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9 15:27:43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藝術的審美價值,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藝術;審美價值;情感;美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5-0087-01
一、藝術是人類的創造物
藝術是人所創造的美,它的審美價值就是一種好惡。假如說一切美都是人類無意識的創造物,那藝術則是人類有意識地根據美的規律創造出來的存在物。任何事物,它必須首先能使人感到美才可能成為藝術。離開了這個最基本的出發點,就很難理解藝術是什么。以往許多對藝術的定義之所以不確切,就因為它一開始就離開了這個最基本的大前提。那種把藝術和技巧混為一談的看法之所以寬泛和籠統,也因為它沒有抓住“美”這一根本的緣故。美不是一個自然客體,故不能采用像自然科學下定義的方式來加以界定,而只能采用直覺來把握。任何事物,它必須首先是美的,然后才有可能是藝術,這是藝術概念的第一個層次。
為了區別自然與社會現象的美,還應當界定藝術品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類創造,具有創造能力,是人類心智的成長。藝術品的出現,只是人類通過有意識的勞動實踐,對現實材料進行有意識的提煉。
繪畫和設計在所要達到的目的上是統一的。繪畫是通過藝術家的藝術創造力把其生活經驗用某種藝術形式展現給大家,目的是給人精神上的美感,使觀眾感受到藝術家的心聲。而設計藝術是設計師通過對人們生活的方式和習慣,結合美學因素而創作的,帶給人們實用與美觀的產品。然而,它們在工作方式和所運用的原理上又是對立的,設計師首先考慮的是功能性,其次才考慮美學的因素。而藝術家可以不考慮實用性而專門研究美學因素和個人風格,所表現的內容可以是抽象的,設計作品卻一定要有一個具體的內容。每一個設計師都應該了解自己創作的目的,明白作品的實用性和美觀性的主次。每一份作品都體現著藝術家的喜好,文化素養的理解,隨時隨地進行不斷的分析。
變革是藝術發展的唯一出路,而變革勢必會帶來沖突。任何藝術流派,哪怕再激進,但最少也要有藝術家的創作過程,有藝術最起碼的美。
審美價值離不開情感,情感是審美創作的動力、核心。情感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能激勵人們為實現自己的審美理想努力奮斗。真實是情感具有審美價值的基礎,藝術創作少不了真性情,連自己都無法打動的作品何談打動別人。一切物境皆虛幻,惟心所造之境為真實,所以審美境界的創構必須因心而得。
藝術的權威是捕捉住那剎間便會過去的情感,令它隨時可以再現,是把創作者自己個性的情感,打進別人的情閾里頭。藝術創造和審美欣賞是人之為人的一種必不可少的高級精神需求,也是借以超越自我、實現自我的重要方式和途徑。
三、藝術審美的民族性
對一個作品會有不同的審美體驗,闡釋各有差異。但是,在既定的歷史情境中的民族,作為一個整體,人們對藝術作品的審美體驗是會趨于統一的。
我們欣賞一件藝術作品,所使用的五官感覺本身就具有歷史文化因素的滲透,人的心理結構中就有文化傳統的力量。就是說人們對作品的感覺理解、審美意向、整體重建,大體上是按一個統一的審美方向。這是造成人們在審美方面具有民族的、文化的差異的重要原因。
為了我們的發展,首先要了解我們文明發展的軌跡,學習我們文明之中的精髓,思考如何從這些精髓中獲得發展,得到啟發來完善自己。一個不懂得思考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創造力的民族,所以中國的藝術家不應急于顛覆或批判原有的藝術,而應靜下心來好好挖掘,創造一些和自己有關和民族有關的作品,能夠表達出具有這個時代特征人文精神的現代藝術作品。
四、結論
