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9 15:26:55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護理質量分析,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814-8824(2009)-03-0044-02
護理質量的構成包括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為護理質量管理提供了客觀的評判依據。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醫學的迅速發展,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確保患者的安全與醫療護理服務質量的持續改進,提高醫院的競爭力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現國際上通行的是ISO9000質量認證標準,已被各大醫院引進,雖然多數中小醫院未實施此標準,但每個醫院都可能有自己相對成熟的管理體系。譬如,我院現行的質量標準建立在總后衛生部編寫的《護理管理指南》基礎上,依據衛生部出版的《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建立了規范系統的質控體系,經過多年的臨床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我們學習質量標準應首先掌握護理質量標準構成。這里就包括了特一級護理質量標準,基礎護理質量標準,護理技術操作質量標準,病區管理質量標準,急救藥品管理,文書書寫質量標準,護理工作滿意度標準,整體護理實用標準,整體護理質量評價標準,護理人員崗位職責及評價標準,護理工作質量標準,護士長工作質量標準,門急診、手術室、供應室、產房、嬰兒室工作質量標準,貫穿護理工作的全程。質控內容每日、每周、每月各有側重,做到了全面全程管理。
護理質量標準建立于安全、高效的理念之上,所有構成環節均有現實意義,建立規范的系統和適用的質量管理系統,監督、評價自我完善和改進的機制更加清晰,職責權限及相互關系得到了理順,減少出錯機會,提高護理工作運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1 質量標準的學習與培訓
護士長與護理骨干先行學習有關質控標準的細則,并可利用早交班,護士業務學習等集體場合宣講質量標準的重要性,讓每名護士了解掌握其主要內容,以點帶面迅速普及相關知識,并與日常基礎護理工作結合起來。學習與陪訓一定要注意全員參與,因為每一位護理人員的行為和業績都直接影響到護理服務質量。
利用科室現有條件,把護理質量文件與科室訓練內容作為培訓全體護理人員的教材,以提高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操作水平。讓每位護理人員知道具體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護理的宗旨和方向,知道為質量方針自己需要作些什么,知道本職工作的目標,也知道如何去完成,從而激勵大家的積極性,使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護理工作中去。
認真記錄每次學習時間、地點、主持人、主講人、學習內容、參加人簽名等,經過幾次學習或某一類問題學習后進行考核,以進一步促進員工的學習積極性。
2 實施
各護理單元的護理成員按要求落實本班崗位職責,負責人按要求檢查相關內容,如崗位職責、技術操作規范、各種儀器使用規程及業務技能并仔細檢查其各項記錄,檢查時若發現不合格,及時提出并進行整改。鼓勵護士在運行中提出建議,對提出的建議立即組織骨干論證其可行性,采納后對提建議者給予適當的獎勵,充分調動每位護理人員,自覺參與科室的管理,從而提高每個人的參與意識,主人翁意識,團隊協作精神,自覺把每項工作做得更好。
嚴格檢查與考核,考核公開、公平、公正,考核記錄有據可查,其數據具有說服力。各科可充分利用每日早交班,講課等集體時間講評工作質量高的同志,指出工作中的不合格項目及改進措施,落實效果等情況,持續改進工作質量。
開始階段主要為督導階段,以內部自查為主,正式運行后護士嚴格按照質量標準進行工作并作記錄,負責人按標準進行分級檢查,發現問題立即報告相關科室(護理部或質控科)并組織相關科室人員進行論證,及時做出修改。在平穩運行時步入正軌,每一步都要有記錄,形成文件發放。
3 優點
全面質量分析防止不合格服務作用于患者,為發現和解決質量問題及防止其再發生提供了手段。
