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免费一二三区_成人在线一区二区_日本福利网站_欧美大片高清免费观看_欧美视频区

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綜合素質測驗范文

綜合素質測驗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09 17:41:45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綜合素質測驗,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綜合素質測驗

篇1

綜合素質系指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知識水平和各種能力。全面提高中專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中專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最根本的教育目標。

筆者原從事基礎教育工作,剛到__能源技術學校掛職時,深深感受著“學生綜合素質較差”的現象。一年多來,由于分管學生工作處和招生就業辦兩個處室的工作,需要處理發生在學生之間、學生與班主任和教師之間、學生與學校之間的矛盾與問題,經常與一些學生、家長、班主任、教師進行個性化交流,對中專學生的綜合素質似乎有了一些的新的認識。

由于中專學生與考入高中或大學的同齡同學在家庭環境、生活態度、文化知識基礎、學習習慣與方法、社會關愛度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果在中專學校不及時進行矯正或彌補,這些差異不僅不會縮小,反而還會拉大。中專學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切切實實地關注、提高和正確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

為了解中專學生入學初和在校學習一段時間后的綜合素質情況,筆者曾在20__初對20__年秋季入學的初中專進行了簡單的調查,以下是相關調查的內容和統計結果:

(一)學生入學時學習情況調查(初中專47人,第一學期末)

你的中考(高考)成績位列同班同學 你最不喜歡的學科是 你最喜歡的學科是 你認為你考試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是

較好6人,中等34人,較差7人 英語18人,物理14人,數學9人,其他6人 體育14人,語文18人,政治9人,其他6人 貪玩25人,學習方法不對14人,很笨4人,其他4人

(二)學生學習興趣發展性調查(初中專47人,第一學期末,百分比)

你到我校來之前的學習興趣如何 你到我校來時對學習是否有信心 你目前對在我校的

學習是否感興趣

有興趣 一

般 不感興趣和的主要原因 有

心 一

般 無

心 有興趣 一般 不感

興趣

學了沒有 用 上課枯燥乏味 學習成績不好 其

6.4 34.0 6.4 12.8 29.8 10.6 46.8 25.5 27.7 14.9 44.7 40.4

(三)學生課程學習過程調查(初中專47人,第一學期末,百分比)

課前預習 課后復習 作業量情況 作業態度

經常預習 有時預習 從不預習 經常復習 有時復習 從不復習 太多 一般 較少 獨立完成 有時參考 經常抄襲

4.3 21.3 74.4 31.9 51.1 17 31.9 55.3 12.8 38.3 40.4 21.3

(四)學生課堂學習狀態調查(初中專47人,第一學期末,百分比)

上課注意力 上課聽懂程度 課堂思考問題情況 參與課堂活動機會

始終專心 有時專心 不專心 都能聽懂 少數幾次不能聽懂 總是 聽不懂 始終積極思考 有時思考 從不思考 較

多 一

般 很

21.3 40.4 38.3 4.3 74.4 21.3 25.5 44.7 29.8 6.4 55.3 33.3

(五)學生學習環境情況調查(初中專47人,第一學期末,人)

家長中最高

文化程度 家長對你的學習

是否關心 班主任對你的學習是否關心 教師對你的學習成績是否關心

大專以上 高中 初中以下 很關心 一般 不關心 關心 一般 不關心 關心 一

般 不關心

2 36 9 14 26 7 9 32 6 10 24 13

(六)學生日常行為調查(初中專47,第一學期末,人)

當同學在校園內丟棄紙屑和食品包裝盒時 當關系很好的同學與其他班同學發生爭執或打架時 你是否愿意擔任班干部 你班上的同學是否都能做到不講臟話

能制止 能清理 其他 勸止 協同 其他 愿意 隨便 不愿意 可能 有可能 不可能

26 18 3 26 16 5 32 12 3 5 22 20

(七)學生自我發展需求調查(初中專47,第一學期末,人)

你認為我校學生最需獲取的是(知識與技能): 你最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

興趣小組是(興趣與愛好) 你期望畢業后第一年能夠獲取的月平均收入是(元)

紙筆成績 專業技能 其他 太陽石文學社 舞蹈或健美操 吉他小組 橋牌小組 科技小組 某項體育小組 20__以上 20__-

1500 1500以下

13 31 3 5 12 4 3 14 9 5 32 10

(八)學生課外時間應用情況調查(初中專47,第一學期末,人)

星期日,你班(男、女)同學最喜歡的兩個項目是

上網 加餐 逛街 打牌 看書 會友 睡覺 文藝 體育 兼職 其他

男同學 29 8 1 10 5 10 10 3 2 1 15

女同學 21 3 17 3 8 3 8 2 2 8 19

(九)學生對交友的選擇性調查(

初中專47,第一學期末,人)

你最佩服與你關心最好的同學的哪兩個方面?

人品好 學習好 體育強 愛好多 能力強 長相好 舉止優 夠朋友 零用錢多 其他

16 8 4 12 6 2 3 18 12 13

(十)學生對綜合素質評價的認同性調查(初中專47,第一學期末,人)

對學校出臺的綜合素質考核管理辦法,你的觀點是(可多選)

你是否贊同實施綜合素質量化考核? 對綜合素質量化考核評分細則,你認為是否科學? 對已經實施的月操行量化考核,你認為是否公正? 你認為你在校學習的兩年內,能否獲取100分? 你認為考核分數是否應與推薦就業掛鉤?