新時代就會有新的藝術產生,藝術存在千差萬別、變化無窮的形式。作為一個藝術家首先要解決視覺的審美問題,必須要先知道如何表現不同的形象,經歷這個傳統的階段,等逐漸熟練后,他自然會有些想法,及對人生對審美對價值觀的思考,作品也就會發生變化。通篇下來,我的核心觀點就是藝術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要處理好藝術本質中的關系,就必須處理好人本質中的三種關系——也就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以及人和自我即自身信仰的關系。
畢加索說過,藝術可以洗滌自己的心靈和塵埃。如今,藝術的發展形式已經越來越廣,但好像離藝術的本質也越來越遠了,也許這也是藝術的一個特點吧。
參考文獻:
[1]藝術概論http://
(一)審美主體與自然、社會、人生的高度融合動畫原本是無生命的幻象,動畫家將自己對生命、人生、社會、自然的感悟、理解、思考,傾注在動畫之中,使無生命的圖畫仿佛有了思想,有了情感,實際上是動畫家自己的生命律動通過動畫形象顯現出來,才喚起了觀眾的共鳴。動畫家的生命律動體現在與自然、社會、人生的高度融合之中,體現在理性與情感的有機統一之中。
1·動畫家對大自然的生命體驗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法國哲人盧梭說:大自然就是藝術家……她永遠不會打消孩子們的夢。這些夢想正是動畫藝術的胚胎,它一旦成熟將在人們面前展現出大自然的壯麗、大自然的雄偉、大自然的溫柔、大自然的慈愛……動畫家在動畫片中所描繪的自然景象是自身對于大自然的生命感受、生命體驗、生命凈化的藝術再現。它吸引觀眾對美好的大自然產生向往、依戀和探求,于是更加熱愛大自然。海底世界的奇妙(《海底總動員》);江河之壯闊、峰巒之秀美(《山水情》);淳樸的田園風光給孩子們帶來的童趣(《龍貓》)等等,讓動畫家與觀眾通過動畫中的大自然景色達到了心靈的溝通、生命的融合。
2·動畫家對社會的責任和使命
社會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和精神需要(包括勞動創造、文化教育、審美享受、休閑娛樂等),人們也以自己的勞動創造回報社會、奉獻社會。動畫家對社會的回報和奉獻就體現在他對社會的責任和使命之中。也就是說,動畫家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感悟和體察人類社會的脈搏使之與自己的生命律動合拍,然后,將社會現實的情狀通過主觀的想象改造和變形投射到動畫的虛幻世界里,讓觀眾感到似真非真,亦真亦幻的心靈震撼,從而使動畫家的生命律動與觀眾的生命律動在夢幻的潛意識中達到了融合,激發起生命的活力。動畫世界主要是孩子們的世界,從這個角度說,動畫家以自己童真般的生命動力為孩子們創造著真、善、美的美好世界,完成著培育未來的社會使命。
3·動畫家對人生的向導作用
人生的價值目標是一個人行為活動的最終目的,它貫穿在個人一生的全部社會生活過程中,成為一個人全部思想活動和行為過程的內在動力。因此,動畫家創造的為理想而奮斗的動畫形象正是為青少年樹立了人生的目標和為之奮斗的典范形象。這正是《灌籃高手》、《夢幻街少女》等動畫片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
(二)審美主體的生命理性與動畫情感的融會統一藝術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情感,人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獲得自由;克服人性弱點也獲得自由,因而藝術情感是包含著社會歷史內容的情感,是人類普遍存在的情感通過藝術家的個人情感表達出來的。這種藝術情感是與理性、思想融為一體的。動畫藝術的審美價值正體現在理性與情感的結合與統一之中,動畫家的生命律動也表現在這兩者的統一之中。這里的理性,包括科學理性、教育理性和道德理性。這里的情感稱之為動畫情感(冒昧制造這一概念,意在強調動畫是藝術,就必須賦予藝術情感)包括兩層含義,其一,動畫家必須將自己的藝術情感傾注在動畫創作之中;其二,動畫作品中的每個動畫形象不論是人,還是動物、植物、物品、事物、現象,甚至是妖魔鬼怪也都應該賦予它們符合各自心理、性格和情境的情感,實際上是動畫家愛與憎、喜與怒、哀與樂等不同情感的外化。理性與情感之間并沒有無法超越的鴻溝,高度的理性必然激發強烈的情感;激越的情感也積淀為理性的思考。
