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24 17:04:32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1篇企業經濟管理創新實踐研究,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摘要:本文首先從滿足新形勢發展需要、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效果、抓住時代發展機遇等方面,闡述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對于企業發展、社會經濟發展所具有的重要現實意義,然后分別從經濟管理基本概念、核心價值等維度,分析了我國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所客觀存在的諸多問題,從多個角度討論和分析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問題,最后針對性提出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為我國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為企業經濟管理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關鍵詞:新形勢;企業經濟管理;創新
企業經濟管理,主要指企業在經營和發展過程中,為了提升經濟效益、控制經營成本而采取的一系列組織、計劃、控制、協調活動的總和。可以說,經濟管理涵蓋了成本控制和實現盈利這兩個維度的內容。新形勢下,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進入新常態階段,企業的內外部環境均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和創新傳統生產經營活動模式,必然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向頹勢。所以,對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加以更為全面、深入的研究,是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的。
一、企業經濟管理相關概述
1.企業經濟管理的含義新形勢下,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經歷了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增長的轉變,在客觀上推動了企業經濟管理范圍的進一步拓展和管理內容的進一步增加。除了傳統的預算、資金、成本等財務管理,經濟管理中還納入了銷售、生產、人力資源管理等直接作用于企業經濟效益的環節。新形勢下,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展現出更為顯著的戰略性特征。企業在開展經濟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更為重視企業的長遠利益,以戰略發展規劃為依托開展各種生產、經營活動,積極主動地跟隨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為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時也在客觀上強化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企業經濟管理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之中,日趨表現出全面性特征。管理者站在企業發展的高度,為經濟活動的有序開展提供必要的資源配置,而不再局限于某一具體項目,這是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一個重要特點。除此之外,企業經濟管理的不斷完善,也使得經濟管理的具體流程更為全面、更為具體,為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并且增強了對企業內部各個環節的控制和監督,為企業盈利能力的全面提升夯實了管理基礎。2.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核心價值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進入新常態階段,企業必須從自身經營和發展所處的內部、外部環境出發,積極調整和優化發展策略和管理制度,切實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從而不斷拓展市場份額,增強核心競爭力。具體來說,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首先,企業應在經營和發展的過程中,緊跟時代的發展,認識到經濟管理創新對于企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迎合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經濟管理是保障企業平穩、有序發展的關鍵所在,對于企業未來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只有積極創新經濟管理模式,才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的種種變化,在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敗之地。其次,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和積極創新,保證了企業內部一系列經濟活動的開展。由于企業經濟管理既涵蓋了經濟運營等方面的管理實踐活動,也囊括了企業的融投資、收益率、資金流向等諸多環節,因此經濟管理創新為內部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最后,為企業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提供支持。隨著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外部經營環境、內部資源條件等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而積極開展和創新經濟管理活動,有利于企業轉型升級、合理控制發展方向,對企業的高速發展意義深遠。3.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意義(1)滿足新形勢發展需要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階段,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新形勢”主要就是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新常態。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認清這種新形勢所帶來的改變,積極主動地開展轉型升級,切實提升管理水平,為新形勢下企業發展需要的滿足做出更為切實的努力。(2)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效果從社會經濟發展新常態出發,積極主動地調整和創新經濟管理,是新形勢下企業保持活力的關鍵所在。企業必須從新形勢出發,倒逼改革,從而保證企業的盈利能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之下,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外部經營環境的改變,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對經濟管理加以持續的創新,全面提升經營活動的效果,以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3)抓住時代發展機遇新形勢下,企業發展所需要的各項要素均發生了不容程度的改變,只有積極調整和優化生產經營活動,才能夠更好地控制成本、增加利潤。我國企業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抓住時代發展機遇,提高自身在供應鏈中的位置,并以此為基礎調整和優化經營管理模式,通過新技術的引入和管理的創新,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除此之外,針對目前各行業產能過剩等問題,企業更應積極創新經濟管理實踐,積極開展轉型升級,切實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二、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問題
