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免费一二三区_成人在线一区二区_日本福利网站_欧美大片高清免费观看_欧美视频区

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商業模式的含義范文

商業模式的含義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09-19 15:27:46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商業模式的含義,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商業模式的含義

篇1

關鍵詞:醫藥上市公司 研究開發 投入產出

藥是高技術、高風險的產業,具有高投入、高產出的特點。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國內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依靠技術進步取得競爭優勢已成為大勢所趨。近年來,自主創新既是我國科技發展路徑的重大戰略選擇,也是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的重大突破。據醫藥行業各上市公司年報中的披露情況可以發現,目前醫藥行業越來越重視無形資產的研究與開發。基于此,在研究開發投入和公司收入迅速增長的過程中,二者之間是否具有長期、穩定的函數關系以及我國醫藥行業是否已轉換為知識密集型產業,成為了亟待探討的問題。

一、文獻綜述

國外有關該問題的研究主要有:1986年Griliches對研發支出與生產力的關系進行了研究,以1957年至1977年期間美國制造業公司規模排名前1 000家作為研究樣本。1974年Brand檢驗了美國1950年至1965年期間111家規模較大公司的研發支出與利潤之間的關系。1984年Jaffe研究了1973年至1979年期間432家美國制造業公司研發支出和公司市值的關系。這些學者的研究結果均表明重視研發投入,加大研發支出,對于促進美國的生產力和公司的經營績效起著較為顯著的作用。

國內有關該問題的研究主要有:劉小玄于2000年采用OLS的方法代替對數生產函數研究我國工業企業的技術效率;姚洋于1998年采用C-D生產函數的邊界生產函數模型,研究了影響我國工業企業技術效率的各種因素,其中包括研發費用的影響。然而,在相關文獻中專門就醫藥行業研發支出對營業收入影響的研究較為少見。因此,本文從該角度出發,采用C-D生產函數,借鑒國外較為成熟的實證研究方法,對醫藥行業研發投入對產出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

二、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符合以下條件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1)按照中國證監會的行業劃分標準,篩選出了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之所以選擇該行業,是因為通過以往的經驗和觀察發現,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較大,有五家該行業公司在全球研發投入前十強中,也是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銷售收入仍保持穩定增長的少數行業之一,且其研發投入相關的信息披露相較于其他行業更為充分。(2)2007-2011年五年中連續披露R&D投入的上市公司。由于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出臺后上市公司才被要求披露開發支出等信息,因此本文從中又篩選出2007年至2011年連續披露研發投入的上市公司作為面板數據進行研究。此外,為了進行研發投入的滯后效應研究,本文還剔除了研究期間所需財務數據不完整的上市公司。

本文將462家醫藥上司公司按照上述標準進行嚴格篩選,最終獲得符合條件的樣本公司51家,并收集了255個觀測值。手工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提供的上市公司年度會計報告及其附注中收集了研發投入數據,其他數據源于銳思數據庫。

(二)變量的選擇與衡量

本文擬采用營業收入總額這一產出衡量指標作為被解釋變量。這是由于考慮到該指標體現了公司的產后管理水平,例如銷售能力、市場預測能力以及庫存管理水平等,也是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發展的應有之意,從而使得研究更具現實意義。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中,將研究與開發活動分為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兩個階段。在研究階段由于不會產生應予確認的無形資產,因此研究階段的支出應在發生時確認為費用;在開發階段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支出應予資本化,確認為無形資產,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部分費用化轉入損益。因此本文將這兩部分之和作為模型中的解釋變量。

由于我國目前的企業會計準則并未強制要求披露研發投入的具體數據,因此本文實證研究所采用的研發投入數據均手工采集于上市公司年度會計報告的附注說明中。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研發支出”項目附注中的“本年增加額”扣除“轉入當期損益”后的金額,以及“管理費用”項目附注中的“研究開發費”、“技術開發費”、“研發費”等費用的金額合計數。

三、實證研究

(一)模型的構建

1.C-D生產函數。CES生產函數的適應性較強,但其不足之處在于無法線性化,使得在實際應用中進行參數估計時將遇到非線性回歸的問題,運用該生產函數較難處理。然而C-D生產函數克服了這一問題,屬于不變替換彈性生產函數,因此本文選用該生產函數作為研究的基礎。

由于C-D生產函數是由美國數學家柯布(Charles Cobb)和經濟學家道格拉斯(Paul Dauglas)根據美國經濟增長發展的歷史進行的總結,經歷了無數次統計驗證,非常具有代表性。最初C-D生產函數被廣泛運用在宏觀經濟領域,本文在研究中嘗試引用該生產函數進行微觀領域的投入產出分析。C-D生產函數的基本形式為:

Q=A×KαLβ

式中,A為給定的技術水平對產出的效率系數;α為物質資源投入對產出的彈性系數;β為人力資源投入對產出的彈性系數。

2.模型數據處理。傳統的C-D生產函數通常只涉及勞動和資本兩個投入要素,其所應用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宏觀經濟和產業經濟,本文將研發投入這一指標引入,得到的修正后的C-D生產函數模型為:

Y=A×RαKβLγ

其中,Y為產出水平;R為研發投入;K為資本投入,本文在此選用了固定資產的原值;L為勞動力投入,一般采用職工人數作為衡量指標;A為綜合技術水平;α、β、γ分別表示研發投入、資本投入和勞動力投入對產出的彈性。為構造線性回歸方程,使分析結果更為顯著,對方程進行了取對數處理后得到的計量方程為:

lnY=lnA+αlnR+βlnK+γlnL

由于研發活動具有持續和積累效應,研發成果的形成需要一個時間過程,當年的研發投入不一定會在本年產生成效,以前年度的研發支出也可能對當年的技術水平產生影響。因此,本文還進一步研究了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的滯后影響。在滯后影響的研究中,研發投入采用兩年的累積投入數據之和,即Rt=rt+rt-1,其中t為所代表的年份。引入滯后影響的累積研發投入指標為Rt-i,代表滯后i年的兩年累積研發投入。在此基礎上設立的方程為:

lnYt=lnA+αlnRt-i+βlnKt+γlnLt

(二)描述性統計分析

一般地,與研究開發有關的衡量指標包括研發投入和研發強度,其中研發投入主要偏重于從整體上計量研發投入的規模,而研發強度指標適用于進行不同規模公司之間的比較。本文首先對樣本公司的研發投入和研發強度分別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詳見表1和表2。

由表1可以看出,樣本公司研發投入的極大值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各個樣本公司的投入總和也呈現出明顯的逐年增長趨勢。從均值的統計結果也能明顯看出,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越來越重視研究開發的投入。然而,雖然樣本公司的研發投入整體呈現出上升趨勢,但其總體水平仍然偏低。由表2可以看出,截至2011年底,低于22%的公司研發強度達到3%以上,而接近一半的公司研發強度尚不足1%。根據以往研究結論顯示,只有當公司的研發強度大于5%時才有較強的競爭力;研發強度在1%和2%之間只能勉強維持公司的基本生存;而研發強度不足1%的公司,在競爭日益加劇的市場經濟背景下極難生存。以上統計數據表明,我國醫藥行業自主創新意識較為薄弱,公司研發投入的整體水平依然較低。

(三)實證結果分析

1.研發投入對當年產出的影響研究。根據設立的計量方程lnY=lnA+αlnR+βlnK+γlnL,筆者采用2007年至2011年的相應數據,通過SPSS18.0和EXCEL2007軟件進行處理,獲得的回歸結果如下頁表3和表4所示。其中,預測變量為常量、員工人數對數、研發支出對數以及固定資產對數;因變量為對數營業收入。