1·科學理性與動畫情感的統一
科學是人類系統地反映世界、把握世界的基本形式,是揭示事物發生、發展的內在規律及其本質的方式。動畫家只有掌握了比較豐富的知識和科學方法才能以高度的理性認識宇宙、自然、人類、生命、社會等方面的規律和本質,也才能在有關科學題材的動畫創作中準確地反映出來。但是,僅止于此,并沒有達到藝術的層面,充其量不過是科普教材而已。現在有些科幻片、環保片不感動人,不受歡迎,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藝術情感。因此,動畫家必須用激情點燃理性,進行大膽地想象,預測宇宙的未來、人類的命運……創造出藝術化的科學寓言式的動畫片。《風之谷》、《幽靈公主》等正是宮崎駿的科學理性與藝術情感高度統一的產物,使觀眾在感情共鳴中獲得了科學的啟迪。
2·道德理性與動畫情感的統一
道德以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觀念來評價人們的各種言行和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道德也通過教育和社會輿論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習慣和傳統,規范著人的行為方向。動畫家正是以高尚的道德理性清醒地判斷各種各樣人、事、物的真假、好壞、善惡、美丑,從而產生愛憎分明的強烈情感,并將這種情感外化、物態化到動畫作品中去感染觀賞者,使原本帶有某種利害關系和實用價值的生活情感加以升華和凈化,使之超越功利目的,而達到審美情感的境界?!剁姌枪秩恕匪磉_的崇高的道德情感深深打動了各國觀眾。
3·教育理性與動畫情感的統一
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經驗的必要手段,教育對促進人的發展、提高民族素質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動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也承擔著重要的教育功能。動畫家從教育理性的高度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出于對孩子們的深愛,對國家、民族未來的深愛,將這種理性與情感融匯到藝術想象中去,創造出美妙的動畫形象,讓孩子們在喜愛和歡樂中得到心靈的陶冶、凈化和提升。有些動畫片把成人的說教通過動物等動畫形象說出來,完全失去了動畫藝術的美感,令人感到厭倦。美國的《芝麻街》之所以受到全世界孩子們的普遍喜愛,就是因為教育理性與動畫情感巧妙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們在享受著審美的樂趣中不知不覺地受到了教益。
二、動畫作品的審美魅力
(一)動畫藝術的審美張力
所謂審美張力,即是藝術品本身具有的內在審美價值在審美過程中被欣賞主體感受、體驗、發掘、思考而不斷呈現、擴張、發散出來的藝術魅力。
動畫藝術的審美張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第一,陌生化的動畫意象與人們慣常思維的巨大反差所形成的審美張力
在動畫銀幕或屏幕上出現的人物、動物、植物以及各種事物、環境、氣氛……,其造型、形態、動作、運動、色彩、聲音以及情節、故事等一切視聽影像都是觀眾在現實生活中未曾見過的、令人驚奇的、完全陌生的,因而,一下子引起觀眾的注意,并喚起觀眾尤其是青少年觀眾的極大興趣。