贊同 不贊同 科學 需改進 公正 不公正 能夠 危險 應當 不應當

38 9 32 15 27 27 29 18 22 25

限于篇幅,筆者未對上述各項調查統計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但從上述各項調查統計數據可粗略看出以下幾點:

1、中專新生在文化課成績上的自卑感很強。入學時的學習興趣和信心是較強的,期望在專業技能上有所提高。中專學校教師對學生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過程的關懷仍需要加強。

2、中專學生的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強的,自我表現意識是較強,需要加強德育工作。

3、中專學生更需要對其在德、智、體、美等諸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不唯一以學習成績論高低,不唯一以一時的違紀行為論長短。但學生對自己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很擔心,更擔心與推薦就業掛鉤。

二、學生綜合素質量化考核的基本方法

對中專學生進行綜合素質量化考核,旨在克服中專學生在初中或普通高中階段單純以學習成績為評價手段的缺陷,真正從德、智、體、美和勞動技能等諸多方面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在中專學校的發展過程和發展水平,逐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建立起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企業用工需求為導向的新的競爭體制和氛圍。

20__年上半年,__能源技術學校實施了學生綜合素質量化考核的管理辦法,其主要思路是:

1、側重于學生的學業成績和操行評定兩個方面。通過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考核,強化每門課程的教學過程管理和學生學習態度的引導。通過對學生操行的量化考核,促使學生在思想品行、日常行為、體育、勞動衛生、文藝宣傳等方面能夠真正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每學期結束后一周內,教務處和學工處將每位學生的各按百分制的學業成績和操行考核分數提交至學校。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綜合素質考核分數中,學業成績分數占60%,操行量化分數占40%。

2、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分數與學生評優和推薦就業掛鉤。對學業成績或操行考核分數在80分以下的,不得參與學期或當年評優和評獎。學生頂崗實習前,招生就業辦應按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綜合素質考核總分數由高到低的次序進行就業推薦。

3、若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沒有達到規定的數量(高中一年半制:20周;高中二年制:35周;初中三年制:50周),或經補考后仍有兩門及以上課程不及格,或有嚴重的違紀行為的,學校不予推薦到企業頂崗實習或就業。若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受到警告、記過、留校察看等處理,或有經常吸煙與酗酒、打架、賭博等違紀行為,或多次不參加班級與學校所組織的集體活動,經多次教育仍不能改正的,學校不予推薦到企業頂崗實習或就業。

4、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期間,招生就業辦應與企業共同制定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的綜合素質考核辦法。實習結束前,應參與企業所組織的正式用工前考核。對在實習期間擅自離崗或被企業開除的學生,學校不再推薦就業。對思想品德、職業技能、工作態度較差和具有損害學校名譽行為的學生,即使企業愿意留用也應要求企業予以辭退。

5、為保證將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工作落到實處,切實發揮綜合素質考核對學生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充分體現考核過程的公平、公正,學校成立了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工作領導小組。每月初學校工作例會上,教務處和學生工作處應通報學生上一個月的學習狀況和操行量化考核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學校學生會和團委應及時收集同學們對綜合素質考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將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工作作為參與學校管理工作的重點之一。

三、學生操行量化考核實施細則

如前所述,中專學生綜合素質量化考核可分學業成績和操行成績兩個方面,由于我國基礎教育在學生學業成績考核方面有完整的方案和成熟的評價體系,即便是在中專學校,以學生各門課程的平時和考試成績為基礎的學業成績評價工作難度較小,公正性和客觀性也較強。綜合素質量化考核的難點主要在操行量化考核的組織與實施方面。為此,__省能源技術學校在原學生操行評定實施細則的基礎上,重新修訂了操行量化考核實施細則:

―――――――――――――――――――――――――――――――

__能源技術學校學生操行量化考核實施細則

為加強德育工作,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鼓勵學生發揚優點、改正缺點,根據《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守則》、《中等專業學校學生行為規范》和學?!秾W生綜合素質考核管理辦法》的規定,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學生操行量化考核標準

學生操行量化考核的主要內容是學生思想品行、日常行為、體育、勞動衛生、文藝宣傳、自我管理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情況。

學生操行量化考核分數按學期評定,基本分為100分。在基本分基礎上,設定加分和減分因素。根據平時考核記載情況和學期結束時的綜合評議,核定每位學生的操行量化考核分數,再行確定每位學生的操行等級(優:90分及以上,良:75-89分,及格:60-74,不及格:60分以下。)加分和減分條件如下:

(一)加分條件

1、無請假、曠課(操、自習)、遲到、早退現象,按月加2分。

2、承擔教室、宿舍衛生值日,檢查評比有一半及以上為優,其余為良的,按月加2分。

3、能積極參加學校所組織的政治理論學習和其他相關學習活動且筆記齊全的,每學期加2分。

4、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公益勞動且表現較為突出的,每學期加2分。

5、能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文體代表隊,堅持經常訓練的,每學期加2分。

6、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競賽活動獲一、二、三等獎的,分別加3、2、1分。在市、省和國家獲獎的,加分加倍增加。同一項競賽活動按最高獎項加分。

7、能積極參加班級或學校組織的各項課外活動,表現較為突出的,每學期加2分。

8、班委會、團支部和校團委、學生會等學生干部,能夠切實履行職責,受到廣大同學贊譽的,每學期加2分。

9、在校內外做好人好事,敢于同壞人及不良傾向做斗爭,且受到學校公開表揚的,酌情加2—5分。

10、被評為學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的分別加3、2、1

分。獲得市、省和國家上述稱號的,加分加倍增加。同一稱號按最高級別加分。

(二)操行減分條件

1、參加升國旗儀式,衣帽不整潔、說話、或做其它事情的,每次減1分。上課(或自習、勞動、實習、集會、集體活動、政治學習)遲到(或早退)的,每次減1分。

2、無故缺早操,每次減1分。無故曠課,每節課減2分(晚自習按二節課計算)。未辦理出門證,采取翻越圍墻等方式擅自外出的,每一次減5分。無故外宿一次減5分。

3、事假(直系喪事除外),每半天減1分(不足半天按半天計算)。

4、上課時,不遵守課堂紀錄,影響他人學習的,每次減2分。晚

自習時高聲喧嘩、下座位影響他人學習的,每次減1分。

5、就餐插隊、亂扔饃塊、亂倒飯菜,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果皮或紙屑等臟物,濃妝艷抹、戴首飾、穿高跟鞋、穿奇裝異服,在公共場所穿拖鞋,男生留長頭發等不文明行為,每發現一次減1分。