1.企業經濟管理理念落后創新觀念不足、管理理念落后,始終是新形勢下很多企業管理人員普遍存在的問題。創新是企業得以出現的基礎,但是在后續的經營和發展過程中,企業的創新能力逐漸薄弱,曾經的管理者也逐漸追求平穩,因此不愿在經濟管理方面加以創新。但是當企業外部經營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的時候,這種求穩的管理思想很容易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動態調整和更新經濟管理觀念,才能夠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而目前國內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都尚未認識到這一問題。2.企業經濟管理戰略落后從企業發展所處的新形勢下,外部市場環境的新變化出發,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和業務情況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是保證企業發展方向穩定性的關鍵所在。但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之下,仍然有部分企業管理者缺乏戰略視野,并沒有從宏觀經濟形勢和企業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經濟管理戰略,尤其是部分中小企業中,上述問題尤為明顯,使得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生存和發展受到嚴重阻礙。3.企業經濟管理機制不健全企業經營和管理過程中,各個崗位、各個部門的權責義務混亂,體現了企業經濟管理機制不健全的問題。部分企業為了節約經營成本,將經濟事務管理部門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整合在一起,而且沒有出臺專門的績效考核機制、獎懲機制等經濟管理機制,不僅無法充分調動起員工參與企業發展的積極性,甚至由于沒有形成有效的部門權力牽制而導致各種推諉、扯皮現象,嚴重影響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4.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落后制度化管理始終是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進入新常態階段之后,最為常見的經濟管理模式。但是制度化管理不能體現出人本管理思想,對員工的行為長期束縛,不僅無法提升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反而會影響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影響企業的發展。同時,目前部分企業則全面推廣人性化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這種經濟管理模式如果運用不善,非但無法提升企業盈利能力,而且會導致員工散漫、懶惰。因此,企業應將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有機的整合起來,結合企業當下的實際發展現狀,打造更為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經濟管理模式。5.企業經濟管理資源分散市場經濟進入新常態階段之后,新形勢下的企業經濟管理中涉及制度資源、人力資源以及各種物力資源,但是在很多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中都無法將三者有機的整合起來。其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企業的人力資源調配和使用;而管理人員則主要負責企業內部制度資源的掌控;生產部門負責物力資源的協調。由于分散于不同人員、不同部門手中,因此經濟管理相關資源較為分散,這也是影響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在當前日漸白熱化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從而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夯實資源基礎。6.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始終是市場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支持,很容易出現各種貪腐問題,不僅影響企業的形象,甚至還會使得企業的發展嚴重受阻。而目前很多企業尚未建立內部控制制度體系,而且經濟管理人員的創新意識不足,無法為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提供足夠的支持。7.企業經濟管理人員匱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限制,企業目前經濟管理活動中,專業人才嚴重匱乏,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而且很多目前都以財務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承擔經濟管理工作,而這兩個部門的員工并不熟悉經濟管理的相關內容,專業度嚴重不足,限制了企業經濟管理效率的提升。此外,企業也沒有結合實際需求對負責經濟管理工作的相關人員開展培訓活動,因此經濟管理工作中人員匱乏的問題尤為嚴重。8.企業市場競爭力不足創新始終是企業經營的關鍵所在,在當前新形勢下,很多企業的管理者都缺乏必要的創新意識,僅僅是亦步亦趨的跟隨競爭對手的步伐,直接對熱門產品進行復制。這種情況之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難以得到根本性的提升。研發能力的嚴重不足,已經成為限制企業經濟管理活動開展的重要問題,長此以往不僅會導致企業產品附加值長期處于較低水平,而且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也會隨之喪失。
三、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與實踐策略