根據表3和表4的實證研究結果,得到方程lnY=4.356+0.096lnR+0.648lnK+0.296lnL。根據C-D函數的一般假設,勞動力和資本投入的產出彈性系數為正數,其值小于1;研發費用作為一種投入,將其引入方程之后,其產出彈性也應介于0和1之間。由本文的實證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研發投入的彈性系數為正數,且相關系數通過了5%的顯著性檢驗,說明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和企業當年的產出水平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2.研發投入的滯后影響。根據設立的計量方程lnYt=lnA +αlnRt-i+βlnKt+γlnLt進行研發支出的滯后反應研究,該方程能夠顯示出研發投入對以后年度產出水平的影響。將i=1、2、3時對應的數據分別帶入后,所得到的結果如表5所示。

以上統計結果顯示,研發投入的系數在滯后前兩年為正數,且呈現滯后第一年的影響較大,第二年有所減弱,第三年轉變為負數的趨勢。與此同時,T值不斷降低且第三年的T值為負數。這一結果說明,第一,前一期的研發投入和本期的產出水平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第二,前兩期的研發投入和本期的產出水平呈現相關關系,且前一期研發投入和產出水平的正相關關系明顯強于前兩期研發投入與產出水平的正相關關系。第三,滯后三年的研發投入對產出的彈性系數為負,且T值也為負數,說明研發投入對滯后三年的產出水平不存在正相關關系,也可能是由于本文所設計的模型已不適用于滯后三年影響的研究。

四、結論

(一)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研發強度整體偏低

通過描述性統計結果可以發現,我國超過一半的醫藥公司研發強度尚且不足1%,在這種研發強度下無法支撐企業的可持續增長。本文所得模型還顯示出我國醫藥行業的營業收入主要得益于資本的投入,其次是員工數量,而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力相較于資本和人力投入而言仍然較小。這一情況也揭示出我國醫藥行業整體技術投入不足的現狀,表現出了資本和勞動密集型的特征,與知識密集型的國際大型制藥公司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二)研發投入與當年的營業收入水平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研究結果顯示,醫藥公司研發投入與公司營業收入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研發投入是繼資本和勞動力之后,影響企業產出水平的又一重要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國醫藥行業的研發投入對產出的影響具有明顯的短期性,使得可持續性較差。

(三)我國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對營業收入存在滯后影響

實證結果表明,研發投入對公司的營業收入在滯后的前兩年內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且在滯后的第一年其效果更為顯著。企業研發能力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資本投入過程,研發投入的滯后性有利于增加公司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從而依靠技術進步獲得競爭優勢。X

參考文獻:

1.董川遠,唐蓓.基于C-D生產函數的圖書館資源配置優化實證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10).

2.郭繼秋.C-D生產函數模式在人力資源價值計量中的應用[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9,(4).

3.龔雪.醫藥行業無形資產開發支出的現狀研究[J].經濟論壇,2009,(9).

篇2

關鍵詞:商業模式 含義 功能 構成要素

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 :“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在經濟日益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商業模式的重要作用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但對于商業模式的理論研究尚不夠系統、完善,本文對商業模式的相關理論進行綜述,希望能夠對后續研究有所幫助。

商業模式的含義

關于商業模式(又稱商務模式)的真正含義,理論界沒有形成統一的權威解釋,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盈利模式論。此種理論認為商業模式就是企業的運營模式、盈利模式。埃森哲公司的王波、彭亞利(2002)認為,對商業模式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經營性商業模式,即企業的運營機制。二是戰略性商業模式,指一個企業在動態的環境中怎樣改變自身以達到持續盈利的目的。邁克爾•拉帕(2004)認為,“商業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義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個公司賴以生存的模式,一種能夠為企業帶來收益的模式。他認為,商業模式規定了公司在價值鏈中的位置,并指導其如何賺錢。

價值創造模式論。此類理論認為商業模式就是企業創造價值的模式。阿米特和左特(2000)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創新的焦點和企業為自己、供應商、合作伙伴及客戶創造價值的決定性來源。Petrovic等(2001)認為商業模式是一個通過一系列業務過程創造價值的商務系統。馬格利•杜波森等人(2002)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為了進行價值創造、價值營銷和價值提供所形成的企業結構及其合作伙伴網絡,以產生有利可圖且得以維持收益流的客戶關系資本。阿福亞赫和圖西(2000)提出,應當把商業模式看成是公司運作的秩序以及公司為自己、供應商、合作伙伴及客戶創造價值的決定性來源,公司依據它使用其資源、超越競爭者和向客戶提供更大的價值。

體系論。此類理論認為商業模式是一個由很多因素構成的系統,是一個體系或集合。馬哈迪溫(2000)認為,商業模式是對企業至關重要的三種流量―― 價值流、收益流和物流的惟一混合體。托馬斯(2001)認為,商業模式是開辦一項有利可圖的業務所涉及流程、客戶、供應商、渠道、資源和能力的總體構造。貝因霍克和卡普蘭(2003)強調了商業模式的綜合性、直覺和創造精神。翁君奕把商業模式界定為由價值主張、價值支撐、價值保持構成的價值分析體系,提供了商業模式創意構思和決策的一種思維方法。羅珉、曾濤和周思偉(2005)認為,商業模式是一個組織在明確外部假設條件、內部資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組織本身、顧客、供應鏈伙伴、員工、股東或利益相關者來獲取超額利潤的一種戰略創新意圖和可實現的結構體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商業模式至少包括三個層面的含義:①任何組織的商業模式都隱含有一個假設成立的前提條件,如經營環境的延續性,市場和需求屬性在某個時期的相對穩定性以及競爭態勢等等,這些條件構成了商業模式存在的合理性。②商業模式是一個結構或體系,包括組織內部結構和組織與外界要素的關系結構,這些結構的各組成部分存在內在聯系,它們相互作用形成了模式的各種運動。③商業模式本身就是一種戰略創新或變革,是使組織能夠獲得長期優勢的制度結構的連續體。袁新龍和吳清烈(2005)認為,商業模式可以概括為一個系統,它由不同部分、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及其互動機制組成 ;它是指企業能為客戶提供價值,同時企業和其他參與者又能分享利益的有機體系;它包括產品及服務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結構,包括對不同商業參與者及其角色的描述,還包括不同商業參與者收益及其分配的劃分。

三類理論從不同的角度論述了商業模式的內涵。盈利模式論從企業運營的角度切入,認為商業模式就是企業如何因應環境變化合理配置內部資源實現盈利的方式,比較淺顯易懂。價值創造模式論主要從價值創造的視角來考察商業模式,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創造價值的決定性來源。體系論強調了商業模式的綜合性,研究的視角更寬泛、更全面,能夠從各個維度更系統地詮釋商業模式的實質,應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商業模式的功能

在業界流傳著很多依靠獨特的商業模式而大獲成功的故事,那么商業模式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呢?

Paul Timmers(1998)認為商業模式要指明各參與者及其角色、潛在利益和收入來源。

阿福亞赫和圖西(2000)認為,商業模式必須明確向顧客提供什么樣的價值,向哪些客戶提供價值,如何為提供的價值定價,如何提供價值以及如何在提供的價值中保持優勢。

JoanMagretta(2002)認為商業模式應該解決以下問題:誰是客戶?客戶的價值是什么?如何在這種商務中賺錢?將這種價值以合適的成本交付給客戶的根本經濟邏輯是什么?