本來,人們對老鼠、鴨子之類動物非常熟悉,然而,米老鼠、唐老鴨之類的動畫形象卻給人無窮樂趣而惹人喜愛。人們看過中國和外國很多精彩各異的哈姆雷特的舞臺形象、銀幕形象和熒屏形象,對他們各有所長的表演感動不已,但決不會想到“獅子王”這樣的動畫形象也會如此令人震驚贊嘆。即使像《夢幻街少女》之類的寫實類動畫作品,盡管其中的人物是畫出來的形象,但也不是摹寫生活真實的畫法,如素描、油畫等,而是以夸張、變形的漫畫塑造出的動畫形象讓人感到陌生。至于動畫中的天堂仙界、海底龍宮,各種神魔鬼怪征戰廝殺的離奇故事,更是現實生活中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一般人恐怕連想也想不到。動畫藝術正是要創造這樣完全陌生的世界,與人們司空見慣的現實世界形成強烈對比,觀眾在兩相對比中感覺兩者差別愈大隨之產生的驚奇感就愈大,審美欲望就愈強,從中獲得的興奮和也愈多,這正是動畫藝術的審美張力之所在。
第二,動畫藝術創造出超常性審美的形態所構成的審美張力
1·優美感。優美的結構形態特征主要表現為和諧,這種和諧,是人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在配比上的協調。也就是說,構成優美的審美對象在配合比例上非常恰當,既能滿足自由馳騁的想象力,又能滿足嚴格按照心理內在尺度標準衡量的理解力,使兩者達到統一,給人以輕松、雅致而又心曠神怡的審美感受。這種優美感既表現在動畫片的劇作結構、形象設計和影像表現中,同時體現在影片的整體風格上。如《風中奇緣》在自然崇拜與現代文明的沖突中不忘抒寫印第安少女與英國青年的浪漫綺麗的戀愛故事;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是受我國近現代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的名畫《蛙聲十里出山泉》、《蝦》、《荷花蜻蜓圖》的觸發創作的。
2·崇高感。崇高,相當于我國古代美學中的陽剛之美。實際上,崇高體現了想象力和理解力在力量上的協調。就是說,想象力在審美空間上得到自由發展,顯示出一股壓倒一切的氣勢,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隨之,理解力也將“內在尺度”提到新的高度與想象出的審美對象緊密吻合,造成格外壯觀的協調,表現出粗獷、壯闊、恢宏、激蕩、剛健等審美特征,給人以驚心動魄的審美感受。例如象《埃及王子》、《風之谷》等動畫片就是以生命的憂患意識表現主人公向悲劇厄運展開決戰的勇氣和意志,在正義與邪惡的斗爭中雖然充滿了焦慮和恐懼,但仍散發著濃重的崇高氣概,最終仍是代表真善美的一方取得了勝利。顯而易見,動畫藝術在展現崇高的審美形態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3·悲劇感。動畫的虛幻和變形本性似乎不宜于創造嚴格意義上的悲劇,但是營造悲劇氛圍,渲染悲劇色彩還是不乏其作的?!剁姌枪秩恕穼⒃栋屠枋ツ冈骸沸麚P真善美的主題更深化為人性的掙扎與反抗,在激烈的性格沖突中隱隱透露著悲劇感。《獅子王》更把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哈姆雷特》中的人物性格悲劇做了淋漓盡致的角色置換。
4·喜劇感。喜劇感的突出特點是輕松愉快的笑,這種笑包含著同情感、智慧感和新奇感。喜劇作為一個審美形態,包含了多種因素,有滑稽、機智、幽默、詼諧、夸張、誤會等,因此,喜劇的笑也不是單一的,而是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笑,如嘲笑、理智的笑(機智)、輕松的笑(幽默)、同情的笑(反諷)。因此,“喜劇情感是一種強烈的生命感”,“它是緊張迅速、夸張的、生命力的顯現形成一個爆發點,引起歡樂和笑聲?!贝蠖鄶档膭赢嬈际窃谳p松愉快的喜劇氛圍中展開想象和故事。例如《小雞快跑》、《玩具總動員》等,讓人們在體驗主人公驚險刺激的經歷同時開懷大笑。
(二)神話元素的審美潛質
