度,作為經濟法的一種重要代表,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作用。在市場規制法律制度出現以前,資本主義國家在進行市場關系的協調和企業利益的協商時,多是采用一些私法或者其他的商法,這些法律基本上只能夠保障某個利益方的要求。然而在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各個利益方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為了更好地的穩定社會正常發展,保障各項生產活動的有序開展,就需要相關法律規范。
在資本主義市場出現壟斷問題之后,相關的壟斷集團得到了迅速壯大,并且成為了一種不可控的社會趨勢,傳統的法律已經難以對壟斷集團的生產活動進行調節。這些集團在逐步的形成了一種新勢力后,開始了對中小型企業打壓。并且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壟斷集團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利益,在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摻雜售假的現象時有發生。從其影響來看,不僅對消費者的健康和利益產生了嚴重影響,同時,也使得這些壟斷集團的社會信譽下降,從而導致經濟效益的下降。
在此背景下,相關的資本主義國家充分的認識到僅依靠傳統的民商法和經濟法進行內部協調已經無法解決社會生活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在壟斷資本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導致民眾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如果在此狀況下,仍然是按照傳統的契約法,只會讓強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弱者的利益被剝削。為此,經濟法這種追求社會公共價值的法律便應運而生。伴隨著該法律的不斷發展,還出現了其他一系列的相關法律,比如:消費者權益法、產品質量控制法等,保障了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市場規制法的基本功能
從市場規制法律的特點和基本功能來看,主要有兩個較為明顯的特征:首先,該法律出現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障社會的公平競爭和自由發展。在壟斷資本不斷發展過程中,政府層面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這種利益集團對社會健康發展帶來的影響。因此,為了有效地避免惡意競爭現象的出現,相關的立法者還提出了反壟斷法的概念,用于保障市場秩序。同時,為了進一步保障市場的健康發展,穩定社會秩序,避免其他一些不合法行為的出現,相關的立法者還制定了較為完善的競爭法法規。
在充分認識到企業的法律效益時,還需要著重的考慮到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弱勢群體的正當權益,并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有效保障其合法權益。為此,立法者制定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該法律在進行相關的義務和權力制定時,更加傾向于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并為其帶來了眾多的便利。在該法律中,還對經營者的相關行為進行了限制,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侵犯消費者權益和其他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
(三)市場規制法與市場失靈理論所涉及的內容存在相互交叉卻不重合
根據市場規制法和市場失靈理論的相關概念結合,并對其進行簡單的對比和分析之后發現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從市場規制法的角度來看,在這兩個理論中都明確地提到了和壟斷方面相關的內容。但是在市場規制法中,壟斷是其中的重點內容,在法律體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彰顯。但是從市場失靈理論的角度來看,該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的彰顯。同時,在該理論中也未提出要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相關論述;其次,從市場失靈理論角度來看,對市場正常發展和相關交換行為正常開展的影響因素都應進行明確的規定。同時,在市場的發展過程中,還涉及到眾多的公共性物品的規定,需要對其進行明確規范。但是,由于市場經濟理論和市場規制法研究的角度不同,在相關具體操作方面也缺乏對其的具體規劃和指導。為此,在開展市場管理的工作中,并不能僅依靠市場失靈理論對相關的工作進行完全指導,還需要結合經濟法的優勢和相關的舉措對其進行針對性地調整。
(四)在經濟法中,市場失靈的實質意義
從經濟法的角度來看,該法律著重強調了國家的宏觀調控和干預支配對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產生的影響。在整個宏觀調控的過程中,不受個人意志的支配,更好地保障中小型企業的利益。