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則認為商務模式是連接技術開發和經濟價值創造的媒介(如圖1)。他們認為商業模式的功能包括:明確價值主張;確定市場分割;定義價值鏈結構;估計成本結構和利潤潛力;描述其在價值網絡中的位置;闡明競爭戰略。商業模式調和價值創造過程的構造。

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

既然傾向于把商業模式看作是一個系統,那么就必須弄清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對此,理論界也有一些不同的觀點。拉里•博西迪、拉姆•查蘭在《轉型》一書中認為,商業模式是從整體角度考慮企業的一種工具。商業模式的三個組成部分是外部現實情形,財務目標以及內部活動。羅珉教授認為, 一個商業運作模式應該由三部分構成, 即: 公司對經營環境的假設、公司對自身宗旨的假設和確認公司的核心能力。公司的商業運作模式至少要滿足兩個必要條件 :公司的商業運作模式必須是一個由各種要素組成的整體, 必須是一個結構, 而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因素 ;公司的商業運作模式的組成部分之間必須有內在聯系, 這個內在聯系把各組成部分有機地串聯起來, 使它們互相支持, 共同作用, 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Rainer Alt和Hans-Dieter Zimmermann(2001)指出,使命(Mission)、結構(Structure)、過程(Processes)、收入(Revenue)、法律事務(Legal Issues)和技術(Technology)是商業模式的6個要素(圖2)。他們認為使命是商業模式最為關鍵的因素,結構決定了行業、客戶和產品的重點;過程提供了商業模式的使命和結構的更詳細的觀點,表明了價值創造過程的因素;收入是商業模式的底線,收入來源和所需投資必須從短期和中期做仔細的分析 ;法律問題是商業模式必須考慮的因素 ;技術既是驅動力也是約束。他們提出,商業模式是由多個維度組成的,不存在單一的商業模式。這6個因素是建立商業模式的一種框架。

阿福亞赫和圖西(2000)認為,商業模式由客戶價值、范圍、定價、收入來源、關聯活動、實現、能力、持久性組成。

客戶價值(Customer value):企業為客戶提供的價值。

范圍(Scope):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目標客戶群體。

定價(Pricing strategy):價格策略。

收入來源(Revenue sources):收入的來源。

關聯活動(Connected activities):為客戶提供價值所必需的一些相關活動。

實現(Implementation):商業模式各組成要素的實現。

能力(Capabilities):企業的各種活動要求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持久性(Sustainability):維持企業的競爭優勢。

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則認為商業模式有六個要素,分別是:價值主張、市場分割、價值鏈結構、收入來源和成本結構、價值網中的位置以及競爭戰略。

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描述客戶的需求、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以及從客戶角度來看產品的價值。

市場分割(Market segment):明確市場定位和具體的細分市場。

價值鏈結構(Value chain structure):企業在價值鏈中的位置和價值活動。

收入來源與成本結構(Revenue generation and margins):如何獲取收入,成本結構以及目標利潤率。

價值網中的位置(position in value network):明晰競爭者、互補者以及有助于提升客戶價值的網絡效應。

競爭戰略(Competitive strategy):公司如何建立持續的競爭優勢。

Osterwalder & Pigneur對商業模式組成要素的理解如圖3,他們認為商業模式由服務理念(包括價值主張、目標客戶)、技術結構(包括服務提供、系統)、組織安排(包括網絡策略、角色分配)以及財務安排(即收入來源)4個要素組成,他們緊密聯系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共同為客戶和業務提供者創造價值。

以上是關于商業模式組成要素的一些主要觀點,盡管側重點不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了對客戶價值、市場定位、收入、能力等關鍵要素的重視,較好地詮釋了商業活動的規律和訴求。

商業模式的特點

雖然各種理論對商業模式的定義還無法達成共識,但對于商業模式具有的下述特性的認識較為一致。普遍認為,成功的商業模式具有如下共同特點:

有效性。商業模式的有效性,一方面是指能夠較好地識別并滿足客戶需求,做到客戶滿意,不斷挖掘并提升客戶的價值。另一方面,商業模式的有效性還指通過模式的運行能夠提高自身和合作伙伴的價值,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包含具有超越競爭者的,體現在競爭全過程的競爭優勢,即商業模式應能夠有效地平衡企業、客戶、合作伙伴和競爭者之間的關系,既要關注客戶,又要企業盈利,還要比競爭對手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整體性。好的商業模式至少要滿足兩個必要條件:第一,商業模式必須是一個整體,有一定結構,而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組成因素;第二,商業模式的組成部分之間必須有內在聯系,這個內在聯系把各組成部分有機地關聯起來,使它們互相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戴爾的直銷模式之所以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戴爾具有低于4 天的存貨周轉期,這種高周轉率直接帶來了低資金占用率和低成本效益,使得戴爾的產品價格低,具有競爭對手不可比的優勢。戴爾的低庫存高周轉效率正是來自于其核心生態系統內采購,產品設計,訂貨和存貨管理,制造商及服務支持等一系列生態鏈中的相關活動的整體聯動所產生的協同作用,這是其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差異性。商業模式的差異性是指既具有不同于原有的任何模式的特點,又不容易被競爭對手復制,保持差異,取得競爭優勢。這就要求商業模式本身必須具有相對于競爭者而言較為獨特的價值取向、以及不易被其他競爭對手在短時間內復制和超越的創新特性。戴爾的直銷模式重新定義了顧客對速度及成本價值的衡量方式,創造了阻礙競爭對手模仿的障礙。同樣,美國西南航空的商業模式所選擇的特定服務航線和目標顧客,也使得對手只能模仿其中的某一個環節而無法模仿全部。差異性的存在使得試圖學習戴爾和西南航空的企業,從未有過成功的例子。

適應性。商業模式的適應性,是指其應付變化多端的客戶需求、宏觀環境變化以及市場競爭環境的能力。商業模式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今天的模式也許明天被演變成不適用的,甚至成為阻礙企業正常發展的障礙。好的商業模式必須始終保持必要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具有動態匹配的商業模式的企業才能獲得成功。

可持續性。企業的商業模式不僅要能夠難于被其他競爭對手在短時間內復制和超越,還應能夠保持一定的持續性。商業模式的相對穩定性對維持競爭優勢十分重要,頻繁調整和更新不僅增加企業成本,還易造成顧客和組織的混亂。這就要求商業模式的設計具備一定的前瞻性,同時還要進行反復矯正。

篇3

一、商業模式創新的含義

1 商業模式的基本含義

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最早見于20世紀70年代的計算機科學雜志,被用于描寫資料與流程之間的關聯與結構。20世紀90年代中期,著名的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將其歸結到企業經營理論。進入21世紀,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新的經營方式被廣泛采用,人們開始不斷地使用“商業模式”概念。

雖然,專家學者對“商業模式”的探討十分熱烈,但迄今為止,其定義還是層次不同、寬窄不一,尚無一個公認的定義。根據專家學者們理論內涵的探討,同時聯系對現實考察的梳理,我們可以從一般意義上給出“商業模式”的基本含義,這就是:在一個市場化的社會中,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企業,必須選擇一種交易方式,以實現自己的商品(或服務)價值,這種交易方式所形成的一系列行為規范及穩定關系,就是一般意義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基本含義有著幾層內涵,(1)它與具體的社會環境有關,包括經濟體制、文化及價值取向、技術進步、社會發達程度等;(2)它的主體是企業,核心是“交易”行為;(3)它所形成的“交易規則”,在一定時期是穩定的,并且可能為其他企業模仿。

2 商業模式創新及背景

商業模式創新是指,企業放棄舊的、相對穩定的交易規則體系(商業模式),選擇新的交易規則體系(商業模式)的行為。企業之所以會棄“舊”換“新”,可能是為了更大的利益,也可能是基于生存的考量。

商業模式創新需要一定的背景機緣,它可以是宏觀層面的體制變動、社會進步、技術變革等,給企業提供了機遇;但也可能是微觀層面的市場競爭與壓力,迫使企業不斷尋找新的利潤源泉。