很多動畫作品都以不同形態滲透著或多或少的神話元素,顯現出一種特有的精神力量,神秘而崇高。神話,指“一個想象的故事”,其特質是“一個神秘的故事”。神話產生的思想基礎是萬物有靈觀念。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象人類一樣有思想、有心理活動、有感情,各種自然現象背后似乎存在一種超自然的偉大力量主宰著一切,這就是“神”。于是,原始人類按照自身的形象構想出各式各樣的神,并且認為是神的各種行為造成了各種自然現象。同時,人們還將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如動物、植物)、無生命的事物(如風、雨、山川、星體等)乃至抽象的概念(如邪惡、貧窮、善良、友愛等)都加以人格化,都看成是有生命、有意識、有感情,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意志行動的“人”,正是在這種原始思維的促使下產生了神話。
神話并不是原始人類的一種有意識的文藝創作,而是他們對自然界和社會本身所作的自以為真實可信的描述和解釋。但我們現代人卻從中看到了原始祖先是如何不屈不撓地與強大的自然力進行英勇斗爭,是如何對未來世界充滿了希望和美好的憧憬。正是這種對未來的希望和憧憬,喚起人們產生許許多多美麗的幻想,從而對社會發展具有一股強大的推動和鼓舞力量?!洞篝[天宮》中孫悟空不畏、敢于反抗的斗爭精神成為歷久不衰的經典。神話充滿了超現實的荒誕色彩和超自然的神秘性質,所以現代人可以從中汲取一些現代文明里所缺乏的精神營養。
(三)童話化的審美情趣
【摘要】一部動畫如果要使人賞心悅目,獲得美的享受,而且能在觀眾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力求動畫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如果要達到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且出奇制勝,就必須從動畫題材中的審美價值,動畫畫面中的審美價值,動畫造型中的審美價值,動畫色彩應用中的審美價值與動畫意境中的審美價值五個方面下功夫。這五個方面直接關系到動畫藝術的質量和水平,同時也關系到動畫藝術內容與藝術的科學統一。
【關鍵詞】動畫設計 藝術 審美價值
一、動畫題材中的審美價值
動畫片的題材是豐富多彩且趣味橫生的,因此一些“對生活敏銳的觀察”,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動畫片題材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人們在觀賞這一類的動畫作品中對生活色彩濃烈一些的是很推崇的?!缎◎蝌秸覌寢尅?、《牧笛》、《山水情》,恰恰是和生活貼的很近的作品。在這里,沒有妖魔鬼怪的相互廝殺,也沒有激光火炮太空大戰。清新、淡雅、親切、自然,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也是自然知識的普及過程,一個疑團的解開,孩子們得到了一點真正的知識,也獲得了那種解疑惑的快樂。他稱道的是這樣的提煉生活,這樣的創意,稱道的是妙手,才有此偶得。
二、動畫畫面中的審美價值
畫面是影視動畫中傳達視覺內容的媒介,所以以觀賞為主要目的的影視動畫最重要的因素莫過于畫面,一部動畫作品的品質主要取決于畫面的制作水平。動畫僅僅依靠畫面是不行的,還需要各種拍攝技法的合理運用。影視動畫是通過鏡頭的轉換來實現空間感的,在題材選定好的時候,就首先應該考慮到攝影機鏡頭的運動和鏡頭的剪輯。
在動畫中,各種視覺元素不是簡單的堆積,不是對一個特殊的攝影機角度、一個巧妙的移動鏡頭或者吊臂鏡頭本身的簡單追求,而應該是出于整體的視覺價值的考慮,將“動”與“畫”完美結合。因此,在動畫中,視覺語言的審美優劣會直接影響最終作品的視聽效果、節奏韻律、畫面美感等。
三、動畫造型中的審美價值