可以將各種臨床護理經驗納入到規范的制度中去,作為培訓教育護理人員,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業績的依據和手段,為使護理人員一次就作好工作提供了方法,此規范也為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提供了教材。
充分調動每位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尤其是自覺把每項工作做好,好的習慣得到養成,使工作進入良性循環。
可以實現護理工作質量全過程的監控管理,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段保證各項服務質量,人人知道標準,人人嚴格把關,各班次落實交接有具體指標,服務的形成是受監控的。提供的數據(考評分)可用于確定各過程、各服務的表現,并用于改進服務過程,提高患者滿意程度。
護理文件;書寫質量;法律意識;對策
作者單位:021008呼倫貝爾人民醫院病案室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護理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法律意識也不斷的增強。在解決醫療糾紛案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而大多數糾紛發生在醫療行為后的一段時間,如何證明當時診療情況,護理文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加強護理文件寫質量的管理,嚴肅護理行為,提高護士業務能力及搶救技術是必要的,尤其,《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涉及醫護人員在醫療糾紛中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出臺,使醫護人員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因此,提高每位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防范護理差錯發生,避免醫療糾紛。同時,提高病歷質量十分必要。
1 一般資料
現將呼倫貝爾人民醫院2009年 12月至2010年12月共2.1萬份歸檔病歷中的護理文件書寫情況進行檢查,重點對危重患者體溫單,特別護理記錄單,一般護理記錄單,醫囑單,臨時醫囑長期醫囑單的書寫質量進行檢查分析。
1.1 檢查方法 本院由一名副主任護師,在病案室專門對全醫院各科歸檔病歷中護理文件書寫質量進行檢查, 對存在問題的病歷返回相關科室,進行修改整理。同時,各科質量小組科內進行檢查,各科護士嚴格落實書寫標準。
1.2 檢查標準 按照衛生廳護理文件書寫條例及檢查標準執行
1.3 檢查目的 提高護理文件書寫質量及護士業務能力,保護醫患之間的雙方利益避免糾紛發生。保證護理文件書寫的客觀性,準確性,真實性。
1.4 檢查情況 每日對全醫院各科歸檔病案進行終末質控平均檢查80.2份/d,全年共2.1萬其中份缺陷份數1043份,缺點條數1896條,潛在法律糾紛107處,檢查醫囑單203份,體溫單每日平均檢查240頁特別護理記錄單每日平均檢查178頁 潛在糾紛84處。
2 主要問題
2.1 特殊護理記錄不完善,護理記錄在書寫過程中存在字跡潦草,字跡不清,錯字,涂改現象,不能及時準確記錄患者發生的病情變化及用藥后的反應,病情記錄不詳細,使用醫學術語不規范,病情出現變化無記錄,體現不出病情變化重點,記錄單無日期,患者死亡時間與醫生記錄時間不相符。護理記錄無護士長及護士簽字,24 h液體總入量及出量記錄不準確,兩班交接病情記錄不連慣,缺乏連續性,缺乏科學的態度。
2.2 體溫單繪制不規范,繪制過程不當造成體溫單皺紋,不整潔,涂改,眉欄填寫有漏項,手術后日期填寫不準確,體溫測超過39°以上無相應醫囑及物理降溫標識,轉科,死亡,出醫院等無具體時間,無體質量測量記錄,大便次數與護理記錄不一致。
2.3 醫囑在執行時間不準確,醫生開醫囑時間與實際執行時間不相符有超醫囑前執行,臨時醫囑及長期醫囑均有簽名漏項,醫單囑內有涂改情況等。
3 發生原因
病歷中護理文件檢查情況分析;主要存在問題是護理記錄不規范,醫學術語使用不當等,長期醫院缺少護士簽字執行時間不準確,有涂改,填寫日期出現錯誤或缺陷。造成這些缺陷的原因是責任心不強,粗心大意,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漠,護士長把關不嚴,臨床一線工作繁忙,業務水平不高,對護理文件書寫不重視,缺乏對護理行為的法律性足夠的認識。沒有把護理行為同糾紛中有效法律保護結合起來,如果形成糾紛很可能是敗訴的一個因素。 護士的技術水平,理論知識不同。書寫能力不同,加上臨床護士工作繁忙,造成部分護士,得過且過,對護理文件書寫質量重視不夠。缺乏防范糾紛意識。