在過去的30年里,我們可以發現大量的案例,例如,伴隨著銀行業的改革,企業的工資發放,從直接發放“現金”到銀行“工資卡”運用,企業節省了財務人力,銀行得到了相應存款和服務費用;又如,城市居民的“水、電、氣”繳費,由原始的人工收款模式,改為銀行代扣代繳模式,企業和銀行各得其所。

目前階段的商業模式創新,最大的背景就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它給商業領域帶來幾乎是無數可能和無限空間。2000年,當阿里巴巴公司開始做“電子商務”時,沒有幾個人會想到它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到了今天,我們也還是無法想象它的未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們對傳統主流商業模式的沖擊是巨大的,而且這種沖擊還將繼續擴大。

二、商業模式創新的實踐

1 中國的商業模式創新

歷經30年的改革開放,為中國打開一個良好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局面。但同時我們也還要看到,中國還是一個發展很不平衡的國家,還需要通過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來打開更多的發展空間。中國社會需要轉型和發展,這不僅需要體制方面的頂層設計,更需要激發基層充滿活力的創新和創造,商業模式的創新就是發生于經濟領域基層的創新活動。

作為轉型經濟的國家,中國的市場經濟體系在逐步地形成,在這一體制變遷過程中,制造領域的改革導致了企業組織模式和生產模式的變革和創新,流通領域的改革導致商業組織模式和交易模式的變革和創新。在改革的過程中,地區差異得以充分的表現,因為變革和創新,一些地區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制造企業,而另一些地區則冒出了若干優秀的商業模式創新企業。

作為發展中的國家,中國的城市化發展迅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導致人口結構的變化,城市生活質量的提高,導致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具體地說,人們的生活態度、就業態度、消費習慣、消費內容等方面的變化,都會反應到城市的經濟總體狀態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再加上中國存在的另外兩個特點,一個巨大的制造業生產能力和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應運而生,這種商業模式創新在中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2 中國的實例和理解

聯系中國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若干成功的商業模式創新,上世紀90年代“大賣場”式的商業模式創新,本世紀初“電子商務”式的商業模式創新,就是兩個十分值得解讀的經典案例。

上世紀90年代,歐洲“大賣場”式的商業模式進入中國,隨著本土化的摸索和調整,形成了對傳統“百貨零售”商業模式的巨大沖擊。特別是以“蘇寧”、“國美”為代表的家電(連鎖)超市在中國的興起,徹底確立了其商業模式的主流地位。那么,這種新的商業模式,其商業關系、組織特點,究竟發生了什么變化?

仔細梳理,我們可以發現,傳統的商業模式,市場的售賣者和市場組織者(甚至場地的所有者)是一體化的,買賣關系是“一對一”的,即“賣家”對“買家”的關系。但“大賣場”商業模式告訴我們,(1)市場的售賣者和市場的組織者是分離的(場地所有者也是可以分離的);(2)買賣關系涉及三方,是“賣方-市場方-買方”的關系。“大賣場”商業模式成功的原因,從消費者角度看,伴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購物環境”的要求大大下降;從組織者角度看,有效的競爭壓力,壓縮生產廠商利潤,形成了消費者利益。

興起于本世紀初的“電子商務”商業模式,近期在中國的爆發式增長,對主流的“大賣場”商業模式造成了新的巨大沖擊。特別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公司,更是讓人刮目相看。那么,這一新的商業模式,其商業關系、組織特點,又是怎樣的呢?

我們可以發現,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平臺”模式,其基本商業模式架構承襲了“大賣場”的模式,只是將“賣場”從有形的“建筑空間”搬到虛擬的“電子空間”,由此,進入成本大降,大大方便了中小商家;另一方面,為解決交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交易欺詐問題,阿里巴巴設立了“支付寶”平臺,通過支付寶體系的第三方運作,較好地解決了中小商家與一般消費者之間的資信問題。

“電子商務”模式的成功,除了技術支持作用之外,它強有力地說明,企業對商業模式的變化選擇,其實是對社會潮流的變化應對。這個現代社會的潮流就是,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特別是新一代消費者)-更關心消費的價格,更在意購買過程的便利性,他們更注重的是消費內容、往往是直奔消費主題。

三、商業模式創新的展望

篇4

關鍵詞:商業模式;經營模式;收入模式;客戶模式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6116(2012)02-0013-06

一、商業模式的概念及研究框架

商業模式涵蓋了企業從資源獲取、生產組織、產品營銷、售后服務、收入方式、合作關系等幾乎企業的一切活動。不同的學者對商業模式的定義并不一致。筆者對商業模式的定義是,商業模式是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興起而出現的一個全新的企業研究視角,其內涵是企業選擇經營對象、經營方式、實現收益的一系列商業規則,通俗地講就是指企業從何賺錢和如何賺錢。

商業模式這一概念是隨著網絡企業的興起而產生的一個全新的企業研究視角。雖然任何企業都面臨選擇經營對象、經營方式以及實現收益等一系列問題,但是,商業模式是隨著網絡企業的出現和興起才被大量引用和研究的一個概念。在網絡企業出現之前,對企業的研究不是從商業模式的角度進行的。隨著商業模式理論體系的發展,這一視角完全可以發展成為一種綜合的企業管理理論體系,并適用于對所有企業的分析、研究。

商業模式概念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理解和運用。

明確其內涵是企業選擇經營對象、經營模式和實現收益等的前提。根據這一定義,企業商業模式可以分解為經營模式、客戶模式和收入模式三個方面。其中,經營模式是指企業的經營業態和方式,即是提品還是提供服務以及如何提品服務的問題;客戶模式是指企業所服務目標對象的定位,即為誰服務的問題;收入模式是指企業獲取經營收入的方式。從邏輯上看,經營模式、客戶模式和收入模式這三個模式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互為補充的關系,共同組成完整的商業模式,缺一不可。企業正是依靠這種整體性結構的創新和優化來實現企業發展和盈利的。

這一定義提供了商業模式創新方法研究的框架模型。商業模式概念內涵豐富、頭緒繁多,商業模式分解為三個核心環節之后,為研究商業模式創新方法、創新實現路徑等商業模式創新領域的關鍵問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研究框架。本文對商業模式創新方法研究也主要基于這個框架進行的。

需要補充的是,在對商業模式概念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提到商業模式的假定前提問題。筆者認為,任何能夠稱為商業模式的案例,都必須遵循“可持續性”和“規模性”這兩個假定前提。

二、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內涵

商業模式創新,是指企業家創辦新企業而采用不同于以往企業的商業模式或者企業根據經營環境和內部資源的變化而改變和豐富其現有商業模式的實踐活動。本文研究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方法,需要明確界定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一些相關概念。

(一)網絡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與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

網絡經濟的興起對所有企業的商業模式都是一種嶄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新的網絡環境下,傳統企業的商業模式會發生一些改變,也有全新的商業模式被創造出來。具體說來,網絡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傳統企業的商業模式被改造,即傳統的商業運作模式可以通過網絡技術提供的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造,形成商業模式創新;二是產生新的商業模式,與傳統的商業模式進行競爭;三是新經濟所提供的全新的商業機會形成新的商業模式,即傳統企業無法企及的領域,用傳統商業模式無法實現的手段向消費者提供全新的產品和服務。廣義地說,這些變化都稱為網絡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

本文研究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問題,與廣義的網絡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網絡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是指在網絡背景下以所有企業為主體的商業模式創新。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是以中國網絡企業為主體的狹義的商業模式創新,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上面網絡時代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中所提到的三類商業模式創新中的第二和第三類商業模式創新。