6、午睡時間和晚上熄燈后,高聲喧嘩、歌唱、彈琴、打牌等影響他人休息的,每次減1分。私接電源,使用電爐的,每次減2分。

7、損壞公物、花草樹木和學校其他設施的,每次減2分。

8、所值日的教室、宿舍環境衛生檢查被評為差的,每次減1分。

9、學生干部對工作不負責任,有失職或包庇錯誤的,每次減1分。

10、吵嘴、罵人,每次減1分。打架斗毆,每次減5-10分。

11、進入營業性舞廳,看書刊、錄像,搞迷信活動的,每次減5分。

12、凡受到學校公開點名批評的,每次減10分。

13、有以下情況之一者,操行量化考核等級評定為不及格:

(1)有違反四項基本原則言行的;

(2)受到學校紀律處分的;

(3)有偷盜行為的;

(4)打架斗毆致人傷殘的;

(5)在校期間談戀愛、造成不良影響的。

二、學生操行量化考核實施辦法

每學期結束后一周內,各班主任應將每位學生的操行評語、學生操行考核量化分數、操行等級以及相關原始考核記錄提交學生工作處。學工處檔案管理人員應及時將學生操行量化考核相關材料存入學生檔案之中。

在實施操行量化考核時,應遵從以下原則:

1、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根據考核標準,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用全面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實事求是地分析和評價學生的優缺點。對考核分數和等級較低的學生,應幫助其改正缺點、發揚優點。

2、堅持民主評議的原則。既要充分發揮班主任在考核評定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實行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等民主評議方式。在評議的過程中,應征求任課教師和宿舍管理人員的意見。對學生的意見既要尊重,又要引導,防止壓制民主或放任自流的現象發生。3、堅持平時考核和集中評議相結合的原則。要充分發揮班干部在平時學生操行量化考核中的作用,注重學生日常行為記載,加強操行量化考核的過程管理。

三、學生操行量化考核分數的應用

1、班主任應將每學期學生操行量化考核分數和等級以及操行評語通知到學生家長,充分發揮家長在學生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學生操行量化分數與評定獎學金、評優等相結合。學生操行量化考核等級為優的,可評為三好學生;良以下的,不能享受獎學金。

3、學生在校期間各學期操行量化考核分數經匯總后為不及格的,不予畢業,按肄業處理。

4、結合學生學業考核成績,在學生頂崗實習前,將學生各學期操行量化考核分數匯總后提交到招生就業辦,結合學生學業考核成績,作為學生就業推薦的主要依據。

四、學生綜合素質量化考核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__能源技術學校實施學生綜合素質量化考核已近一年,從目前實施的情況來看,還有很多需要改進與完善之處。在本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筆者就這一課題征求了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相關教職工的意見,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生綜合素質量化考核與平時的教育教學管理過程結合度不高。綜合素質量化考核實施的客體在學生,但管理的主體在教職工。一方面,學校教職工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實施學生綜合素質量化考核工作的重要性。例如,一些班主任雖然在前期逐月對本班學生進行了量化考核要素的記載工作,但在后期不了了之。一些教師平時總認為自己缺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管理的手段,但在學期結束時卻不能合理將學生平時課堂學習的狀態體現在本門課程的考核成績之中。

2、學生綜合素質量化操作考核過程似嫌繁瑣。對課程教師來說,要全面的評價學生一門課程的基礎水平、現有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學力發展水平,必須對學生平時的課堂教學出勤率、學習態度和學習精神等情況進行記載和調研,需要耗費教師很多的精力。對班主任來說,要逐月記載學生操行考核所需要的各類日常行為要素,即使是最大化地發揮班干部的自我管理作用,班主任仍需花費很多的心血,尤其是充分發揮綜合素質量化考核的矯正作用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班主任老師還應當具有較強的教育管理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篇2

【關鍵詞】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

素質本來是生理學上的概念,是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點?!掇o?!分袑λ刭|一詞進行了引申,指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在素質教育中,素質是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在環境和教育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組織的要素、結構及其質量水平,既指可以開發的人的身心潛能,又指社會發展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結構中的內化和積淀,既可指人的個體素質,又可指人的群體素質。本文對于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設計主要是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頒發的《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試行)》、《大學生行為準則》、《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等進行,同時結合新時期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時代社會對于大學生各項能力的要求進行系統設計。

一、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內容

21世紀的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和機遇,有人說21世紀國家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而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那么,具備有怎樣素質的人才是高素質的人才呢?武昌理工學院趙作斌教授提出了成功素質教育理念,是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全新探索。所謂成功素質教育是指,以促進大學生的成功為根本目的,專業素質教育與非專業素質教育同步推進,通過全面培養學生的五大體系素質和學生個性的充分開發,培養學生的成功素質,消除失敗因子,促使學生學業成功與就業成功,并為其今后的創業成功和事業成功奠定素質基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成功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明確為成功素質,成功素質包括專業素質和非專業素質兩個方面。首先,專業素質是基礎,非專業素質要與專業素質同步推進,共同發展。非專業素質包括成功素質五大體系所規定的素質。在觀念體系中,主要培養人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敬業精神、拼搏精神、創新精神;在品格體系中主要培養成功素質的品格;在方法體系中,主要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學習方法和正確的操作方法;在能力體系中,主要培養成功素質的十大能力;在知識體系中,主要培養基本自然觀念知識、基本方法知識、基本技能知識、基本自然科學知識、基本文學知識、基本社會知識等。