動畫藝術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它通過動作和語言,表達人物的豐富感情,采用夸張、變形、擬人等藝術手法將動畫造型設計為可視形象。動畫中的造型其實間接地反映了設計者的審美傾向,影視動畫占領市場的關鍵不只是技術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創造讓人眼前一亮的角色形象,因為形象關系到人物性格魅力的塑造,通過活靈活現的人物演繹出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好的藝術形象不僅僅是創造良好的商業收益,它還具有相當的審美價值。角色的形象設計如果要準確定位,就要深入挖掘角色的個性特征。動畫角色的結構比例、五官設計以及服飾的設計都蘊含著審美價值。
在角色造型的設計上,審美價值要與設計手法、整體效果科學統一。動畫的運動可以稱為“動畫表演”,具有擬人化、夸張化、簡約化、程式化等特點。而動畫造型的風格在現今社會,也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一個優秀的動畫角色造型的審美價值要與美術風格、性格特征、地域特征、民族文化、時代特點等方面息息相關,只有這樣,才能創造更多就要審美價值的動畫形象。
四、動畫色彩應用中的審美價值
在動畫設計中,應該領悟主體形象所具有的象征意義。應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色彩,從而形成一種氛圍來烘托主體形象,使之與表達的思想感情更加吻合。在進行動畫設計時,也要了解各種色彩的象征意義:紅色常象征著熱情、活潑、熱鬧、革命、溫暖、幸福、吉祥、危險;橙色常象征著光明、華麗、興奮、甜蜜、快樂;黃色常象征著明朗、愉快、高貴、希望、發展、注意;綠色常象征著新鮮、平靜、清爽、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理想、希望,生長;藍色常象征著深遠、永恒、沉靜、理智、誠實、寒冷;紫色常象征著優雅、高貴、魅力、自傲、輕率;白色常象征著純潔、純真、樸素、神圣、明快、柔弱、虛無;灰色常象征著謙虛、平凡、沉默、中庸、寂寞、憂郁、消極;黑色常象征著嚴肅、沉默、黑暗、罪惡、恐怖、絕望、死亡;
隨著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人們對色彩的體驗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摻雜人們主觀意識上的一些因素,使得色彩更加具有表現力。在動畫設計中,不同的色彩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就像紅色代表著喜慶,黃色代表著溫暖。色彩在動畫中的作用同樣也是無法替代的,動畫的制作過程中,色彩的運用可以有效地將動畫表現得更真切、更有內涵。動畫色彩的美學主要是通過人物、景色來體現的,合理的利用色彩有助于吸引觀眾的眼球。同時人們在進行色彩美學應用的時候,對主觀色彩的感受和解讀,自然會反映到動畫設計之中,這就是我們對動畫場景色彩應用的關鍵所在。色彩運用得自然與否,也是對整個動畫作品的畫面美感起到重要作用的,動畫作品中色彩的設計也要和它所處的環境相一致,在色彩鮮明的基礎之上也要增加必要的時尚流行元素,這也是色彩對美最好的表達。
五、動畫意境中的審美價值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意境,在于一種感覺,由藝術家通過藝術作品營造和表達出來。意境是動畫藝術的生命線,是動畫各種元素實現情景交融的體現,動畫制作者在制作動畫的過程中,對于意境的把握主要在于作者對動畫的靈感,換句話說就是創作感覺。制作者通過虛擬性的動態影像以及虛構的虛實場景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將觀眾不自覺地帶入一種獨特的審美意境,在動畫意境中感受獨特的光影現象,在這種與原有視覺景象和心理所形成的強烈的對比與反差中,增強了動畫受眾的好奇心與欣賞欲望,并使其審美想象力得到自由的發揮,迅速地融入動畫影片的藝術氛圍之中,構成審美意境。
關鍵詞:園林藝術;人工美與自然美;形式美與意境美;生態美學
中圖分類號:J01文獻標識碼:A