(二)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靜態含義和動態含義

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概念具有動態和靜態兩個方面的含義。首先,從靜態含義上說,跟傳統行業的企業類型相比,網絡企業因為是近十幾年來才出現的新型企業組織,并且多是與傳統企業商業模式不同的新型商業模式,因此所有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實踐都可以視做商業模式創新,也即靜態意義上的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其次,從動態含義上說,“商業模式的本質就是創新”,任何商業模式都有風光不再的時候,企業必須隨時審視和梳理既有的商業模式,主動發現弱點和機會,并進行適時調整,以應對變化,這樣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保證其經營目的和盈利目標的實現。網絡企業商業模式也不例外,而網絡企業對已有商業模式的調整和創新,構成動態意義上的商業模式創新概念。

靜態意義的商業模式創新與動態意義的商業模式創新具有十分密切的邏輯關系,共同構成網絡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的內容。靜態意義的商業模式創新是動態意義商業模式創新的基礎,不了解現有的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從實踐和理論上都無從理解動態含義上的網絡企業模式創新;而動態意義商業模式創新是靜態意義商業模式創新的豐富和補充,沒有動態意義的商業模式創新,則靜態意義的商業模式創新難以持續和成功。因此,本文中的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在研究中并沒有刻意區分靜態意義的商業模式創新和動態意義的商業模式創新,而是把兩種含義的商業模式創新都作為商業模式創新的內容進行研究,共同構成本文的研究對象。

三、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網絡經濟理論基礎

成功地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的網絡企業,往往受網絡經濟特有的一些規律支配。網絡企業運營中的諸多現象,經常與傳統經濟學的理論大相徑庭。網絡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及網絡企業的運作方法,也常常跟傳統企業的運作背道而馳。比如,用戶在網絡上搜索、瀏覽信息以及使用很多在線服務都是免費的,不少網絡企業早期都不考慮收入與盈利,而是依靠風險投資(VC)大規模“燒錢”。

這些看似不理性的網絡經濟的規律,對傳統經濟學產生了巨大沖擊,也是認識研究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鑰匙”并構成其理論基礎。

(一)注意力經濟

稀缺(scarcity)理論是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之一。在網絡經濟里,稀缺理論不再是顛撲不破,注意力經濟更能反映網絡經濟的基本特征和規律。

注意力經濟也經常被稱為眼球經濟,指在網絡時代信息過渡超載情況下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這一理論解釋了信息超載和注意力缺乏,使得幫助網民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成為現實的需求;對網絡企業來說,則要求不斷改進服務質量,向網民提供其所需信息和服務,以便把網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才能獲得經濟利益,實現商業模式創新。注意力理論是許多網絡企業商業模式中采用免費這種收入模式的根據之一。

注意力經濟理論催生了許多網絡企業的商業經營模式,搜索引擎服務就是注意力理論的一個典型應用。在信息超載的情況下,對網民來說,最有價值的服務就是能夠幫助他們對所需信息進行定位、過濾,以便讓他們能及時獲得所需要的信息,這就是搜索引擎服務這種經營模式變得很有價值的原因。

(二)經驗產品

信息的生產成本很高,但是復制和傳播的成本很低,花費上億美元制作的好萊塢大片,在網絡上復制傳播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信息產品的這種高固定成本、低邊際成本的成本結構,使得傳統的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已經不起作用,信息產品的供應商在商業模式上只能根據顧客的價值而不是生產成本來為產品定價。

如果消費者必須嘗試一種產品才能對它進行評價,這可以稱為“經驗產品”。在傳統企業里,幾乎所有新產品都可以稱為經驗產品,企業對這種樣品常用的推廣方式是免費樣品、促銷定價等。對于信息產品來說,每一次被消費的時候都是經驗產品,用戶嘗試了這種經驗產品,就不需要再次嘗試它。這對網絡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包括經營模式、客戶模式和收入模式各個環節都有一定的影響。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和提供者,網絡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必須充分考慮經驗產品的特點。

(三)網絡效應

有的產品和服務,使用的用戶越多,對其中每一位用戶的價值體現越大,這被稱為產品和服務的網絡效應,網絡效應機制的實現過程也被稱為正反饋。

互聯網許多產品和服務的發展就顯示出網絡效應和正反饋。電子郵件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全球第一件電子郵件是1969年出現的,但是直到20世紀80年代,電子郵件都只是在技術人員中使用,之后便呈現爆炸式的增長,因為使用的人多之后,電子郵件的作用就會增強,其通信功能就會發揮得更充分。在只有一個人使用電子郵件的時候,電子郵件是毫無價值的。其他的像即時通信、短信服務等都經常會出現這種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對網絡企業商業模式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首先,從收入模式上看,網絡企業在推廣其產品和服務的時候,往往需要采用免費的形式提品和服務,以便加速其用戶量盡快增長達到網絡效應和正反饋。其次,網絡效應也影響到網絡企業商業模式的有效性,在互聯網沒有顯示出網絡效應的時候,由于用戶數量比較少,再完美的商業模式都很難成功。但是,在網絡效應出現的時候,網絡企業商業模式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從中國網絡企業的實踐來看,很多網絡企業創立一段時間之后,難以堅持下去而倒閉破產或被并購,往往不是因為它們的商業模式有問題,而是沒有把握住企業運作的節奏,在網絡效應出現之前,消耗了太多的資源。

(四)鎖定效應

在網絡信息時代,鎖定是一種經常見到的現象。鎖定指的是當用戶從一種品牌的產品和服務轉移到另一種相同或類似品牌的產品和服務時,需要付出包括心理、經濟等方面的成本,這些成本越高,說明鎖定效應越強。

鎖定在本質上是一個動態的概念,轉移成本會隨著時間增長或減小,但是它們不會一成不變,可以用圖1來動態地理解鎖定。

圖1的鎖定周期表明,顧客一旦已經習慣了試用品牌,產生了偏好,然后就進入鎖定階段。在進行下一個品牌選擇的時候,很顯然,顧客如要選擇其他品牌,會面臨轉移的成本,包括失去偏好的痛苦甚至經濟成本。

鎖定有利于創新的網絡企業商業模式的成功,但同時對后出現的商業模式創新和實現往往會產生阻礙。

(五)微創新

網絡效應使某家網絡企業容易形成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鎖定效應則解釋了一旦一家網絡企業通過商業模式創新獲得市場優勢,則會對后進入者形成強大的市場壁壘,可能成為商業模式創新的阻礙。在中國網絡經濟領域,網絡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為何仍能夠不斷出現?這種結果或許受益于“微創新”。

微創新理論最早由奇虎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神提出。他認為,對于網絡企業尤其是創業型企業,要想對其他已經擁有優勢的企業和模式進行顛覆性創新非常困難,一種商業模式創新要想成功,可從用戶體驗入手,持續地改進產品和服務,挖掘用戶的需求,積小成大,從而能夠實現商業模式上的成功創新。

微創新規律的核心有兩點,一是從小處著眼,貼近用戶的需求心理;二是專注一個方向,快速出擊,不斷試錯。微創新并不意味著就能一炮走紅、一招制敵,微創新需要持續不斷地尋找用戶的關注點,然后持續地去發現和滿足用戶的需求,積少成多,實現商業模式創新。

四、網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方法研究

(一)經營模式創新方法及性質、關系

1.三種創新方法

(1)產業鏈法。是指在互聯網產業的鏈條中尋找新的產品和服務角色的創新方法。從互聯網的發展來看,互聯網的建設本身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網絡接人、域名和虛擬空間、內容提供、信息交流等都是這個產業鏈條里的節點。網絡企業要實現經營模式創新,可以在這個產業鏈條中尋找新的機會和位置。

從中國網絡企業的發展歷史看,從早期的接入服務(ISP),到后來的內容服務熱潮(ICP)、網絡游戲以及電子商務等幾乎所有成功的網絡企業的經營模式都是沿著這條產業鏈確立的。當然,互聯網產業鏈條的每一個節點都可能成就許多企業。互聯網產業鏈條節點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而且每一個節點里都可以產生出不同的網絡企業經營模式。