二、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建構的原則

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的建構既要在素質教育理論和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同時也要全面地反映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綜合素質。素質教育的測評體系就是將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規格轉化為具體可操作的指標體系,這種測評體系是實施素質測評以及評價素質教育績效的依據。

1.導向性原則。素質教育的目的是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素質測評的目的就是服務于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使學生的觀念、品格、方法、能力、知識等各項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此,素質測評指標體系的設計要具有“導向”的作用。一方面要體現黨在新時期的教育方針和政策,體現新時代對于大學生各項素質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引導大學生明確自身發展的方向達到合格的標準。

2.全面性原則。素質測評體系中的各項指標必須全面客觀地反映素質教育的要求,體現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能從多個層面、多個方向、多個角度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以及學校組織的各項素質教育活動的成效。全面性是建立素質測評體系的基本要求,但全面不代表需要把所有影響素質養成的因素都一一羅列加以考慮,而是將這些因素根據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進行科學的篩選,將主要反映素質教育發展和要求的關鍵因素作為指標列入評價體系。

3.可操作性原則。素質測評中的指標體系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對于檢驗素質測評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非常重要。指標體系的設立要堅持客觀性的原則,同時要考慮各項因素的可測性,定量和定性相結合。每一個指標項目要求簡潔明了,盡量減少抽象化和概念化的表述。對于評價指標最后結果的統計方法要簡單易行,便于操作。

4.創新性原則。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高校學生工作者要具有創新意識,素質教育理念下培養的學生也必需具備有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在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建構的過程中,利用素質測評的導向性,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發揚學生自我教育的意識,通過對于指標體系的科學設計,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素質。

三、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建構的構想

傳統教育觀念認為,大學教育就是專業教育,專業教育就是專業知識以及相關技能的教育。隨著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專業素質已經不能全部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更加強調將專業知識通過各種途徑內化為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綜合性能力,做到知行合一。根據成功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大學生綜合素質包括專業素質和非專業素質兩個方面,根據成功素質的五大體系,即觀念體系、品格體系、知識體系、能力體系、方法體系來評價學生,來設置評價指標。這種評價方法突破了以往傳統單一的測評方法,采用考核與考試相結合、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校內和校外相結合、技術測評和主觀測評相結合的方法,提高測評的信度和效度。

1.通過建立素質學分制,將對于學生的素質測評納入學制的基本框架內,用綜合素質學分的形式來評價學生成功素質狀況的學生評價和學籍管理制度。素質學分制要求學生獲得培養計劃要求的標準學分才可以畢業。在素質學分設置上充分體現對于學生素質的要求,同時,通過開設素質理論課與素質拓展課的形式,讓學生自由選課,對于課程管理實行必修和選修制,允許學生提前或者推遲畢業。在學生平時的表現中,充分發揮素質測評的科學性和引導性,設立素質表現學分。對于學生在學校的各項表現,例如,擔任學生干部情況、課內外參與活動情況、獲得校內外各項榮譽的情況、校內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表現情況等等,都可以通過行為表現學分加以規范和測評。

2.測評體系的建構以指標結構、內涵、權重為重點,建立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在測評體系中設置多級指標,明確各級指標的從屬關系,反映其內涵。明確各級評價指標的評級內容及方法,加強其可操作性和規范性。對于各項指標的權重要經過科學的測量和計算。素質測評的參與人員也是決定測評公正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對于參加測評工作人員的工作也要進行規范。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人員可以采用四種形式,分別是平時的考核、自我小結、民主評議、輔導員(班主任)。根據平時考核、自評、互評、師評,各班成立以班干部為主體、輔導員進行組織和監督的測評小組,對每一位學生進行綜合考評,給出最后的結果,反饋給每個學生。

3.測評結果的處理要體現素質教育的宗旨,要全面衡量、鼓勵自我成長、自我教育,激發學生創新創造的熱情。測評結果可以作為每年評優評先的依據,對于基本素質學分不達標者不能參加各級各類獎學金的評選。為了鼓勵學生創新和創業,對于有創新成果或者是創業成功的學生,學校應該給與特別的表彰和獎勵,還可免修相應學分的課程,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測評的結果還可以定制素質測評證書,作為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表現的依據,同時也可以用于給用人單位進行推薦的依據。激發學生夯實專業素質,發展非專業素質,發揮個性特長,開拓創新,適應時展的需要。

參 考 文 獻

篇3

論文摘要: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當具備較強的個人綜合素質與教研能力才能做好幼兒教學管理工作。文章以幼兒教師整體素質提高為話題,分析了新形勢下幼兒教師綜合素質提高策略。

對于幼兒教師來講,隨著社會的發展,幼兒教師已經逐漸由教育屬性演變為服務性教育屬性。面對著新形勢的要求,幼兒教師舊有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均不符合當代幼兒的發展。因此,作為幼兒教師應當精于本行,不斷地學習與總結,以此提高自身與時俱進的思想文化水平。筆者認為,幼兒教師綜合素質水平提高策略應當著重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強化自身知識運用能力

目前的幼兒教師,許多都是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在學校,這些教師接受過最先進的幼兒專業理論知識。包括在心理學、衛生學、教育學等專業理論知識和音、體、美等等藝體知識。但是總表現上來看,由于自身實踐經驗運用不足,所致部分剛畢業的幼師不能橫全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不會用專業理論知識加以利用,在幼兒教學中遇見障礙。