4 采取調對策
加強醫務人員的責任心和法律觀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病歷書寫基本要求書寫護理文件,做到客觀性,準確性,真實性。及時完整表達記錄的內容,提高病歷護理文件書寫質量,護理部要定期,對于新畢業護士,實習學生, 進行崗前培訓工作,提高病歷護理文件書的能力,定期組織一些書寫質量好的護理文件進行交流學習,培養良好的病歷護理文件書寫習慣,醫院的質量小組每月對護理文件書寫進行檢查,評分,并且組織召開書寫質量分析會,提供相互學習,充分認識護理文件書寫在醫療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嚴格落實病案三級質控管理,層層把關,對歸檔病案進行終末質控,加強醫務人員的責任心和法律觀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糾紛的發生,保護雙方利益。
參 考 文 獻
關鍵詞:質量分析工具;護理用藥;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421-02
藥物治療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護士作為藥物治療的直接執行者和觀察者,在整個過程中始終處于第一線,而在各類護理不良事件中,用藥錯誤的發生頻數占首位[1],如何確保正確給藥,減少給藥過程中錯誤的發生,是護理管理中的重要問題?本文采用質量分析工具對發生的29起護理給藥錯誤事件進行根因分析?柏拉圖找出可控的主要原因,提高護理用藥安全?
1一般資料
我院為縣級三級乙等醫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上報護理不良事件193起,其中用藥錯誤不良事件共29起,占15.03%,發生頻數占首位?
2 方法
對29例用藥錯誤不良事件進行根因分析?柏拉圖找出主要因素,針對主要因素提出改進措施并實施?柏拉圖遵循“80/20”原則【2】,即不良事件有多種原因造成的,但影響較大的原因只有20%,而這20%的影響度約為80%,通過控制20%的關鍵因素,可達到80%的改善效果【3】?
3 結果分析
3.1 用藥錯誤的類別
表1顯示,用藥錯誤類別主要集中在患者身份識別錯誤?劑量錯誤,與文獻“5R”(即正確患者?正確藥物?正確劑量?正確時間?正確途徑)錯誤是給藥錯誤的主要類別[4]相吻合?
3.2 用藥錯誤的原因
用藥錯誤按發生率主要為:不遵守操作流程17起(58.62%),溝通不良9起(31.03%)?干擾(工作連續性受到外界影響而中斷)3起(10.34%)?不遵守操作流程是發生用藥錯誤的最主要原因,雖然均有規范的操作規程,但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往往護理工作量大?人手相應不足,加之主觀警覺性松懈,安全護理意識淡漠,查對制度不落實,容易導致給藥錯誤發生?
3.3 涉及科室 用藥錯誤不良事件涉及兒科10起(34.48%)?外科9起(32.03%)?內科4起(13.79%)?婦產科2起(6.90%)?急診科2起(6.90%)?腫瘤科2起(6.90%)?原因分析:兒科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科室,環境叫嘈雜,往往一個小孩生病住院會伴隨來多名家屬,護士不僅要完成治療和護理,還要回答幾個家屬的問題和需求,這種外界干擾會打亂護理人員的工作程序及思維,加之患者幼小表達能力欠缺等,均存在不同程度加大用藥錯誤的危險性?外科病人尤其是普外?肝膽外科周轉快,加床多,病人術中用藥?術后轉床等環節,存在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高風險?
3.4 護士的工作年限分析
4 防范措施
4.1健全護理質量安全管理
正確的患者身份識別是確保任何醫療行為順暢執行和保證醫療護理安全的前提?針對“5R”錯誤,除了強調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做到準確給藥外,醫院需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建設,全院逐步推行使用條碼腕帶和PDA識別系統進行有效患者身份識別?傳統的患者身份識別過程對患者自身的聽說能力高度依賴,患者反饋是身份識別過程中明顯的薄弱環節,嚴重影響了識別的準確性?有研究表明,條形碼系統能夠在發生錯誤時給予護士提醒,可有效降低由于操作流程失誤所致的給藥錯誤?因此,PDA條碼識別系統應在患者身份識別規范中占主導地位,傳統識別方式只作為輔助方式或備用方式?