園林是人類生活環境的組成部分,具有美化環境、改善生態,供人游憩、休閑、觀賞、審美等功能。因此,園林藝術和建筑藝術一樣,是一種實用和審美相結合的藝術。中西園林藝術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并逐步形成了大致相同的園林類型。但由于社會歷史、生活環境和文化思想等方面的不同,中西園林藝術在造園思想、藝術風格和審美特點上具有明顯的差異。
近年來,對中西園林藝術的比較研究取得很大進展,但對中西園林藝術的基本差異和中國園林藝術的審美本質特征如何加以準確概括和深入認識,仍然有待探討。同時,在當代生態美學建設中,如何從中國園林藝術和美學思想中汲取有價值的思想資源,也是一個有待進一研究的問題。
一
關于中西園林藝術的基本差異和特點,多數研究者認為在于西方園林藝術較重視人工美,而中國園林藝術則較重視自然美,但也有學者認為“西方園林更重自然,而中國園林更重人為”①。產生這種不同看法,可能是研究者觀察角度不一樣。但我認為,如果從藝術風格上來看,說西方園林更強調人工美,中國園林更崇尚自然美,還是較為恰切的。因為藝術風格是藝術在總體上呈現出的獨特風貌。如果從造園指導思想、園林布局和構圖以及造園要素的利用和處理等綜合來看,那么,西方園林的典型形態整體上呈現為人為狀態的建筑風景園林,而中國園林的典型狀態整體上則呈現為天然狀態的自然山水園林。
首先,從造園指導思想上看,西方園林強調的是自然的人工化,使自然服從人為的規則、秩序和安排,看重的是由人工雕琢的美。17世紀上半葉,由法國園林藝術家布阿依索所寫的《論造園藝術》是西方最早的園林專著。它強調:“如果不加以條理化和安排整齊,那么,人們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東西都是有缺陷的。”②所謂“條理化”就是人工化。之后,法國古典主義著名園林藝術家勒諾特爾更明確指出,在造園中要“強迫自然接受勻稱的法則”③。其將人工美凌駕于自然美之上的傾向十分明顯。
反觀中國園林,在造園指導思想上強調的是順應和利用自然之性,使人工服從自然的天然形態和存在規律,崇尚的是天然之趣和自然之美。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典園林發展的重要轉折期,這一時期產生的自然山水園林,就是在追求“野致”、“有若自然”的造園指導思想下形成的。明清時期,中國園林美學思想趨于成熟,計成所著《園冶》總結造園指導思想,提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著名主張,強調人工須與自然相協調,以創造天然形態的自然之美為目標。他說:“園地惟山林最勝,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懸,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雹苓@顯然是將天然之趣放在人事之工之上,與勒諾特爾的主張形成鮮明對比。
一、對藝術歌曲的審美價值
1.藝術歌曲的領域及地位
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經常會把一些藝術歌曲及一般的歌曲相聯系,把一般歌曲錯誤的理解為藝術歌曲。藝術歌曲是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的音樂寶物之一。因為它具較高的藝術價值和令人久久不能忘懷的魅力,再奪世界各國音樂家和大院校的崇高敬佩和大力支持。藝術歌還應該得到外來佼佼者的贊揚和它本身有著無懈可擊的迷人光彩。后來,培養出了許多歌唱藝術家,文學教育家把藝術成品推向時代的尖端,已存在的價值和魅力影響著越來越多熱愛藝術的人們可以延伸藝術的道路,挖掘藝術的財富。
2.藝術歌曲是詩歌韻律和音樂帝國的聯絡