1.1知識結構不夠合理

在工作實踐中表現為對幼兒的一些提問把握不準,回答模棱兩可:對幼兒錯誤的回答也不能給予正確合理的糾正,尤其是涉及天文、地理、生物等專業領域的問題,更無從回答甚至束手無策,滿足不了科學教育的需要。

1.2教育科研水平不高

有些教師不習慣于用幼兒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觀察幼兒,開展個別教育,也不善于通過觀察、測量、記錄分析幼兒的發展。對如何進行科學素養的教育也缺乏研究,方法簡單。也不能很好地發揮家庭、社區、幼兒園三結合的教育功能開展科學教育,不善于創造性應用誘導的方式啟發幼兒從小培養科學意識,使幼兒科學教育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2 提高科學教育的能力

對于幼兒教師來講,從小開展科學教育不但是幼兒教育目標的要求,同時也是從小培養幼兒科學知識能力,開闊它們視野,培養他們對科學的極大熱情與積極探索的興趣。幼兒教師開展科學教育,應當從以下方面來提高自身開展科學教育的能力:

2.1掌握科學基礎知識

幼兒的科學啟蒙要求教師具備扎實、廣博的科學基礎知識。只有不斷學習,花時間去潛心鉆研,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從生活中、從科學文化的學習中吸取一切優良的知識,才能不斷充實完善自己。還要學習關于生活科學、趣味數學、動物飼養、植物栽培、氣象學等多領域的基礎知識。通過不斷的學習,將多門學科知識整理、綜合、融會貫通,形成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幼兒認識科學現象,理解科學知識。

2.2增強科學實踐能力

幼兒科學啟蒙教育主要是操作性的體驗活動,這就要求教師應具備較強的科學實踐能力,能夠引導幼兒開展科學小實驗。例如在科學活動“磁鐵本領大”中,教師提供了多種幼兒平時經常接觸到的小玩意,如別針、紐扣、串珠、螺母、小木棒等,引導幼兒進行實驗操作,幼兒發現,磁鐵“走”,“它”也“走”,了解哪些東西會跟著磁鐵“走”,同時引導幼兒思考:別針掉水里了,不伸手進水里,怎么把針取出來,培養幼兒愛思考的好習慣。

2.3把握科學教育契機

教師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細心觀察幼兒活動,把握好教育的時機,保護好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為他們的好奇心創設一個寬松、自由、接納的環境。積極培養幼兒的發現意識,將身邊的點點滴滴轉化成有趣的探索活動。教師要做科學教育的有心人,深入細致地了解每一個幼兒,引導他們參加到科學活動中來。對于那些對科學活動沒有興趣的幼兒,要創造條件,讓他們有更多的參與活動的機會,使他們獲得在探索中有所發現的成功體驗,激發他們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如,孩子們都喜歡玩玩具,在科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有意識地提供電動遙控汽車、機器人、指南針、望遠鏡、萬花筒等玩具,激發幼兒主動參與到自己喜歡的科學探索活動中,獲取科學經驗,感受到發現、成功的快樂。

2.4開發幼兒科學興趣

教師要善于選擇、設計與幼兒生活密切聯系,并貼近幼兒認識水平的科學教育內容,營造操作性強的氛圍,激發幼兒的科學興趣,鼓勵和支持孩子們發現和探索更多有趣的事情,引導幼兒運用科學知識解答和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得到更多的知識。可以創設自然角、科學區,通過參觀、種植、飼養、小實驗等活動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提供一些操作性強的材料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獲得最直接、量具體的經驗,經歷科學發現的過程,從而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科學活動“變變變”中,教師選擇了多種幼兒感興趣的、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如“會變的橡皮泥”、“七彩肥皂泡”等,讓幼兒通過觸覺、視覺來、“玩玩”、“說說”,觀察、感受事物的變化,體驗探索成功的樂趣。

3 善于評價性教育

評價是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既是對上一階段教育效果的測定,又是制訂下一階段教育計劃的重要依據。而觀察是評價的開端和基礎。全納觀察、評價是指觀察者以一種接納、不排斥的態度客觀、公正、平等的對所有兒童進行觀察和評價。

篇4

關鍵詞: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制約性因素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05004102

1河南省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必要性研究

1.1環境壓力要求河南省必須對能源消費總量進行控制

河南省的能源消費主要是以煤炭為主,煤炭在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廢物,這些廢棄物會污染土壤、水體和大氣。煤炭燃燒以后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煙塵等物質,造成大氣污染。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很多化石能源燃燒產生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毒性很大,長期吸入可能會嚴重損害人的身體健康。尤其是,化石能源產生的二氧化碳能改變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濃度,造成溫室效應,引起全球氣候變暖。自我國步入工業化以來,CO2排放量就長期居于全球前列,預計到2020年,CO2排放量將會是2000年的2.5倍。長此以往,勢必會嚴重擾亂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因此,實施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是提高環境質量的重要環節,勢在必行。

1.2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基本要求

改革開放以后,河南省能源消耗總量不斷遞增。從1990年的5206萬噸標準煤增加到2012年的23647萬噸標準煤,平均每年增幅到7%左右。從這個角度上看,扭轉能源消費總量過度增長是轉方式調結構最實際的行動。通過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把GDP增長“逼”到轉方式調結構道路上。一方面迫使各級政府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另一方面引導企業主動調整產品結構,提高能源使用效益。

1.3碳排放總量控制要求對能源總量進行控制

目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與降低碳排放強度已成為國際趨勢,盡管河南省人均碳排放量較低,但是發達國家人均碳排放基本呈下降趨勢,河南省卻呈上升趨勢,如果不對能源消費總量進行控制,河南省未來的節能減排壓力將會很大。