1.轉變企業經濟管理理念經濟管理理念的更新,是一切工作的開始。只有讓企業管理人員認識到經濟管理模式創新對于新形勢下企業經營和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才能夠在企業內部打造創新氛圍,讓更多的員工參與到經濟管理活動中來。同時,管理人員積極轉變經濟管理理念,可以帶動基層員工積極創新產品和服務,在企業上下營造出尊重創新、鼓勵創新的良好理念,為經濟管理理念的全面更新掃清障礙。除此之外,經濟管理理念的轉變,也有利于更好地調動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必要情況下可以通過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強化員工創新競爭,增進對企業的歸屬感。2.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戰略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進入新常態階段,企業的管理人員應對新形勢有更為清醒的了解,認識到目前市場處于供過于求的局面,因此必須及時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戰略,探索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經濟管理過程中要緊跟政策變化,積極主動地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在改革中找尋更具前景的發展方向,切實提升產品的附加值。3.健全企業經濟管理機制新形勢下,企業的管理者應從當下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角度出發,建立、健全經濟管理體制,尤其是要設立專門的經濟事務管理部門,不能繼續沿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或者財務部門監管的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合理分配權責義務范圍,更好地激勵這兩個部門開展工作。而經濟管理部門在日常工作中,要將工作的重點放在企業利潤增長方面,然后以此為基礎協調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的工作,打造更為符合企業內部、外部經營環境的經濟管理機制,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4.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從企業經濟管理工作開展的整體局面出發,認真分析新形勢下市場環境的新變化,打造更為適合的管理框架。具體來說,要以制度化管理模式為骨架,增加人性化管理的具體細節。這樣既能夠保證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有能夠確保各項工作的有序、高效展開。在管理中引入人性化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提升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而且可以鼓勵員工積極創新,為企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5.整合企業經濟管理資源企業管理人員必須認識到,經濟管理各項資源的有效整合,是企業提升發展水平、積極開展創新的前提,只有各項資源得到有效的融合、碰撞,才能夠產生更多的創新機會。具體而言,我們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將生產部門、人力資源部門、管理者所掌握的資源有機的整合起來,根據各項資源的分布情況制定合理的創新方案。同時,還要借此創新企業各項制度,為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提供制度層面的保障。6.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優化,涵蓋利潤實現和成本控制兩個方面的內容。具體來說,企業的管理者應重點做好預算審查和概算工作,嚴格監督預算執行,從而保證企業各項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而在利潤實現方面,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在可以強化企業對外部市場的了解,及時發現企業經營方向方面的問題,避免企業投入的各項資源被浪費,切實發揮出經濟管理活動的作用,推動經濟管理創新。7.加強企業經濟管理人員培養為了滿足企業在市場經濟新常態下的用人需求,企業管理者不僅要積極開展內部員工的培訓和培養,也要將注意力放在企業外部,通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等形式廣納英才。在員工培訓方面,要根據經濟管理工作的一般性需求來選擇培訓的方式、方法以及培訓的內容,并將這些優秀人才納入經濟事務管理部門,為他們提供展示個人才華的舞臺,才能夠切實提升經濟管理人員隊伍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8.加大企業科技研發創新力度新形勢下,企業應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資源,深入了解兩個市場的競爭態勢,借助經濟管理的創新來判斷未來發展方向,積極開展研發活動,從而為企業的轉型升級夯實技術基礎,減少非必要的研發投入。同時,市場調研是開展研發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必須從消費者的客觀需求出發來開展科技研發創新活動,從而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
四、結語
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進入新常態階段之后,企業開展經濟管理活動的內部、外部環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從管理機制、管理戰略、人力資源、科技研發等方面進一步推動經濟管理創新實踐,是企業在如此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下去的關鍵所在。同時,經濟管理創新要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從而合理規避創新過程中的各方面風險,為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活動的穩步開展保駕護航,共同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孫有彬.關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與實踐探討[J].上海商業,2022(9):129-131.
[2]劉奕君.新形勢下我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分析[J].長江技術經濟,2022,6(S1):218-220.
[3]夏玲玲,徐蕾.企業在新形勢下實施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策略探討[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2(3):149-151.
[4]白毅.加強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意義與創新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13):58-59.
[5]都欣宇.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現狀及創新路徑探尋[J].大眾投資指南,2021(8):31-33.
[6]潘夏.論新形勢下如何有效的對企業經濟管理進行創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6):105-106.
[7]徐文科.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必要性及策略[J].財經界,2021(8):31-32.
[8]張世建,姜山.關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與實踐的研究[J].質量與市場,2020(24):93-94.
作者:張雨晴 單位:黑龍江工商學院