產業鏈法的鏈條節點之間沒有必然界限,經營模式的確立也不是一勞永逸的,網絡企業必須在產業的鏈條上不斷地尋找機會,伺機與網絡企業已經確立的資源進行整合,形成新的經營模式。搜狐公司原本是一家著名的門戶網站,向網民提供內容產品和服務,在2002年,該公司通過收購進入ISP接入服務,從內容提業層次進入了技術支撐產業層次,從而豐富了其經營模式,實現了商業模式創新。

(2)效率方法。是指利用互聯網的效率優勢分化、改造、替代傳統產業的經營模式,從而實現經營模式創新的方法。這也是互聯網經營模式創新的一種重要思路和方法。網上零售經營模式能夠成立,是因為網絡經營對買賣都產生了效率,對網民而言,他們可以節省時間和去逛商場的路費,對網上零售的網絡企業來講,它們不需要租用房屋去建立現實中的書店、商場,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成本,向網民提供更便宜的商品,而且由于網絡技術能夠幫助企業很好地分析和研究顧客的購買行為,能夠讓它們更好地改善商品的結構。很顯然,網上零售的經營模式就是利用互聯網絡效率分食傳統商業的例子。隨著網絡環境的改善,利用互聯網的效率改造傳統產業的經營模式的例子會越來越多,效率方法是網絡企業經營模式創新最有潛力的一種方法。

(3)版本劃分方法。是指改造和優化網絡企業現有產品和服務的一種經營模式創新方法。版本劃分進行產品系列規劃有兩個基本的原則,一是根據不同的顧客需求提供不同的版本,一個完整的產品系列會使經營模式價值最大化,二是根據版本的方法設計產品系列時要突出不同的顧客群體的需求,以便每位顧客可以選擇最適合其需求的版本。騰訊QQ初期只提供免費的即時通信工具服務,后來騰訊開始把QQ用戶分為免費用戶和不同的VIP會員客戶,從而利用這種版本劃分方法,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不同的增值功能并進行收費服務,從而實現了經營模式創新。

2.三種方法的性質和關系

網絡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的方法具有不同的性質,一般出現在網絡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

產業鏈法和效率法主要是指網絡企業經營模式的靜態創新方法,是網絡企業經營模式外延式創新,這兩種方法可以拓寬網絡企業的經營模式,使網絡企業的經營模式向更深更廣的領域延伸,經常是用在網絡企業的初創時期。

版本劃分法主要是指對現有網絡企業經營模式進行內涵式的創新,一般說來,它并不擴展網絡企業經營模式的外延,而是對現有的網絡經營模式進行改良和改造,從而實現網絡經營模式的創新。經常是用在網絡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

當然,這些方法是互補而不是互斥的,一家網絡企業在經營模式創新的時候既可能會選擇某一特定的方法,也可能同時采用這些方法,進行經營模式的創新。

(二)收入模式創新方法

收入模式包括收費模式和支付方式。所謂收費模式,是指網絡企業是否向其客戶收取費用以及收費的根據;支付方式則是網絡企業通過何種途徑向客戶收取費用。網絡企業收入模式創新方法研究,包括收費模式創新方法和支付方式創新方法。

1.收費模式創新方法

(1)免費法。網絡企業提供免費的信息產品和服務是網絡企業商業模式中常見的一種方法。網絡企業為了確立自己的經營模式,并盡快達到網絡效應的正反饋狀態,需要吸引大量的注意力,這個時候往往需要采用免費的模式。奇虎360提供免費的網絡安全服務,在短短幾年內就培育了超過2億的用戶,而通過在線廣告等多種方式實現收入和盈利,就是這樣的一個經典案例。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電子郵件服務、內容服務、即時通信服務、網上拍賣業務等多種經營模式,都曾經采用免費法。

(2)鎖定效應收費法。免費模式是互聯網上常用的一種手段,但是網絡企業所有的經營和服務不可能都是免費的,否則網絡企業的經營就難以持續。在通過經營模式的免費服務獲得足夠的注意力之后,利用網絡經濟里的鎖定現象進行收費,可以稱為鎖定效應收費法。

(3)版本劃分法。利用版本劃分對產品進行系列化,并逐漸把免費用戶向收費用戶驅趕,從而達到收費的目的,實現網絡企業收入模式創新,可以稱為“版本劃分法”。版本劃分法也是經營模式創新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比鎖定效應收費法溫和。新浪的電子郵件服務收費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2001年,新浪開始把其電子郵件產品進行了版本劃分,在提供免費郵箱的同時,提供了VIP系列收費的電子郵件產品。

(4)注意力出售法。內容型網絡企業提供的內容信息大部分都是免費的,正是因為免費,才能吸引到大量的網民對網站進行訪問。在信息超載時代,網絡企業通過出售注意力來實現自己的收費模式,可以稱為注意力出售法,這即是通常所說的付費式的網絡營銷,包括網絡廣告、搜索引擎競價排名以及銷售分成模式。

2.支付方式創新方法

(1)預付法。就是要求網民先預付一定的資金,然后接受網絡企業提供的服務,在預付的資金用完后,網民再進行續資才能接受服務。實現形式包括購買服務卡、游戲點數、虛擬幣等。

與電信運營商合作實現支付方式是網絡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創新,在這種支付方式中,電信運營商成了網絡企業的支付平臺,網民消費了網絡企業提供的服務,可以通過電話費的形式支付,然后由電信企業再與網絡企業分成。

(2)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產品所在國家以及國外各大銀行簽約并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提供的交易支持平臺。在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中,買方選購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臺提供的賬戶進行貨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賣家貨款到達、進行發貨;買方檢驗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給賣家,第三方再將款項轉至賣家賬戶。目前,已經有包括支付寶、快錢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臺,而這一支付方式的創新,也極大地推動了電子商務發展。

(三)客戶模式創新方法

在商業模式中,客戶是重要的環節和組成部分,沒有客戶就沒有商業模式,網絡行業里一些常見的商業模式名稱,就來源于客戶的分類,如B2C、B2B、C2C。我們可以結合客戶定位、顧客分析的一些理論,研究總結網絡企業在開發客戶、利用客戶價值的一些方法。

1.客戶定位。實質上就是選擇企業的特定顧客群。企業只有明確了自己的服務對象,才能真正了解顧客的真實需求,進而為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這一點在網絡企業的商業模式里也不例外。網絡企業商業模式中必須明確自己的客戶對象,形成自己的客戶模式。網上零售型的網絡企業,客戶是在網站上購物的網民,其客戶模式也經常被稱為B2C的模式,即企業對消費者,是一對多的關系;而網上拍賣型的網絡企業,其實質就是一個交易平臺,為買者和賣者服務,其客戶模式又經常被稱為C2C,即消費者對消費者,是多對多的關系,當然,也有的網絡拍賣型企業,如阿里巴巴網站,其服務主要是為企業間搭建交易的平臺,因此,根據顧客定位,這種模式稱為B2B,即企業對企業,也是多對多的關系。

客戶定位的關鍵是對顧客進行細分。即根據消費者的多樣性和購買行為的差異性,將全部顧客劃分為若干具有某種相似特征的顧客群的過程。這樣,企業就可以選擇目標顧客群,明確企業的服務對象。

客戶定位的基礎是了解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購買規律以及購買過程中的整個消費心理活動。需求驅動和感性因素是決定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基本因素。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因素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類。內在因素包括消費需要、購買動機、購買認知、購買感情和消費者個性;外在因素包括家庭、參照群體、社會等級、文化、促銷活動。