從碳排放總量上看,2012年河南省碳排放量為1619224萬噸,是1990年的4.3倍。2002年以前,碳排放量年均增速相對比較穩定。2003年以后,河南省經濟飛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導致能源消費的需求不斷升高,從2003年的7610.02萬噸增長至16192.24萬噸,幾乎每年都要增長1000萬噸。從人均碳排放量來看,從1990年的0.44噸增長到2012年的1.54噸,增長了兩倍多,嚴重高于全國平均增幅0.57噸/人。

2河南省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制約性因素分析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的快速擴展,2000年以來,河南省能源消費總量年均遞增7%。照這樣的增長速度推算,截止2020年,河南省對能源的需求將遠遠超過能源資源的承載極限,對河南省資源、環境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尤為不利。因此,必須進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但仍存在一些因素制約著這一政策的實施。

2.1傳統觀念使能源總量控制難以實現

2.1.1傳統政府片面追求經濟增速

(1)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速度的關系。

理論與實證研究都表明能源消費量與經濟增速有著顯著的正相關性。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是衡量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依賴關系的指標。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越大,說明經濟增長對能源的依賴度越高。

從圖中可以看出1990年至2002年能源消費彈性系數一直小于1,2003年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突然增至1.59,2004年繼續上升至1.71。隨后,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又開始回落,2012年能源消費彈性系數下降致0.22。這與近幾年來國家范圍內普遍開展的節能措施與高耗能產業比重的壓低是密不可分的。但整體來看,河南省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較大,雖有波動,但能源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整體程度卻并未下降。因此,若對能源消費總量進行控制會給河南省經濟增長速度帶來很大的影響。

(2)各級政府以GDP增速為主的績效觀。

改革開放以后,不僅是河南,全國各個省份GDP增長都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并相互攀比,將GDP增速高低看作是地區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指標。河南省GDP總值從1990年的934.65億元增至2012年29599.31億元,年均增長12%。能源消費量也由1990年的5206萬噸標準煤增至23647萬噸標準煤,增長了四倍還多。在“十五”、“十一五”規劃期間,實際經濟增長速度均比規劃值高,最終導致能源消費總量也不斷攀升。

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今后五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但大部分省份都沒有考慮國家對于經濟增長目標的規定,仍舊將GDP的增長速度定在一個較高的指標上。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河南,各級地方政府更加關心如何拉動GDP增長,而很少考慮超額的能源需求以及由此而引發的環境壓力。乃至全國的能源消費總量將出現巨大的上升趨勢。

2.1.2高耗能生活方式導致的不合理的能源消費觀

河南省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就明確提出,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然而時至今日,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建立起合理的能源消費觀念,浪費現象十分嚴重,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工業生產,各個領域直接和間接地浪費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例如,日常生活中各種家用電器的無節制運轉,各個城市徹夜的燈火通明等等。2012年河南省全社會用電量為479.52億千瓦時,年均增幅已經連續兩年超過了10%,而目前全社會用電量占據每年能源消費總量的主體,這無疑對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這一政策的推行形成了制約。

2.2產業結構不合理

當前,河南省經濟發展基本上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重工業日益成為主導。但正在從低度加工組裝向高度加工組裝的階段過渡,傳統的采掘、食品加工工業發展速度較快,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已成為主導產業,技術要求較高的精密機械、精密化工、汽車、機床等工業發展較快,比重加大,正逐步成為主導產業,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而煤炭、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電力等都屬于高耗能產業,降低能源消費顯然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三大產業中,第二產業對能源消費總量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影響最大。而工業化的發展又需要重工業作為支撐,中期重工業的發展注定要走“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的產業模式,只要河南省工業化中期階段未完成,能源需求也將持續增長,自1995年以來,第二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就不斷攀升,基本從45%增長至57%,而能源消費卻占到能源消費總量的70%還要多。2012年,河南省能源消費總量為23647.13萬噸標準煤,第二產業能源消費總量為17385.73萬噸標準煤,占到能源消費總量的73.5%。這種產業結構對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實施起到了阻礙作用。

2.3能源技術水平落后

能源技術進步能提高能源效率。然而,我國的能源技術雖然取得了不少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能源系統的總效率只能達到11.1%,這意味著從能源從開采變成終端有用能的過程中,大約有90%的能源都浪費掉了。技術方面的制約,是進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瓶頸和硬傷。

2.4能源總量控制中的管理問題

2.4.1能源價格管理體系混亂

我國學者杭雷鳴和屠梅的研究表明能源相對價格的上升會對降低總能源強度、石油強度、電力強度和煤炭強度具有積極的貢獻。一方面,能源價格的變動可以調節能源需求量,能源價格上升,企業成本增加,利潤減少;這樣企業在使用能源的時候,會盡量的尋找可替代資源,從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當能源價格上升,企業會通過改變能源消費品種結構,尋找替代能源。從長期來看,提高能源價格能夠有效的激勵企業對先進能源技術的引進和研發,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是,政府試圖管制能源價格,使市場無法靈敏地反映國內外能源價格的變動。這種能源價格機制只會成為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絆腳石。

2.4.2各地區能源消費指標爭奪

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要求河南省18個地市共同努力控制甚至減少能源消費總量,各地市為了地方經濟增長可能在能源總量控制目標的分配上斤斤計較。并且,不同地區經濟發展各有不同,對能源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異,任何消費水平的設定與分解都可能會出現諸如分配不公等問題。從而造成有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受到能源消費配額的影響,有些地區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配額而造成能源得到沒有充分利用,發揮自身價值。