修訂病區藥品管理制度,要求各科室根據需要設定病區藥品種類,藥品領入后根據儲存要求按“5S”管理原則分類放置,標識清楚,同一藥品按失效期由近到遠的順序排列擺放,并將易混淆的藥品(如同品種不同劑型?品名相近?外形相近等藥物)分開放置;高危藥品備用定基數報護理部備案,使用“黑底白字”醒目標識,單獨存放,專人負責保管,每日清點并登記?科室組織學習并實施,人人知曉高危藥品的危險性,以防混淆拿錯?
4.2 實行彈性人力資源調配,杜絕規培?實習護士單獨操作?
因此,實行彈性人力資源調配,高峰期時增加工作人員,改善護理工作高峰的工作強度,緩解護士工作壓力,在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同時,可有效杜絕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臨床教學是醫院主要的工作之一,每年護理實習生近100余人,在注重培養實習生獨立工作能力的同時,要注意防止發生差錯事故?因此帶教老師需嚴格遵循“放手不放眼”的原則,杜絕規培實習生單獨進行護理操作,降低用藥錯誤的發生幾率?
4.3 完善藥品管理流程和信息系統,做好高危藥品警示?
完善藥品管理流程和信息系統,避免醫生選錯藥,當選擇高危藥品時彈出對話框進行警示;藥房發藥時發現非常規劑量的電子處方,電話向科室核對后再發藥,藥品回科室后由總務護士核對后再入治療室?
藥物治療是臨床治療?搶救的最基本的措施之一,護士既是用藥實施者,又是用藥管理者及病情的密切觀察者?因此,加強護士臨床用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把安全用藥作為維護患者健康的基本準則,使藥物治療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1] 劉俊蘭. 29 例護理差錯的原因分析與管理對策[J]. 天津護理,2009,17( 4) : 222.
[2] 歐陽進良,湯姣雯,龐宇等.國家科技計劃及項目管理中的“二八”現象和長尾理論的影響淺析.科學學研究,2009,27(10):1448-1453.
[關鍵詞]護理 終末 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729-2190(2008)8-0161-02
護理觀察記錄是護士根據醫囑和病人對病情及住院期間護理過程的客觀記錄,是臨床工作的第一手資料,也是醫生觀察診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之一,還是護患雙方的舉證依據[1]。護理記錄單是處理醫療糾紛和事故的重要法律文書。因此,寫好護理記錄,是護理工作者的一項重要責任。并且,醫療護理文件書寫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反映出醫院醫療護理質量水平。我院自實行護理工作全面質量管理工作以來,我們常重視護理記錄終末質量的評定。按照吉林省衛生廳的標準,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實行了住院病例“三級判定”、“百分記分法”。從而為護理記錄終末質量判定提供了依據,并把檢查評定工作推向標準化。
我院2007年度全院病例總數5549份,通過對護理記錄書寫質量的評判,總結分析如下:
1存在問題
1.1字跡潦草、書寫不認真、難于辨認。
1.2有錯字、別字、造字現象。如感染寫成“感雜”。分泌物寫成“分必物”等。
1.3語句不同,非醫學術語偶有發生。如“二便不通”、“溫度正常”、“發高燒”等。
1.4不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有的紀錄自始至終無一個標點符號。
1.5書面不整潔,筆跡污染現象時有發生。
1.6記錄不完整,有的缺記時間。如:手術時間、分娩時間。有的缺記內容,如缺記“階段護理記錄”、“出院指導”等。
1.7病人病情隨時變化未及時記錄。如:病人突然發燒、嘔吐等。
1.8病人特殊用藥及臨時處理未記錄。造成護理記錄內容與醫囑不相符。
1.9有護理措施無效果記錄。如:發熱病人執行醫囑物理降溫或用退熱藥后未記錄體溫變化情況。
1.10 手術后病人未記錄麻醉方式及病人意識情況。
1.11 手術后病人皮膚情況記錄不明。
1.12 病人管道、引流量無記錄。
1.13 寫錯后涂改現象屢次發生。
1.14 護理記錄內容與護理級別不附。
1.15 護理記錄單楣攔項目填寫不全。
2存在問題分析
2.1護士法律意識淺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如護理記錄中沒有記錄皮膚情況,病人本身用熱水袋或手術醫生操作原因造成皮膚的損傷,護士就不能舉證證明自己的護理操作沒有過錯。
2.2護士責任心不強,記錄不及時:漏項是存在最多的缺陷,而造成漏項原因是護士責任心不強,工作不認真。護理記錄要求記錄客觀內容,需要做到客觀、真實、準確、完整、及時。
2.3醫生下醫囑不及時:護理記錄 要與醫囑相符,如有的病人術后有引流管,醫生不下醫囑,護士無法記錄。