2.顧客分析。互聯網所提供的相互溝通能力大大增加了網絡企業研究顧客的機會和方法。取得顧客信息在網絡上有兩種主要方法,一是注冊和開賬單,二是觀察。

注冊是許多網絡企業最常采用的方法,網民使用每一家網絡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幾乎都要求網民進行注冊,注冊數據可以用來設置網絡廣告費率、進行電子郵件列表等數據庫營銷服務等。

觀察網民的網上行為也是了解顧客的另一個主要途徑。現在大部分網站都允許用戶搜索它們的內容,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信息,可以知道網站的用戶常常在自己的網站上搜索什么,當然,這只是觀察網民上網行為的一個方面,可以稱為“監控搜索”。除此之外,網絡企業也可以觀察顧客的“點擊流”,即他們訪問網站時的一系列行動。網站運行記錄文件包含了許多關于顧客行為的有用信息。

篇5

The Business Model Theory Refactoring in the Era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JI Jian-Yue LI Wan-Ying

(School of Economic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Shandong Qingdao 2661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ore fields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cial production. Enterprises will confront with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se changes,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establish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business model in the era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and features of the era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business model and its constituent elements on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s and transaction system.

Keywords: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business model, stakeholder theory, transaction system

一、引 言

21世紀以來,科技的巨大進步、知識經濟的興起及社會文明的發展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需求以及滿足需求的方式。在物質財富不斷豐富的時代,人們越來越注重心理需求的滿足。在此背景下,企業既關注著人們需求的變化,也調整著滿足人們各類需求的方式。例如可口可樂公司所推出的“昵稱瓶”、“歌詞瓶”,它利用飲料包裝上所傳達的信息吸引著年輕的消費者,同時滿足了相應人群的心理需求。正如林左鳴(2010)所指出的,隨著人的需求由物質需求轉向精神需求,建立在滿足人的全面需求(生理和心理的)基礎上的經濟活動必然出現,建立在人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豐富性基礎上的廣義虛擬經濟學說必然產生。他將廣義虛擬經濟定義為將同時滿足人的物質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且往往是以心理需求為主導的經濟),以及只滿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經濟的總和,它是一種基于生活價值論的以人為本的經濟[1]。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知識、概念、品牌等信息態的力量逐漸在更廣泛的領域更深層次上融入經濟社會生產活動中,廣義虛擬經濟的發展趨勢將進一步得到強化。林左鳴(2010)認為,沒有微觀層面上經濟活動的不斷探索和創新,就沒有廣義虛擬經濟的發展壯大。一方面是來自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一方面是廣義虛擬經濟發展壯大的需要。這都對企業在廣義虛擬經濟發展中創新經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

面臨新的外部經濟社會環境,需要企業采用新的競爭戰略進行應對。Schumpeter(1939)指出:“價格和產出的競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來自新商業、新技術、新供應源和新的商業模式競爭[3]。”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在國外,蘋果公司憑借蘋果手機等電子產品,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成功實現了其實物價值和虛擬價值的有機組合,大大增強了其客戶的忠誠度,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價值。在國內,小米公司憑借其 “硬件+軟件+互聯網服務”的“鐵人三項”的商業模式打造了最優性價比的手機,采用“為發燒而生”的饑餓營銷贏得了大量用戶。這些企業的成功表明,商業模式對于企業的成長至關重要,并且,隨著廣義虛擬經濟的發展,其重要性將更加突出。

然而,學術界正式研究商業模式的時間并不長,理論研究遠遠滯后于商業實踐。原磊(2007)研究指出,雖然商業模式一詞最早于1957年出現在論文中,但正式作為一個獨立領域引起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卻是1999年以后的事情[4]。迄今為止,商業模式概念仍未形成廣為接受的理論框架。商業模式研究仍處于百家爭鳴的狀態,對廣義虛擬經濟背景下企業商業模式的系統深入研究也處于起步階段。在這一背景下,本文擬對廣義虛擬經濟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商業模式的含義、構成等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文章后續內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研究廣義虛擬經濟背景下企業商業模式的含義;第三部分研究廣義虛擬經濟下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及框架;最后是研究的結論與展望。

二、廣義虛擬經濟時代商業模式的定義

商業模式目前的研究還處于早期階段,各種定義并存、莫衷一是。通過對已有文獻進行回顧,根據所涉及的因素的多寡及其研究角度,本文將已有商業模式的定義分為兩類,即單一維度類和整合類。在商業模式理論產生初期,多種新型的企業經營形態開始出現,學者們多從單一維度對商業模式的含義進行界定。可以分為以運營為核心的定義、以盈利為核心的定義、以戰略定位為核心的定義等。此類觀點認為商業模式的本質是企業獲得利潤的方式,更多地涉及到成本和收入的問題。隨著企業競爭的加劇及經濟形勢的變化,從單一維度研究商業模式已經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學者們開始從多要素整合角度對商業模式進行界定。整合類定義分為簡單要素整合和系統整合兩類。簡單要素整合類是指將幾個要素簡單組合在一起構成商業模式的定義。系統整合類在簡單要素整合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它基于某一視角將多種要素協同整合成一個系統,比如基于制度視角、價值視角、利益相關者視角等。相關分類的典型觀點匯總見下表。

從單一維度及簡單整合的維度去描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的路徑逐漸暴露其片面性,研究者更多地選擇從企業整個商業系統上去考察企業商業模式,將企業運行中的多個要素進行協同整合,這種系統整合性質的概念越來越成為主流。

在廣義虛擬經濟時代,隨著人們的需求由物質需求轉向包含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全面需求,客戶需求的易變性不斷增強,為了盡快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企業必然快速識別客戶的需求,并且快速與不同利益主體協作,這使得在商業模式研究中利益相關者的重要性日益凸顯。Freeman(1984)指出利益相關者是能影響企業目標實現、或能被企業目標實現過程所影響的所有個人和群體[18]。早在2000年就有學者在研究商業模式時關注到了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如Boulton(2000)認為商業模式就是企業用資產杠桿來為利益相關者產生價值的方式[15]。AMIT等(2012)將商業模式定義為描述企業如同顧客、合作伙伴和供應商交易的經營活動體系,這一模型清晰反映了企業與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超越了企業的運營邊界,在整體的視角上同時關注了企業內部經營活動和企業與外部界面的價值創造與傳遞的過程[16]。魏煒和朱武祥(2012)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對商業模式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商業模式是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其中的利益相關者指的是具有獨立利益訴求、有相對獨立的資源能力、與焦點企業存在交易關系的行為主體,它包括外部利益相關者和內部利益相關者,外部利益相關者是指企業的顧客、供應商和其他各種合作伙伴等,內部利益相關者指企業的股東、企業家以及員工等。商業模式要解決的是企業戰略制定前的問題,同時也是連接客戶價值和企業價值的橋梁。他們指出,利益相關者的視角打破了傳統的企業邊界,拓展了企業發現、創造價值的空間和渠道[17]。利益相關者視角有利于指導企業如何去更新和升級資源能力稟賦,企業的價值來源可以不受其內部資源能力稟賦的約束,更多決定于企業通過交易結構設計,能夠撬動、調配多少利益相關者的資源能力稟賦,是否能夠集約地、高效率地跨越多少利益相關者所在領域。趙洪江(2013)借用魏煒和朱武祥發展的商業模式模型,對我國廣義虛擬經濟商業模式的特點和類型進行理論和實證研究[19]。