四、我國現階段市場失靈的幾種表現
(一)不成熟性市場失靈存在的問題
1.我國目前的傳統農業市場也正面臨著市場失靈的情況。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即使處在一個經濟轉型時期,也仍然要將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但是相對目前來說,傳統農業仍然居多,農業在經濟體制下要高度重視市場失靈問題。
2.對于我國的國情和管理體制來說。用行政手段來強制干預市場經濟的例子屢見不鮮,常常通過國家政策傾斜的形式來扶持本地的企業和產品。但這樣的手段往往就造成了產業結構不合理的情況。
(二)公平性市場失靈
1.隨著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斷拉大,普通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在總收入分配中占比偏低。這樣的情況往往造成了壟斷行業的收入偏高,收入來源沒有得到有效合理的規范,違反我國現有分配政策的現象也在頻頻發生。
2.我國區域性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已經是長久以來存在的現象,再加上我國經濟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這樣的不平衡趨勢更加明顯。
(三)缺陷性市場失靈表現突出
1.負外部性問題有待及時解決。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與水平日益提高,但很多產權制度的界定還不完善。因此,負外部性問題仍然是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需要合理地解決措施。
2.我國目前已經進入公共產品需求量與日俱增的時期。如今人們的要求也不再是吃飽穿暖這么簡單了,轉而對教育、醫療等公共的需求增多。但目前,我國在高等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公共產品供給方面還不夠全面,仍然存在著提升空間。
3.公共資源的過度使用導致了嚴重的污染、損耗問題。例如我國現有的許多公園開放式博物館,以及著名的人氣旅游勝地等,由于吸引著大量的人流前來參觀游玩,從而造成了公共資源的過度使用。在一些開放景區,由于商業入駐量增多、經營設施增多、游客大量聚集,從而造成的城市景區污染化嚴重。
五、市場失靈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法律手段
我國應該深刻落實法律制度,完善法律法規,在市場失靈的同時,積極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基于經濟法下的處理手段,打破經濟法領域的桎梏,在政府的強制性干預下,發揮最大作用。另外,法律法規的重新制定和對現有法規的刪改也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同步進行,不能隨意開展,要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適應性。同時在司法方面,為了保護市場主體,維護相應的社會秩序、市場經濟秩序,要對市場失靈的不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和懲戒,為經濟環境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二)行政手段
政府部門應當建立一個更加民主的機制來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監督機制為的是打擊和清除一些權錢交易的違法行為,同時在更多的方面維護公正公開的競爭機制和各個行業領域的績效評估。這樣既可以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也為實現經濟社會的價值提供更廣闊的渠道。此外,還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責任制度,并且提高追責的執行力度,不能松懈也不能放任違法亂紀行為。最后,要持續支持和推進政府部門內部改革,建立更加高效、公正的職能部門。
(三)經濟手段
對于一個有效的經濟手段,無疑是要自覺的依據價值規律來宏觀調控。當然也要借助經濟杠桿的重要作用。政府作為整個經濟市場里最大的消費者,同樣也是公共資源提供者,它的經濟行為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有著重大影響。基于此,就需要政府正確的把握市場的一舉一動,準確高效地提供公共產品,同時政府也要合理的運用貨幣手段和財政政策來調節整個經濟市場的走向。在經濟法的支持下,為微觀經濟的運行提供一個良好、健康的宏觀調控環境,增強市場抵御風險的能力,避免市場失靈的現象出現,使得市場經濟得到正常的運轉和發展。
關鍵詞:經濟增長;股票市場;分析
(一)變量和數據的選取
為了檢驗證券市場發展與經濟增長相關性,我所選取的指標有:一是經濟增長的指標;二是股票市場發展的指標。
本文分別采用了經濟增長指標、證券市場發展的指標(市場資本化率、換手率、交易率、股票市場依存率、上市公司數量)來進行分析。
(二)實證檢驗
利用stata軟件分析國內生產總值與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之間存在的關系,分析情況如下:
本文采用2005-2015的年度國內生產總值與上證指數和深圳指數的年度數據進行計算,如表3.1所示的,使用stata軟件計算得出國內生產總值與上證和深圳指數存在正相關,但是由于相關系數數值只有0.0924和0.2369,表示國內生產總值與兩者之間的存在的相關性不太顯著,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券市場中的那些變量影響了我國經濟的增長。由圖3.1我們可以看出上證指數與深證指數的走勢基本相似,然而利用stata軟件算出上證指數與深證指數的相關系數為0.9263,說明上證指數與深證指數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1.經濟意義檢驗
由表3模型估計結果說明,在假定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當資本化率(CAP)每增長1%,平均來說國內生產總值(GDP)會增長4335.84元;當換手率(TOR)每增長1%,平均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會增長266.2441元;當交易率率(VAL)每增長1%,平均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會減少311.3249元;當市場依存率(SDR)每增長1%,平均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會減少39724.65元;當上市公司數量(GS)每增長1%,平均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會增長240.6668元。
2.統計檢驗
由表3中的數據可以得到可決系數 R2=0.9784,修正的可決系數為2=0.9712,這說明模型對樣本的擬合很好,回歸效果比較好。
F檢驗:針對:=====0,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k-1=5和n-k=15的臨界值(5,15)=2.90。由表3.7中得到F=135.71,由于F=135.71>(5,15)=2.90,因拒絕原假設:=====0,說明回歸方程顯著,即“資本化率”、“換手率”、“交易率”、“市場依存率”、“上市公司數量”等變量聯合起來確實對“國內生產總值”有顯著影響。
t檢驗:分布針對:=(j=1,2,3,4,5,6),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得到自由度為n-k=15的臨界值(n-k)=2.131,由表3.7中的數據可得,與、、、、對應的t統計量分別為-4.06、3.86、3.22、-0.96、-2.90、9.17,只有的絕對值小于于(n-k)=2.131,這說明在顯著水平α=0.05下,分別應當拒絕:=(j=4),也就是說當在其他解釋變量不變的情況下,解釋變量“資本化率(CAP)”、“換手率(TOR)”、“市場依存率(SDR)”、“上市公司數量(GS)”分別對被解釋變量“國內生產總值”都有顯著影響。“交易率(VAL)”所對應的t統計量為-0.96,從圖3.7中可得P值為0.350,表明在α=0.05下,“交易率(VAL)”對“國內生產總值”的影響不顯著,但是在α=0.10下,可不拒絕“換手率(TOR)”對“國內生產總值”有顯著影響。
最后通過回歸分析,由表7可以看出,可決系數 R2=0.9784,修正的可決系數為2=0.9712,模型的擬合優度高,F檢驗顯著,P
變量CAP、TOR和GS的回歸系數為正值,三個變量都顯著地進入回歸模型中,并且與GDP呈現正相關關系,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資本化率、換手率和上市公司的數量對經濟增長起著積極作用;股票市場依存度SDR的回歸系數為-39724.65,說明股票市場依存度對我國經濟增長有不利的影響,但是CAP、TOR和GS對GDP的影響比SDR對GDP的影響顯著,所以本文最后的結論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總體上是正相關。
參考文獻
關鍵詞:腸內營養;機械通氣;胃鏡;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機械通氣是ICU用于搶救和治療各種原因所致呼吸衰竭不可缺少的一種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是機械通氣過程中常見而嚴重的并發癥,腸內營養則是機械通氣綜合治療的重要部分,其與VAP發生的預防和治療密切相關。腸內營養傳統方法留置胃管的長度是45~55 cm,此長度在胃鏡直視下顯示的尖端在食管末端或胃噴門處,胃液易反流至口、鼻腔、氣管內,增加VAP的發生。目前部分大醫院使用一次性液囊空腸管,但價格昂貴,基層醫院危重癥患者在營養支持方面難以承受。本研究使用普通的胃管[如皋市恒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規格:5.3 mm(F16),總長度110cm]在胃鏡下十二指腸置鼻飼管與傳統方法留置胃管對機械通氣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時腸道耐受性與VAP發生率的比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ICU 100例,接受機械通氣在48h以上,無肺部感染,胃殘留量