2.4護理人力不足:由于護士工作量超負荷,容易忙中出錯。特別是危重病人搶救后,護理記錄補寫難免形成遺漏。
2.5護士自身問題:有些護士不愿意寫護理記錄,新上崗護士雖然主觀上爭取寫好記錄,可是和客觀實際質量形成差距。
3改進措施
3.1加強護士長自身素質的提高:護士長是護理隊伍的帶頭人,其業務素質直接影響著周圍的護士。因此,護士長要掌握護理文件書寫的各項要求,起帶頭作用。
3.2加強護士法律法規的學習:護士要學習相關法律常識,要認識到護理記錄的重要性,提高對護理記錄 的認識。
3.3加強護士的責任心:要求書寫時字跡工整。清楚。無涂改,如果寫錯時,在錯字上劃“===”,并保留原來的字。要使每個護士都認識到護理記錄中的每一句話都具有法律效力。
3.4不斷提高護理隊伍的自身素質:護理部根據護理工作實際進行學習,舉行護理記錄書寫學習班,開展護理記錄書寫質量競賽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書寫質量。
3.5加強質控工作:護理部、護士長加強檢查力度,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分析、討論、提出改進措施。
3.6定期檢查評比,實行獎懲制度:根據質量檢查結果,作到獎懲分明,與經濟利益掛鉤,堅決杜絕不合格病理存檔。
3.7抓好終末質量管理的同時,注重環節質量檢查,對不合格的護理記錄做到不出科,及時修改。
4討論
護理記錄是護理人員根據醫囑和病人病情的觀察及護理的客觀、真實的記錄。因此,一定要及時、客觀、準確、完整、真實、認真書寫。杜絕涂改,護理措施實施后要有效果觀察并記錄,記錄后簽名,這樣在舉證責任倒置時,才能防止醫療糾紛或事故于未然。總之,盡管在護理記錄書寫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但只要全體護理人員增強質量第一的意識,加強責任心,并充分發揮職能科室和各級質量人員的積極性,嚴格執行評判標準,護理記錄 書寫質量一定會有新的更大的提高。
【關鍵詞】心力衰竭;護理干預;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R15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0075-01
心力衰竭是一組復雜的臨床癥候群,發病率高,預后差。由于疾病的反復發作和生活質量的下降,患者多表現為煩躁,焦慮。加強對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干預,讓患者了解有關方面的知識,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參與到自身疾病的治療及預防活動中,將有助于延緩病情的發展,提高治療和康復的效果,這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科2011年1~12月心力衰竭患者150例,均符合心力衰竭診斷標準。男84例,女66例;平均年齡61.13±8.34歲。其中擴張性心肌病56例、冠心病23例、高血壓性心臟病26例、肺心病7例、風心病38,按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分級,心功能Ⅱ級11例,Ⅲ級76例,Ⅳ級63例。將150例患者按心功能分級隨機分成對照組75例、實驗組7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出院時給予出院指導;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出院后給予隨訪。
1.2干預方法:兩組患者在住院期間均接受了專業護士系統的健康教育,主要對疾病知識、藥物知識、飲食知識、休息活動原則、自我監測及護理方面進行宣教,出院時進行全面的出院指導,由主治醫生制訂常規的治療方案及健康教育。在此基礎上實驗組還進行下列護理干預。
1.2.1住院期間:(1)患者的心理作用常常影響疾病的發展,根據不同的性格給以指導,多加安慰、解釋和開導,同時穩定家屬情緒,減少對患者的不良刺激,并動員家屬一起做好心理疏導工作,提高患者自我調節與控制情緒的能力,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對輸液時間長,生活不方便的患者做好生活上的護理。(3)反復不斷地對患者講解,說明長期用藥的目的,指導其正確服藥,詳細介紹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利尿劑等藥物避免在夜間使用,以妨礙患者休息。(4)自我護理是通過一個自我觀察、癥狀感知、判斷疾病嚴重性及選擇治療的過程。自我護理的重要性在研究中已得到證明,參與疾病自我管理的患者能減輕癥狀,改善預后和減少住院天數,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病死率,所以根據患者的情況加強培養自護能力。