3實現河南省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對策

3.1樹立正確的績效觀念,協調各地市經濟發展

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是一項復雜艱巨的任務。一方面,要保證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要減少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但它又是一件涉及長遠利益的非做不可的大事。因此,要求各級地方政府必須更新觀念,注重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關注生態環境,淡化GDP增長目標,考慮地區發展階段和水平、各地區節能責任、節能潛力、節能能力和難度,統籌兼顧,統一協調各地市經濟的發展。

3.2優化產業結構,限制高耗能、低附加值產業的發展

河南省目前正處于工業化發展中期,工業比重上升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特點,這一點無法改變。但是,同一產業內部的不同部門在生產效率和速度方面必然存在差異,能源若是能夠從低生產率部門向高生產率部門轉移,也能提高總體能源效率。因此,河南省更應該考慮在第二產業內部進行結構調整,鼓勵高技術、低耗能、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

我們可以借助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用法律或是稅收的方法來約束、引導這種產業轉型或產業升級。改造傳統產業,推進企業聯合重組,淘汰第二產業內部落后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政府也要重新審視對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的優惠政策。

3.3健全市場準入機制,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

讓市場自發調節能源價格,是解決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根本途徑之一。政府可以進行能源領域的市場化改革,打破行業壟斷的局面,將競爭機制引入到能源領域,建立完善、有效的監管制度,弱化行政干預,鼓勵民營企業投資能源產業。實現開放有序、公平競爭、健康發展的能源管理新體制。

建立合理的價格結構和能源價格形成機制,通過稅收政策、環保折價、價格管制等措施,形成各種能源產品之間的合理的比價關系。建立完善的以經濟手段為主、行政方法為輔的能源價格宏觀調控體系,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價格體系。

3.4促進生產技術進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國的綜合能源效率比發達國家落后了10%,而主要產品的單位能耗卻比國外水平高40%。如果能在一些領域的技術開發方面成為世界領先,如清潔煤技術和碳收集與捕獲技術(CCS),并能夠大范圍推廣,在相同產出下節約能源投入或者擴大產出,無疑有利于節能事業的發展。

要想促進生產技術的進步,首先要調整產業結構,選擇科技先導型、資源節約型的生產方式,依靠技術創新提高產能。同時也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助推技術的發展,鼓勵企業開發新能源,增強自主研發能力,突破技術瓶頸,并對有所成就的企業或個人給與適度獎勵。

參考文獻

[1]白姝偉.河南省低碳經濟發展路徑研究[D].鄭州大學,2013.

[2]吳國華等.論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1,(5):1012.

篇5

關鍵詞: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8-0062-02

隨著我國經濟體系的日益完善、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教育事業也實現了跨越式的飛速發展,中國已由研究生教育的小國迅速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國的行列。作為我國學歷教育的最高層次,研究生教育肩負著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為了確保研究生培育質量,對其綜合素質進行客觀、系統的評價是一項必要的管理環節。因此,構建一套科學的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是我國穩步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長效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

一、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本文認為,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的構建應遵循以下原則。

1.多維性。即:測評內容維度上,要涵蓋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學術科研素質、社會實踐與文體素質等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測評主體維度上,要綜合院系評價、導師評價、同學評價和自我評價等多層面評價意見;測評時間維度上,要體現分階段、動態性,即連續地、動態地將各階段的測評結果結合起來進行分析,以全面反映出研究生的個性和素質。

2.導向性。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應圍繞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從綜合素質的基本內涵出發,考查研究生在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的狀況。即:不僅關注理論課程成績,還應關注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僅重視智育評價,還應考查德、體、美育的綜合發展;不僅注重研究生的共性發展,還應鼓勵研究生的個性張揚。

3.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綜合素質測評指標的設置必須分層次、分類別,將相關性較大的測評指標整合歸類,使測評指標體系能全面反映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并使測評標準具體化,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同時,為了使評價結果更加科學,要注意定性與定量的有機結合,即在運用定性分析時輔以量化手段,以增強定性分析指標的可測量性;在定量分析中輔以定性說明,以使量化指標含義更明晰。

4.客觀性??陀^性原則要求測評指標體系體現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結合。其中,一般性要求根據高校和學科點的實際情況、研究生的實際素質,按照研究生培養的一般要求,設計出每一個研究生通過努力都可以達到的測評指標;而特殊性則要求按照研究生培養的高端要求,設計出少數研究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測評指標。

5.激勵性。通過與他人的測評結果進行橫向比較,研究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通過將歷年的測評結果進行縱向分析,研究生也可以看到自身的長處和短板。另外,研究生綜合測評結果通常要作為獎學金評定、優秀表彰、國際交流人選的評判依據,類似的物質獎勵或非物質獎勵的獲取與否,也將對研究生產生直接的激勵作用。

二、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的構成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等文件精神,在遵循上述原則的基礎上,筆者從思想道德素質、學術科研素質、社會實踐與文體素質等三個方面入手構建了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

(一)思想道德素質測評指標

思想道德素質主要指人在思想意識、道德行為、政治態度、法紀素養等方面具有的符合時代特色的基本品質。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質測評內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質測評與道德素質測評兩部分。其中,政治素質包括政治態度、政治學習和黨團榮譽;道德素質包括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

1.政治素質測評。政治態度測評基本內容為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堅持原則,有上進心。政治學習測評基本內容為認真學習各種政治理論,參加學校、院系、黨支部、班團組織的政治學習、形勢政策學習和各種教育活動。黨團榮譽測評基本內容為研究生獲得的各種榮譽稱號,包括優秀黨員、黨務工作者、優秀團干部、優秀團員等。可按獲獎級別分別計分。以上測評項目可由研究生本人自評打分,由基層學生管理部門進行審核認定。