1.2分組 按入住時間的單、雙日分A、B組,單日為A組50例為傳統法插胃管(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齡(66.2±12.2)歲,其中,嚴重多發復合傷6例,大面積腦梗塞8例,心肌梗死5例,腦出血10例,顱腦損傷6例,慢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9例,心肺復蘇后6例。雙日為B組50例為胃鏡下十二指腸置胃管(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齡(65.3±11.6)歲,其中,嚴重顱腦損傷1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嚴重呼吸衰竭12例,多發性嚴重損傷合并呼吸窘迫征12例,重度有機磷中毒8例,心肺復蘇后8例。兩組病例在年齡、性別、基礎病情和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A、B組均采用的胃管是如皋市恒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規格:5.3 mm(F16),總長度110 cm。
1.3.1置管方法
1.3.1.1對照組(A組) 采用常規經鼻腔置胃管方法,到達胃腔后,用聽診法或吸出胃內容或胸X線確診。
1.3.1.2觀察組(B組) 患者左側半臥位,躁動者給以咪達唑侖或丙泊酚鎮靜,胃管經鼻腔到達咽喉部即在胃鏡的引導下送達胃腔進至十二指腸降部,退出胃鏡到胃腔查看胃管有無打折或盤旋,從胃管注入溫開水20 ml,通暢,小心退出胃鏡后固定胃管,并做好刻度標識,腹部X線確診。
1.3.2c內營養方法 兩組均采用相同的腸內營養方法:
1.3.2.1當日插胃管成功后,即給以鼻飼米湯100~150 ml,讓胃粘膜有一保護屏障,并使胃腸道有一適應過程。
1.3.2.2請院營養科會診,根據患者身高、體重、疾病情況、當日生理需要量進行計算所得每日的熱卡而配置,即為該患者的日腸內營養液,4餐/d。
1.3.2.3腸內營養過程中做到 營養液溫度38℃~40℃,量150~200 ml,床頭抬高30℃~45℃,每個班次必須檢查胃管位置,每次鼻飼或注藥前后用溫開水沖洗胃管。
1.3.3痰標本采集和床邊X線胸片檢查 分別在插胃管后第3、6、9、12 d進行咽喉部、肺部痰細菌培養,即用無菌吸痰容器采集或利用床邊纖維支氣管鏡下采集痰標本。
行床邊X線胸、腹片檢查,以確定肺部有無感染及胃管末端的位置。
1.4觀察指標
1.4.1兩組患者腸內營養實施過程中:第3、6、9、12天內出現胃液反流/嘔吐、胃殘留量、X線胸片改變和痰培養陽性例數,比較兩組患者VAP的發生率。
1.4.2診斷標準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標準的診斷,參照文獻[1]。
1.4.3比較兩組患者機械通氣及住ICU的時間。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兩組鼻飼腸內營養液出現胃液反流/嘔吐、誤吸、胃液殘留量≥200 ml等不良癥狀的比較,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X線胸片、痰培養陽性、VAP發生率比較,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住ICU病房及機械通氣時間對比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3 討論
胃-肺途徑[2]被認為是VAP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危重癥患者在應激情況下,胃多因處于胃動力障礙狀態,而出現返流/嘔吐、誤吸。不過小腸的吸收功能多數情況下仍然存在,而且胃腸道蠕動功能的恢復以小腸最快。幽門后營養可降低肺炎發生率[3],因此,置胃管于十二指腸降部行腸內營養可以降低食物返流/嘔吐的發生率,提高腸內營養的耐受性,早期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和代謝并發癥,在腸道黏膜形成保護膜,減少其通透性,防止細菌和內毒素易位。
本研究對兩種不同的鼻飼途徑進行腸內營養,其結果顯示,在胃鏡下十二指腸置鼻飼管的方法進行鼻飼的患者發生反流/嘔吐、誤吸、胃液殘留量≥200 ml等不良癥狀比傳統置胃管方法的患者明顯減少(P值
由此得出,傳統置胃管方法可作為短期的鼻飼途徑,對于危重癥患者或胃腸道功能衰竭、反流、胃排空延遲則需進行長期的腸內營養的患者,可將鼻飼管置入幽門后進行鼻 飼[5],即可以使用普通的胃管在胃鏡引導下置于十二指腸降部進行腸內營養,操作過程生命體征穩定,置管成功率100%,保證腸內營養實施的治療,安全可靠、經濟適用的營養途徑,有利于減少呼吸機使用時間及VAP的發生,進而縮短了住院日,減少患者的費用,對于基礎醫院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羅運山,萬獻堯.呼吸機相關性肺炎[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0,9(3):335-340.
[2]卜寶英,孫德俊,楊敬平.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研究進展[J].臨床肺科雜志,2006,1(4):50.
[3]Doig G S,Heighes P T,Simpson F,et al.Early enteral nutrition reduces mortality in trauma patients requiring intensive car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Inj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are of the Injured,2011,42(1):50.