(5)向患者家屬介紹心力衰竭的誘因、臨床表現、并發癥和治療方法等相關知識,讓患者充分認識到心力衰竭雖然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堅持長期合理用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的有效性和必要性。(6)適當活動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強體質,同時可減少長期臥床導致血栓形成和性低血壓的發生,因此當患者心功能改善后,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活動計劃。(7)慢性心衰患者,醫院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癥狀,長期大量的護理工作是在家里完成,繁重的護理工作須由家屬完成,故須指導患者與家屬如何觀察病情、正確用藥及家庭氧療。
1.2.2出院后指導:專科護士通過病人每周回病房開藥時主動詢問病情,了解患者健康狀況及患者對出院指導內容的掌握情況,然后根據其具體情況針對性地向患者進行再次健康宣教,指導他們院外合理的治療和生活方式,預約患者下次來院時間,并將隨訪情況做好詳細記錄,同時解答患者的疑問,對沒按時回來開藥的患者進行電話詢問。
1.2.3評價指標(1)兩組患者1年內再住院原因分析情況(2)兩組患者1年后明尼蘇達生活質量情況。
1.2.4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分別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1年內再住院情況比較:對照組患者由于藥物使用不當和飲食休息不當導致再住院次數明顯多于觀察組,護理干預能夠減少患者再住院的次數。
2.2兩組患者1年后明尼蘇達生活質量比較:兩組數據統計分析P
3討論
心力衰竭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是指各種病因致心臟病的嚴重階段。發病率高,五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似。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的心肌損害和應力作用:包括收縮期或舒張期心室負荷過重和(或)心肌細胞數量和質量的變化(節段性如心肌梗死,彌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心房肥大和擴大,心室重塑,繼以心室舒縮功能低下,逐漸發展而成。心瓣膜疾病、冠狀動脈硬化、高血壓、內分泌疾患、細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氣腫或其他慢性肺臟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臟病而產生心力衰竭的表現。妊娠、勞累、靜脈內迅速大量補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臟的負擔,而誘發心力衰竭。
護理干預有助于增強心力衰竭患者的遵醫行為,提高健康的認識,通過向患者傳授一定知識,防止和延緩心肌重塑的發展,阻滯病情復發,惡化及減輕經濟負擔具有重要意義[1]。心力衰竭是世界性日趨嚴重的危害健康的一種復雜的臨床綜合證是各種心臟病結構或功能衰退損傷心室充盈或射血的結果。通過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減少對心力衰竭發作概率,也有助于把握最佳治療時機,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運動鍛煉在心力衰竭治療中的重要作用。護理干預可以縮短心臟失代償期,使之轉為代償期,通過心理護理使患者樹立起足夠的自信心,克服對疾病的恐懼,從而主動配合治療;指導患者正確用藥,提高服藥的依從性,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提高自我護理及病情的自我觀察能力。本研究通過MHL評分發現,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由于心力衰竭導致體力限制、情緒和癥狀積分很高,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后患者各個維度評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別是情緒積分下降最顯著,且體力限制、情緒、癥狀和總分各分值明顯低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提示護理干預在改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質量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