2.道德素質測評。道德認知測評基本內容為具有強烈的社會公德意識,關注社會道德,熟知各種社會道德規范,熟悉校規校紀和學術道德規范。道德情感測評基本內容為具有人道主義情感和正義感,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道德情操高尚,懂得自尊、自愛。以上兩個測評項目可由研究生本人自評打分,由基層學生管理部門進行審核認定。道德行為測評的基本內容為研究生參加公益活動的情況和獲得各種表彰的情況。在測評年度中,研究生參加公益活動應達到一定的學時;學時越多,該指標得分越高。

(二)學術科研素質測評指標

學術科研素質主要指研究生通過課程學習必須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備一定的科研綜合能力。學術科研素質測評主要包括學習學術活動測評和科研素質測評兩部分。

1.學習學術活動測評。研究生的課程學習情況測評基本內容為學位課、專業課、實踐課等課程學習情況。該指標的分值為研究生的課程學習成績按照學分進行加權平均的結果。參加學術活動情況測評基本內容為研究生在測評年度參加校內外各類學術活動的狀況,要求達到規定的次數。參加次數越多,指標得分越高。

2.科研素質測評。研究生發表的學術論文主要包括以下類別:第一類,SCI、SSCI、EI、ISTP、ISR收錄的期刊論文,或其他國際刊物發表的論文;第二類,在國內核心、一般期刊發表的論文;第三類,在國家級報刊的學術、科研、理論版發表的論文;第四類,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省級以上)論文;第五類,校級學術論壇獲獎的論文,被收錄到論文集的論文??砂凑撐念悇e設置指標分值。研究生出版的專著主要包括:研究生獨立出版、參加編著的學術著作或譯著??砂闯霭嫔缂墑e進行計分。研究生獲得的專利主要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砂磳@愋秃团琶樞蚍謩e計分。研究生參與科研項目主要包括: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杰出青年基金項目、863項目、973項目;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市級及企事業單位的項目;作為負責人主持校級科技立項;作為負責人主持院級科技立項。可按項目類別和排名分別計分。研究生參與的科技類活動主要包括:參加科技發明、制作類與論文類等科技性競賽??砂传@獎類別和排名分別計分。

(三)社會實踐與文體素質測評指標

優秀的研究生應該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良好的審美情趣,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公益和文體活動。研究生社會實踐與文體素質測評主要包括社會實踐素質測評與文體素質測評兩部分。

1.社會實踐素質測評。研究生擔任的學生干部主要分為主席(黨支書)、部長(團支書、班長)、委員三級。該指標分值由高校各級學生工作管理部門根據研究生所擔任的職務及其履職表現進行評定。研究生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情況主要包括研究生擔任其他社會職務或參加其他社會活動的情況。可根據不同情況酌情加分。

2.文體素質測評。研究生參與各類文體活動情況主要包括研究生參與體育競賽、文藝演出和其他非科技類競賽(或活動)的情況??砂凑斋@獎類別分別評分。

三、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的結果計算與實施要點

1.測評結果的計算。在每個測評年度,研究生素質綜合測評的總得分由思想道德素質、學術科研素質、社會實踐與文體素質三個方面的測評得分加總得到。即:測評總得分=思想道德素質得分+學術科研素質得分+社會實踐與文體素質得分。按照綜合素質測評的總得分可以進行排序,并以此作為研究生評獎評優、個人發展歷程比較、用人單位就業推薦等方面的參考依據。

2.測評工作的實施要點。在實施之前,應通過廣泛的校內宣傳,使參加測評的全體研究生充分認識到綜合素質測評工作的目的與意義、具體的指標含義和操作流程,從而認真、實事求是地參加測評工作。同時,應組建由教學管理部門、學生工作管理部門、研究生輔導員、學生代表等多層面主體組成的綜合素質測評工作小組,其人員構成和工作方式應得到研究生的認可和信任,并要確保其能夠公正、客觀、認真、細致地開展相關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對于綜合素質測評底層指標評價標準的制定應兼顧具體性、靈活性,高校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的發展需要,對各項底層指標的具體分值進行合理設置和適時調整。研究生綜合素質的測評工作還必須堅持制度化、規范化,工作程序要公開、測評結果應公示,對于研究生提出的異議應給出及時、明確的解釋。同時,要克服綜合素質測評的短視性,即不能只為評獎評優和內部選拔而測評,應始終將切實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調動研究生學習和科研積極性作為工作目的。在運用測評結果時,高校要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和通報機制。對于年度綜合素質測評未能達到一定分數的研究生,對其進行個人預警,提醒其加強自我監督和自我提升;同時,在適當范圍內予以通報,發動研究生的導師、輔導員、同學,從學習、科研、生活等多個方面對其加以關注和幫助,引導研究生更好地發展,從而有效地發揮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指標體系的導向性和激勵性效能。

參考文獻:

[1]易曉喻,張照青.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法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34).

[2]潘屹鳴,馬超.關于構建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思考[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美女天堂网 | 欧美激情啪啪 | 欧美日韩手机在线观看 |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野外 | 久在线| 久久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午夜玫瑰园 | 天天夜夜人人 | 日韩精品1区2区3区 爱爱综合网 |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 精品国产99 | 精品久久av| 夜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 在线国产视频 | 日本一区不卡 | 亚洲国产福利视频 | 激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二百 | 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 日本一道本视频 | 成人午夜精品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 91av亚洲| 国产小视频在线 | 一区二区亚洲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精国产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综 | 五月婷婷激情网 | 午夜影院在线播放 |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a欧美 | 免费观看a级毛片在线播放 黄网站免费入口 | 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午夜伦4480yy私人影院 |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