現將市物價局關于勞務市場、待業人員管理等幾項收費項目和標準的批復〔京價(涉)字(1990)第007號、006號〕發給你們,自文到之日起執行,并對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各單位要加強對行政性、事業性收費的管理,嚴格執行市政府〔1989〕第16號令《北京市行政性、事業性收費審批管理暫行辦法》和市財政局京財綜〔1989〕號文《北京市行政性、事業性收費單據使用和管理暫行辦法》。
二、接到本文后,要及時到區、縣物價部門領取《收費許可證》。今后凡新增加收費項目,必須經物價部門批準并領取《收費許可證》。需要制定全市統一收費項目的,由市勞動局向市物價局申報,批準后下達執行。
三、證件屬于按工本收費的,要嚴格執行物價部門規定的計算辦法。證件收費中除工本費還含有管理費、手續費、服務費等費用的,要另行向物價部門申報收費項目及標準。
四、勞務市場收費及開支
(一)各勞務市場必須執行新的統一收費標準,原來自定的收費標準即行廢止,新的收費項目及標準要公布于交流場所,以便于用工單位及求職人員監督執行。
(二)勞務市場所收費用的開支范圍如下:
1.工作人員工資補貼及獎金,指事業編制干部工資差額部分;
2.支付臨時工資;
3.職工福利費;
4.日常辦公費,包括文具紙張,帳簿表冊,印刷門票及宣傳材料,辦公雜支等;
5.會議費;
6.信息員信息費;
7.公用房租金、水電費、電話費;
8.差旅費;
9.設備購置費;
10.業務費,指為完成業務工作所需的消耗性費用開支;
11.其他費用。
(三)勞務市場收費標準適用于市、區、縣、街、鎮勞動行政部門開辦的各類勞務市場。
附件一:北京市物價局關于勞務市場收費標準的批復
(京價(涉)字(1990)第007號 一九九年一月十六日)
全文
市勞動局:
你局京勞管函字〔1989〕33號“關于制定市、區、縣勞務市場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的函”收悉。
經研究,現將審核后的勞務市場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發給你們,請自文到之日起執行。
(收費標準附后)
附:
收 費 標 準 表
---------------------------------------------
| | 收 費 | |
收 費 項 目|單位| |收費對象 | 備 注
| | 標準元 | |
--------|--|-----|-------|-------------------
1.登記費 |人 |1.00 |個 人 | 為通過勞務市場求職的各類人員進行登記、
| | | |介紹,期限一年或介紹三次。
2.洽談會門票 |張 |0.50 |個 人 | 舉辦綜合洽談會所售門票。
3.報名費 |人 |2.00 |個 人 | 在洽談會上被確定為錄用對象,需填表
| | | |時向勞務市場交納報名費。
4.招工手續費 |人 |3.00 |用工單位 | 招收待業青年;
5.轉檔服務費 |人 |2.00 |用工單位 | 用工單位主動提出委托勞務市場轉遞
| | | |有關人員檔案的服務性收費。
6.招聘推薦費 |人 |20.00|用工單位 | 向用工單位推薦所需人員成功時收取的服務費,
7.洽談場地費 |天 |20.00|用工單位 | 向用工單位提供洽談場地。如外租場地,按
| | | |場租實際支出收費。
8.勞務交流 | | | |
服務費 |人 |10.00|雙方用工單位 | 在企業之間交流富余職工,負責鑒證勞務
| | | |合同和合同爭議的調解。
9.爭議調解費 |人 |50.00|用工單位 | 對職工在流動中與原單位發生爭議,經勞務
| | | | 市場調解,流動成功,收取的調解費。
10.檔案保管費|月 |5.00 | |
| |10.00|用工單位或個人| 為單位或個人保存檔案并提供必要的服務。
11.廣告信息費|次 |10.00|單位或個人 | 在市《勞務信息》報中刊登招工簡章或求
|月 |5.00 |用工單位 |職廣告。 招工簡章在勞務市場內張貼一個月。
-----------------------------------------------
附件二:北京市物價局關于待業人員管理等收費項目的批復
(京價(涉)字〔1990〕第006號 一九九年一月十六日)
全文
市勞動局:
你局京勞辦函字第〔1989〕37號“關于申報部分行政性、事業性收費項目的函”收悉。
經研究,同意所報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請于文到之日起執行。
收費標準如下:
一、待業人員管理
1.求職證按工本費計收;
2.求職證年驗費每證1元。
二、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管理
1.求職登記費,每人3元,指對外地人員到區縣勞動部門求職登記時所收取的費用;
2.雇工登記費,每人3元,指對雇主雇工時所收取的費用。
三、外地來京務工人員管理
1.做工證每證5元;
通知
各區縣民政局、財政局:
根據國務院國發<1991>18號《國務院關于調整糧油統銷價格的決定》和財政部、勞動部、人事部、民政部、國家教委〔<91>財綜字第44號〕文件精神,經研究決定,對我市由國家供應統銷價口糧口油享受定期撫恤補助救濟的優撫、救濟對象,從1991年5月1日起給予適當補償。補償范圍及金額見附表。因補償而增加的經費,由市和區縣財政分別負擔。具體分擔辦法,市級單位增加的支出由市財政負擔,區縣級單位增加的支出如何負擔由市財政局與區縣財政局另行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