無論是在傳統經濟中還是在廣義虛擬經濟中,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的協作活動都可以看作是交易活動,魏煒和朱武祥(2012)指出商業即交易,商業活動都是由一系列的交易組成。而企業在與其利益相關者的交易過程中,必然伴隨著價值的實現與分配。創造價值是企業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這也是商業模式存在的意義。隨著廣義虛擬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越來越關注利益相關者,這使得企業與市場上其他利益主體的聯系日益復雜化,企業發展的范圍和視角越來越寬廣。企業的活動范圍不再局限于一條價值鏈中,而是逐漸置身于一個靈活多變的價值網絡中,盡管商業交易活動日漸復雜,但是其本質沒有變化,企業進行商業活動的目的是與價值網絡中的利益相關者共同創造價值、分享價值。

通過對已有的研究進行回顧,我們可以發現廣義虛擬經濟背景下商業模式的含義研究具有以下特征:(1)單一維度類的定義逐漸被整合類概念所取代,商業模式的定義越來越強調系統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廣義虛擬經濟時代的到來,單一維度類的定義難以對現實進行很好解釋,需要從系統整合的角度對商業模式的定義進行歸納和總結。(2)商業模式的定義越來越注重其核心內涵,強調從交易視角把握商業模式。已有的對商業模式概念的研究,通常是將戰略、運營、制度等各種不同的概念進行組合后得到。魏煒和朱武祥(2012)指出,一個定義是否科學,其內涵和外延應該有別于已有管理學范疇的概念,而不是簡單對原有概念體系的堆砌[17]。因此,涉及到客戶(營銷)、戰略等的內容應該歸屬于原有的學科而非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從其核心內涵而言,應從商業即交易視角進行把握。在廣義虛擬經濟中,由于信息態的融入,企業的交易不再只局限于“資金―產品”的交易形式,交易內容、交易方式等方面都表現出靈活性、多樣性的特點。這大大豐富了廣義虛擬經濟中企業交易的內涵與表現形式,使其成為一種更廣義的交易系統。(3)商業模式的定義越來越強調與組織外部的互動,需要將利益相關者的概念引入。戰略、運營等維度的研究焦點集中在企業內部,而商業模式的研究強調從價值網絡及利益相關者等視角將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看作一個整體與環境進行互動,強調整體性與外部性。在廣義虛擬經濟的背景中,由于企業之間更加復雜多變的聯系以及虛擬價值形態的千變萬化,將企業置于它與利益相關者構成的價值網中,建立商業模式的理論系統符合現代經濟發展變化的趨勢,同時它可以突破企業傳統邊界、建立全面的研究視角,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4)商業模式的概念要強調價值的創造與分享。同戰略、運營、營銷等管理學概念一樣,商業模式的目的是創造價值。但與這些概念不同的是,商業模式不但強調創造價值,還強調與利益相關者共同創造價值的基礎上進行價值的分享,只有這樣,在面對不確定性的環境中,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才會體現其整體性,才會有生命力。

(4)產品/服務等。即交易內容,企業為消費者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它體現了企業的價值主張,是企業價值定位的具體實現。與傳統實體經濟注重商品質量、價格不同,廣義虛擬經濟中的交易內容方面更加突出品牌、題材等信息態的虛擬價值的重要地位及巨大作用,交易內容的形式更加多樣,其中平臺構建與交易越來越廣泛。交易內容包括產品、服務、整體解決方案、賺錢工具、交易平臺等。企業交易的內容會隨著企業交易目的、交易定位的改變而進行調整,這在企業轉型前后表現最為明顯。以蘋果公司為例,在蘋果公司轉型前后,其交易內容由以單純的蘋果手機等電子產品為主轉為以平臺建設及以產品品牌服務為主。在交易內容方面,同為電商的淘寶與京東、亞馬遜也各有不同,淘寶主要通過搭建平臺獲得收入,向商家出售的是用戶注意力;京東和亞馬遜則不僅提供平臺出售用戶注意力,還與購貨商及客戶直接進行產品的交易。

(5)業務系統。即交易方式,指企業如何與其利益相關者進行交易,是企業利用其核心優勢與交易伙伴進行交易的具體操作的方式,這是企業整個交易系統運轉的框架。企業通過業務系統確認各方角色,與利益相關者聯系起來,這個過程伴隨著企業價值的創造與分享。交易系統和交易內容沒有明確的對應關系,不同的交易內容既可以采用同樣的業務系統,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業務系統,相同的交易內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業務系統。渠道、伙伴關系是業務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義虛擬經濟中,由于各種類型的信息態的存在,業務系統也變得更加靈活。同樣是為顧客提供食物而獲得收入,有的企業選擇顧客根據菜單自行點餐的形式,有的企業選擇自助餐的形式,有餐館這種實體店的形式,也有通過網上外賣平臺提供食物的形式。同樣是銷售空調,格力選擇通過建立自己的品牌及專營店鋪銷售空調,屬于所有權交易;而其他諸如海爾等企業的空調則大多通過國美所建立的平臺進行銷售,屬于市場方式交易。國美也存在著兩種不同的銷售渠道,一種是通過傳統渠道即實體店鋪進行銷售,另一種是通過電子渠道即國美的網上商城進行銷售。由此可見,業務系統靈活多變,是企業交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6)盈利模式。即交易計價,從利益相關者角度看,交易計價涉及到成本和收入兩個方向,即交易的成本控制和交易的收入來源。成本控制就是企業控制成本的方式,收入來源是指企業如何獲得收入。成本支付及收入來源的主體和方式不同,企業的盈利模式也不同。傳統的盈利模式多為直線型,即企業銷售獲得收入,同時支付成本,如圖2中A圖所示。

在廣義虛擬經濟中,企業交易方式、交易內容等有多樣的表現形式,企業的盈利模式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直線型,形式更加靈活、復雜。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有一種三角型的盈利模式應用越來越廣泛。在這種盈利模式中,企業并不直接向服務的直接使用者收取費用,而是通過向需要利用企業平臺的第三方企業收取費用獲得收入,但原企業成本的支出多是為了向使用者提供服務以吸引更多的關注,以百度為例,如圖2中B圖所示。焦點企業、使用者、第三方企業三者之間互相依賴、創造和分享價值。開放多變的盈利模式會為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構建一個互利共贏、持續發展的價值網絡。

(7)關鍵資源與能力。即交易支撐,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之間交易系統的構建、企業交易目的的實現需要某些因素的支撐,這些因素就是企業的關鍵資源與能力。魏煒和朱武祥(2009)指出,企業的資源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需要的金融資源、實物資源、人力資源、無形資源、客戶關系、信息、公司網絡、戰略不動產等;企業的能力包括企業的組織能力、物資能力、交易能力、知識能力等。在廣義虛擬經濟中,企業在關鍵資源能力的形成中會更加重視信息、客戶關系、品牌等信息態的虛擬價值。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所擁有的關鍵資源能力構建業務系統,同時也可以根據已建立的業務系統等找到所需要的關鍵資源與能力,這時所需要的關鍵資源與能力隨著企業交易定位、交易方式、交易內容等要素的變化而變化,它們相互影響、相輔相成。企業在確認了交易系統各要素的形式后,考慮支撐以上交易所需要的關鍵資源和能力是什么以及如何形成、獲取所需要的關鍵資源和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步驟。如家在連鎖經營中利用其業務的可復制性及能力不可復制性將其競爭對手遠遠拋在后面,它的關鍵資源能力是它的服務質量及管理的高度標準化及統一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一区 | 黄色毛片在线看 | 国产综合网址 |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 五月天天色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美女网站 | 日日夜夜操天天干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 欧美视频二区 | 欧美极品在线播放 | 7799精品视频天天看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白人 | 毛片免费看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二区三区 | 午夜欧美 | 成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色av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播放 | 国产三级|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 | 成人羞羞国产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国内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日干天天操 |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四虎永久免费黄色影片 | 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和的一区二在线 | 国产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成人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精三区欧美精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最热 |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曝门 | 欧美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