藝術歌曲在聲樂界視為音樂圣典,它是很多著名音樂藝術家的汗水和結晶。作曲家內心深處的涵養造就了藝術歌曲今日的成就,藝術向往著自由,擺脫了殘酷的面容,在僅有的空間發揮創作靈感,譜寫歌曲的廣大流傳。在過去變革時期,許多才華出眾的大藝術家,浪漫主義詩人,思想家,哲學家,都脫穎而出,他們常以對聯結合的形式去擴思一些自己空間的思維想法,對藝術的看法以及它存在的價值、觀點。并以細膩的思想感情去抒發它們在藝術領域界中的整體水平和審美價值。他們把古典樂派、歐美樂派、中西方音樂與民間音樂藝術的美聯系在一起。為未來的音樂藝術歌曲開辟了輝煌的道路。真實的藝術情感表露于內在美,外在美相結合,借景而抒發對藝術的內在情感。為此,我們應該著重于加強擴大文化素養和科學內涵的知識,豐富自身存在著的文化素養,充實自己的精神涵養,提高對藝術界的欣賞水平和觀察力。
3.藝術歌曲的風格式樣
藝術歌曲無時不在表現著人們對音樂藝術的真實情感,藝術歌曲逐漸成為人們在處理情感時的一種選擇去向。比如細嗓子,朦朧的思緒情感,藝術表達者不追求夸大其辭的聲音。而應該用純實,并氣息控制發出的正確聲音來演唱。藝術歌曲本身具有并可比擬的高雅、純潔的美感和崇高的藝術價值來源于深厚的文化涵養。熱愛藝術的人們,不僅要正確地把握藝術的情感再現,更重要的是內心境界的文化修養之宜。如果做到以上這些要素,聲樂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得到認可,從而豐富了藝術的內涵,同時擴大了聲樂在國界中的不同凡響及重要性。
二、藝術歌曲在教學過程中的處理,應用和經驗
1.藝術歌曲被藝術者的修養,范圍
在生活中,音樂和語言息息相關,有時候音樂更能直白的表達人的思想感情,生命就像音符的跳動,每一個音符都注視著生命給予的氣息,產生了思維性對藝術的認識和見解。所以,真正的藝術作品,是把藝術者自己的心靈滲透到靈魂深處,追溯著音樂的真實情感,散發的音樂的情懷,藝術的意境。一首篇幅較短的藝術作品,曲調簡單,減少了復雜性,從而在人們內心無疑不是一首簡單的曲目,以至于降低了對藝術歌曲的重視度,當我真正挖掘藝術曲目的廣度和內涵時才會發現它原來是一首別有韻味的創作。有些曲目贊美抒發愛情表露出作者的真實情感;有的細膩委婉;有的剛硬淳樸,樸實,在一念之間變化,旋律把握自由,音樂對詩歌韻律是千變萬化,絢爛多彩的。在一些大型音樂會中常出現假唱現象,表示無伴奏,純人聲演唱,表現出人物在表達藝術作品時的不同情感,音色,力度以及相對應的風格。對待藝術作品,我們要學以致用,把學到的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去。才能得到在藝術境界的豐富內涵。在我們教學的過程中必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在藝術作品中把握節奏和旋律的變化。在樂器伴奏中常以三連音式出現,略顯出藝術作者的空曠和神秘感,然后表現出主題旋律的韻味,要做到穩,歌唱的準確性以及音色的柔和度。
二是氣息的控制。藝術者表達情感時是離不開氣息的,由強到弱,又由弱到強,氣息的運作是情緒帶動的基礎。在換氣時,氣息要做到平穩,不慌張,深沉嘆氣,換氣時要與歌曲的情感緊密相連,這樣在換氣時才能與藝術作品的情感融為一體。
三是在歌唱時對聲音的把握。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并正確的掌握歌曲的深刻內涵和藝術風格,表達的情感與歌曲的本身情感對號入座。比如歌曲暗帶悠揚,必采用悠遠朦朧的聲音加以表現,音色不需要太洪亮,也不需多么低沉死板,在悠遠的意境中運用有穿透力的聲音是再適合不過了。
2.了解藝術歌曲中的風格
音樂的領域對藝術歌曲的教學意義有著不可輕視的影響力,每一位學者和教師都應具備很高的素養。教育我們靠豐富的經驗處理藝術作品,并將之運用到藝術作品中,處理好不同的藝術風格,理解和掌握藝術的內涵,豐富聲樂教學中的藝術性,審美性,色彩性和民族特色性。
3.人格在藝術歌曲中的發展
著名詩人歌德曾說:“沒有偉大的人格就寫不出偉大的風格”這句話豐富的概括了藝術領域中的學習和教導。藝術歌曲是用歌唱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抒發的愛來深刻體現出樂思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